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4年 第2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4-03-05
    述 评
    大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杨玉凤
    2014, 22(3):  225-227. 
    摘要 ( )   PDF (5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我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发展, 国家需要大量高智能、高素质的人才, 每一个家庭同样需要体魄健壮、心理素质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子女。随着儿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体质的增强, 感染性和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不断下降的同时, 儿童由于成长环境的改变、环境污染日益加重、高危出生儿存活率上升、应试教育给儿童带来不断增大的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的改变、社会不健康媒体的宣传, 儿童青少年中的辍学、离家出走、打骂父母、危害社会治安、违法乱纪、自杀及伤害他人的行为等现象时有发生, 发育及心理行为问题逐年增多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要培养儿童成为社会需要有道德、有理想、敢担当的人才, 应该从幼儿抓起。幼儿社会性培养应成为家庭、儿童保健人员、教育界、乃至全社会亟待关注的重要问题。
    专家笔谈
    儿童早期发展-新时期儿童保健工作的挑战
    江帆
    2014, 22(3):  228-230. 
    摘要 ( )   PDF (48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儿童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儿童健康的定义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更是要求促进儿童发育潜能的充分发展。而越来越多的证据也表明, 忽视儿童早期发展将会对个体、家庭、社会乃至国家发展带来重要的影响。国外的研究表明, 儿童早期发展(early child development, ECD)项目可以使得个体在体格、社会-情绪以及认知-语言各个领域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 从而对整个国家的人口素质产生重要影响。我国目前儿童早期发展工作还是处于初级阶段, 迫切需要社会各个领域对此高度重视, 而儿童保健工作者在其中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科研论著
    婴儿社会性反应问卷的编制与信效度评价
    江澜, 严双琴, 王晓燕, 郝加虎, 曹慧, 徐叶清, 陶芳标
    2014, 22(3):  231-235. 
    摘要 ( )   PDF (68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编制适合基层保健医师使用的婴儿社会性反应父母评价问卷, 并进行信效度评价。方法 通过文献复习、专家咨询、家长访谈等方法制定婴儿社会性反应问卷初稿, 而后在1 200名婴儿中实施调查, 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确定问卷最终结构。对80名研究对象在3~5 d后进行了重测。结果 3、6、9、12月龄量表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746、0.773、0.916、0.782, 评分者间信度分别为0.719、0.728、0.943和0.790, 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595、0.607、0.625、0.624。3、6、9、12月龄问卷因子分析分别提取1、3、3、2个公因子, 累积方差贡献率分别为80.1%、51.2%、46.4%、40.8%;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 模型拟合良好;母亲不同特征组间婴儿社会性反应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提示问卷区分效度良好。结论 婴儿社会性反应问卷结构清晰, 信效度指标符合测量学要求, 可作为婴儿社会性发育筛查工具。
    婴幼儿健全人格培养的临床跟踪研究
    何淑华, 高建慧, 邓成, 顾莉萍, 何婉懿, 施玉麒, 李璟,
    张翠梅, 廖艳, 叶春红, 吴涛, 冯华俊, 周璟, 鲍秀兰
    2014, 22(3):  236-238. 
    摘要 ( )   PDF (47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培养婴幼儿健全人格的影响, 为儿童的优育优教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7年9-12月出生于中山市并在中山市博爱医院进行常规体检的正常新生儿88人, 随机分为干预组46例, 对照组42例。两组均定期随访, 干预组除一般养育指导外, 由经培训的专业人员负责进行健全人格培养的个体化指导, 并定期组织培训课程的学习等。在婴儿1~4个月和2.5~3岁完成儿童气质量表, 2.5~3岁时采用幼儿人格发展趋向量表(Personality Tendency Scale for Children, PTSC)、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 Children's Behavior Check List, CBCL)、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hildren's Developmental Center of China, CDCC)等标准化工具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组PTSC(t=4.276, P<0.001)、CDCC[智力发育指数MDI(t=4.775), 运动发育指数PDI(t=2.559), P均<0.05]的各项平均分及气质特点(χ2 =17.636, P=0.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组的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综合干预能显著促进婴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 0~3岁是培养婴幼儿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
    婴幼儿认知发育的相关影响因素
    李洁, 姜艳蕊, 王超霞, 陈为兵, 徐小娟, 孙莞绮, 王燕, 章依文, 江帆
    2014, 22(3):  239-241. 
    摘要 ( )   PDF (48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婴幼儿认知发育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2年11月-2013年3月随机抽取日照市城区和乡镇医院各一个点作为项目点, 共抽取2~30个月婴幼儿118名。以问卷形式对家长进行家庭社会经济状况调查;同时采用贝莉婴幼儿发育量表婴幼儿进行认知发育评估。结果 婴幼儿平均年龄(12.52±7.94)个月, 男婴占55.9%, 城市比例为47.5%。智力发育商数(Mental Developmental Index, MDI)为109.97±16.88, 运动发育商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 PDI)为108.18±13.76。婴幼儿年龄、城乡、家庭其他成员和婴幼儿交流时间, 母亲受教育程度对MDI有显著预测作用;对PDI有显著预测作用的有城乡、出生体重、母亲受教育程度。结论 家庭环境因素诸如母亲受教育程度、城乡、亲子交流时间尤其是家庭其他成员与儿童交流时间对婴幼儿认知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加强对母亲低学历家庭、农村婴幼儿的关注和监测十分必要。
    广州市黄埔区社区婴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状况和影响因素调查
    冼丹霞, 金宇, 冯素娥, 林美英, 邓明群, 刘颖欣, 唐含梅, 谭娇敏, 陈秋哲, 宋佳音, 赵萍, 余美侨, 张雯
    2014, 22(3):  242-244. 
    摘要 ( )   PDF (59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广州市黄埔区社区婴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广州市黄埔区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36月婴幼儿450例, 使用婴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筛查量表(中文版)及自编影响因素问卷进行筛查, 统计和分析婴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1)本样本筛查婴幼儿社会认知发展落后率为5.6%, 男女比例1∶1, 社会认知落后情况主要分布在运动发育、适应行为和语言发育三个领域 (P<0.001);2)父母每天与子女相处时间少(<4 h)、母亲孕期情绪不良和父亲性格内向为儿童社会认知发展落后的影响因素。结论 婴幼儿社会认知发展落后情况并非罕见, 在社区工作中应引起重视。同时, 分析出的影响因素可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供针对性建议。
    反馈式家庭干预对婴幼儿语言和认知发育的促进作用
    徐小娟, 茅红美, 江帆, Jill Gilkerson, Dongxin Xu, 忻怡, 肖蕾, 章依文
    2014, 22(3):  245-247. 
    摘要 ( )   PDF (48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反馈式家庭干预对婴幼儿语言和认知发育的影响, 以及这种干预方式的可行性和家长的接受度。方法 以22名4~30月龄的语言发育正常儿童及其家庭为研究对象。入组后, 对儿童进行为期6个月的反馈式家庭干预, 干预前后应用“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I, BSID)”评估其语言和认知发育, 父母填写反馈问卷。结果 通过为期6个月的家庭干预, 90%以上的家长认为LENA录音容易实施, 不影响其日常生活;在各项干预措施中家长培训对其帮助最大, 其次是LENA录音;经过1个月干预, 22名儿童的成人-儿童对话轮换数较基线提高9%, 前3个月平均增长6%;基线时对话轮换数较低的50%一组, 在干预后1个月和前3个月时分别提高34%和26%。22名婴幼儿的智力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 MDI)平均提高19.69±16.91,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反馈式家庭干预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家长接受度, 并可有效促进正常发育婴幼儿的语言和认知发育。
    上海地区学龄前儿童心理卫生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孙力菁, 姜艳蕊, 杨友, 程文红, 何燕玲, 江帆, 沈晓明
    2014, 22(3):  248-251. 
    摘要 ( )   PDF (56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上海地区学龄前儿童心理卫生健康状况, 同时对影响心理卫生健康状况的高危因素进行评估, 以全面了解上海地区儿童早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抽取上海市7个区县23个幼儿园的2 073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本研究采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长处和困难问卷(Strength and Difficulty Questionnaire, SDQ)儿童个人及家庭社会环境问卷, 收集儿童心理卫生状况与个人家庭社会环境等信息。结果 进入分析的儿童有1 682人(有效应答率为81.1%), 平均年龄(5.42±0.92)岁, 男童占53.2% 。此次调查结果发现:心理卫生状况问题处于临界水平占11%, 异常占10%, 与其它发达国家水平相类似。但在同伴问题上, 上海地区学龄前儿童的临界以及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20% 和21%, 两者总体为41%, 大大超过发达国家。多因素分析后发现, 亲子关系差及父母亲教育收入水平低等是最终影响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结论 上海地区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率, 与发达国家相类似, 唯独同伴关系问题发生率相对较高, 而亲子关系等家庭环境因素是影响学龄前儿童心理问题发生的重要因素。
    婴儿运动能力测试对早产儿纠正胎龄8~9周及12~13周运动能力的评估作用
    贺莉, 邵冬冬, 杜慧莹, 陈艳妮
    2014, 22(3):  252-254. 
    摘要 ( )   PDF (48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早产儿纠正胎龄8~9周和12~13周时, 婴儿运动能力测试(Test of Infant Motor Performance, TIMP)原始分的分级与盖泽尔发育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Scale, GDS)粗大运动发育商分级的相关性, 并比较解读TIMP原始分与美国2004年的TIMP标准原始分的一致性。方法 对30例早产儿分别于纠正胎龄8~9周和12~13周进行TIMP和GDS评估, 记录其评分结果。并对TIMP原始分的分级和GDS粗大运动发育商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另外将本研究TIMP原始分与美国2004年的TIMP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早产儿纠正胎龄8~9周及12~13周的TIMP原始分分级与GDS粗大运动发育商分级显著相关(r=0.533和0.567, P值均<0.01);本研究中早产儿纠正胎龄8~9周及12~13周TIMP原始分分别为77±18和98±18, 都显著小于美国2004标准原始分(分别为93±18和108±1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通过与GDS粗大运动发育商进行比较显示, TIMP可应用于早产儿纠正胎龄8~9周及12~13周时运动能力的评估。与美国2004年标准原始分比较, 本研究相应年龄段范围TIMP评分与美国标准有显著差异。
    休闲活动影响初一学生心境状态的短时程追踪研究
    胡炳政
    2014, 22(3):  255-257. 
    摘要 ( )   PDF (60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考察初一学生休闲活动参与频率与其心境状态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 基于短时程追踪研究设计, 采用心境状态量表与自编休闲活动参与状况调查问卷对200名初一学生进行间隔一个半月的重复测量, 采用相关分析与交叉滞后回归分析处理数据。结果 初一学生总体休闲参与的前测可以显著预测精力、自尊感后测, 而精力前测与自尊感前测对总体休闲参与后测无明显预测作用;健身锻炼、唱歌跳舞、逛街购物等3项休闲参与前测可以显著预测自尊感后测, 而自尊感前测对上述三项休闲活动后测无明显预测作用;其它13项休闲活动参与程度与心境状态之间无明显前后测预测关系。结论 初一学生休闲活动参与对其积极心境有显著影响。
    早期亲子互动中母亲言语输入风格初探
    卢珊, 司晨, 王争艳, 左玉婷, 胡若时
    2014, 22(3):  258-260. 
    摘要 ( )   PDF (46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考察早期亲子互动中母亲言语输入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30名9.5~17个月婴幼儿与其母亲的自由互动录像进行分析, 从言语运用特征和言语社会互动特征两个角度进行编码;使用自编问卷调查影响因素。结果 从言语运用特征看, 母亲通常以指令性语言为主(42.4%), 多使用祈使句, 以简单的重复语句为主;从言语社会互动特征看, 中国母亲较多采用母亲中心式语句(77.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 母亲言语风格大致为:高语用高互动(13.3%)、低语用高互动(16.7%)、高语用低互动(13.3%)、低语用低互动(56.7%);月收入低的家庭母亲更加倾向于低言语低互动的言语风格, 而中高收入家庭的母亲倾向于低言语高互动风格类型。结论 中国母亲言语风格有其自身特点, 不同收入家庭母亲言语风格存在差异。
    12~16岁孤独症儿童面孔表情识别的情绪启动效应
    邱天龙, 杜晓新, 孙野, 肖菊英
    2014, 22(3):  261-263. 
    摘要 ( )   PDF (45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面孔表情识别特点及情绪启动对其表情识别的影响。方法 以图片与声音相结合作为情绪启动刺激, 以表情图片作为靶刺激, 对不同启动条件下表情识别率进行4×3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对高兴、悲伤、愤怒、恐惧表情识别存在差异(P<0.01);四种表情在无启动与正启动下识别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高兴、悲伤表情负启动与无启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愤怒、恐惧表情无启动识别率均高于负启动。结论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对高兴、悲伤表情识别较好, 对愤怒、恐惧表情识别较差, 对高兴和悲伤表情识别没有产生情绪启动效应, 对愤怒和恐惧表情识别没有产生正启动效应, 但产生了负启动效应。
    IMMP2L和DOCK4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儿童孤独症的关联研究
    邹明扬, 梁爽, 高井全, 周艳娟, 郝艳秋, 王雪莱, 武丽杰
    2014, 22(3):  264-267. 
    摘要 ( )   PDF (59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IMMP2L和DOCK4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儿童孤独症的关联性。方法 收集375个中国汉族人群的孤独症核心家系, 所有家系均采集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 采用SNaPshot基因分型的方法, 检测IMMP2L基因rs12537269、rs1528039及DOCK4基因rs2217262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 通过传递不平衡检验(Transmission/disequilibrium test, TDT)分析所研究位点多态性与孤独症的关系。结果 TDT结果显示, rs12537269和rs1528039位点在杂合子父母的2个不同等位基因之间无优势传递(P>0.05), 而rs2217262位点杂合子父母过多的传递A给患儿(χ2=5.343, P=0.021), 发生传递不平衡。结论 DOCK4基因与中国汉族儿童孤独症存在关联性。
    基础科研论著
    胸腺和活化调节趋化因子在哮喘大鼠中的作用及布地奈德干预的影响
    王优, 黄秀兰, 苏赞彩, 王苑, 谢朝阳, 谭建新
    2014, 22(3):  268-270. 
    摘要 ( )   PDF (52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胸腺和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hymus and activation regulated chemokine, TARC)在哮喘大鼠中的作用及吸入布地奈德干预对TARC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及布地奈德干预组。以卵清白蛋白(ovalbumin, OVA)致敏激发法制备大鼠哮喘急性模型, 干预组于14 d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进行干预。于最后1次雾化后24 h, 尾静脉取血, 支气管肺泡灌洗留取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 留取右肺组织标本。行血清和BALF中细胞计数,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和BALF中上清液中嗜酸粒细胞(Eos)、IL-4及TARC的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中TARC及IL-4蛋白的表达。结果 1) 哮喘组大鼠血清及BALF中的Eos、IL-4和TAR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肺组织中IL-4及TARC的蛋白表达也高于对照组(P<0.05);布地奈德干预后上述各项指标值均低于哮喘组(P<0.05), 布地奈德干预组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哮喘组大鼠肺组织中TARC的蛋白表达与IL-4呈正相关(r=0.50, P<0.05)。结论 哮喘大鼠中TARC含量明显增高, 吸入布地奈德可降低TARC的水平。提示TARC在哮喘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 下调TARC可能是激素治疗哮喘的一个重要机制。
    ω-3PUFAs、ω-6PUFAs和ω-9MUFAs对LPS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血清IL-6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石计朋, 闫建国, 韩金芬, 唐成和, 余震
    2014, 22(3):  271-274. 
    摘要 ( )   PDF (61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ω-3PUFAs、ω-6PUFAs和ω-9MUFAs三种脂肪乳剂对脂多糖(lipid emulsions, 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IL-6分泌的影响。方法 10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分为Control组、LPS组、Intra组、Clino组和Omega组。分别采用生理盐水或不同种类脂肪乳剂处理7 d;并均在取标本前8 h时于气管内滴入生理盐水或LPS, 建立ALI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凋亡指数, 测定IL-6mRNA变化以及IL-6蛋白浓度。结果 1)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切片均可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和出血;2)Clino组和Omega组血清中IL-6mRNA表达较Intra组、LPS组均明显降低;BALF中Clino组和Omega组IL-6蛋白水平明显低于Intra组、LPS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5)。而Clino组和Omega组两组IL-6mRNA表达及其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05)。3)Clino组和Omega组凋亡系数均低于LPS组和Intra组(P均<0.005);Clino组和Omega组A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Clinoleic和Omegaven可通过降低IL-6而减轻ALI大鼠炎症反应, 并能减轻肺泡上皮细胞凋亡。
    综述与讲座
    儿童情绪障碍的研究进展
    吴丹丹, 赵兆, 陈一心
    2014, 22(3):  275-277. 
    摘要 ( )   PDF (48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情绪障碍是发生于儿童青少年时期的一组常见心理疾病。其病因包括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学因素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对国内外儿童情绪障碍的流行病学、病因及治疗近五年的研究进行综述, 为情绪障碍儿童的研究与防治提供方向。
    国内外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现状
    裴永光, 刘可
    2014, 22(3):  278-280. 
    摘要 ( )   PDF (49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期是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多发阶段。儿童时期的心理健康问题将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心理和经济负担。本文将对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定义、测量工具以及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以期提示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趋势。
    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的理论和实践
    仉琪 综述, 武俊青 审校
    2014, 22(3):  281-283. 
    摘要 ( )   PDF (47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到目前为止, 对3岁前婴幼儿的研究成果, 主要是神经生理学(脑科学)的发现, 以及心理学的实验, 至于教养方面的研究, 更多的还只是停留在育儿经验的描述、理想的思考和口号的表述上, 很少涉及早期教养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实践评估。本文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 综合回顾关于0~3岁婴幼儿的教养理论和国内外开展的有参考意义的实践项目, 为我国开展全国范围内, 适合国情的婴幼儿教养政策提供借鉴。
    PEP在孤独症谱系障碍中的应用现状
    彭仰华, 静进
    2014, 22(3):  284-286. 
    摘要 ( )   PDF (50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 ASD)儿童的发育水平、能力结构和行为特征具有相对特异的反应模式;心理教育评估(Psychoeducational Profile, PEP)目前作为应用较广泛的孤独症发育评估工具之一, 在为ASD的发育评估、临床诊断及康复训练提供了可循的依据, 已有多国修订和使用着该量表。本文就PEP当前应用于ASD的现状和研究做一简介概述, 同时探讨分析一下ASD在PEP中的反映特点及其应用功效。
    临床研究与分析
    依恋关系对婴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于颖
    2014, 22(3):  287-288. 
    摘要 ( )   PDF (46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母-婴依恋关系对婴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56例3个月时智能评估无显著差异的婴幼儿, 待12个月时, 对其母亲进行依恋关系问卷调查;使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对婴幼儿进行智能评估。结果 安全型依恋37人, 占66.1%;不安全型19人, 占33.9%;其中焦虑-回避型8人, 占14.3%;焦虑-矛盾型11人, 占19.6%。安全型依恋者(n=37)其智能评分(DQ)为99.56±9.03, 不安全型依恋者(n=19)的DQ为92.85±8.26, 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0, P<0.05)。结论 安全型依恋可以使婴幼儿潜在的智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有利于婴幼儿的智能发展。
    早期行为监测与干预促进婴幼儿健康人格发展研究
    徐萍, 朱华, 刘淮, 廖珠根, 何仕劼, 汪时华
    2014, 22(3):  289-291. 
    摘要 ( )   PDF (46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早期行为监测与干预对婴幼儿健康人格发展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6月本院出生符合条件的健康儿童随机分为人格培养干预组(n=78)和普通对照组(n=80)。干预组接受全面系统的婴幼儿健全人格培养的早期行为监测及干预。普通对照组不接受任何相关指导训练。两组儿童在2.5~3.5岁时均采用幼儿人格发展趋向量表、中国城市幼儿情绪及社会性发展量表、家庭养育环境量表、儿童行为量表、气质量表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组幼儿人格发展趋向及社会情绪、行为问题检出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干预组家庭养育环境的百分位数经干预后明显提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期行为监测与干预可通过改善家庭养育环境及亲子互动而有效促进婴幼儿健全人格建立, 同时有利于婴幼儿社会情绪及社会行为的发展。
    沈阳市8~16个月儿童的词汇理解发展研究
    潘虹地, 赵亚茹, 杨英, 李雪宁, 汪永娟, 陶旭炜, 梁萃
    2014, 22(3):  292-294. 
    摘要 ( )   PDF (61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8~16月龄儿童各类词汇理解的发育特点, 探索婴幼儿中文词汇理解的早期发展规律。方法 使用《汉语沟通发展量表》, 采用父母报告方式, 对沈阳城区620名8~16月龄儿童的词汇理解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 8~16月龄是儿童词汇理解能力增长的高速期, 8月龄婴儿平均理解词汇53个, 其中名词23个, 动词16个, 形容词3个;16月龄儿童平均理解词汇310个, 包括名词153个, 动词69个, 形容词31个。名词和动词总共稳定占有理解总量的70%以上, 其中名词所占比例逐渐增高, 动词比例逐渐下降, 形容词与名词理解的发展趋势相关度最高。结论 8~16月龄段是儿童词汇理解的快速发展期, 婴幼儿8月龄时理解的词汇数平均达50个, 16月龄时达300个。各类词汇发展进程不同, 能理解的名词和动词数量达到50个的时间分别是10月龄和13月龄, 16月龄时形容词理解量达到30个。
    晚期早产儿学龄前期行为及情绪问题的研究
    叶春红, 顾莉萍, 李璟, 何淑华, 邓成, 高建慧
    2014, 22(3):  295-297. 
    摘要 ( )   PDF (46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晚期早产对儿童学龄前期的行为及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用儿童行为量表(the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CBCL)对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儿童保健科随访的97例学龄前期晚期早产儿童(34周<胎龄<37周)进行评估, 并与107名正常足月儿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晚期早产组儿童的行为问题总分(25.67±20.07)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的行为问题总分(20.85±18.29)(P<0.001), 除焦虑抑郁因子外(P=0.073), 晚期早产组儿童的其他各因子得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结论 在学龄前期, 具晚期早产史的儿童比正常儿童更多地出现情绪及行为问题。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认知功能研究
    陈晓霞, 唐久来
    2014, 22(3):  298-300. 
    摘要 ( )   PDF (44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儿童的认知功能损害特征。方法 应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 WCST)分别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组(ADHD组)和正常儿童对照组(HC组)的认知功能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结果 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中5项指标:完成分类数(Categories control, CC)、错误应答数(Responses Errors, Re)、概念化水平(Rfp)、持续性错误数(Preservative Errors, Rpe)、持续性应答数(Preservative Responses, Rp), 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组与正常对照组的比较显示,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经两两比较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的WCST 5项指标, 其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有所不同。
    拒绝上学儿童的家庭相关因素研究
    汪玲华, 陈群, 查彩慧, 欧婉杏
    2014, 22(3):  301-303. 
    摘要 ( )   PDF (58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拒绝上学组儿童的家庭环境特征及父母养育方式特点。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对54例拒绝上学组儿童、78例正常儿童分别进行评估。结果 家庭环境量表中, 矛盾性得分病例组高于对照组, 除在控制性方面得分没有明显差异外, 余各因子均低于对照组。SR儿童在父母养育方式中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偏爱被试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 而在惩罚、严厉因子与拒绝、否认因子方面, 得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拒绝上学儿童的家庭存在家庭功能缺陷。
    肥胖儿童代谢综合征临床特征及其代谢异常情况分析
    巴宏军, 陈红珊, 李燕虹, 杜敏联, 苏喆, 马华梅, 陈秋莉, 古玉芬
    2014, 22(3):  304-306. 
    摘要 ( )   PDF (60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肥胖儿童代谢综合征发生过程的临床特征及代谢异常发生情况。方法 以本院儿科门诊2008-2010年确诊为单纯性肥胖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血脂, 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采用我国2012年6月最新制定的中国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定义及诊断建议, 根据满足上述指标数量的不同, 将患者分为单一指标组、两项指标组和代谢综合征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共88例肥胖儿童, 其中63例≥10岁, 平均年龄(11.60±1.47)岁, 患代谢综合征者8例, 占12.70 %, 伴有1项代谢综合征指标者28例, 占44.44%;伴2项代谢综合征指标者24例, 占38.09%。代谢综合征组患儿FPG、HOMA-IR水平均比单一指标组和两项指标组明显升高(P均<0.05 )。三组患者检出率最高者均为中央型肥胖。代谢综合征组和两项指标组TG水平无明显差异, 但均比单一指标组高(P均<0.01), 6岁≤年龄<10岁肥胖儿童共25例, 其中男性11例, 女性14例, 平均年龄(7.81±0.8)岁, 11例(44%)具备2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结论 肥胖儿童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检出率高。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导致的糖代谢异常是肥胖儿童代谢综合征的突出表现。中央型肥胖可能是引起其他代谢异常的主要原因。高TG血症可能是中央型肥胖引起糖代谢异常的中间环节。
    山西城乡中学生焦虑情绪状态比较分析
    张莉, 李飞, 孟软何, 林菊清, 张阳辉
    2014, 22(3):  307-309. 
    摘要 ( )   PDF (62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山西省长治市中学生焦虑情绪现状以及城乡中学生焦虑情绪存在的差异。方法 采用横断面抽样调查, 选取长治市市区及农村初一~高三年级的中学生共3 210人, 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The Screen for Child Anxiety Related Emotional Disorders, SCARED)等调查问卷, 了解中学生存在的焦虑情绪, 并分析城乡中学生焦虑情绪存在的差异及相关因素。结果 被调查中学生焦虑情绪阳性检出率为36.6%, 其中城市中学生为32.6%, 农村为47.5%,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480, P<0.001)。焦虑情绪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以农村中学生为高, 除广泛性因子外,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农村中学生中男生、女生、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的焦虑情绪检出率均较相对应的城市中学生群体为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长治市中学生存在较明显的焦虑情绪问题, 且农村中学生焦虑情绪较城市严重, 应该受到广泛重视。
    经验交流
    0~1岁52项神经运动检查和简化20项相关性研究
    吴卫红, 鲍秀兰, 席冰玉, 孙淑英, 刘品多, 张雁, 刘建军, 曾凡勇
    2014, 22(3):  310-311. 
    摘要 ( )   PDF (44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应用《0~1岁神经运动20项检查》和《0~1岁52项神经运动检查》, 对高危儿进行早期筛查脑瘫效果一致性的研究。方法 将脑瘫高危新生儿中诊断为脑瘫的295例作为研究对象, 在其3、6、9月及12月时用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 用Kappa方法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两种方法的一致性检验Kappa=0.796, P=0.000, 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检查方法在脑瘫患儿早期评估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异常情况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因此, 可以用《0~1岁神经运动20项检查》代替《0~1岁52项神经运动检查》, 作为早期发现婴儿脑瘫发育异常的筛查方法。
    合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儿童学龄前期气质特点
    夏宁, 尹同进, 叶巍岭, 杨代秀
    2014, 22(3):  312-314. 
    摘要 ( )   PDF (45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合并不同程度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幼儿期的气质特征, 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Carry儿童气质问卷对46例合并不同程度ROP的早产儿在36月龄时进行测试, 并与对照组46例进行比较。结果 合并ROP组患儿气质类型以抚养困难型与中间偏难型为主, 在适应性、持久性、反应阈方面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合并ROP的儿童有其自身的气质特点。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就医行为及药物治疗影响因素
    陈敏榕, 薛漳, 黄林娟, 陈玲, 黄美钦, 方晓丹
    2014, 22(3):  315-317. 
    摘要 ( )   PDF (66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门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儿童就医行为及药物治疗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以提高治疗依从性, 改善预后。方法 2008年5月-2011年5月在本院心理卫生科首诊确诊并使用药物治疗的699例ADHD患儿采用自制量表进行一般社会学资料收集并进行心理测验。2012年7月采用回顾性访谈的方法对使用药物治疗的患儿家长进行电话随访及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共有病例699例, 有效随访490例。453例(92.45%)选用哌甲酯治疗。依从性好者185例(37.75%), 用药6个月以上178例。ADHD患儿就诊年龄与母亲受教育程度(r=-0.140, P<0.01)、总智商(r=-0.089, P<0.05)及ADHD亚型(r=-0.092, P<0.05)负相关。停药原因前三位为:担心药物副作用, 儿童行为问题无明显改善, 不规律使用药物。家长接受心理教育(Waldχ2=6.148, P<0.05)及家长对药物治疗的看法(Waldχ2=3.785, P<0.05)对依从性有影响。结论 混合型ADHD总智商偏低, 药物治疗依从性差, 家长对ADHD及药物治疗的认知程度低, 未接受心理教育是ADHD治疗结果的影响因素, 提升家长对药物治疗的正确认知, 可能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
    绍兴地区3~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流行病学调查
    陈晓霞, 余红, 蒋丽萍
    2014, 22(3):  318-320. 
    摘要 ( )   PDF (44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绍兴地区3~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为肥胖儿的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本地区17 640 名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进行相关的体格测量、评价和问卷调查。结果 17 640名学龄前儿童中, 单纯性肥胖检出率为4.92 %, 男童为5.72%, 女童为4.0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11, P<0.01);超重检出率为11.05 %, 男童为10.96%, 女童为11.52%, 无性别差异(χ2=1.703, 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 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 看电视时间, 母亲BMI, 进食速度, 甜食摄入频率与肥胖的发生关系密切。结论 本地区学龄前儿童肥胖和超重的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应加强对肥胖和超重的学龄前儿童的综合管理和早期干预, 降低肥胖和超重的发生率。
    听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儿童康复效果研究
    张俊, 张勤良
    2014, 22(3):  321-323. 
    摘要 ( )   PDF (62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听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儿童康复疗效的影响, 为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将80例3~6岁孤独症儿童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进行常规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 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听觉统合训练1个治疗周期。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儿均进行孤独症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 ABC)评估, 该量表中的感觉、社会交往、躯体运动、语言及自理均单独作为一项评估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两组患儿在进行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较治疗前均具有好转趋势。2)试验组患儿在听觉统合训练治疗1个月后ABC评分项目中的感觉及语言功能较对照组有明显好转,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患儿在进行听觉统合训练治疗3个月后ABC评分项目中的感觉、语言及社会交往功能较对照组有明显好转,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训练对孤独症儿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听觉统合训练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对孤独症患儿的康复具有明显影响, 孤独症儿童在进行康复训练时需注意加强听觉统合训练的康复治疗。
    学龄前儿童焦虑情绪与父母亲职压力的关联分析
    郝金莲, 陈素芬, 贺彦丽, 付智伟, 张晓娟, 郭琳, 张慧颖
    2014, 22(3):  324-326. 
    摘要 ( )   PDF (46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焦虑的学龄前儿童与正常的学龄前儿童的父母亲职压力的差异, 探讨学龄前儿童焦虑问题与父母亲职压力之间的关系, 为预防和干预学龄前儿童焦虑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 对哈尔滨市的326名3~6岁学龄前儿童, 以Spence学龄前儿童焦虑量表中文版和亲职压力量表简表对学龄前儿童母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所调查的样本中有焦虑情绪的学龄前儿童占所调查人数的6.13%, 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11, P>0.05)。承受着较高水平的亲职压力的发生率为32.5%。学龄前儿童存在焦虑问题的父母较高水平的亲职压力检出率明显高于非焦虑学龄前儿童的父母(χ2=17.53, P<0.05)。焦虑组儿童父母亲职压力总分、各分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非焦虑儿童(P<0.05)。进一步的相关分析显示:学龄前儿童父母亲职压力量表中亲职愁苦、亲子互动失调、困难儿童三个分量表的得分与幼儿焦虑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焦虑的学龄前儿童父母存在较高水平的亲职压力, 学龄前儿童焦虑问题与父母亲职压力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孕期妇女全氟化合物职业接触与0~1岁婴儿身心发育的关联性分析
    孔令婉, 邓冰, 王加好, 刘淳婷, 朱琳
    2014, 22(3):  327-329. 
    摘要 ( )   PDF (46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孕期妇女全氟化合物的职业接触情况, 并分析孕期妇女在受到全氟化合物的影响后与0~1岁婴儿生理心理发展有无关联性, 为妇女的孕期保健和婴儿正常身心发展指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试点调查的方法选取某地医院体检0~1岁婴儿, 用自编调查问卷和丹佛发育筛查量表收集婴儿母亲全氟化合物的职业性接触相关信息及婴儿生理心理发育状况。结果 本次调查的妇女职业中与全氟化合物职业接触因子相关的占7.4%。且从事与印刷品、皮革及其制品相关工作妇女的0~1岁婴儿, 与没有从事相关工作的0~1岁婴儿的各项生理发育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婴儿的心理发育无显著相关性(P>0.05), 但调查结果显示母亲职业与服装、纺织品相关的婴儿, 其心理发育评定结果为可疑的占60%, 母亲职业与烧锅炉、燃煤相关的婴儿, 其心理发育评定结果为可疑的占50%。结论 育龄妇女应避免全氟化合物的接触, 对于从事与其有关的职业, 应及早脱离接触环境。
    农村中学生领悟社会支持、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党峥峥, 党静
    2014, 22(3):  330-332. 
    摘要 ( )   PDF (44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农村中学生领悟社会支持、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 对两所学校927名农村中学生施测领悟社会支持、自尊与主观幸福感量表, 分析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中介。结果 领悟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r=0.403);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r=0.660)。领悟社会支持对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回归效应显著(R2=0.097, R2=0.163);自尊在领悟社会支持基础之上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效应显著(R2=0.436)。结论 领悟社会支持、自尊影响主观幸福感;自尊是领悟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中介。
    适宜技术
    应用爱饭达工具对儿童不良饮食行为问题干预效果评价
    李静, 黄彦红, 董颖, 曹春兰, 李荔荔, 张雪娇, 董爽, 倪佳, 马辉, 金星明
    2014, 22(3):  333-336. 
    摘要 ( )   PDF (57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爱饭达(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Feeding Difficulties, IMFeD)工具对儿童不良饮食行为问题的干预效果, 为制定标准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对沈阳市8个社区和4所幼儿园具有不良饮食行为问题的211名儿童进行干预研究, 干预组应用爱饭达工具给予指导, 对照组应用常规门诊保健技术给予指导。结果 经过9个月5次随访, 干预组饮食行为问题综合评分下降分值较对照组高,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不同年龄组中3岁组、4岁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前后比较呈显著下降(t=21.2, P<0.01), 且随着年龄的增加下降分值逐渐增高;干预组和对照组对比其IMFD工具的保护率为66.8%, 效果指数是3.0;单纯干预组应用IMFD工具M9与M0的对比, 其保护率为85.2%, 效果指数是6.7;NNT1.3为(95%CI:1.2~1.5)。结论 应用IMFeD工具对儿童饮食行为问题进行诊断、分类和干预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