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公众号
订阅号
高级检索
图表检索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在线期刊
广告合作
留言板
联系我们
信息公告
本刊动态
研究进展
指南共识
学术会议
编辑部风采
写作规范
荣誉展示
人才招聘
论文重合率自检
English
【书讯】《药动学-药效学:理论与应用》张菁 主编
近年来,在监管部门支持和医药市场需求导向下,新药研发在我国掀起热潮,基于定量药理学的新药研发策略被大力提倡。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简称药动学)-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PD)是同时研究机体对药物作用(PK)和药物对机体作用(PD),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时间、药物浓度和药物效应三者之间关系,协助阐明药物作用机制的一门交叉学科,它贯穿新药研发始终,在为新药找到合适的适应证、最佳给药方案及为新药研发过程关键决策提供重要信息及证据上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掌握药动学-药效学的关键理论、方法和技术与研究思路,对于在非临床/临床研究中将药动学-药效学有机地结合,建立药动学-药效学模型,模拟和预测各种药物(如抗感染药、镇痛药、心血管系统药物等)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结果,从而制定最佳给药方案至关重要。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菁教授结合其多年在药动学-药效学研究方面的实战经验,组织业内专家,共同撰写了《药动学-药效学:理论与应用》一书。在该书中,不但详细地阐述了药动学-药效学理论,还理论结合实践地介绍了各类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研究实例。
【内容
简介】
药动学药效学(PK-PD)主要探讨药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前者阐述机体对药物处置过程,后者阐述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两者相结合,可以探讨药物在作用部位浓度变化及浓度时间效应三者之间的关系,对解释作用机制、优化给药方案有重要意义。
本书上篇先概述PK-PD,然后介绍非临床PK-PD、临床PK-PD、PK-PD数学模型、生物大分子药物PK-PD和中药PK-PD。各章以方法学介绍为主,附带实例。下篇为各论,介绍抗感染药物等各类治疗药物PK-PD。各章介绍PK-PD研究设计和实施、PK-PD分析,通过实例阐述如何开展PK-PD研究。
想获得更多内容,请点击:https://mp.weixin.qq.com/s/Qd2hW67u00E1gpOswItH4g
【目录】
见
附件
【主编简介】
张菁
博士,主任药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副所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抗生素临床药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Ⅰ期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常务副主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咨询专家、药品审核查验中心检查员。兼任中国药学会抗生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定量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以抗感染药为主的临床药理学和定量药理学研究,完成创新药等的Ⅰ期临床试验、药动学、群体药动学、药动学-药效学、生物等效性研究 、治疗药物监测项目等共200 余项。在国内率先将临床药理学关键技术贯穿于创新抗菌药临床试验全过程,已上市达 5 个品种,获授权专利 5 项。牵头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 GCP 课题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台学者合作项目等多项。培养硕士和博士生40余名。作为第一完成人2020 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 次获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二和三等奖、2次获上海药学科技一等奖。是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 首届“医树奖”获得者。
发布日期: 2021-11-01 浏览: 1093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主编在线审稿
编委在线审稿
编辑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按栏目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服务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药理学会
主编:黄志力
ISSN 1009-2501
CN 34-1206/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