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2年 第20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2-07-06
    述评
    心理发育障碍的早期诊断与处理
    郑毅
    2012, 20(7):  577-578. 
    摘要 ( )   PDF (32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笔谈
    儿童青少年精神病性障碍的早期诊断与预防
    张劲松
    2012, 20(7):  579-581. 
    摘要 ( )   PDF (4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对儿童精神病性障碍的早期识别能力,本文介绍了儿童青少年期起病精神病性障碍的早期征兆,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的先兆性症状和主要临床表现的儿童特点、鉴别诊断要点,以及一种将列入DSM-V中的新型儿童精神障碍,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的主要特征。最后,对儿童青少年精神病性障碍的预防提供了几点建议。
    科研论著
    品行障碍儿童青少年的家庭功能及精神病态特质的初步研究
    王朋朋,张劲松,夏卫萍,廖祥鹏
    2012, 20(7):  582-584. 
    摘要 ( )   PDF (45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品行障碍儿童青少年家庭功能与精神病态特质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方法】 对99名品行障碍青少年和71名正常对照组青少年,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问卷(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和反社会筛查量表(Antisocial Process Screening Device,APSD)进行评定,并对两者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品行障碍组在FAD家庭总功能和沟通、角色、情感介入、问题解决因子的得分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SD量表的总分及冷漠无情、自恋和冲动因子分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冷漠无情特质与家庭功能之间的相关性不大,自恋特质与情感介入呈低水平正相关(P<0.05),冲动特质与情感介入、情感反应和行为控制呈低水平正相关(P<0.05)。 【结论】 品行障碍的儿童青少年有多方面的家庭功能不良和精神病态特质。家庭功能和精神病态特质在品行障碍的发病中共同起作用。
    孤独症儿童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分析
    赵栋,夏薇,孙彩虹,李楠楠,吴坤
    2012, 20(7):  585-587. 
    摘要 ( )   PDF (46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孤独症儿童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为孤独症病因的寻找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和基因测序的方法,对98例孤独症儿童与性别年龄匹配的70例对照组儿童的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进行分析。 【结果】 病例组(TT和CT为突变基因型)突变率为46.9%,对照组(TT和CT)突变率为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9,P<0.005)。病例组与对照组的C、T等位基因频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8,P<0.0005)。对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型突变率差异进行多重比较,TT基因型和CT基因型的突变率与CC基因型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12和19.76,P均<0.0125),而TT基因型突变率与CT基因型突变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125)。 【结论】 MTHFR基因C677T突变可能是儿童孤独症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
    沈阳市部分城区16~30月幼儿普通话最长语句的平均句子长度调查
    汪永娟,赵亚茹,谭迎花,姜淑萍,潘虹地,马先生
    2012, 20(7):  588-590. 
    摘要 ( )   PDF (39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16~30月幼儿普通话最长语句的平均句子长度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 【方法】 采用现况定量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沈阳市2个城区194名16~30月幼儿,家长完整填写《汉语沟通发展量表使用手册》中的幼儿量表,以词为单位计算每名幼儿最长3句话的平均句子长度(MLU3),观察MLU3随年龄增长的变化情况。 【结果】 184名幼儿进入研究。MLU3值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直线回归分析示MLU3与月龄呈正相关(r=0.742);23月组MLU3值较22月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余相邻各组间MLU3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6~30月幼儿普通话最长语句的平均句子长度随着月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22~23月是最长语句平均句子长度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青少年情绪加工特征研究
    韩晶晶,张劲松,赵迎春
    2012, 20(7):  591-594. 
    摘要 ( )   PDF (59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青少年的情绪感受特征。 【方法】 采用中国儿童情感图片评价系统(7~14岁,上海版),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7~14岁ADHD儿童青少年134例,按照性别、年龄匹配134例正常对照儿童,进行病例对照研究。 【结果】 与正常儿童相比,ADHD儿童的情绪反应整体呈现低优势。对不同性质情感图片,ADHD儿童对正性图片的愉悦度和优势度评分偏低,对中性图片的优势度偏低,对负性图片的唤醒度偏低。对于不同类型负性情感图片,ADHD患儿对恐惧和厌恶图片的唤醒度偏低,对愤怒刺激的优势度偏低。在正性情感图片中,ADHD儿童对愉快图片的优势程度偏低,对喜悦图片的愉悦度和优势度偏低。 【结论】 ADHD儿童的愉快感偏低、对负性刺激低唤醒,自我感弱小最突出。
    1 280名3~6岁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调查研究
    黄广文,吴虹,刘智昱,杜其云,黄群,方俊群
    2012, 20(7):  595-597. 
    摘要 ( )   PDF (46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了解3~6岁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为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自拟儿童基本情况调查表、儿童长处和困难问卷(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SDQ)对1 280名3~6岁儿童进行调查评估。 【结果】 3~6岁儿童困难问题检出率为11.6%。情绪或行为异常检出率为33.9%。SDQ各因子异常检出率分别为情绪问题2.3%,品行问题7.1%,多动注意不能11.5%,同伴交往问题3.9%,亲社会行为18.6%。男童SDQ因子异常检出率,多动注意不能为13.4%、同伴交往问题4.9%及亲社会行为20.9%均显著高于女童8.8%、2.4%及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8~6.288,P<0.05)。儿童不同年龄间SDQ困难总分、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亲社会行为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35~19.206,P<0.001~0.05)。与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有关的影响因素为儿童性别及生活状况、父亲外出务工、母亲文化程度。 【结论】 3~6岁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应重视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干预。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抽动障碍共病男生家庭环境与行为特征的相关性
    冀永娟,陈娟,于霞,邹华,匡桂芳
    2012, 20(7):  598-600. 
    摘要 ( )   PDF (41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与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共病(CAT)男生家庭环境与行为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抽动障碍共病(CAT)组、ADHD组、TD组及正常对照组(N组)各50例男童分别进行评估。 【结果】 FES-CV中,CAT组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及组织性得分低于N组,矛盾性、独立性得分高于N组(P<0.01),知识性得分低于TD组(P<0.05)。CBCL中CAT组所有10个分量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强迫性得分高于ADHD组(P<0.05),除分裂性和强迫性之外的其余因子得分均高于TD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FES-CV中的亲密度与CBCL中的强迫性、社会退缩、多动、攻击、违纪,情感表达与抑郁、多动、攻击,知识性与体诉,娱乐性与攻击性等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 【结论】 CAT男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功能缺陷,其不良的家庭环境与患儿的行为问题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视频长程脑电图检测结果分析
    刘玲,陈燕惠,殷晓荣
    2012, 20(7):  601-603. 
    摘要 ( )   PDF (46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本研究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给予视频长程脑电图监测,探讨视频长程脑电图对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意义。 【方法】 从小儿神经专科门诊中收集ADHD病例以及正常对照组,给予所有入组对象视频长程脑电图描记。 【结果】 ADHD组儿童脑电图异常率较正常对照组高,表现为θ波、δ波增多,异常放电增多。分6~7、7~8、9~14岁三个年龄段比较ADHD组与正常对照组清醒期脑电图α节律波幅以及频率,ADHD各年龄组α节律平均波幅、平均频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视频长程脑电图检查,从脑电图异常率、α节律平均波幅、平均频率等神经电生理指标比较反映出ADHD组脑功能存在异常,神经元兴奋性较正常降低。 【结论】 视频长程脑电图检查可以真实反映ADHD患者脑功能,对临床诊疗ADHD有一定帮助。
    回族学龄期儿童自我意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佳樾,杨兰,郭金仙
    2012, 20(7):  604-606. 
    摘要 ( )   PDF (43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回族学龄期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对495名回族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与评价。 【结果】 回族学龄期儿童自我意识总体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城市常模(P<0.001);女生的行为、焦虑、合群3个因子的得分及总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随着年级的增高,回族儿童自我意识得分降低;家庭环境因素中父母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家庭类型对儿童自我意识均有影响;学校因素中学习成绩、师生关系、与同学关系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各因子及总分均有明显影响。 【结论】 学龄期儿童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营造良好的家庭与学校环境,是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有力保障。
    基础科研论著
    血清褪黑素在早期环境对大鼠情绪发展中的作用
    王婷婷,陈燕惠
    2012, 20(7):  607-609. 
    摘要 ( )   PDF (43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研究早期环境对大鼠情绪反应及血清褪黑素(melatonin,MT)水平的影响,探讨早期环境对远期行为影响的可能机制。 【方法】 将45只新生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丰富环境及早期刺激(the enriched environment and early intervention,EE)组、隔离环境(the isolated environment,IE)组和正常对照组。EE组和IE组于生后第1~28天接受不同环境刺激(丰富环境、隔离环境),于生后第29天采用触动实验评价大鼠情绪行为及放射免疫学方法测定大鼠血清MT水平改变。 【结果】 1) 触动实验结果显示,EE组大鼠紧张性触动、疼痛刺激评分分别为(1.13±0.35,1.87±0.83)>对照组(1.67±0.72,2.60±0.91)>IE组(2.13±0.64,3.47±0.64),P<0.05;2) 血清褪黑素水平:EE组[(49.67±6.67)ng/mL]>正常对照组[(45.81±4.09)ng/mL]>IE组[(40.53±3.23)ng/m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F=13.021,P<0.001);3)血清褪黑素水平与大鼠紧张刺激、疼痛刺激呈负相关性(P<0.05)。 【结论】 褪黑素在调节早期环境对发育期动物情绪发展的影响中起重要作用。
    综述与讲座
    亲子依恋研究新进展
    刘春梅 综述, 陈一心,张宁 审校
    2012, 20(7):  610-612. 
    摘要 ( )   PDF (48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依恋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国内外研究者对其进行了较多的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从年龄角度出发,对早期亲子依恋质量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以供读者参考。
    母亲对儿童体型的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敬存婷 综述, 李廷玉,魏小平 审校
    2012, 20(7):  613-615. 
    摘要 ( )   PDF (46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肥胖发病率逐年上升。母亲通过控制儿童饮食及锻炼在预防儿童肥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从影响母亲对儿童体型认知因素的角度入手(母亲受教育水平、母亲的体型、母亲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儿童性别、年龄和体型)进行综述。以便于更好地从母亲角度了解对儿童超重及肥胖的认知,针对其影响因素探讨可能的干预方式。
    影响婴幼儿大运动发育主要因素的研究进展
    孙莞绮 综述, 江帆 审校
    2012, 20(7):  616-618. 
    摘要 ( )   PDF (44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婴幼儿大运动发育是评估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大运动发育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包括遗传与出生时状况、家庭与抚养环境、饮食与营养等各种因素对大运动发育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展促进婴幼儿大运动发育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高危儿神经行为发育障碍的早期识别
    黄静 综述, 毛萌,杨慧明 审校
    2012, 20(7):  619-621. 
    摘要 ( )   PDF (47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危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风险远高于正常婴儿,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表现出来,甚至产生永久性的落后。所以早期识别才能针对原因尽早干预,使其回归正常儿童或改善预后。本文系统综述国内外高危儿神经行为发育障碍早期识别方法和研究进展,以及高危儿神经行为发育障碍早期识别的各种方法和手段。
    临床研究与分析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心理问题和社会支持度的关系
    王健,李长江,彭云龙,王玲,孙路静
    2012, 20(7):  622-624. 
    摘要 ( )   PDF (41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行为问题与个性特征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从某监狱选取服刑人员(已服刑3年以上)未成年子女20名为实验组;另外采用最大限度配对法选取20人为对照组。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对两组学生进行测查。 【结果】 1)实验组受试除了心身障碍维度外,其他维度的平均秩次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神经质平均秩次大于对照组的,而掩饰性的平均秩次小于对照组的(P均<0.05)。2)实验组受试冲动多动行为问题与客观支持呈负相关,与支持利用度呈正相关(P<0.05);精神质维度与主观支持以及内外倾维度与客观支持分别呈负相关(P<0.05)。3)支持利用度对冲动多动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52,P=0.02);主观支持对精神质维度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48,P=0.03)。 【结论】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多种行为问题和个性不良因素明显,社会支持对其行为问题和个性特征具有影响。
    上海20例I型糖尿病患儿行为问题与母亲应对方式和心理卫生的调查
    孙达亮,朱大倩,蔡亦蕴,施慎逊,巫善勤
    2012, 20(7):  625-628. 
    摘要 ( )   PDF (56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I型糖尿病患儿行为问题与母亲应对方式和心理卫生的状况,为行为干预及心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the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对20例I型糖尿病患儿进行调查和评估,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the 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和症状自评量表(the Symptom-Checklist,SCL-90)对患儿母亲进行调查和评估。 【结果】 被调查患儿对治疗依从性好,但病情控制不容乐观,且存在不同程度的行为问题(主要检出因子为抑郁)。患儿母亲积极应对方式与患儿治疗依从性(β=1.44,P=0.04)和病程(β=0.23,P=0.00)存在回归关系,而消极应对方式与其担心患儿低血糖再次发作存在回归关系(β=1.03,P=0.03)。Ι型糖尿病患儿母亲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均<0.05),评分最高的前三位因子是抑郁、躯体化和强迫。患儿母亲积极应对方式评分与焦虑(P=0.049 4)和敌对(P=0.029 4)因子分呈正相关,而消极应对方式评分与各因子分之间不存在关联。 【结论】 Ι型糖尿病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行为问题,病情控制不容乐观,患儿母亲在采取多种方式应对问题同时其身心健康也受到影响,患儿病情监管及母亲心理卫生健康需要来自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与普通儿童家庭教养方式及学校教育方式对比研究
    梁亚勇,岑超群,杨翠萍,邹小兵
    2012, 20(7):  629-631. 
    摘要 ( )   PDF (42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比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家庭教养方式及学校教育方式。 【方法】 应用Vanderbilt ADHD家长及教师评定量表及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确诊门诊ADHD儿童224例,其中男205例,女19例。同时随机抽取广州市一所普通小学部分1~6年级学生,完整填写上述量表及调查表,入选的非ADHD普通儿童共计326例,其中男217例,女109例,分别获取其家庭教养方式及学校教育方式信息。家庭教养方式及学校教育方式均分为正性和负性两种,然后分别对ADHD和非ADHD儿童的家庭教养方式及学校教育方式进行比较。 【结果】 非ADHD组接受正性家庭教养方式的比例为93.3%,ADHD儿童接受正性家庭教养方式的比例为47.3%,非ADHD儿童接受正性家庭教养的比率高于ADHD儿童(χ2=122.399,P<0.05);非ADHD组接受正性学校教育方式的比例为87.4%,ADHD儿童接受正性学校教育方式的比例为33.9%,非ADHD组接受正性的学校教育方式的比率高于ADHD组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8.454,P<0.05),二者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结论】 ADHD儿童接受正性家庭教养方式及正性学校教育方式的比率明显低于非ADHD的普通儿童。
    儿童功能性便秘与心理行为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熊淑英,孙晓勉,程述梅,吴紫娟,黄旭丽
    2012, 20(7):  632-634. 
    摘要 ( )   PDF (44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儿童功能性便秘患儿心理行为及气质、家庭环境特征,为儿童功能性便秘的预防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确诊为功能性便秘的106例患儿和212例健康对照组儿童,由其家长填写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儿童气质量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儿童多动行为调查表。 【结果】 1)功能性便秘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22.64%)高于健康对照组(12.26%)(P<0.05),4~5岁功能性便秘男童体诉、不成熟、攻击三个因子得分和女童社交退缩、抑郁、肥胖、分裂样四个因子高于对照组相应因子得分(P<0.05);6~11岁功能性便秘男童抑郁、强迫性、多动、攻击性四个因子得分和女童分裂样强迫性、体诉、违纪三个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相应因子得分(P<0.05)。2)功能性便秘组儿童在规律性、适应度、坚持度和注意分散度四个气质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3)家庭环境方面功能性便秘患儿的亲密度、知识性、独立性、控制性四个方面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矛盾性方面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功能性便秘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高,有独特的气质特点,家庭环境不良,应给予心理干预。
    2~3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智能发育分析
    陶聪,麦坚凝,肖华,潘丽雯,杜志宏,杨思渊
    2012, 20(7):  635-636. 
    摘要 ( )   PDF (29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2~3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智能发育特点,以指导干预。 【方法】 以178例2~3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S-S语言发育评价法评定其语言水平,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评估其智能发育的五个能区,对测得的发育商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该组儿童大运动发育正常(发育商>85分),语言水平低于实际年龄段,语言发育商<76分;其语言发育水平与适应行为、精细动作、个人社交行为发育水平明显相关(P<0.01);该组儿童适应行为、个人社交行为发育低下的发生率分别为72.5%、52.2%;适应行为、个人社交行为发育低下的发生率与语言发育缺陷的程度明显相关(P<0.01),精细动作发育低下的发生率为48.9%,精细动作发育低下的发生率与语言发育缺陷的程度不相关(P>0.05)。 【结论】 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常伴有适应行为、精细动作、个人社交行为的发育低下,临床需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进行智能发育评估,并对存在的发育缺陷进行全面干预。
    影响6月龄婴儿发育水平的相关因素分析
    孔莉芳
    2012, 20(7):  637-639. 
    摘要 ( )   PDF (45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影响婴儿早期发育状况的相关因素,为婴儿发育的早期促进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08-2010年在浏阳市妇幼保健院心理行为发育门诊进行盖泽尔发育测试的6月龄婴儿共518例,从喂养方式、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早教方式、营养状况、定期检查、主要抚养人等15个方面进行多因素分析,分别比较对婴儿发育水平的影响。 【结果】 相关因素的分析显示母亲文化、喂养方式、早教方式、孕母营养等12种因素影响婴儿的早期发育水平。经多元回归分析,母亲文化、喂养方式、早教方式、孕母营养、营养状况、主要抚养人6项因素与6月龄婴儿的发育商呈正相关。 【结论】 母亲受教育程度、母乳喂养、早期教育、孕期营养、主要抚养人以及婴儿营养状况对6月龄婴儿的发育水平有显著性影响,在婴儿发育的早期促进中应重视这些因素的影响。
    原发性夜间遗尿症儿童气质特点与家庭环境研究
    潘晓芬,刘玉玲,廖艳,林国模
    2012, 20(7):  640-642. 
    摘要 ( )   PDF (42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原发性夜间遗尿症儿童的气质特点与家庭环境,探讨气质与家庭环境对原发性夜间遗尿症的影响,为早期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研究65例5~7岁原发性夜间遗尿症患儿气质特点与家庭环境,再与正常儿童进行对比。 【结果】 原发性遗尿症组儿童中难养型和中间偏难养型占的比例大,分别为29.2%(19/65)和30.7%(24/65),高于对照组,表现为普遍难养,而启动缓慢型则无明显差异。在气质维度方面原发性遗尿组情绪本质(3.42±0.59)分、节律性(4.12±0.53)分、持久性(3.78±0.65)分、适应性(4.35±0.55)分不同于正常对照组[(3.13±0.65)分、(4.34±0.63)分、(3.24±0.72)分、(4.75±0.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NE组家庭环境中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方面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矛盾性、控制性方面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独特的气质以及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可能是原发性遗尿的影响因素,但可能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减,早期的心理干预可作为辅助治疗的手段有利于症状的快速缓解。
    北京市6~12岁儿童行为问题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赵金琦,张晚霞,李一辰,孔元原
    2012, 20(7):  642-645. 
    摘要 ( )   PDF (56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北京市6~12岁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 【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对北京市城区236名6~12岁儿童的行为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并分析。 【结果】 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8.2%,分析显示父母文化程度、主要带养人学历、感染性疾病等因素对儿童行为发育有明显影响。 【结论】 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行为的重要因素,降低儿童不良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应注意改善不良的家庭环境因素。
    诱发电位监护在脑瘫患儿神经手术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袁国莲,程斌,李涛,黄亚娟,齐华光
    2012, 20(7):  645-647. 
    摘要 ( )   PDF (44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应用神经电生理技术对单纯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选择性后根阻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方法】 对18例单纯痉挛型脑瘫选择性后根切除时,术中运用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测+肌源性运动诱发电位(MMEP)指导选择被阻断的神经后根,设定监护标准,记录术中变化,并对神经功能进行术前、术后比较。 【结果】 18例采用诱发电位监护患儿中,13例术前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及感觉诱发电位改变,5例有周围运动诱发电位改变,体感诱发电位正常;术中10例手术全过程SEP平稳,术后未出现新的神经系统症状;5例麻醉后MMEP有波出现但不稳定,术后出现大小便异常,两周内恢复;3例在手术操作中出现SEP报警,其中1例经术者暂缓、暂停操作,查找原因,待波形恢复后继续手术,术后未出现新的神经损伤症状。 【结论】 SPR术中运用SEP+ MMEP监测指导,能客观、准确、最大限度地保留脊髓及脊神经功能,避免新的神经损伤尤其是圆锥、马尾神经损伤。
    早期呼吸道感染疾病与儿童哮喘发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黄艳庆,陈萍,庄家用
    2012, 20(7):  648-650. 
    摘要 ( )   PDF (42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初步探讨儿童后期哮喘患病与早期羅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之间的关系。 【方法】 共317例哮喘儿童纳入研究,317例非喘息性疾病患儿作为对照。采用向家长书面问卷调查方法询问各组婴儿围产期因素、家族史及既往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等资料进行综合调查。采用后退法进行哮喘患病危险因素的多因素配比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在校正了其他与儿童哮喘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因素后,既往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以及下呼吸道初发年龄与儿童期哮喘的发病存在密切相关;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的发作次数以及下呼吸道感染的初次发作年龄均与哮喘中度、重度发作关系密切。上呼吸道感染初次发作年龄与儿童哮喘发作以及病情程度均无显著关系。 【结论】 本地区儿童早期呼吸道感染与儿童四岁左右哮喘的发生发展以及发作程度密切相关。
    经验交流
    中山市2~3岁儿童的家庭养育环境与其气质相关性的调查分析
    邓成,顾莉萍,何婉懿,何淑华,韦婉俭,叶春红,陈欣,刘玉玲,陈昂
    2012, 20(7):  651-653. 
    摘要 ( )   PDF (44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家庭养育环境因素与幼儿气质的相关性,为儿童保健工作及家庭养育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中国幼儿气质量表(CTTS)测查儿童气质,结合一般情况问卷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调查入组幼儿的家庭养育环境,并分析家庭养育环境与儿童气质特质的相关性。 【结果】 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因子分与幼儿气质维度中的反应阈呈正相关,情感表达与注意分散呈正相关,成功性与节律性、持久性呈正相关,知识性与适应性呈负相关,道德宗教水平与活动水平呈正相关(P均<0.05)。 【结论】 幼儿气质特征的多个维度与家庭养育环境特征有一定关联性,提示家庭氛围和养育态度等因素对幼儿气质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新疆维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各亚型分布及Conners父母量表因子分比较
    武晓宁,宋敏,热依拉·阿不拉,宋新兰,刘早玲
    2012, 20(7):  654-656. 
    摘要 ( )   PDF (41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新疆维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各亚型分布情况及Conners父母量表六个因子得分差别。 【方法】 收集乌鲁木齐市儿童医院2008年9月-2010年确诊的3~17岁ADHD儿童,分析维汉ADHD各亚型分布情况;然后按1/6比例随机抽取符合入组标准的三型ADHD汉族儿童,与维族所有各型ADHD儿童组成ADHD组,选取同期3~17岁非ADHD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维汉ADHD儿童与对照组Conners父母量表各因子分。 【结果】 1)符合入组标准的ADHD儿童共1 164人,汉族1 114人,维族50人,其中注意缺陷型485人,多动冲动型127人,混合型552人。2)维汉ADHD儿童各亚型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汉族儿童以注意缺陷和混合型为主,维族儿童以混合型为主;汉、维儿童学龄前均以冲动多动型为主,小学阶段以混合型为主,其次为注意缺陷型;汉族儿童中学阶段以注意缺陷型为主,维族儿童各型未见差别;冲动多动型多以年龄段比较小的小学和学龄前为主。汉族ADHA三个亚型在PSQ品行、学习问题、焦虑、多动指数和冲动-多动因子等5个因子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维族ADHA三个亚型中仅冲动型和混合型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及多动指数高于对照(P<0.05),在焦虑和身心障碍因子上无差异(P>0.05)。 【结论】 新疆维汉ADHD儿童亚型分布和相应的行为问题不同,应进一步探讨影响因素以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
    矮小儿童情绪和适应功能调查
    曹备,干雪琴
    2012, 20(7):  657-658. 
    摘要 ( )   PDF (2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矮小儿童在情绪和适应功能有无异常。 【方法】 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和儿童适应性调查表对38例矮小儿童及38例正常儿童进行测试。 【结果】 矮小儿童焦虑情绪异常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χ2=3.89,P<0.05),抑郁情绪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矮小儿童在身体和生活的适应性方面显著高于正常儿童(P<0.01)。 【结论】 矮小儿童在情绪方面有焦虑情绪表现和在身体和生活的适应性方面存在困难。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MP-IgM滴度和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廖伟强,杨峻,张国华,邓慧延
    2012, 20(7):  659-660. 
    摘要 ( )   PDF (28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MP-IgM不同滴度时的C反应蛋白变化及肺外脏器损害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3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按MP-IgM滴度分为A组(1∶80),B组(1∶160),C组(≥1∶320),统计分析CRP阳性率和肺外脏器损害例数。 【结果】 MP-IgM滴度≥1∶320时,CRP阳性率升高,发生肺外脏器损害的机率明显升高。 【结论】 联合MP-IgM滴度和CRP检测对MP感染患儿的病情判断有很大作用,有利于及时诊断,合理治疗。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肺不张36例临床分析
    张永明,刘秀云
    2012, 20(7):  661-663. 
    摘要 ( )   PDF (43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并发肺不张患儿1年后胸部高分辨CT(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肺功能的随访,分析患儿住院期间的临床特点,寻找发生肺部并发症的易患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2006年5月-2007年5月1 166例住院治疗的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恢复期肺不张的患儿109例,在出院后1.0~1.4年,取得家长同意,通过电话预约为患儿复查胸部HRCT及肺功能,接受随访的病人共36例。 【结果】 1)不同年龄之间MPP并发肺不张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6例肺不张患儿胸部HRCT检测仍存在肺部异常情况有23人,占63.9%;3)依据MPP并发肺不张患儿胸部HRCT表现正常与否,分为异常HRCT组和正常HRCT组,患儿住院期间的临床特点比较,起病年龄、发热及咳嗽持续时间、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的早晚四项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随访27例患儿肺功能,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6例,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以阻塞为主1例。 【结论】 MPP患儿发热、咳嗽时间长,年龄较小易发生肺部并发症,需早期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定期随访肺功能。
    宁波市区入托入园儿童乙肝抗体水平调查
    傅婵容,胡波瑛,汪建红
    2012, 20(7):  664-665. 
    摘要 ( )   PDF (28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宁波市区完成基础免疫儿童乙肝抗体水平。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宁波市江东区进行过三剂次乙肝基础免疫的466名入托入园儿童进行HBsAg和抗-HBs水平检测。 【结果】 未检测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儿童,乙肝高抗体检出率为30.69%;1.5~2岁组、3岁和4岁以上组儿童高抗体检出率分别为35.42%、29.24%和15.79%;接种时间在出生后1个月内和1个月后的儿童高抗体检出率分别为27.25%和55.56%。 【结论】 入托入园儿童乙肝高抗体检出率较低,且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建议对低抗体或未检出抗体的健康儿童进行乙肝加强免疫。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24例临床诊治分析
    郭彩云
    2012, 20(7):  666-667. 
    摘要 ( )   PDF (27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124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进行治疗,以期能提高基层对HMD诊治成功率。 【方法】 对2006年9月-2011年11月镇安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4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以上患儿均给予全面监护等保健,其中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进行治疗的86例患儿为实验组,其余未使用Ps治疗的38例患儿为对照组。 【结果】 86例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者为82例,有效率为95.35%,无效者(包括死亡及放弃治疗)为4例;38例对照组有效者30例,有效率为78.9%,无效者8例,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预后有一定疗效,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尽早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婴幼儿微量元素与体格发育的相关分析
    黄梅,罗雅丽,林志敏,贺喆,韩煊
    2012, 20(7):  667-669. 
    摘要 ( )   PDF (40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婴幼儿微量元素与体格发育的相关性和造成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抽取868例0~2岁婴幼儿血锌、铜、钙、铁、镁、铅检测结果与体格发育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 锌、铁、钙缺乏症和高血铅症患儿生长迟缓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婴幼儿,发病风险分别为正常儿童的4.04、3.20、2.61、3.00倍(P均<0.05)。锌、铁、钙缺乏症和铅中毒症患儿低体重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婴幼儿,发病风险分别为正常儿童的2.49、4.52、2.46、1.63倍(P均<0.05)。锌、铁、钙缺乏症和铅中毒症患儿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婴幼儿,发病风险分别为正常婴幼儿的5.02、3.67、2.29、3.82倍(P均<0.05)。 【结论】 婴幼儿体格发育与微量元素锌、铁、钙、铅水平有密切相关。
    榆林地区1~7岁儿童微、常量元素状况及饮食行为的关系
    高翠莲,贺兆平,邱榆程,呼延佳,马树艳,曹明旭,赵慧杰,张丽娜,高娉
    2012, 20(7):  669-670. 
    摘要 ( )   PDF (28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榆林地区儿童体内微、常量元素状况及饮食行为的关系,为合理制定不同发育阶段儿童膳食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 对7 396例1~7岁儿童进行了微、常量元素的测定,并与饮食行为之间进行比较。 【结果】 榆林区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常、微量元素缺乏情况,其中锌、铁、钙缺乏情况最为严重,缺锌居第1位(49.80%),缺铁居第2位(41.85%),其次为缺钙(29.91%)。各年龄组常、微量元素锌、铁、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儿童普遍存在不良饮食行为习惯,儿童血锌与血铁明显高于饮食行为习惯差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榆林地区1~7岁儿童部分常、微量元素缺乏较普遍,并与饮食行为有一定的关系,应加大宣传力度,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及纠正不良饮食行为。
    个案分析
    儿童Klinefelter综合征(48,XXYY)1例报告
    李梅蕊,张红红,吴建敏,熊晨璐,凌昱
    2012, 20(7):  671-672. 
    摘要 ( )   PDF (30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