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吕仕超, 王云姣, 左一鸣, 商洪才. 注射用益气复脉治疗心力衰竭的证据图谱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5, 30(2): 222-231. |
[2] |
王小川, 王汉超, 姚宇, 李丽, 何高燕, 李博, 朱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与治疗[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4, 29(4): 392-400. |
[3] |
余吉玲, 张晶, 邓毅凡, 何胜虎. ω-3 PUFA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4, 29(2): 236-240. |
[4] |
王业健, 焦广洋, 庞涛, 翁楠, 高洁, 李娟, 陈万生, 陈卫东, 张凤. 基于UHPLC-Q-TOF/MS结合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究益心饮“异病同治”作用机制[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4, 29(1): 11-25. |
[5] |
郝 潇, 赵 美, 王文静, 张飞飞, 刘惠良, 党 懿, 李树仁, 齐晓勇. 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抑制剂在急性心肌梗死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3, 28(7): 824-831. |
[6] |
彭勇, 范剑峰, 熊旭华, 肖冬平, 高招波, 郑春华. 右旋糖酐铁片对合并铁缺乏的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3, 28(2): 178-183. |
[7] |
陈 峰, 黄鈺婷, 王笑, 樊官伟. 钠钙交换体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3, 28(12): 1403-1408. |
[8] |
陈玉林, 蒋虎刚, 王新强, 刘 凯, 李应东, 安 涛, 赵信科.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芪参益心颗粒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3, 28(10): 1081-1092. |
[9] |
杨胜, 王德国.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疗效及对血清cTnⅠ、BNP水平的影响[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2, 27(9): 1010-1015. |
[10] |
彭娟, 范琳琳, 李然宜, 李晓宇, 吕迁洲, 邹云增. 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2, 27(4): 373-381. |
[11] |
蒯铮, 张潇伊, 邹云增.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在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2, 27(4): 442-445. |
[12] |
刘平, 邱博, 吴惠珍. 维利西呱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2, 27(2): 212-218. |
[13] |
徐永华, 施向红. 托拉塞米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1, 26(6): 647-652. |
[14] |
陈力方, 王博, 王维蓉.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1, 26(1): 88-97. |
[15] |
仲子航, 陈峰, 袁鹰, 程建成, 于宣宣, 杨旻, 谭明敏, 赵杨, 柏建岭, 于浩. 一种新型I期临床试验的模型辅助设计方法——贝叶斯最优区间(BOIN)设计[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0, 25(6): 640-6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