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0年 第28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20-09-10
    述评
    养育照护是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朱宗涵
    2020, 28(9):  953-954.  DOI: 10.11852/zgetbjzz2020-1356
    摘要 ( )   PDF (116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笔谈
    婴幼儿养育照护中的回应性喂养
    许培斌, 尹春岚
    2020, 28(9):  955-957.  DOI: 10.11852/zgetbjzz2020-1090
    摘要 ( )   PDF (112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除了食物的数量和种类外,研究人员越来越认识到,缺乏回应的喂养方式是健康与营养的一个重要障碍。为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在其喂养指南中提倡回应性喂养。本文围绕回应性喂养(RF)的范畴、面临的挑战、实施方案、促进策略及效果监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促进婴幼儿养育照护中回应性喂养的开展。
    科研论著
    早期亲子互动对1岁内婴儿社会性反应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袁琳琳, 史慧静, 张羽頔, 蒋子晗, 祁月, 张蕴晖
    2020, 28(9):  958-961.  DOI: 10.11852/zgetbjzz2019-1646
    摘要 ( )   PDF (115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1.5~2月龄时的早期亲子互动对6月龄和12月龄婴儿社会性反应的影响,为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截止2019年1月完成1.5~2月龄、6月龄和12月龄随访的母亲及其婴儿。在1.5~2月龄时评价亲子互动行为,6月龄和12月龄时评价婴儿的社会性反应。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母亲分娩年龄≥35岁、有产后抑郁、婴儿早产及低出生体重组的早期亲子互动得分显著性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早期亲子互动较少是6月龄和12月龄婴儿社会性反应总体能力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后各维度OR值和95%CI分别为:6月龄应人-应物1.36(1.06~1.75),游戏性反应1.39(1.08~1.78),自主运动1.49(1.12~1.99);12月龄应人-应物1.46(1.05~2.04),自主运动1.52(1.09~2.13)。结论 1.5~2月龄早期亲子互动较少会显著增加6月龄婴儿社会性反应发育不良的风险,并且会持续影响到12月龄婴儿发育。
    我国城市3~5岁儿童家庭常见养育问题的现状调查
    李文灏, 张悦, 杨金柳行, 冯围围, 唐鹤
    2020, 28(9):  962-966.  DOI: 10.11852/zgetbjzz2020-1358
    摘要 ( )   PDF (115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了解我国城市地区3~5岁儿童家庭养育中常见问题,为我国儿童保健专业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家庭养育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7年在全国14省15个城市的2 286名3~5岁儿童家长中开展家庭养育问卷调查,内容涉及社会人口情况、3~5岁儿童家庭常见养育问题及其处理难度,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社会人口学因素对于家庭养育问题重度处理困难的影响。结果 在过去三个月中92.9%的家长报告遇到1个以上的养育问题,3.7%的家长遇到3个及以上的重度处理困难的养育问题。家长报告的3~5岁儿童常见家庭养育问题的发生率在52.48%~13.91%之间,其中最常见的问题依次为挑食(52.48%)、不自己吃饭(49.66%)、睡眠问题(46.54%)、不听话(46.07%)等。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童(OR:1.25,95%CI:1.02~1.53)是家长报告出现重度处理困难家庭养育问题的风险因素,而年龄较大(OR=0.84,95%CI:0.75~0.95)、母亲分娩年龄大(OR=0.96,95%CI:0.93~0.99)、核心家庭(OR=0.77,95%CI:0.61~0.97)是保护因素。结论 我国3~5岁学龄前儿童家长普遍面临家庭养育方面的困扰,医务人员有必要通过咨询指导为家长提供喂养、睡眠及行为等方面的养育支持,特别是针对低龄、男童、年轻母亲、非核心家庭等家长。
    农村3岁以下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筛查发育偏异及影响因素
    周穗赞, 张敬旭, 王晓莉
    2020, 28(9):  967-970.  DOI: 10.11852/zgetbjzz2019-1713
    摘要 ( )   PDF (114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查农村3岁以下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现况及影响因素,了解潜在转诊和干预需求,为制定相关防治策略提供证据支持。方法 本研究采用以社区为基础的横断面调查设计,2016年7-9月在贵州和山西各1个贫困县中以村为单位整群抽样,样本村中所有3岁以下且满3月龄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相适应年龄组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预警征)分别进行发育筛查。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别用于发育偏异发生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 298名儿童,其中89例(6.9%)早产儿,341例(26.3%)家庭贫困,559例(43.1%)留守儿童。调查儿童中有126例(9.7%)预警征筛查阳性,即发育偏异。但其中大部分偏异程度较轻,71.4%发育偏异儿童只出现4项中的1项预警征象异常。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表明,早产儿发育偏异风险高于非早产儿(校正OR=2.193,95%CI:1.225~3.927),而且发育偏异发生与预警征问卷年龄组内细微月龄差距有关,组内月龄增大,发育偏异风险降低(校正OR=0.823,95%CI:0.701~0.967)。结论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筛查可以在农村地区3岁以下儿童健康体检时发现发育偏异。发育偏异的发生与早产有关,且对同一预警征问卷组内月龄差异敏感。
    上海市3~6岁儿童图形命名能力的特征分析
    丁忠冰, 张云舒, 白银婷, 刘杰, 黄昭鸣
    2020, 28(9):  971-974.  DOI: 10.11852/zgetbjzz2020-0858
    摘要 ( )   PDF (151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对上海市3~6岁儿童图形命名能力研究,了解不同年龄与性别儿童图形命名能力的特征与规律。方法 运用“认知能力评估与康复训练仪”图形命名测试模块,2018年3月按分层整群抽样原则对上海市781名3~6岁儿童进行测试,采用多元方差分析进行年龄与性别的差异比较。结果 1)不同年龄儿童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不同性别儿童在两者得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年龄与性别无交互效应(P>0.05);2)各年龄组儿童对平面图形的命名得分明显高于立体图形;3)在平面图形命名顺序上,儿童最先习得圆形、五角星与心形,最后习得平行四边形与正六边形;4)在立体图形命名顺序上,儿童最先习得球体、正方体与长方体,最后习得圆柱体与圆锥体。结论 3~6岁儿童图形命名能力发展存在年龄差异,且有特定的习得顺序,对临床中图形认知障碍儿童的干预训练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同时也为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全面均衡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与执行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屈潇, 王晓娟, 王博, 冯超, 关宏岩, 陈晓波
    2020, 28(9):  975-979.  DOI: 10.11852/zgetbjzz2019-1873
    摘要 ( )   PDF (116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日常身体活动现状,进一步研究身体活动与执行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18年5-7月在北京地区抽取3家幼儿园,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中班儿童201人,连续3 d佩戴加速度计ActiGraph GT9X,采用早期儿童执行功能测量工具包(Early Years Toolbox,EYT)进行工作记忆、抑制控制和转换三项执行功能测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受试儿童的屏幕时间。结果 学龄前儿童每日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总身体活动时间分别为(95.65±29.02)min、(204.58±46.91)min,男女之间每日轻度、中度、剧烈、中高强度以及总身体活动时间存在差异(U=2 593.00,2 136.00,2 440.00,t=4.09,3.68,P<0.05)。每日屏幕时间为(72.84±51.79) min,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记忆、抑制控制、转换三项执行功能测试得分依次是2.40±0.80、0.76±0.16、14.08±3.49,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身体活动与EYT测试得分相关性分析发现在4岁组儿童中针对转换的测试得分与每日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199,P=0.040)。进一步以屏幕时间、每日总身体活动时间,每日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达标与否进行分组,未发现各组间EYT测试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存在身体活动不足的状况,身体活动和执行功能之间存在相关性,且这种相关性与身体活动的强度有关。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肠道菌群多样性的研究
    吴薇岚, 江蕙芸, 陈雪, 朱才荣, 陈伟平, 刘昕
    2020, 28(9):  980-984.  DOI: 10.11852/zgetbjzz2019-1045
    摘要 ( )   PDF (351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肠道菌群多样性,为减轻胃肠道症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6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确诊为ASD的儿童20例和健康儿童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两组儿童粪便提取总DNA,扩增16S rDNA中V4/V5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ASD儿童肠道菌群多样性。结果 两组在样品文库的覆盖率(Z=242.500,P=0.256)、丰度指标Chao1(Z=250.000,P=0.181)、 ACE(Z=234.000,P=0.365)、Shannon(Z=259.000,P=0.114)和Simpson(Z=146.000,P=0.145)指数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样性无差异。门水平上,两组儿童在8种菌群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属水平上,两组儿童在20个属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D儿童和健康儿童在肠道菌群属水平上具有差异;临床上可根据不同菌属特点对ASD儿童肠道菌群进行精准调整,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减轻ASD儿童胃肠道症状。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外周血ENO2基因甲基化修饰水平的研究
    姜莲, 马晨欢, 方彧聃, 韦念堇, 陈冯凤, 潘丽珠, 王瑜
    2020, 28(9):  985-988.  DOI: 10.11852/zgetbjzz2019-1920
    摘要 ( )   PDF (132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外周血ENO2基因甲基化修饰的水平,为ASD的早期筛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8年1-12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收集5对性别和年龄分别匹配的ASD儿童和正常对照儿童的外周血,应用Medip-chip甲基化芯片分析,发现ASD儿童外周血均存在ENO2基因的高甲基化改变,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样本至101对ASD与正常对照儿童,应用亚硫酸盐变性测序检测ENO2基因甲基化水平,并应用荧光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在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ENO2基因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儿童相比,ASD儿童中有16例外周血ENO2基因具有高甲基化改变,频率为15.8%(16/101)。对ENO2基因启动子16个CpG位点甲基化频率进行统计,发现越靠近转录的起始位点,甲基化的频率越高。在16例具有ENO2基因高甲基化改变的ASD儿童中,ENO2基因mRNA的平均水平约为正常对照组的30%。16例高甲基化的ASD儿童ENO2蛋白值为(15.15±3.52)μg/L,约为正常对照组儿童[(33.78±8.18) μg/L]的一半。结论 15.8%的ASD儿童外周血存在ENO2基因的高甲基化改变,ENO2表达的降低有可能成为一部分ASD筛查的标记物。
    基础科研论著
    瘦素改善慢性应激导致青春期小鼠焦虑样行为的研究
    段鹏, 陈丽, 胡浩, 苟玮, 刘利, 雷晓梅
    2020, 28(9):  989-992.  DOI: 10.11852/zgetbjzz2020-0968
    摘要 ( )   PDF (11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瘦素处理对慢性束缚应激(CRS)造成的青春期小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为青春期情绪障碍的治疗提供研究资料。方法 选取50只21~30 d龄小鼠,连续10 d 低强度(2 h)/高强度(4 h)束缚应激,高架十字迷宫(EPM)和矿场实验(OFT)观察大鼠焦虑样行为,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瘦素水平。结果 高强度束缚(HCRS)组小鼠血清瘦素含量为(4.2±1.3) pg/ml,低于对照组小鼠[(10.4±2.9)pg/ml](P<0.05)。EPM实验中,HCRS小鼠在开放臂停留时间和进入开放臂次数分别为(68.5±18.9)s和1.7±1.1,少于正常组小鼠[(101.3±19.8)s,3.8±1.8,P< 0.01],而瘦素处理后,这两个指标分别升高至(93.8±16.4)s和3.3±1.6,接近正常水平。OFT实验中,HCRS小鼠在中央区停留时间为(63.4±15.9)s,低于对照组[(142.5±20.2)s,P<0.01],应用瘦素后该时间延长至(130.5±26.5)s。而低强度束缚小鼠在这两个实验中的各指标均未出现明显改变。结论 HCRS可以造成青春期小鼠的焦虑障碍,慢性瘦素应用提高了血清瘦素含量,改善了焦虑症状。
    综述
    婴幼儿养育照护的框架和策略
    王晶, 童梅玲
    2020, 28(9):  993-996.  DOI: 10.11852/zgetbjzz2020-0489
    摘要 ( )   PDF (114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早期发展对个体的身体发展、大脑发展、心理健康有着长远影响,甚至影响下一代的健康和福祉。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的儿童还处在发育不良的风险中。养育照护的实施能有效提高婴幼儿的早期发展潜能,促进儿童的健康和营养,保护儿童免受威胁,并为其提供早期学习的机会,这种照护可以影响终身甚至下一代。因此,本文将系统地介绍婴幼儿养育照护的框架和策略,以期为进一步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托育质量与儿童发展研究进展
    黄楹, 张海峰, 童连
    2020, 28(9):  997-1000.  DOI: 10.11852/zgetbjzz2020-0444
    摘要 ( )   PDF (114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9年我国正式启动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的建设,了解托育服务对儿童健康与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已明确早期照护和教育对儿童健康和发展具有长期和短期影响。本研究综述了发达国家开展的托育质量与儿童发展的队列研究,并梳理了主要的研究发现。较一致的研究结论为高质量的托育服务能有效促进儿童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发展,并且这种益处可持续至成年期,为人的终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高质量托育服务通过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增加了托育服务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提示从研究层面,应开展基于中国人群的托育服务效果评价的队列研究,检验托育服务对儿童发展的短长期影响。从实践层面应充分重视托育服务评估,致力于提高托育质量。
    母婴互动对婴儿及精神分裂症母亲影响的研究进展
    丁慧, 刘莹璎, 陈丽, 杨敏
    2020, 28(9):  1001-1004.  DOI: 10.11852/zgetbjzz2019-1988
    摘要 ( )   PDF (114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母婴互动作为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性活动,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精神分裂症患者母婴互动是指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母亲与其婴儿间的互动,与传统做法中强制分离不同,目前研究认为,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母亲与婴儿间的适当互动不仅能减少母婴分离的时间,而且还能降低母亲的情感压力,提高自我效能。但是,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母亲存在母亲敏感性和回应性低、母婴互动协调性和亲密性差等问题。基于此,有必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母婴互动进行系统的阐述,以了解目前的研究现状,提高公众和研究者们的关注度,为国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屏幕时间与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研究进展
    吴越, 曲巍立, 庄璇, 汤继文, 王玉玺, 魏丽丽
    2020, 28(9):  1005-1008.  DOI: 10.11852/zgetbjzz2019-1477
    摘要 ( )   PDF (115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儿童青少年屏幕时间的不断增加,关于屏幕时间的研究也不断增加,本文主要综述屏幕时间对儿童青少年不良行为习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影响,以便为后期探讨屏幕时间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研究提供参考。
    抽动障碍相关共患病及治疗
    柯钟灵, 陈燕惠
    2020, 28(9):  1009-1012.  DOI: 10.11852/zgetbjzz2019-1413
    摘要 ( )   PDF (114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抽动障碍(TD)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以抽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神经发育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可伴多种共患病,共患病增加疾病的复杂性和严重性,影响患儿学习、社会适应能力、个性及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给治疗和管理增添诸多困难。目前对于TD共患病的机制尚不明确,治疗策略亦有争议,本文旨在综述近几年国内外文献中对于TD共患病机制及治疗策略的研究,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TD相关共患病的认识。
    临床研究与分析
    上海市早产儿学龄前期睡眠质量状况调查
    朱庆庆, 花静, 杨青
    2020, 28(9):  1013-1016.  DOI: 10.11852/zgetbjzz2019-1653
    摘要 ( )   PDF (114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上海市早产儿学龄前期睡眠质量现状进行调查,为探索如何改善早产儿睡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5-6月随机整群抽取上海市20所幼儿园8 586名儿童进行调查,其中早产儿共848名,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儿童及其家庭基本情况、睡眠习惯和睡眠问题等。结果 上海市848名早产儿学龄前期有睡眠问题的发生率为96.9%,睡眠问题较严重的发生率为45.9%。最常见的睡眠问题是:害怕就寝 74.3%,打鼾64.9%,入睡困难56.6%,男童磨牙(54.7%)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女童(41.4%)(χ2=14.717,P<0.001)。学龄前期早产儿白天平均睡眠时间为(1.59±0.66)h,夜间为(9.19±0.92)h,全天为(10.78±1.10)h。不同年龄组学龄前期早产儿,白天及全天睡眠时间有随年龄增加而逐年减少的趋势(F=15.573、8.086,P<0.001)。夜惊(F=18.745,P<0.001)和白天嗜睡(F=1.044,P=0.791)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率逐渐降低,生长痛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率逐渐增加(F=4.134,P=0.227)。睡眠不足的发生率为16.3%,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不足的发生率逐渐升高。结论 上海市早产儿学龄前期睡眠问题及多种睡眠问题合并,睡眠不足的发生率较高,早产儿学龄前期睡眠质量状况不容忽视,应重视早产儿的睡眠问题。
    24月龄幼儿心理行为预警征筛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史倩萍, 黄爱群, 潘晓平
    2020, 28(9):  1017-1020.  DOI: 10.11852/zgetbjzz2019-1706
    摘要 ( )   PDF (114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24月龄幼儿心理行为预警征筛查情况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有效筛查提供参考。方法 在全国4个省的5个县区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内出生的2 731例婴儿作为研究对象,追踪随访收集孕产妇基本情况和幼儿基本情况、喂养情况、生长发育和健康情况。以国家预警征筛查表为工具对儿童进行心理行为发育迟缓筛查。结果 追踪随访到2岁幼儿心理行为预警征筛查阳性率为6.65%,在性别和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母乳喂养至6月龄及以上、家庭居住环境、幼儿每天室外活动时间和每天与儿童互动玩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童(OR=2.169,95%CI:1.516~3.103)、生活在北方(OR=2.308,95%CI:1.630~3.267)、母乳喂养未到6月龄(OR=1.645,95%CI:1.088~2.489)、幼儿每天在室外活动时间低于4 h(OR=2.715,95%CI:1.548~4.761)是2岁幼儿心理行为预警征筛查阳性的危险因素。结论 应注重幼儿早期心理行为预警征筛查,早发现、早转诊、早干预,提倡母乳喂养,家长在养育幼儿过程中要加强对幼儿的陪伴、多参加室外活动等,从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学龄前化脓性脑膜炎儿童注意抑制功能与多动倾向的相关性研究
    柏李一, 王营, 郭甜甜, 李俊发, 倪国新, 罗艳琳
    2020, 28(9):  1021-1024.  DOI: 10.11852/zgetbjzz2019-1715
    摘要 ( )   PDF (115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学龄前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注意抑制功能及与其多动症行为得分的关系,为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罹患多动症的风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2017年9月—2018年5月在郑州儿童医院招募3~5岁化脓性脑膜炎患儿。采用GO/NOGO实验评估53例化脓性脑膜炎儿童(男33名,女20名)和45名对照者(男24名,女21名)的注意抑制功能,并通过儿童多动症行为量表评估被试者的多动症行为得分,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注意抑制功能与多动症行为得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GO试次和NOGO试次中,化脓性脑膜炎组的反应时均长于对照组[GO:(2 260.6±654.2)ms vs.(1 105.8±499.4)ms,P<0.01;NOGO:(2 220.2±693.6)ms vs.(1 017.3±454.9)ms,P<0.001]。化脓性脑膜炎组的多动症行为得分高于对照组[(13.1±4.1)vs.(10.9±4.6),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化脓性脑膜炎组的NOGO反应时与多动症行为得分呈正相关(r=0.320,P=0.03)。结论 学龄前化脓性脑膜炎儿童的注意抑制功能存在缺陷,该缺陷可能与多动倾向有关。
    不同年龄段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临床特征分析
    黄丽萍, 曾佩佩, 陈玲, 熊莉, 曾婷, 邓梁琼
    2020, 28(9):  1024-1027.  DOI: 10.11852/zgetbjzz2020-0596
    摘要 ( )   PDF (115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的临床特征,为其干预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将153例患儿分为4岁、5岁、6~9岁组,对其进行语音评估及治疗,分析错误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4岁、5岁、6~9岁组患儿辅音错误平均个数分别为9.3、7.8、6.5个。舌尖后音错误率最高为90.8%;舌尖中音化及舌尖前音化错误常见,错误率分别为74.5%和46.4%;替代、歪曲及省略的错误率分别为98.0%、62.7%、7.2%。不同年龄间患儿功能性构音障碍程度,唇音、唇齿音、舌尖中音、舌根音、舌尖前音的发音错误,以及对舌面音化、塞音化、塞擦音化、不送气化和省略错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构音障碍程度受年龄影响,且年龄的增长有利于改善辅音发音,但多数错误发音特点和治愈率不受年龄影响。儿童存在构音问题时,无论年龄大小都应及时就医诊治。
    广州市残疾儿童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龙颖, 刘可, 王筠
    2020, 28(9):  1028-1032.  DOI: 10.11852/zgetbjzz2019-1947
    摘要 ( )   PDF (115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广州市残疾儿童的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改善残疾儿童卫生服务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研究者自行设计的“残疾儿童卫生服务利用调查表”对广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及4所特殊学校的残疾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511份。1)残疾儿童的两周就诊率为25.2%,影响因素为儿童年龄、就读方式、家长健康状况及家庭接受最低生活保障救助情况(P<0.05);2)残疾儿童的年住院率为17.2%,影响因素为儿童年龄、残疾等级、家长了解早期干预情况(P<0.05);3)疫苗全程接种率为61.1%,定期体检率为21.5%,影响因素为儿童就读方式及家庭接受最低生活保障救助情况(P<0.05);4)残疾儿童康复利用率为58.9%,影响因素为儿童年龄、残疾类型、独生子女、就读方式及家长了解早期干预情况等(P<0.05),随访复查率为19.2%。结论 残疾儿童卫生服务利用相对不足,卫生服务可及性与利用服务的主动性有待改善;相关部门应建立合理、有效的卫生服务保障体系,优化卫生资源可及性;同时加强残疾儿童的预防保健及早期干预,提高家长利用服务的主动性,以促进残疾儿童健康成长。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梁静, 王朝晖, 李燕晖, 李红娟, 齐晶, 何溪, 白瑞北
    2020, 28(9):  1033-1036.  DOI: 10.11852/zgetbjzz2020-0369
    摘要 ( )   PDF (114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19)流行对儿童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为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儿童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0年2月12-20日通过问卷星形式随机抽取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20 579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由父母填写自编“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一般性资料采用描述分析,对儿童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采用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73.70%家庭亲子互动时间增加,69.85%家庭亲密度增加,63.63%儿童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增多,37.39%作息不规律,31.26%出现活动过多行为,20.37%睡眠异常;2)不同居住地学龄前儿童行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0.891,P<0.001);3)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儿童家长在情绪、家庭亲密度、疫情压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分别为14.824、10.914、18.254,P<0.01);不同居住地儿童家长在情绪、认知、家庭亲密度、疫情压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分别为68.398、50.240、56.027、54.250,P<0.001);4)家长情绪、家长认知、疫情压力与儿童行为呈负相关,家庭亲密度与儿童行为呈正相关(P<0.001),回归分析家长情绪、家庭亲密度、认知、疫情压力依次进入方程(F=733.447,P<0.01,△R2=0.125),可以解释儿童行为12.5%的变异。结论 CoV-19流行期间儿童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延长、作息不规律、活动过多及睡眠问题;在疫情期应给予城市和乡镇学龄前儿童更多关注;维持疫情期间儿童良好的心理状态,家庭环境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经验交流
    上海市徐汇区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现况分析
    张海峰, 王克利, 黄楹, 童连
    2020, 28(9):  1037-1040.  DOI: 10.11852/zgetbjzz2020-0037
    摘要 ( )   PDF (114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上海市徐汇区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的需求现况,明确影响入托需求的主要原因,为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有效供给提供对策建议。方法 2019年6月采用多阶段抽样,对上海市徐汇区所有的13个街道的1 869位0~3岁儿童家长进行了线上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调查显示,51.4%的家庭有入托意愿,希望幼儿入托年龄为1~2岁和2~3岁的比例相当,分别为44.4%和45.9%。52.3%的家长会选择将幼儿送进带托班的幼儿园,93.7%的家长希望托育机构提供入托期间的餐食。入托费用方面,60.9%的家庭可负担费用在2 000~4 999元/月,家庭能承受入托费用越高的家庭,其送子女去托育机构的可能性越高(OR=1.47,95%CI:1.22~1.78)。工作状态为朝九晚五的母亲送子女去托育机构的可能性要比不工作的母亲高4倍(OR=4.20,95%CI:2.92~6.06)。结论 托育服务供给应当准确把握服务利用方的需求,增加社区型和普惠型托育机构,满足工作母亲的入托需求,有效增加托育服务供给的可及和可得性。
    哮喘儿童病情控制与睡眠紊乱的相关性研究
    李真真, 李世懿, 韩春芳, 于利萍, 申秋燕, 管云, 陈欧
    2020, 28(9):  1040-1043.  DOI: 10.11852/zgetbjzz2020-0629
    摘要 ( )   PDF (114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学龄期哮喘儿童的病情控制情况及睡眠状况,研究哮喘控制与睡眠紊乱的相关性,以期为哮喘儿童睡眠障碍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小儿内科就诊的200例6~11岁支气管哮喘儿童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哮喘儿童一般情况问卷、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C-ACT)、儿童睡眠紊乱量表(SDSC)。根据C-ACT得分将哮喘患儿分为完全控制组(≥23分,75例)、部分控制组(20~22分,46例)、未控制组(≤19分,79例),对3组哮喘儿童睡眠紊乱情况进行比较,并将SDSC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C-ACT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哮喘儿童的完全控制率为37.5%,部分控制率为23.0%,未控制率为39.5%。完全控制组、部分控制组和未控制组哮喘儿童SDSC总得分分别为34.21±3.60、38.74±2.86、40.09±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857,P<0.001)。睡眠紊乱的检出率分别为未控制组 49.4%、部分控制组40.0%、完全控制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24,P<0.001);哮喘儿童C-ACT得分与SDSC得分呈负相关(r=-0.623,P<0.01)。结论 本地区哮喘儿童的哮喘控制水平欠佳;哮喘儿童睡眠紊乱的检出率较高;完全控制组哮喘儿童睡眠质量明显优于部分控制组和未控制组的患儿,儿科医护人员在对哮喘儿童进行整体治疗时应更加关注哮喘控制状况,通过良好的哮喘控制改善其睡眠状况,从而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
    柳州市城区7~17岁儿童少年睡眠时间及其与高血压的关系
    黄婷, 周州, 韦琳, 肖莉娜, 曾婷, 刘晴
    2020, 28(9):  1044-1046.  DOI: 10.11852/zgetbjzz2019-1430
    摘要 ( )   PDF (113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柳州市城区中小学生高血压及睡眠不足的发生情况,分析睡眠时间与儿童少年血压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于2019年3-4月在柳州市城区抽取2 354名7~17岁中小学生进行睡眠相关问卷调查,并测量血压以及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结果 柳州市城区中小学生高血压检出率为19.83%,男生高于女生(21.68% vs 18.17%),平均睡眠时长为(7.85±1.14)h,睡眠不足发生率为74.21%。回归结果显示,男生夜间睡眠时间与其收缩压以及舒张压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β分别为-0.101,-1.097);睡眠不足组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睡眠充足组的1.93倍(95%CI:1.24~3.01,P=0.004),女生中未见上述联系。结论 柳州市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发生率及高血压检出率均处于一个较高水平,且睡眠不足对血压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
    孤独症患儿早期发育筛查方法比对与临床意义研究
    张越, 李云, 黄俊, 张莺, 姚亦
    2020, 28(9):  1047-1050.  DOI: 10.11852/zgetbjzz2019-1721
    摘要 ( )   PDF (115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儿童早期孤独症筛查方法在儿童保健工作中的应用价值,为选择适宜的筛查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3-2018年间在闵行区妇幼保健院接受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儿童共计2 639名,于24月龄接受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CHAT-23)筛查的儿童2 525名,其中1 979名儿童于24月龄同时接受了0~6岁发育筛查测试(DST),通过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收集这部分儿童24月龄CHAT-23结果、智测结果,是否发生儿童孤独症及发育结局。比较CHAT-23结合智测筛查方法与单独使用CHAT-23量表筛查儿童孤独症的预测作用。结果 接受2周岁系统保健的2 639名儿童中最终确诊儿童孤独症34名,CHAT-23对于儿童孤独症筛查的灵敏度为0.265,将DST筛查结果的DQ、MI结果的可疑/异常作为联合筛查方法,可提高儿童孤独症筛查灵敏度(0.906 vs.0.265),对于避免漏诊具有重要意义,筛查效果也较单一方法好(约登指数0.481 vs.0.261)。结论 CHAT-23量表结合智测筛查方法在发现孤独症患儿的筛查效果比单纯使用CHAT-23量表高,医生客观观察结果与家长主观填写相结合可对早期儿童孤独症准确诊断,便于早期发现、诊断、治疗以改善患儿预后,值得基层儿童保健临床工作应用。
    兰州市1 026名高一新生体重控制行为及其与真实和感知到的体重状态之间的关系
    范志涛, 于昕洋, 于超然, 梁瑞, 王葵
    2020, 28(9):  1051-1054.  DOI: 10.11852/zgetbjzz2019-1708
    摘要 ( )   PDF (114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青少年体重控制行为量表对兰州市高一新生体重控制行为采用状况进行调查,并考察其与学生真实和感知到的体重状态之间的关联,为制定科学的预防和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9月在兰州市抽取1 038名高一新生,对其测查青少年体重控制行为量表及感知到体重状态。回收有效数据1 026份,计算健康体重控制行为和不健康体重控制行为的采用率和平均分。结果 参与调查的高一新生中有364名(76.15%)女生和387名(70.62%)男生采用体重控制行为;男女生采用最频繁的两种健康体重控制行为是 “做运动”[男生416例(75.91%),女生318例(66.53%)]和“多吃水果和蔬菜”[(男生412例(75.18%),女生395例(83.51%)];采用最频繁的两种不健康体重控制行为是“减少吃饭的顿数”[(男生93例(16.97%)],女生82例(17.15%)]和“不吃肉”[(男生37例(6.75%),女生77例(16.11%)]。实际超重的男女生比例分别为21.63%和9.79%。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高达52.83%的女生自认为超重。自认为超重的被试比自认为不超重的被试更可能采用不健康体重控制行为(χ2=38.94,P<0.01)。结论 兰州地区高一新生体重控制行为的状况非常普遍,这和他们对于体重认知的偏差有关,需从心理层面进行预防和干预。
    适宜技术
    基于现实生活导向的脑瘫儿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策略的临床研究
    范桃林, 罗莎, 肖婷, 杨艳文
    2020, 28(9):  1055-1059.  DOI: 10.11852/zgetbjzz2020-0644
    摘要 ( )   PDF (116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脑性瘫痪(CP)儿童实施医教结合的方法,探索基于现实生活导向的CP儿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训练有效策略。方法 2017年4月-2018年8月随机抽取在湘雅博爱康复医院就诊的41例CP儿童,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常规ADL训练,研究组行基于现实生活导向的ADL训练,即分为个人卫生或自我照顾为导向、功能性移动为导向、手功能操作为导向、日常生活交流为导向、社会化活动为导向。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儿童生活功能评估量表(PEDI)、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WeeFIM)和中文版儿童生活质量脑瘫量表(PedsQLTM)3.0评估儿童ADL技能、功能独立程度以及生活质量(QOL)。结果 治疗4个月后,对照组和研究组在PEDI、WeeFIM和PedsQLTM3.0评分上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对照组t值分别为14.796、6.954、31.104;研究组t值分别为5.613、31.576、20.193,P<0.01),且研究组的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47、2.233、2.119,P<0.05)。结论 采用医教结合和全人发展的理念,选择个性化的ADL训练策略,基于现实生活导向的ADL训练模式更能有效地改善CP儿童的ADL技能和QOL,提高患儿在现实生活中功能独立程度。
    个案报道
    母源单亲异二体致Prader-Willi综合征患儿1例
    侯丽青, 侯东霞, 王杰, 武丽琼, 黄艳, 王晓华
    2020, 28(9):  1060-1062.  DOI: 10.11852/zgetbjzz2020-0192
    摘要 ( )   PDF (265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共识
    婴幼儿养育照护专家共识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婴幼儿养育照护专业委员会
    2020, 28(9):  1063-1068.  DOI: 10.11852/zgetbjzz2020-1357
    摘要 ( )   PDF (114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