虚拟专题文章

    图片丢失啦 孤独症谱系障碍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1. 孤独症谱系障碍干预原则与BSR模式
    邹小兵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9, 27 (1): 1-6.   DOI: 10.11852/zgetbjzz2018-1611
    摘要441)      PDF (1254KB)(580)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以社交障碍、狭隘兴趣与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有充分的研究证据表明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显著改善ASD不良预后。根据我国国情,ASD干预必须以社会交往缺陷作为干预的核心任务,坚持科学循证干预、个性化干预和家庭及社区为基地的干预,作者据此提出ASD教育三原则和以行为疗法为基本手段;以结构化教育作为干预基本框架;以人际发展社会交往作为干预的基本内容的BSR模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方法研究进展
    马晨欢, 王瑜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0, 28 (1): 57-60.   DOI: 10.11852/zgetbjzz2019-0614
    摘要327)      PDF (546KB)(349)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复杂的、多病因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主要以社会交往障碍、重复刻板的行为和狭隘的兴趣为特征。目前全球范围内ASD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且ASD患儿多预后不良,而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ASD患儿的不良预后。本文就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BA)、关键反应训练(PRT)、早期介入丹佛模式(ESDM)、地板时光(Floortime)、结构化教育(TEACCH)和社交情绪调控交互支持模式(SCERTS)进行论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孤独症谱系障碍应用行为分析干预的研究进展
    代真真, 姜志梅, 朱俊丽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1, 29 (6): 623-626.   DOI: 10.11852/zgetbjzz2020-0350
    摘要327)      PDF (469KB)(299)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在儿童发育早期出现的一种神经发育性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社交障碍、刻板行为及兴趣狭窄,共同限制和损害了儿童的日常生活功能。近年来ASD的干预措施越来越多,应用行为分析(ABA)是目前唯一经美国卫生局认可的治疗ASD的方法,其有效性已经被证实,现已广泛应用于ASD儿童的治疗。本文将主要从应用行为分析的基本理论、作用及与其它干预方法的效果比较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孤独症谱系障碍基因组学生物学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韦念堇, 王瑜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0, 28 (5): 551-554.   DOI: 10.11852/zgetbjzz2019-0762
    摘要321)      PDF (514KB)(158)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以社会交往障碍、狭隘兴趣和刻板重复行为模式为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达到1∶59,至今病因及发病机制未明。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对ASD儿童的康复至关重要。近年ASD的生物学标记物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尤其是基因组学方面,包括基因突变、拷贝数变异、单核苷酸多态性和表观遗传。本文将对ASD基因组学生物学标记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人工智能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尤嘉, 李尤君, 陈艳妮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0, 28 (8): 883-886.   DOI: 10.11852/zgetbjzz2019-1215
    摘要313)      PDF (599KB)(314)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社会情感互动、语言和非言语交流障碍, 不能建立和发展伙伴关系, 影响社会性发展。传统的诊断工具如《孤独症诊断观察量表-修订版》、《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以及干预措施如应用行为分析法、结构化教育、社交故事等虽已应用于临床, 但ASD的早期精准诊断与治疗仍面临各种挑战。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临床医学带入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为ASD的诊断时效性和精准性以及其核心症状的改善提供广阔前景。不足的医疗资源, 昂贵的治疗成本等因素导致的ASD康复难题将由于人工智能的介入而有望得以解决。本文查阅近年文献, 从机器学习、虚拟现实技术、机器人介导下的ASD干预以及人工智能在ASD康复领域中应用的伦理学和发展前景四方面进行论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常见共患病研究进展
    周玉楠, 赵宏博, 姜志梅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0, 28 (5): 555-558.   DOI: 10.11852/zgetbjzz2019-0996
    摘要289)      PDF (483KB)(316)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发生于生命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ASD儿童常伴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癫痫、睡眠障碍、胃肠道问题、免疫异常、焦虑、情感障碍等共患病,本文重点对目前研究较多的ASD共患ADHD、癫痫、睡眠障碍、胃肠道问题,分别从流行病学特点、对ASD儿童临床症状的影响、治疗方法方面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孤独症谱系障碍幼儿家庭干预的管理
    徐秀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1, 29 (1): 5-8.   DOI: 10.11852/zgetbjzz2020-2106
    摘要280)      PDF (586KB)(399)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类起病于发育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临床上对ASD早识别、早发现和早干预能极大的改善ASD儿童的预后已有共识,在ASD早期干预过程中家庭干预的作用日渐引起重视,并逐渐成为目前国际ASD早期干预的研究热点。本文就科学管理和评估孤独症幼儿家庭干预实践中可能涉及的方面展开了探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孤独症谱系障碍重复刻板行为的主要特征和评估工具
    廖杉, 李梦琦, 代英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0, 28 (1): 41-44.   DOI: 10.11852/zgetbjzz2019-0211
    摘要270)      PDF (553KB)(309)   
    重复刻板行为是儿童期常见的行为模式,在典型发育儿童中,重复行为是儿童对于行为、语言、游戏的反复练习,以掌握技能为目的;但在其他发育障碍的儿童群体中,重复刻板行为则与其异常的发育紧密联系。这类行为在不同发育状态儿童,尤其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中的临床演变及临床评估非常值得关注。本文对以上问题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阐述,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睡眠障碍发生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赵琴, 邵智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0, 28 (1): 52-56.   DOI: 10.11852/zgetbjzz2019-0471
    摘要251)      PDF (624KB)(303)   
    睡眠障碍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的常见共病,不仅可能加重ASD儿童自身的某些核心症状,还可能影响康复训练效果。ASD儿童睡眠障碍的确切发生机制目前暂不明确,可能与睡眠调控机制异常、ASD核心症状、共患病、躯体器质性病变、营养状况及用药等因素有关。ASD儿童的睡眠障碍目前暂无特殊有效治疗手段,家长培训联合行为干预是目前推荐的具有循证支持的干预方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陈静, 杜亚松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0, 28 (5): 543-546.   DOI: 10.11852/zgetbjzz2019-0615
    摘要245)      PDF (545KB)(278)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治疗手段有限,疾病负担重。本文旨在介绍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在ASD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ASD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家庭干预模式及效果的现状回顾
    葛冬梅, 代英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0, 28 (2): 167-171.   DOI: 10.11852/zgetbjzz2019-0458
    摘要238)      PDF (613KB)(261)   
    随着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病率的不断提高,一系列的干预模式应运而生,为ASD患儿的预后空间不断地创造新的可能性,其中家庭介导的干预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目前国内正规而系统的家庭干预模式尚比较欠缺,所以,本文对国内外常见的ASD患儿家庭干预模式及效果进行了系统回顾,重点阐述了国外的多种干预模式,希望对今后国内的家庭干预模式提供一定的指导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孤独症谱系障碍与发育性语言障碍2~3岁儿童Gesell测评结果分析
    吴满红, 邓雪梅, 林华照, 余楚岚, 曾柳苑, 阳芸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8): 895-899.   DOI: 10.11852/zgetbjzz2021-0706
    摘要236)      PDF (587KB)(138)   
    目的 分析2~3岁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与发育性语言障碍(DLD)的Gesell发育特征,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1年3月,明确诊断为ASD( n=78)、DLD( n=80)的2~3岁儿童,通过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对每个儿童进行发育水平测评,并对两组儿童5个能区发育水平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ASD、DLD儿童的Gesell发育特征。 结果 1)ASD组儿童平均发育商得分均低于DLD组儿童。除大运动能区外,ASD组儿童适应性、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能区间发育水平均低于D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6.043、6.208、14.219、10.811, P<0.001)。2)语言、个人-社交发育比较:ASD组儿童的语言发育水平以重度、中度障碍为主(48.72%、33.33%),DLD组儿童的语言发育水平以轻度障碍为主(77.5%)。ASD组儿童50%的个人-社交分布在轻度障碍区域,无1例正常;DLD组儿童的个人-社交发育商68.75%分布在轻度障碍区域,30%处于正常或边缘水平。 结论 除大运动能区外,ASD儿童其余能区平均发育水平均低于DLD儿童。熟悉ASD、DLD儿童的Gesell发育特征,对ASD、DLD儿童的早期识别、康复及教育计划的制定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严重挑食与核心症状的关联
    艾女湉, 张倩, 杨亭, 陈洁, 陈立, 代英, 贾飞勇, 武丽杰, 郝燕, 李玲, 张婕, 柯晓燕, 衣明纪, 洪琦, 陈津津, 方拴锋, 王益超, 王琦, 金春华, 李廷玉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4): 355-360.   DOI: 10.11852/zgetbjzz2021-0398
    摘要235)      PDF (821KB)(165)   
    目的 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严重挑食与其核心症状之间的关联,为ASD儿童的早期识别和精准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纳入2018年5月—2019年12月在全国13城市的13家医院招募的2~7岁1 349名ASD儿童,1 170名典型发育(TD)儿童;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挑食情况,采用孤独症行为量表(ABC)、社会反应量表(SRS)、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估ASD儿童核心症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严重挑食对ASD儿童体格生长和核心症状的影响。 结果 ASD儿童的严重挑食率为56.5%(763/1 349),TD儿童的严重挑食率为29.7%(348/1 170)。调整混杂因素后,发现患有ASD和两组儿童的年龄是发生严重挑食的影响因素( OR=3.075、1.183、1.156, P<0.05)。严重挑食显著影响ASD儿童体重、体重指数(BMI)、ABC量表总分及其余分项和SRS量表总分及其余分项( β=-0.220、-0.319、6.305、1.139、2.111、1.043、1.427、0.946、5.908、0.597、1.029、1.517、1.328、1.503, P<0.05)。 结论 ASD儿童严重挑食发生率高,持续比例高,同时严重挑食显著影响体重和BMI,并且与ASD核心症状存在关联。为此,临床工作中要关注ASD儿童挑食行为的评估,从而对患儿进行早期识别和精准干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创建适合我国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评估工具和干预方法
    杨玉凤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0, 28 (1): 1-2.   DOI: 10.11852/zgetbjzz2019-1865
    摘要235)      PDF (459KB)(403)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微营养素缺乏的监测和干预原则
    李廷玉, 谭梅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1, 29 (1): 1-4.   DOI: 10.11852/zgetbjzz2020-1787
    摘要232)      PDF (559KB)(304)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常见的复杂神经发育障碍疾病,尚无特效治疗,临床主要以行为干预为主,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ASD病因不清,公认是复杂遗传背景与环境危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而导致ASD患者临床表现各异。目前的证据表明,营养不良,尤其是宫内及生后早期的微营养素不足可能与ASD的发病及临床表现存在一定关联。保证孕期微营养素充足,加强对ASD儿童进行微营养素监测,及时合理地进行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减少ASD的发病及改善ASD儿童的行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基于眼动研究的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早期预测
    李菲蓉, 陈友庆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0, 28 (1): 48-51.   DOI: 10.11852/zgetbjzz2019-0273
    摘要225)      PDF (579KB)(246)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普遍存在社交障碍、兴趣范围狭窄,行为刻板及眼神注视等异常临床现象。眼神注视异常是ASD的临床表现之一,也是ASD患儿的早期生物标志。眼动技术逐渐被应用于ASD临床及相关研究中,当前运用眼动技术进行的早期预测主要是从对面部的注视时间、视觉搜索的眼动特点、对几何图形的关注等方面进行。且较为一致的是对面孔及眼睛区域注视时间短、对几何图形注视时间长、在视觉搜索中存在优势均可以作为ASD的早期预测指标。本研究将从以上这几个方面着手,对近几年来运用眼动技术对ASD的早期预测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ASD的早期发现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睡眠障碍的评估和干预
    陈岑, 程慧, 江帆, 沈敏, 王广海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6): 637-641.   DOI: 10.11852/zgetbjzz2021-0195
    摘要220)      PDF (689KB)(214)   
    睡眠障碍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最常见的共患障碍之一,不仅与ASD儿童核心症状存在显著相关,还会影响患儿的功能水平、生活质量以及干预康复效果,给父母造成巨大养育压力和经济负担。国际上已将睡眠障碍,特别是失眠纳入到ASD的综合诊治之中,但国内相关工作开展滞后,儿科专业人员对ASD儿童睡眠障碍的诊治能力有待提升。 因此,本研究将介绍ASD儿童睡眠障碍的评估和干预方法,为临床和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李胜, 江鸿, 费安兴, 邹甜甜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0, 28 (1): 45-47.   DOI: 10.11852/zgetbjzz2019-0454
    摘要216)      PDF (485KB)(351)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ASD)一种神经行为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其主要是由早期发育、遗传、脑部功能异常等因素导致,在认知和情感上存在障碍。本文就ASD的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孤独症谱系障碍以家长为中介的超早期干预
    柯晓燕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0, 28 (1): 3-5.   DOI: 10.11852/zgetbjzz2019-1644
    摘要212)      PDF (433KB)(287)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严重影响儿童发展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是有效的手段已成为目前的临床共识。本文重点就目前国内外关于孤独症谱系障碍超早期干预的研究进展及其中家长参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一介绍,以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孤独症的共病问题及其对诊疗的影响
    郑毅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8, 26 (4): 349-351.   DOI: 10.11852/zgetbjzz2018-26-04-01
    摘要207)      PDF (689KB)(367)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儿童及青少年孤独症谱系障碍漏误诊研究进展
    周宇航, 赵宏博, 郭岚敏, 姜志梅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1, 29 (4): 409-413.   DOI: 10.11852/zgetbjzz2020-0161
    摘要206)      PDF (600KB)(152)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表现为严重程度不一的社会交流交往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及兴趣范围狭窄。ASD已成为我国儿童及青少年精神疾病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干预有利于患儿的预后。然而,ASD的诊断常存在漏诊和误诊现象,本文综合以往研究,分析ASD漏诊和误诊的表现类型及原因,探讨可能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发育及适应性行为分析
    杨育林, 代英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9): 1014-1018.   DOI: 10.11852/zgetbjzz2021-1435
    摘要205)      PDF (515KB)(105)   
    目的 了解不同年度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发育及适应性行为水平情况的变化,为ASD早期识别、诊断及后期干预训练指导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2017年及2019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保科初诊的1~5岁ASD患儿Gesell评估及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S-M)结果。 结果 2015、2017年及2019年ASD患儿在Gesell发育测评中总发育商(DQ)及S-M量表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920 、0.495 ,P>0.05 )。2015、2017及2019年ASD患儿各能区均表现为不同程度发育迟缓(DD),其中大运动能区DQ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9.683 ,P<0.05),不同年份大运动及精细运动能区发育迟缓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22.583、11.596, P<0.05)。ASD女童的精细运动及个人-社会能区DQ高于男童( Z=2.023、2.837, P<0.05);不同年龄段ASD患儿各能区DQ及S-M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56.557、185.824、37.935、8.038、68.752、32.657, P<0.05)。 结论 本研究中近五年ASD患儿共患DD的水平及其适应性行为无明显变化;ASD儿童的发育水平及适应性行为存在一定性别及年龄差异,且大运动落后近年来愈加明显,对ASD患儿应尽早进行正式的发育及适应性行为评估,解读结果时亦应结合其性别及年龄,以全面评估病情及精准干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饮食行为评估方法
    张鹏飞, 骆艳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9, 27 (12): 1327-1330.   DOI: 10.11852/zgetbjzz2019-0880
    摘要201)      PDF (549KB)(218)   
    由于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症状特点,与同龄健康儿童饮食行为相比,ASD儿童的饮食行为往往存在极端偏食、拒绝食物和进食迅速等问题。他们对某些食物的性状、质地有着异常执着的偏好,存在攻击性、自我伤害性,进餐的仪式性等,这些不良的饮食行为影响了ASD儿童营养素的摄入及典型饮食行为的发育。早期及时发现和识别ASD儿童的饮食行为问题,有利于ASD儿童的康复和生长发育。全面、准确、客观、详实地评估可以为后续ASD儿童的饮食行为干预与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因此,本文就国内外用于ASD儿童饮食行为的评估方法进行总结和阐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孤独症谱系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洪晓文 综述, 陈燕惠 审校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9, 27 (1): 56-58.   DOI: 10.11852/zgetbjzz2018-1095
    摘要199)      PDF (472KB)(160)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确诊主要采用现有行为学症状诊断方法,大多数ASD儿童在到了4岁左右才得到准确诊断,而此时患儿的社交障碍已经十分明显,错失了干预治疗的最佳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外学者对ASD的病理机制和药物靶标进行了大量研究,越来越多结果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ASD的发生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针对IGF-1在ASD中的作用进行综述,目的是为阐明IGF-1有望成为ASD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生物标志物及探讨IGF-1在ASD中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维生素D在孤独症谱系障碍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杨静, 胡燕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0, 28 (12): 1347-1350.   DOI: 10.11852/zgetbjzz2019-1480
    摘要189)      PDF (521KB)(205)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也没有确切有效的治疗措施。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维生素D对脑发育及ASD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近年来维生素D在ASD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学校表现和社会技能的发展
    孔勉, 郭凤宜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0, 28 (10): 1126-1130.   DOI: 10.11852/zgetbjzz2019-1305
    摘要186)      PDF (571KB)(148)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神经发育性障碍,其特征是不同程度社会交往障碍,以及狭隘兴趣和刻板行为,症状在儿童早期出现并通常持续整个生命周期。中国大陆于2006年第2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时将ASD纳入精神残疾范畴,并制定了《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对ASD的研究日益受到专业工作者的重视,但多集中在早期评估诊断及综合干预,对于ASD儿童的入学安置、学校表现及入学后社会技能的发展等则相对较少。该文简述ASD儿童在学校的表现及社会技能的发展,以期为国内学龄期ASD儿童学业及社会技能的持续支持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孤独症谱系障碍重复刻板行为与感觉门控相关性研究
    郝汇睿, 董献文, 李恩耀, 樊亚蕾, 成慧, 江淼淼, 赵鹏举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4): 366-370.   DOI: 10.11852/zgetbjzz2021-0669
    摘要181)      PDF (625KB)(78)   
    目的 探究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重复刻板行为的发育轨迹,明确其与大脑感觉门控之间的相关性,以期进一步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1年5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门诊符合ASD诊断儿童89例,符合全面性发育迟缓(GDD)诊断儿童76例,采用重复行为量表-修订版(RBS-R)评价患儿重复刻板行为,采用感觉门控P50比值评价患儿大脑感觉门控,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 结果 ASD及GDD儿童的重复刻板行为总分、低阶及高阶与感觉门控均无相关性( P>0.05)。ASD儿童重复刻板行为总分、低阶及高阶得分随年龄增长未见明显下降趋势( P>0.05),GDD儿童重复刻板行为与年龄呈明显负相关( r=-0.43~-0.23, P<0.05)。 结论 ASD儿童重复刻板行为发育轨迹并非简单的负性线性关系,其重复刻板行为与大脑感觉门控无明显相关性,P50可能不是一个有效预测重复刻板行为的指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常规开展遗传代谢病筛查的必要性
    任爽, 李晨阳, 乔宠, 李静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9, 27 (4): 397-399.   DOI: 10.11852/zgetbjzz2018-1367
    摘要179)      PDF (449KB)(167)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病因十分复杂。部分遗传代谢病(又称先天性代谢异常, IEM)患儿,同时伴有ASD或孤独样症状,对IEM的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ASD,因此IEM很可能是ASD的病因之一。本文就此讨论是否应该在ASD患儿中常规开展IEM筛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孤独症谱系障碍斑马鱼模型的研究进展
    王怡, 刘春雪, 徐秀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9, 27 (1): 46-50.   DOI: 10.11852/zgetbjzz2018-0529
    摘要176)      PDF (1459KB)(197)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以社交沟通障碍、兴趣或活动范围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性障碍,ASD生物学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动物模型作为一种高效基础研究工具,可用于ASD的病因、神经病理学及有效治疗的探索研究。斑马鱼动物模型因其体外受精,胚胎透光,且幼鱼能够实现病理过程的实时成像,进行大规模的基因筛选和药物筛选的成本较低等特点,也使得斑马鱼成为近年热门的ASD动物模型。本文将就ASD研究中斑马鱼模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肠道微生物与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研究进展
    白茂飞, 王霞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9, 27 (9): 986-989.   DOI: 10.11852/zgetbjzz2019-0134
    摘要172)      PDF (508KB)(182)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广泛性发育障碍疾病,其核心症状是社会功能的缺失,社会交流障碍、兴趣范围局限及刻板行为等,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肠道微生物是存在于肠道中数量众多的微生物,不仅影响消化吸收能力,而且通过肠-脑轴影响大脑的发育和功能。特定的益生菌可以调节人体微生态的平衡,维持正常的代谢吸收和免疫防御功能。婴幼儿发育关键期肠道微生物失调会增加儿童ASD的风险,并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代谢产物途径影响儿童ASD的发展,益生菌治疗有望成为治疗儿童ASD的新型辅助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孤独症谱系障碍合并躯体感觉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
    胡梅新, 李慧萍, 徐秀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1, 29 (1): 42-46.   DOI: 10.11852/zgetbjzz2020-17501
    摘要172)      PDF (673KB)(187)   
    躯体感觉障碍是指躯体感觉系统对来自皮肤和深层组织的刺激感知和处理过程出现异常,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SD )的核心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儿社交、沟通、适应等技能发展和预后。查阅文献,关于躯体感觉障碍的研究非常多,但ASD与躯体感觉障碍之间的产生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由此,本文将综述躯体感觉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进一步分析已知的ASD合并躯体感觉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为理解躯体感觉障碍在ASD发病中的作用,以及探索ASD干预方法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电子健康模式下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行为干预与管理
    武丽杰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4): 352-354.   DOI: 10.11852/zgetbjzz2022-0336
    摘要170)      PDF (446KB)(158)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起病于婴幼儿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目前尚无特异性药物,主要治疗方法是行为干预。目前国内外基于电子健康(e-health)模式开展孤独症谱系障碍行为干预与管理已成为普遍共识。本文就目前该领域进展作一介绍,供相关人员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脑发育的研究进展
    刘嘉宁 综述, 陈燕惠 审校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9, 27 (1): 51-55.   DOI: 10.11852/zgetbjzz2018-0484
    摘要169)      PDF (834KB)(259)   
    近年来关于孤独症谱系障碍(ASD)脑的结构、神经通路和神经元兴奋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很快,研究发现在儿童早期即可通过影像学和脑电图检查发现ASD患者脑发育的异常,如胼胝体结构的异常,白质神经通路的混乱等改变。此外,发现部分神经元的兴奋性异常与ASD行为学改变有关,其兴奋性与某种受体活性和某种信号传导通路有关,这有助于解释ASD患者发病机制、行为学表现等,同时,相关生物学改变也有助于协助ASD的诊断并成为ASD治疗干预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营养素信号通路作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生物标志的进展和思考
    李廷玉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4): 349-351.   DOI: 10.11852/zgetbjzz2022-0335
    摘要164)      PDF (465KB)(154)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常见的复杂神经发育障碍,营养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其与ASD亚型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存在一定关联,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单用血清营养素水平关联ASD的症状受到极大挑战。本文以叶酸、维生素A(VA)为例综述了将营养素信号通路作为ASD潜在生物标志物的新思路,望对进一步探寻ASD的发生、诊治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无麸质无酪蛋白饮食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治疗效果的系统评价
    瞿玲玲, 万燕南, 程茜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8): 884-889.   DOI: 10.11852/zgetbjzz2021-0249
    摘要162)      PDF (914KB)(86)   
    目的 系统评价无麸质无酪蛋白(GFCF)饮食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EBSCO、Cochrane Library、SpringerLink、维普、万方、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估,综合评估其治疗结果。 结果 共筛选出7篇符合标准的原始文献,包括181例ASD患者,7篇文献均研究了GFCF对ASD核心症状的影响,5篇文献均显示GFCF饮食治疗对ASD核心症状无改善作用;其中2篇同时研究了GFCF饮食对患儿胃肠道的影响,2篇均显示GFCF饮食对胃肠道无明显影响。 结论 GFCF饮食疗法对ASD儿童核心症状、胃肠道症状无明显改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电压门控钙通道编码基因在孤独症谱系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焦翠, 柳涛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1, 29 (1): 47-51.   DOI: 10.11852/zgetbjzz2020-0945
    摘要162)      PDF (465KB)(84)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类以社交障碍和兴趣狭窄为共同症状的广泛性神经发育障碍,发病机制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研究ASD易感基因是现今国内外医学领域的热点。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VGCC)对调控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和神经递质的释放等至关重要。目前VGCC的10种亚型均被发现与ASD相关。本文主要综述了编码VGCC的10种基因与ASD研究工作的进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睡眠问题及其与褪黑素相关性研究进展
    王瀞萩, 王成举, 胡斌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6): 651-654.   DOI: 10.11852/zgetbjzz2021-0215
    摘要157)      PDF (480KB)(129)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常伴有的昼夜节律失常和睡眠问题,睡眠问题不仅可能加重ASD儿童的某些核心症状,还可能影响康复训练效果。ASD儿童睡眠问题的临床表现形式多样,但确切机制尚不明确,研究发现其与褪黑素分泌代谢异常密切相关,且褪黑素治疗有效、安全。本文主要对ASD儿童睡眠问题及其与褪黑素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改善ASD儿童睡眠问题以及制定有效的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1例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心智解读训练提升社交沟通能力的成效分析
    张雅如, 彭帅, 邵智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8): 916-919.   DOI: 10.11852/zgetbjzz2021-0977
    摘要156)      PDF (662KB)(119)   
    目的 对1名有仿说能力、能识认日常物品的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男,62个月)进行心智解读能力(TOM)干预。 方法 整合运用示范法、提示法、视频建模法等循证证据证明有效的干预策略,从区分自己和他人身体、区分自我和他人所属物品、区分自我和他人社会关系、自我身体的控制、自我行为控制等方面对儿童进行系统行为训练。共经过9个月的训练,训练前、训练5个月、训练后采用ToM量表、心理教育概况中文版(第三版)(PEP-3)、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第二版(CARS-2)标准化工具对儿童能力进行评估。 结果 经过训练,儿童ToM量表任务通过率达到100%,PEP-3量表各维度的发展月龄增加,CARS-2量表得分降低。 结论 以自我概念为切入点,对ASD儿童ToM能力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提升其社交沟通能力,适合应用于具备一定仿说、认知能力的ASD儿童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与其母亲焦虑状况关联分析
    刘斯宇, 林力孜, 王馨, 戴美霞, 陈倩, 陈嘉洁, 曹牧青, 静进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4): 361-365.   DOI: 10.11852/zgetbjzz2021-0756
    摘要156)      PDF (627KB)(126)   
    目的 比较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与典型发育(TD)儿童母亲的焦虑状况,探索ASD儿童情绪行为问题与其母亲焦虑水平间的关系。 方法 通过临床诊断招募55名6~12岁智商≥70的ASD儿童及74名TD儿童,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评估入组儿童母亲的焦虑情况,采用长处与困难问卷(SDQ)评估两组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及表现。 结果 ASD儿童组母亲状态焦虑得分与特质焦虑得分高于TD组母亲( t=5.272、4.484、 P<0.05),ASD儿童SDQ困难总分及多动/注意力缺陷、情绪症状、同伴交往问题及品行问题因子得分高于TD组儿童( t=10.791、7.482、4.295、12.925、3.544),亲社会行为因子分( t=5.084)低于TD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校正混杂因素后,ASD组母亲状态、特质焦虑得分与儿童困难总分 [S-AI: β=0.83 (95% CI: 0.19~1.46); T-AI: β=0.60 (95% CI: 0.05~1.14)]、情绪症状 [S-AI: β=2.28 (95% CI:0.72~3.84); T-AI: β=2.04 (95% CI: 0.74~3.33)]存在正相关关系( P<0.05)。TD组母亲状态焦虑得分与儿童困难总分 [ β=0.50 (95% CI: 0.03~0.96)]、品行问题 [ β=1.74 (95% CI: 0.19~3.30)]存在正相关关系;特质焦虑得分与品行问题 [ β=1.54 (95% CI: 0.09~3.00)]存在正相关关系( P<0.05)。 结论 ASD儿童母亲比TD儿童母亲更容易出现焦虑。其中ASD儿童母亲的焦虑水平与儿童情绪问题有关,TD儿童母亲的焦虑水平与儿童品行问题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肠道菌群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研究进展
    孔维延, 王瑜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9, 27 (4): 407-410.   DOI: 10.11852/zgetbjzz2018-1166
    摘要156)      PDF (543KB)(261)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主要症状为社会交往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及狭隘兴趣为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病因极为复杂,目前集中在遗传及环境因素两大方面。由于发病机制不明,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对ASD研究的深入,发现ASD患儿普遍存在胃肠道疾病及肠道菌群的改变。最近的研究显示,肠道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存在双向互动,称之为微生物-肠-脑轴。肠道菌群通过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和肠道神经系统调控大脑功能,进而影响大脑发育和行为。故肠道菌群的失衡可能与ASD的发生有关。本文将总结至今肠道菌群对ASD的作用和相关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