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1年 第19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1-09-06
    述评
    提高早产儿营养的临床管理水平
    封志纯,王瑞娟,李秋平
    2011, 19(9):  777-779. 
    摘要 ( )   PDF (4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笔谈
    关注早产儿出院后的营养与评估
    王丹华
    2011, 19(9):  780-782. 
    摘要 ( )   PDF (48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早产儿救治成功率逐年上升,他们的生命质量和远期健康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生命早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这期间的营养状况会对其产生长期乃至终生的影响,而早产儿关键期的营养至关重要,因此对早产儿的营养与评估不仅局限在生后早期住院期间,而应持续至出院后的婴幼儿阶段。
    科研论著
    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抚触干预早产儿胃管喂养的临床研究
    安涛,王航雁,郭晓清,王静,蒲秀红,李茜,邱萌,吴琼,谭焱兰,李鸿雁,李媛媛,郭娜,许丽华
    2011, 19(9):  783-785. 
    摘要 ( )   PDF (47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抚触两种干预方式在早产儿胃管喂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68例早产适于胎龄儿,生后即给予鼻胃管喂养,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常规喂养组,干预组早产儿在常规喂养的情况下同时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和抚触干预,观察两组早产儿胎便持续时间、生理性体重下降持续天数、胃管留置时间、经口喂养后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天数等指标。 【结果】 干预组早产儿胎便持续时间、生理性体重下降天数、胃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常规喂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喂养不耐受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干预组明显低于常规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并发症中,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居首位,常规喂养组发生率为44.1%,干预组发生率为14.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在纠正胎龄40周时进行体重、身长、头围的比较,干预组明显优于常规喂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抚触两种干预方式在早产儿喂养中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晚期早产儿早期静脉补充氨基酸治疗的临床研究
    孔祥永,刘敬,孔令凯,周伟勤,郑杨,池婧涵,李丽华,商明霞,封志纯
    2011, 19(9):  786-788. 
    摘要 ( )   PDF (46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晚期早产儿(34 ~36+6周)中,在生后2 h内给予静脉补充氨基酸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将115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生后2 h内给予静脉输注氨基酸[2.4 g/(kg·d)],对照组则在生后第1天仅给予输注葡萄糖治疗,在第3天逐渐增加到氨基酸2.4 g/(kg·d)。并动态测定患儿的血气、血糖、BUN及氮平衡情况。 【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BE和HCO3在生后的第2、4天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生后第2天血糖监测显示对照组较治疗组偏高(P<0.05)。治疗组生后第2、4天的血尿素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生后第2天,治疗组的氮平衡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对照组呈负氮平衡。 【结论】 对晚期早产儿早期补充高剂量氨基酸是安全的,使机体处于合成代谢状态,为生长发育所必需。
    西部两县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与正常足月儿的喂养情况比较
    周敏,刘英惠,陈丽君,郝波
    2011, 19(9):  789-791. 
    摘要 ( )   PDF (45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我国西部两县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简称早产组)与正常足月儿(简称足月组)养护人的喂养知识和行为。 【方法】 利用对559名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522名足月儿的问卷调查资料的分析,应用χ2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早产组与足月组养护人的喂养知识及行为。 【结果】 早产组与足月组分别有56.5%和57.3%的养护人了解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34.5%和33.7%知道辅食添加的好处,33.8%和34.7%知道开始添加辅食的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早产组和足月组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的比例分别为26.6%和37.5%,添加辅食后目前仍继续母乳喂养的比例分别为7.1%和1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早产组与足月组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的比例(31.5%和32.6%)以及首次添加的辅食种类为铁强化婴儿营养米粉的比例(17.4%和20.6%)均相近。早产组每周摄入普通牛奶的比例高于足月组(54.4%和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产组与足月组每周摄入肉蛋类(66.8%和69.0%)、蔬果类(41.3%和40.7%)食物的比例以及出生后按时服用过补铁药物的比例(18.7%和19.6%)均接近,上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早产组与足月组养护人有关婴幼儿喂养知识均较缺乏,早产组采取不适宜喂养行为的比例更高。建议加强养护人对婴幼儿特别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和喂养知识的健康教育。
    sTfR与孕妇、新生儿、婴儿亚临床缺铁及缺铁性贫血前瞻性纵向研究
    陈劲,龚波,沈丽敏,李海川,李俊
    2011, 19(9):  792-794. 
    摘要 ( )   PDF (45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前瞻性纵向监测贫血孕妇及其新生儿、婴儿的Hb,sTfR,分析孕妇贫血对婴儿6月龄时铁代谢的影响。 【方法】 随机抽取Hb<100 g/L的56例临产孕妇作为研究组,选取56例Hb>110 g/L的同孕周临产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所生各56例新生儿、婴儿为子代研究组、子代对照组,婴儿于出生时、42 d、4个月、6个月进行定期体检,孕妇、新生儿、6月龄婴儿抽血检测Hb、sTfR。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贫血孕妇及其所生婴儿6月龄时的Hb、sTf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Hb、sTf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孕妇所生婴儿6月龄时IDA检出率为60.8%%,正常孕妇所生婴儿为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孕妇贫血是导致6月龄婴儿SID及IDA的主要危险因素。
    2007-2008年北京市0~6岁儿童伤害社区监测结果分析
    闫淑娟,陈欣欣,万欢
    2011, 19(9):  795-798. 
    摘要 ( )   PDF (57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社区监测了解儿童伤害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城市2个街道和农村3个乡镇,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幼儿园监测0~6岁儿童伤害发生情况。 【结果】 2007-2008年平均每年监测0~6岁儿童8 085人,2年中,0~6岁儿童伤害发生率从2.09%下降至1.75%。儿童主要伤害原因为跌伤(49.51%)、钝器伤(12.30%)、动物伤害(10.36%)、烧烫伤(10.03%)和道路交通伤害(8.09%);城市儿童以跌伤、钝器伤为主,农村儿童以跌伤、动物伤害和道路交通伤害为主。儿童伤害主要发生地点为家中(32.04%)、幼儿园(22.98%)、院子/楼梯/楼道(14.24%)、道路(13.59%)和休闲活动场所(11.33%);主要伤害部位为头部(50.81%)、上肢(28.80%)和下肢(14.24%);以无意伤害、轻度伤害为主。 【结论】 社区伤害监测为儿童伤害预防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数据收集途径。跌伤、钝器伤是城市儿童防范的重点,犬咬伤和自行车辐条伤是农村儿童防范重点。
    儿童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与婴幼儿期动作发育的关联性
    秦志强,花静,张郦君,金华,古桂雄
    2011, 19(9):  799-801. 
    摘要 ( )   PDF (42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DCD)儿童婴幼儿期的动作发育情况,为DCD的早期诊断提供线索。 【方法】 采用儿童发育协调障碍评估工具(Movement Assessment Battery for Children, M-ABC),在苏州市新区和园区的8所幼儿园中筛查出117例DCD儿童为病例组,随即抽取正常儿童351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进行儿童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及儿童发育家庭环境问卷调查,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模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在控制了儿童性别、年龄后,病例组能独立坐起时间大于8个月(aOR=2.737,95%CI为1.007,7.440),开始独立行走时间大于15个月(aOR=2.632,95%CI为1.153,6.005),均晚于正常儿童,且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独立坐起和独立行走时间推迟可能是婴幼儿期DCD的危险因素。
    哈尔滨市3~5岁儿童忽视现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王忠清,解雅春,王志明,付智伟,陈素芬,张慧颖
    2011, 19(9):  802-805. 
    摘要 ( )   PDF (64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哈尔滨市3~5岁儿童忽视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关系,为预防儿童忽视的发生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哈市8所幼儿园1 148名儿童家长进行调查,采用“中国3~6岁城区儿童忽视状况调查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 哈尔滨市3~5岁城区儿童总忽视率为34.9%,总忽视度为33.7,与2002年全国的调查结果相比,总忽视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忽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童在忽视率和忽视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忽视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与母亲在采用保护担忧、鼓励成就的教养方式上存在差异性。父母教养方式中接受、鼓励独立、鼓励成就等与忽视各维度的忽视度呈显著负相关,拒绝与身体忽视度、情感忽视度等呈显著正相关,惩罚定向与医疗忽视度、安全忽视度呈正相关。父母教养方式中无忽视组家庭在接受、鼓励独立、惩罚定向、保护担忧及鼓励成就等五个维度的得分高于有忽视组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哈尔滨市3~5岁儿童忽视状况较全国严重,并且儿童忽视与家庭教养方式密切相关,应引起重视。
    影响母婴依恋关系的家庭因素研究
    丁艳华,徐秀,王争艳,李慧蓉,王卫平
    2011, 19(9):  806-808. 
    摘要 ( )   PDF (48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家庭因素特别是母亲因素对母-婴依恋关系形成及其质量的影响作用。 【方法】 对160例12~18个月婴幼儿:采用“陌生情境法”进行了母-婴依恋类型的测评;采用母亲行为Q分类法调查母亲对小儿看护的敏感性;采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调查父母的婚姻质量;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小儿的其它家庭养育因素。 【结果】 160例婴幼儿中,安全型依恋(B型)占68.2%,不安全型依恋占31.8%,其中后者A型(焦虑/回避型)占7.5%,C型(焦虑/反抗型)占21.8%,D型(混乱型)占2.5%。统计学分析发现,母亲看护的敏感性以及母亲对婚姻质量的满意度、由于母亲上班其他多个带养人的介入和小儿夜间睡眠的安排对母婴依恋安全性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父母年龄、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母亲工作情况,与母婴依恋类型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母亲的敏感性和父母的婚姻质量是家庭养育因素中影响母婴依恋质量的重要因素,家庭中其他多个带养人的介入对母-婴依恋关系的影响亦不容忽视。
    妊娠期糖尿病母亲血糖管理的满意度对新生儿的影响
    梁考文
    2011, 19(9):  809-810. 
    摘要 ( )   PDF (29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母亲血糖管理的满意度对新生儿的影响。 【方法】 将225例糖尿病母亲婴儿按照母亲妊娠期血糖管理情况分成控制不满意组(A组,50例)和满意组(B组,175例),观察两组新生儿的相关疾病、出生体重与胎龄和脑功能发育状况。 【结果】 A组相关疾病(低血糖、心肌肥厚及器官发育不成熟)发生率、胎龄、出生体重、脑发育不成熟和神经行为评分异常显著高于B组(P<0.05)。 【结论】 母亲妊娠期血糖管理是否满意直接影响新生儿疾病发生和预后,应对糖尿病母亲婴儿进行常规管理,及时监测,早期干预。
    性早熟女童血清IGF-1、瘦素检测及其临床价值探讨
    汪治华,闫晓莉,李小青,潘秋红
    2011, 19(9):  811-813. 
    摘要 ( )   PDF (46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ICPP)女童、单纯性乳房早发育(simple premature thelarche, SPT)患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瘦素(leptin)、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测定28例ICPP及32例SPT女童BMI、血清IGF-1和leptin的水平,并以26名正常青春发育期女童及30名未发育女童作为对照,观察BMI及血清IGF-1、leptin水平的相互关系;以IGF-1及leptin为诊断指标,对ICPP进行诊断试验评价。 【结果】 ICPP组女童血清IGF-1及leptin水平均明显高于SPT及未发育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正常青春发育女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PP组女童IGF-1及leptin水平均与BMI呈正相关(r=0.67,0.71,P<0.01);正常青春发育组女童IGF-1及leptin水平均与BMI亦呈正相关(r=0.63、0.68,P<0.01);SPT组、未发育组女童IGF-1及leptin水平均与BMI无相关关系(P>0.05)。IGF-1>319.47 ng/mL对诊断ICPP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5.4%、96.3%、95.6%;leptin>6.32 ng/mL对诊断ICPP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5%,95.7%,94.8%。 【结论】 IGF-1和leptin水平的测定可作为ICPP诊断的参考指标,对鉴别ICPP与SPT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同时,IGF-1和Leptin可能是激活GnRH脉冲分泌的相关代谢因子。
    基础科研论著
    铅对发育期大鼠海马DMT1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赵志红,刘琳,刘丽茹,尤安民,李茹梅,秦雪鸽
    2011, 19(9):  814-816. 
    摘要 ( )   PDF (47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铅对发育期大鼠中枢神经神经系统海马组织的影响。 【方法】 48只健康的雄性1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给予醋酸铅溶液:对照组[0 mg/(kg·d)]、低铅组[2 mg/(kg·d)]、中铅组[20 mg/(kg·d)]、高铅组[200 mg/(kg·d)],灌胃6周后处死,以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检测血铅,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海马组织中二价金属转运蛋白-1(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 protein-1, DMT1)的mRNA表达,以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DMT1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铅处理组血铅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铅处理组大鼠海马组织DMT1的mRNA均有表达,中、高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DMT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血铅含量呈正相关(P<0.01)。 【结论】 铅对发育期大鼠海马组织DMT1基因及蛋白表达具有诱导作用。
    综述与讲座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喂养研究
    刘喜红,丁宗一
    2011, 19(9):  817-82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是一人需要特殊关注的群体,近年来其出生率、抢救成功率以及存活率大大得到了提高,但存活的早产儿常常面临着七大发育障碍,其归根究底还是营养问题。由于其生理成熟度低,导致其不具备足够的宫外生存能力而背负不同程度的营养债(宫内营养债和宫外营养债)。也因此,早期、充足、均衡的营养喂养是保证其生命质量的物质基础。建议使用纵向生长速率并计算营养债来实现个体化的营养喂养方案。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新生儿的应用进展
    吴英丽 综述, 卢宪梅,李文 审校
    2011, 19(9):  821-82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表明,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具有防治贫血及神经保护的作用,并逐渐临床应用于新生儿。EPO750 U/(kg·W),分2次于生后早期给予早产儿,可有效防治早产儿贫血,但随访其远期效果不明显。高剂量EPO治疗新生儿脑损伤安全有效,并可促进患儿神经系统发育。
    新生儿筛查苯丙酮尿症实验方法学进展
    李艳霞 综述, 潘迎 审校
    2011, 19(9):  824-82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国内外使用的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的诸实验方法,分别从方法学内容以及使用效果和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未来新生儿筛查实验的发展方向。
    农村留守儿童健康问题研究进展
    杨勤,龚正涛
    2011, 19(9):  827-82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留守儿童健康问题逐渐被社会和学者关注,本文综合国内外研究文献,对留守儿童的基本现状,其概念、分类、数量与构成进行了描述,发现留守儿童在体格发育、心理发育、疾病方面存在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各界重视。
    临床研究与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对婴儿期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
    赵雪妮,赵浦,吴丹红,李鹏程,袁迅玲,王秀娟,孙禄
    2011, 19(9):  830-83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早期规范治疗的轻、中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患儿婴儿期神经心理发育水平,为HIE患儿的婴儿期发育评价及研究提供依据。 【方法】 将应用GM1规范治疗的轻、中度HIE患儿分别做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将与该类HIE患儿同期在本院出生的正常新生儿做为对照组,三组新生儿分别建立专科档案进行1年的随访,并均在3、6、12个月时,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进行测试评估。 【结果】 1)3个月时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5个能区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 DQ)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2)6个月时观察1组与对照组5个能区的D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5个能区的DQ比对照组婴儿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2个月时观察2组的精细动作和适应行为的DQ仍比对照组的相应能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轻、中度HIE患儿在婴儿期可遗留智力发育及心理行为发育落后,但随着月龄的增加,智力及行为发育有个追赶过程,尤其在大运动、语言和个人社交方面追赶明显,轻度HIE患儿可达到正常儿发育水平;部分中度HIE患儿的精细运动和适应行为追赶缓慢,在今后的实践中,干预的重点是精细动作和适应行为。
    辽宁省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治疗状况分析
    宋辉青,陈艳玲
    2011, 19(9):  832-83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辽宁省2002-2008年确诊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 CH)患儿的治疗情况。 【方法】 以全省各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填报CH患儿治疗追访登记表的方式对辽宁省2001年10月-2008年9月确诊的CH患儿的治疗状况进行回顾调查。 【结果】 共确诊CH患儿364例,继续治疗254例,暂时性CH45例,治疗一段时间放弃治疗15例,确诊后即放弃治疗27例,并发其他疾病死亡5例,失访18例。 【结论】 应加大新生儿CH筛查及治疗重要性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CH患儿的治疗率及健康水平。
    安徽省部分地区5 953例病残儿医学鉴定结果分析
    叶逵,吴俊华,段振华,叶秀,秦风云,陈德平,方晔,潘发明,余国斌,余元勋
    2011, 19(9):  834-83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为了解安徽省部分地区出生缺陷现状,为提高人口素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1999-2009年各地市上报省人口计生委、经各市级专家委员会鉴定符合病残儿医学鉴定标准的病残儿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 鉴定病残儿病例为5 953例,男性多于女性;遗传性疾病有2 140例,非遗传性疾病有3 813例;遗传性疾病中,智力低下最多,占遗传性疾病总数的31.54%;非遗传性疾病中,顺位位于前三的是脑瘫(24.81%)、癫痫(11.17%)和大脑发育不全(10.46%)。 【结论】 加强病残儿动态管理,积极开展优生优育工作,是降低病残儿发生的有效途径。
    近8年中国儿童哮喘与室内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和母乳喂养的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
    陈敏慧,江伟健
    2011, 19(9):  837-84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已经发表的研究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和母乳喂养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的论文结果进行系统的Meta分析。 【方法】 搜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文献追溯等途径收集国内2002年起有关室内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和母乳喂养与儿童哮喘关系的病例对照结果,计算合并OR值及95%的可信区间并检查文献间的异质性。 【结果】 共5篇文献被纳入分析,各文献之间没有明显异质性。在室内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和母乳喂养3个相关因素中,呼吸道感染对儿童哮喘的危险性最大,合并OR值为2.26;室内空气污染的危险最小,合并OR值为0.35;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儿童哮喘的危险,合并OR值为0.36。 【结论】 本文研究发现呼吸道感染是中国儿童哮喘的最危险因素,同时结果也表明室内空气污染也是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之一,母乳喂养作为一种保护因素,可以降低儿童哮喘的危险性。
    足月小样儿行为神经发育评估及与血糖水平间关系的研究
    王玉芳,戚锋锋,蒋琦
    2011, 19(9):  840-84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足月小样儿神经行为发育情况,并探讨其神经行为发育与血糖间关系。 【方法】 采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 NBNA )评分对61例足月小样儿和11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进行血糖测定和行为神经评分并进行比较。 【结果】 足月小样儿组NBNA总分及各项评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足月小样儿组中低血糖者NBNA总分及各项评分均低于血糖正常者。 【结论】 应用NBNA测定可以及时准确的对其神经行为发育进行评估,低血糖是足月小样儿行为神经发育低下的一个重要因素。
    新生儿听力损失的高危因素研究
    孙磊,郭玲,杨静静,柳莹,林婵婵,刘丽
    2011, 19(9):  842-84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听力筛查未通过的新生儿听力损失的高危因素,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对复筛未通过的新生儿在出生后3月内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仪、声导抗、诊断型耳声发射进行听力障碍的诊断。 【结果】 43 568例新生儿复筛未通过者802例,进行初次诊断者660例,其中256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含分泌性中耳炎导致的传导性听力损失),重度聋在听力筛查儿中的发生率为1.45‰。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在听力损失组与听力正常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χ2=57.18,P<0.001)。1∶1配对的病例对照多因素分析显示听力损失家族史是听力损失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听力筛查未通过的新生儿中,约一半听力损失伴有分泌性中耳炎,听力损失家族史是新生儿听力损失高危因素,应加强妇幼保健宣教。
    上海地区2~36个月婴幼儿进食行为调查研究
    徐琼,徐秀,刘静,鲁萍,燕东雍
    2011, 19(9):  844-84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目前上海地区婴幼儿的进食行为状况:主要进食行为问题,喂养人的喂养行为,婴幼儿进食技能的发展状况。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6个区2~36个月的健康婴幼儿960位进行进食问卷调查,收回填写完整有效的问卷共873份,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42.7%的家长认为婴儿存在进食行为问题,主要进食问题依次为吃得太少(38.0%)、挑食或偏食(21.4%)、恶心或呕吐(19.8%),幼儿的主要进食问题为挑食或偏食(39.5%)、吃得太少(34.3%)、吃得太慢(32.8%);喂养行为中有喂食时间过长、进餐次数过多、喂食位置不合理、喂养人的喂食技巧不合理等问题;同时调查还发现婴幼儿进食技能获得的月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落后, 会用手指喂食、帮助自我喂食、用杯喝水、独立用广口杯喝水这几项进食技能的获得月龄明显落后与教科书上列举的婴幼儿该几项进食技能的获得月份,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改变不合理的喂食频率、进食时间、喂养行为,适时的促进婴幼儿进食技能的发展,可以减少婴幼儿进食问题的发生,促进婴幼儿进食行为正常发育。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血浆IL-6、TNF-α、NO追平变化及其意义的研究
    魏朝霞
    2011, 19(9):  847-84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比较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败血症与一般感染) 血浆中部分细胞因子的变化特征。 【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 测定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 IL-6) 、肿瘤坏死因子α(tumer necrosis factor, TNF-α) 的水平,使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水平。 【结果】 败血症患儿血浆IL-6、TNF-α、NO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一般感染患儿血浆IL-6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合并感染组TNF-α较单纯感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水平降低(P<0.01),而NO水平显著增高(P<0.01)。 【结论】 新生儿血浆中高水平的IL-6、TNF-α、NO提示机体存在感染, TNF-α可做为早期诊断的灵敏指标,并与感染轻重程度有关。新生儿窒息缺氧可影响IL-6和NO的水平。
    哮喘儿童对其主要照顾者及家庭的影响研究
    张映芬,郝元涛,冯丽芬,陈若青
    2011, 19(9):  850-85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哮喘儿童对其主要照顾者及其家庭的影响,为临床干预和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运用儿童生存质量量表体系(PedsQLTM)的家庭影响模块对哮喘儿童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协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病情、不同病程、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患病儿童对家庭主要照顾者的生存质量和家庭功能得分的影响。 【结果】 父母生存质量评分中以忧虑维度得分最低,为70分;家庭功能评分中以家庭日常活动得分最低,为66.67分。60%以上的被调查者均表示哮喘儿童对父母的工作和家庭日常生活都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同病情、病程患儿对家庭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家庭经济状况患儿对家庭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哮喘儿童对其主要照顾者和家庭都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对哮喘儿童进行治疗时,应重视对家长的心理帮助与支持,结合病情作好解释工作,减轻家长心理负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使哮喘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最终提高患儿及其父母的生存质量。
    6岁以下儿童排便状况503例调查
    李俊,黎海芪
    2011, 19(9):  853-85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6岁以下儿童的排便状况。 【方法】 将2009年12月-2010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儿保科体检的6岁以下和部分幼儿园儿童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婴幼儿(0~2岁)及年长儿(2.1~6岁)两种问卷调查儿童的大便情况。 【结果】 90%以上1岁儿童排便次数(1次或2次/日)与性状接近成人。近2/5的婴儿排大便已定时(77/207,占37.2%),其中90.9%(70/77)6月龄前大便时间已较固定。503例6岁以下儿童中发生便秘者57例(11.3%),近3/5(59.6%)发生便秘的儿童中排便次数为1次/日。 【结论】 儿童排便状况与年龄有关。大便次数不是诊断便秘的主要依据。
    经验交流
    沈阳地区0~16岁血清碱性磷酸酶参考值的探讨
    王艳华,廖新
    2011, 19(9):  856-85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沈阳地区0~16岁未成年人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的参考值范围。 【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对1 447例16岁以下健康未成年体检者血清ALP水平进行分组分析,从而得到沈阳地区不同年龄段血清ALP的参考值范围。 【结果】 建立沈阳地区16岁以下未成年人血清ALP的参考值范围。所有16岁以下未成年人的血清ALP均值明显高于成年人。男性和女性血清ALP均值比较,6岁以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6岁以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的血清ALP均值有两次交叉,总体趋势是出生后血清ALP均值水平较高,随后轻度下降,3岁以后又缓慢上升,青春期前后显著下降。 【结论】 应该建立各年龄段未成年人血清ALP的参考值范围,以此来正确评价未成年人的生长发育状况。
    扬中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陆月芬,朱红莲
    2011, 19(9):  858-86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扬中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主要死因并探讨干预措施。 【方法】 对2001-2010年扬中市5岁以下儿童进行流行病学回顾性分析,了解其死亡率、死因构成及相关因素。 【结果】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9.18‰,婴儿死亡率6.78‰,新生儿死亡率4.85‰,1~4岁儿童死亡率2.4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01年为14.16‰; 2010年死亡率为2.04‰,下降了85.6%。早产及低出生体重、意外、先天异常、新生儿窒息、肺炎等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结论】 应重视婚前医学检查,继续提高围生期保健水平,大力宣传妇幼保健知识,预防出生缺陷和减少新生儿死亡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山东省2000-2009年婴儿主要死因变化趋势及干预措施的研究
    刘霞,祝筠,周凤荣,岳媛
    2011, 19(9):  860-86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掌握山东省婴儿死亡率的动态变化趋势,分析主要死因构成及其顺位变化,探讨干预措施。 【方法】 采用Foxpro建立数据库,对山东省2000-2009年间婴儿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全省婴儿死亡率及变化趋势,分析死因顺位。 【结果】 9年间,全省婴儿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2000、2009年全省婴儿死亡率分别为20.47‰、8.47‰(χ2=7.86,P<0.01 );2000-2009年前两位主要死因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死亡率均有下降趋势(P均<0.01)。 【结论】 加强围生期保健管理,整合临床、保健资源优势,开展孕前、孕中、孕后系统化服务模式,提高临床救治能力及妇幼保健服务能力,降低婴儿死亡率,是降低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是降低婴儿死亡率的关键。
    新生儿脐分泌物培养菌群分析
    杨胜,李刚,陆燕
    2011, 19(9):  862-86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新生儿脐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 150例新生儿脐炎患儿作脐炎分泌物及血液病原菌分离和药敏实验,并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150例脐炎患者脐分泌物培养共分离出病原菌136株,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n=40)、表皮葡萄球菌(n=20)、大肠埃希氏菌(n=18)、阴沟肠杆菌 (n=11)、肺炎克类雷伯菌 (n=10)。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等敏感率较高,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呋西地酸、呋喃妥因、奎宁始霉素-达福普汀等敏感率较高。 【结论】 及时总结分析新生儿脐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对于控制耐药菌株传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高危儿188例早期干预效果分析
    肖建国,郑俊容,李雪川
    2011, 19(9):  864-86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对188例高危儿的早期干预效果对比分析,总结高危早期干预的最佳方式。 【方法】 将2006年1月-2008年12月宜都市妇幼保健院首次就诊筛查出的408例高危儿为研究对象。按自愿原则将其中的188例作为干预组,进行动作、认知、语言、视听及物理作业、药物治疗等综合干预,医院干预与家庭干预相结合;其余220例作为未干预组,只进行家庭运动训练、抚触及视听等。同期16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3组儿童在出生后6、9、12、18月时测量身长、体重、头围等体格发育指标,同时进行婴幼儿智能发育测试。 【结果】 干预组与未干预组比较,除6月时的体重、头围及9月时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月龄的体格发育指标及智能发育水平干预组优于未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未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除6月时体重、头围外,其余体格发育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智能发育水平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与干预组在体格发育及智能发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儿童预后优于未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 高危儿早期干预可明显提高其生存质量。
    健康教育
    梁平县妇幼保健院3 278名儿童保健状况分析
    曾瑞舟
    2011, 19(9):  866-86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0~6岁儿童保健状况,掌握儿童保健中的薄弱环节,为制定科学的保健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06-2009年在本院参加儿保系统管理的3 278名0~6岁儿童的保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儿童主动定期体检率为84.53%,呈逐年提高的趋势(P<0.01);1岁内婴儿主动定期体检率较高,随年龄增长体检率下降(P<0.01)。体重低下率为12.60%,生长迟缓率为23.12%,营养不良以生长迟缓为主。1岁~、2岁~组体重低下、生长迟缓率较高,6月内婴儿较低(P<0.01)。贫血患病率为17.33%, 1岁~、2岁~组患病率最高,6月内婴儿患病率最低(P<0.01)。 【结论】 应全面加强婴幼儿喂养知识和保健知识的宣传与指导,使儿童家长树立科学喂养理念,积极主动参与儿童保健,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适宜技术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2011, 19(9):  868-87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胎龄小于37周、出生体重低于2 500 g的新生儿,是需要特殊关注的群体,合理的营养支持是提高其存活率的关键环节之一,不仅关系到近期生长和疾病转归,而且直接影响远期预后,充足均衡的营养是保证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健康成长的物质基础。
    个案报道
    不典型婴幼儿结核性脑膜炎3例诊断分析
    郭军,潘守丽,张燕
    2011, 19(9):  871-87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婴幼儿结核性脑膜炎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很容易延误诊断。现将3例婴幼儿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