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叶莉,蔡伟萍,霍世英,等.儿童意外伤害的原因与预防研究进展[J].海军总医院报,2005,18(1):41-43. [2] 向伟,丁宗一.儿童意外伤害的顶防及措施[J].中华儿科杂志,2003,41(11):876-879. [3] 胡雁,李晓玲.循证护理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71. [4] 常保霞,孟繁洁,靳英辉,等.国内护生对循证护理相关知识认知态度的调查类文献分析[J].护理研究,2013,27(9B):3324-3327. [5] 时颖,焦淑芳,谢瑾,等.北京市城市和农村地区儿童意外伤害现况及影响因素比较[J].疾病控制杂志,2004,8(6):588-590. [6] 张东,鲍晨辉,冯春荣.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现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1):1470-1472. [7] 曾光,耿玉田,荆瑞魏,等.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伤害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12):1024-1028. [8] 邢丽丽,杨学军,王威,等.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生意外伤害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9):687-689. [9] 蔡利国,崔永强,宋亚萍,等.北京市昌平区小学生意外伤害知识、行为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7,23(5):384-385. [10] 丁玉萍.北京市怀柔区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现况调查[J].职业与健康,2007,23(5):375-377. [11] 于洋,谢晓桦,樊朝阳,等.北京市农村地区0-6岁儿童伤害状况分析[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7,9(3):211-214. [12] 郭欣,王星火,曹若湘,等.北京市城乡学龄儿童伤害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8):728-729. [13] 曹若湘,耳玉亮,张建.北京市海淀区和平谷区中小学生伤害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11):822-824. [14] 史平,王丹,王治凤,等.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学生伤害及相关行为调查[J].首都公共卫生,2010,4(1):25-27. [15] 闫淑娟,陈欣欣,万欢.2007-2008年北京市0~6岁儿童伤害社区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9(9):795-798. [16] 徐韬,张瑞,梁艺,等.北京市4社区0~6岁流动儿童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9(8):704-706. [17] 武杰,赵佩丽,刘晓晶,等.北京市某社区0~6岁儿童伤害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临床荟萃,2012,27(2):160-162. [18] 邵春昕,贾卫兰,常欣,等.2006-2010 年北京市通州区儿童伤害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2,28(8):628-631. [19] 吴岩,石荣兴,芦然,等.2012年北京市丰台区中小学学生伤害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3,29(20):2595-2599. [20] 汪淑.北京市德胜社区0~3岁儿童意外伤害情况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30):5013-5015. [21] 蒲永兰,王语嫣,王晓智,等.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生伤害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首都公共卫生,2013,7(3):120-123. [22] 付慧英,王丽,林恒娜.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学生伤害流行现状职业与健康[J].职业与健康,2013,29(14):1705-1707. [23] 何舒青,张晓文,王小平.2008-2012年北京市西城区托幼园所集体儿童意外伤害监测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22(4):429-432. [24] 何朝,孙昕霙,赵瑞兰,等.北京市顺义区中学生伤害现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6):874-876. [25] 符筠,段佳丽,律颖,等.北京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1):1604-1609. [26] 韩琨,项骁,王旸,等.北京市7334 例住院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19(5):431-434. [27] 韩萍,袁全莲,陈晶琦,等.北京市海淀区托幼园所2010-2014年儿童伤害发生情况[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8):1217-1220. [28] 施东华,刘筱娴.儿童意外伤害的影响因素[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9,16(3):113-114. [29] 朱向群,李卫平,陈子杰,等.澳门地区儿童青少年骨关节创伤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5):5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