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欢迎访问《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公众号
订阅号
高级检索
图表检索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在线期刊
广告合作
留言板
联系我们
信息公告
本刊动态
研究进展
指南共识
学术会议
编辑部风采
写作规范
荣誉展示
人才招聘
论文重合率自检
English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入...
中国核心期刊收录证书2023年
中国核心期刊收录证书2022年
中国核心期刊收录证书2021年
中国核心期刊收录证书2020年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收...
2020年度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中国临...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被评为2019...
2022年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收...
Previous
Next
本刊动态
更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第十届编委会会议纪要
new
防诈骗声明
“特殊人群药物精准治疗服务与研究专栏”征稿启事
喜报!《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入选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喜报】本刊主编黄志力教授当选为第4届亚洲睡眠医学会副主席
“中国麻醉药理学大讲堂”第十九期成功举办!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再次被CSCD核心库收录!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主编在线审稿
编委在线审稿
编辑在线办公
下载排行榜
更多>>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2025年 第3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5-01-26
上一期
封面与目录
封面与目录
2025, 30(1): 0.
摘要
(
29
)
PDF
(29452KB) (
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础研究
阿霉素/铜复合物诱导肝癌细胞发生铜死亡的机制研究
刘静, 雷国杰, 曹靖昊, 余灵艳, 杜璟, 王莹
2025, 30(1): 1-10.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5.01.001
摘要
(
72
)
PDF
(5391KB) (
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究阿霉素/铜(DOX/Cu)复合物诱导肝癌细胞铜死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DOX/Cu 0、2.5、4、7.5、10和12.5 μmol/L处理人肝癌细胞株Huh7,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增殖试剂盒观察细胞增殖水平,细胞划痕实验测定细胞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和铜离子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出细胞内铁硫簇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随着DOX/Cu浓度的升高,细胞活力、细胞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逐渐下降。铜离子螯合剂(TTM)能显著恢复DOX/Cu对细胞活力的影响。DOX/Cu处理细胞后,铜死亡相关指标细胞内铜离子和ROS水平显著升高,并伴随着铁硫簇蛋白的丢失。结论:DOX/Cu可通过铜死亡的方式抑制肝癌细胞。
Nrf1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减轻氧糖剥夺/复糖复氧致神经元损伤
夏荣松, 杨靖, 王红, 彭哲, 赵一蓓, 杨俊卿
2025, 30(1): 11-19.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5.01.002
摘要
(
29
)
PDF
(3364KB) (
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Nrf1对氧糖剥夺/复糖复氧致神经元损伤的作用以及机制。方法:通过GEO数据库单细胞测序数据,基于GSVA包计算评价细胞Nrf1表达与凋亡通路的相关性。后续实验将PC12细胞和原代神经元分为正常组(Normal)、模型组(OGD/R)、OGD/R+siRNA-NC组及OGD/R+Nrf1-siRNA-2组,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DHE荧光探针检测活氧性(RO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rf1、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核转位。结果:生信分析结果发现Nrf1主要富集于凋亡通路;与Normal组相比,OGD/R处理使PC12细胞和原代神经元突触断裂、胞体变小、大量细胞聚集,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ROS水平显著升高(P<0.01),Nrf1、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OGD/R组相比,siRNA-NC组细胞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与siRNA-NC组相比,Nrf1-siRNA-2组使PC12细胞和原代神经元突触完全丧失,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ROS水平显著增加(P<0.01),Nrf1、Bax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上调,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结论:Nrf1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减轻OGD/R诱导的神经元损伤。
松脂醇二葡萄糖苷促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研究
王洁, 田硕, 李沂霖, 魏君, 马毓, 刘艳秋
2025, 30(1): 20-31.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5.01.003
摘要
(
29
)
PDF
(7285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探讨松脂醇二葡萄糖苷(PDG)促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血管生成的调控机制。方法:将50只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PDG 0.005、0.015 g/kg组、甲状旁腺激素1-34(PTH1-34)4×10-5 g/kg组。建立去卵巢联合骨折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PDG给药组隔天灌胃给药8周,PTH1-34组隔天给药皮下注射PTH1-34 8周。Micro-CT扫描、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相关参数及蛋白表达情况。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设置正常组、PDG 1、10、100 μmol/L组、PTH1-34 1 ng/mL组,CCK-8实验、划痕实验、管形成实验、免疫荧光染色以及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相关参数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体内实验发现,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骨折部位生成少量骨痂,股骨非骨痂部位骨密度(BMD)减少(P<0.01),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 Th)、骨小梁数量(Tb. N)均降低(P<0.01),骨小梁分离度(Tb. Sp)升高(P<0.01),骨痂部位血管内皮标志分子(CD31)阳性表达减少(P<0.01);与模型组小鼠比较,PDG 0.005 g/kg组小鼠骨折部位骨痂体积增大,BMD、BV/TV指数均升高(P<0.05),PDG 0.015 g/kg组小鼠骨折部位骨痂体积进一步增大,BMD、BV/TV、Tb. Th、Tb. N指数均升高,Tb. Sp指数降低(P<0.01),PDG给药组骨痂部位CD31阳性表达均增加(P<0.01),PDG 0.015 g/kg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P<0.01)、Yes关联蛋白1(YAP1)(P<0.01)、PDZ结合域的转录共刺激因子(TAZ)(P<0.05)和TEA转录因子2(TEAD2)(P<0.01)蛋白表达增加。细胞实验发现,与正常组相比,PDG给药组可不同程度促进HUVECs的增殖、迁移和管形成(P<0.05),降低E-钙黏附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P<0.01),增加VEGF-A、TEAD2、TAZ、YAP1蛋白表达(P<0.05)。结论:PDG可能通过调控Hippo信号通路促进骨血管生成,从而加速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探讨心脉佳制剂抑制高血压心肌肥大的作用机制
雷程静, 于淼, 李艳格, 唐小光, 赵繁荣, 祝田田
2025, 30(1): 32-41.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5.01.004
摘要
(
30
)
PDF
(4635KB) (
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探讨心脉佳制剂(Xin Mai Jia,XMJ)抑制高血压心肌肥大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TCMSP数据库及相关文献报道收集XMJ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Gene Cards、OMIM、Drug Bank数据库筛选高血压心肌肥大靶点;构建中药-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网络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使用DAVID软件进行靶点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 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建立高血压大鼠(SHR)模型,采用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形态及细胞肥大情况,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组织胶原沉积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HSP90AA1)、哺乳动物雷帕霉素(mTO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PARG)、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情况。结果:共检索到XMJ中潜在活性成分56个,获得高血压心肌肥大相关靶点5 492个,核心网络中的靶点按照Degree值进行排名,筛选到4个主要靶点:HSP90AA1、mTOR、PPARG、TNF-α。HE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SHR组大鼠心肌细胞平均面积显著增加(P<0.05),XMJ组心肌细胞平均面积无显著变化,SHR+XMJ组心肌肥大显著缓解(P<0.05)。Masson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SHR组大鼠间质纤维化、血管旁纤维化水平明显上升(P<0.01),XMJ则可明显降低SHR组大鼠纤维化水平(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较于正常组大鼠,SHR组大鼠心肌组织HSP90AA1、PPARG表达下调,mTOR磷酸化下调,TNF-α显著上调(P<0.01);SHR+XMJ组大鼠心肌组织HSP90AA1、PPARG、TNF-α表达恢复至正常水平,mTOR磷酸化恢复正常水平;而XMJ组,相较于正常组大鼠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XMJ抑制高血压心肌肥大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综合作用实现。
大黄素调节SIRT1/AMPK信号通路对肺炎克雷伯菌致重症肺炎大鼠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宋晓萍, 刘萍萍, 刘晓琳, 郑艳, 孙滨, 丁健, 朱元祺, 李峻峰
2025, 30(1): 42-50.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5.01.005
摘要
(
39
)
PDF
(4094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肺炎克雷伯菌(K. pneumoniae)致重症肺炎(KP)大鼠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感染K. pneumoniae建立KP大鼠模型并用大黄素处理。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KP组、低浓度大黄素组(20 mg/kg)、中浓度大黄素组(40 mg/kg)、高浓度大黄素组(80 mg/kg)、大黄素+sirtinol[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活性抑制剂]组(80 mg/kg大黄素+30 μL/kg sirtinol);血气分析仪检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瑞氏-吉姆萨染色(Wright-Giemsa)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HE染色检测各组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各组肺组织中IL-6、TNF-α、IL-1β表达;电镜扫描观察各组肺组织中细胞自噬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LC3B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SIRT1、腺苷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LC3-II、LC3-I、c-caspase-3、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K. pneumoniae诱导的肺炎大鼠肺组织呈现严重损伤,肺部炎性浸润和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增加,动脉血中PaO2和SaO2水平降低,PaCO2水平升高,BALF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细胞凋亡率和c-caspase-3/caspase-3水平增加,细胞自噬以及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水平降低(均P<0.05)。大黄素处理后激活SIRT1/AMPK信号通路,升高动脉血中PaO2和SaO2水平,降低PaCO2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肺组织细胞凋亡,恢复细胞自噬水平(均P<0.05),而使用SIRT1抑制剂sirtinol抑制SIRT1/AMPK信号通路后部分逆转了大黄素对KP大鼠的治疗作用(P<0.05)。结论:大黄素可能通过激活SIRT1/AMPK通路进而增强大鼠肺组织细胞自噬,抑制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可能为KP提供潜在的治疗选择。
当归乙醇提取物抑制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柯佳杰, 沈煜洲, 许雅苹, 陈煜沛, 陈培元, 吴黉坦
2025, 30(1): 51-60.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5.01.006
摘要
(
29
)
PDF
(2211KB) (
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究当归乙醇提取物(EEA)对黑色素瘤细胞B16-F1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噻唑蓝(MTT)法评价细胞存活率;细胞克隆形成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汇合度及形态变化;Hoechst 33342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透射电镜(TEM)观察细胞线粒体形态结构变化;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凋亡、线粒体生物发生和动力学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0~400 μg/mL EEA处理24 h和48 h后,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P<0.01);100 μg/mL和200 μg/mL EEA处理24 h后,细胞汇合度下降,出现皱缩变圆、体积缩小等形态改变及染色质固缩等凋亡特征;10~200 μg/mL EEA处理14 d后,细胞克隆数目减少(P<0.01);200 μg/mL EEA处理24 h后,细胞内线粒体变圆变短,其内容物严重破坏甚至消失;20~200 μg/mL EEA处理24 h后,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P<0.01),早期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活化胱天蛋白酶-9(cleaved caspase-9)和Bax蛋白表达升高(P<0.01),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Cyclin E、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CDK4、Bcl-2、Bad、Bcl-XL、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核呼吸因子1(NRF1)、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视神经萎缩蛋白1(OPA1)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动力相关蛋白1(DRP1)和Fission 1蛋白(FIS1)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EEA对B16-F10细胞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G1/S期阻滞,激活内源性线粒体途径细胞凋亡,破坏线粒体生物发生与动力学平衡有关。
白花丹素通过调节TGF-β1/Smad2及Nrf2/NOX4通路改善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
李慧, 胡恒钊, 俞婷婷, 胡慧娴, 王佳乐, 吴晶, 郝伟
2025, 30(1): 61-69.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5.01.007
摘要
(
30
)
PDF
(1839KB) (
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究白花丹素(plumbagi,PL)对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性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博来霉素组( bleomycin,BLM)、PL低剂量组(1 mg/kg)、PL高剂量组(2 mg/kg)。采用气管内注射BLM(3 mg/kg)复制小鼠PF模型,腹腔注射PL(1或2 mg/kg)3周,处死动物。HE与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及胶原沉积情况。检测小鼠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活性或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小鼠肺组织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含量。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肺组织中核因子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related factor 2,Nrf2)和NADPH氧化酶4(reduced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oxidase 4,NOX4)阳性细胞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I型胶原(collagen I,Col I)、III型胶原(collagen III,Col III)、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p-Smad2、Nrf2和NOX4的蛋白表达。结果:与BLM组相比,PL治疗可减轻小鼠肺间质损伤及细胞外基质沉积,降低 HYP含量(P<0.01,P<0.05),降低α-SMA、Col I和Col III的蛋白表达(P<0.01,P<0.05),减少IL-6的分泌(P<0.01),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增强SOD和GSH的活性,减少MDA含量,P<0.01,P<0.05),显著下调TGF-β1、p-Smad2和NOX4阳性细胞及蛋白表达(P<0.01,P<0.05),上调Nrf2 阳性细胞及蛋白表达(P<0.01,P<0.05)。结论:PL可能通过调节TGF-β1/Smad2及Nrf2/NOX4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与胶原沉积,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从而延缓PF进程。
临床药理学
甲氨蝶呤在多种儿童肿瘤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龚妍, 龚卫静, 李嘉欣, 秦琰杰, 罗立
2025, 30(1): 70-77.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5.01.008
摘要
(
23
)
PDF
(1974KB) (
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建立大剂量甲氨蝶呤在多种儿童肿瘤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PPK)模型。方法: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建立甲氨蝶呤PPK模型,患儿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纳入采用异速增长模型。结果:最终模型为二室模型,血浆药物清除率(clearance,CL)群体典型值为4.51 L/(h·1.73 m2),中央室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Vd)群体典型值为15.47 L/1.73 m2;最终模型保留了患儿年龄、BSA、血肌酐(serum creatine,SCr)以及ABCC2 rs717620、ABCC4 rs2274407遗传变异这几个协变量。结论:患儿年龄、BSA、SCr以及ABCC2 rs717620、ABCC4 rs2274407基因型是影响儿童肿瘤患者体内甲氨蝶呤代谢的显著性因素。
药物治疗学
艾司氯胺酮主导无阿片麻醉对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谵妄的影响
华豪, 何滕, 李鑫, 陈晓东, 刘祯庆, 刘坤, 张琪, 姜琳, 刘存明, 王猛, 杨春
2025, 30(1): 78-84.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5.01.009
摘要
(
35
)
PDF
(790KB) (
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以艾司氯胺酮为主的无阿片麻醉对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老年患者114例,随机分为无阿片麻醉(OFA)组和阿片麻醉(OA)组(n=57)。OFA组:采用以艾司氯胺酮为主的无阿片麻醉方案;OA组采用以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为主的常规阿片麻醉方案。主要记录术后3天内谵妄发生情况,采用中文修订版谵妄诊断量表(CAM-CR)对患者的谵妄状态进行评估。结果:OFA组相较于OA组术后2天的CAM-CR评分以及谵妄发生率均较低。结论:以艾司氯胺酮为主的无阿片麻醉可有效降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谵妄的发生。
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胰管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术中的应用
王玥, 程勇, 陶海勇, 何晓晔, 胡柳昕, 解小艺, 郭建荣
2025, 30(1): 85-90.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5.01.010
摘要
(
25
)
PDF
(765KB) (
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联合少阿片麻醉方案在胰管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于本院择期行胰管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术患者96例,男60例,女36例,年龄20~65岁,ASA I~II级,BMI 16~30 kg/m2。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静脉麻醉组(C组,48例)和ESPB+少阿片组(E组,48例)。C组患者接受保留自主呼吸的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全麻;E组患者在静脉全麻前接受超声引导下双侧ESPB。观察并记录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瑞芬太尼用量、麻醉恢复质量、术后镇痛效果及围术期不良反应(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发生率。结果:与C组比较,E组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降低、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减少、术后苏醒时间缩短(P<0.05);E组术后静息及咳嗽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HR及MAP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ESPB用于胰管结石ESWL效果满意,俭省阿片类药且并发症少。
综述与讲座
抗血小板药物临床应用现状及研发新进展
潘冠星, 黄品芳, 柴大军, 张菁
2025, 30(1): 91-99.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5.01.011
摘要
(
33
)
PDF
(934KB) (
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脉血栓是包括冠心病和中风在内的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致死病因之一,由于血小板是动脉血栓的主要参与者,抗血小板治疗是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一环。目前,P2Y12受体拮抗剂联合阿司匹林的双联抗血小板疗法为患者提供了长期有效的抗血栓疗效,以替罗非班为代表的αΙIbβ3受体拮抗剂也为突发手术的抗血小板提供了选择,但抗血小板治疗带来的出血风险一直是临床上难以忽视的问题。本文对近年主要的抗血小板药物靶点及进入临床试验的药物进行综述,旨在为抗血小板药物的后续研发提供参考。
小分子抑制剂在治疗肾癌中的研究进展
钱含旭, 赵亚烜, 杨阳, 张寅
2025, 30(1): 100-109.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5.01.012
摘要
(
36
)
PDF
(1823KB) (
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转移性肾细胞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常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舒尼替尼、索拉非尼等在治疗肾癌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然而,部分肾癌病人对这类小分子抑制剂具有天然耐药性,或在治疗过程中产生获得性耐药,导致治疗效果受到限制。小分子抑制剂耐药仍是肾癌治疗中具有挑战性的临床问题。近年来,随着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其他靶向药物、纳米粒子递送以及化学合成优化等方法的应用,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这些手段为提高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肾癌治疗中的效果提供了新的策略。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肾癌研究中常见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及其产生耐药的机制与改善耐药性的潜在方式。
急性肾损伤中巨噬细胞调控机制进展
段宇鑫, 张燕妮, 柏艺, 俞瑾瑶, 孙佳怡, 王泽洁, 李玲, 叶啟发
2025, 30(1): 110-117.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5.01.013
摘要
(
32
)
PDF
(1264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一种以肾排泄功能迅速下降为特征的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巨噬细胞是AKI炎症反应的主要参与者,调控组织的损伤和再生修复。AKI炎症期间巨噬细胞可通过分子及信号通路活化为不同功能表型,调控不同分子及信号通路,决定AKI的进展。本文综述了近五年来巨噬细胞活化及参与调控AKI的多种分子信号通路,确定巨噬细胞在AKI中的作用机制,为以巨噬细胞为治疗靶点的研究提供思路。
褪黑素在脓毒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李楠, 唐婉春, 张忠齐, 左祥荣
2025, 30(1): 118-124.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5.01.014
摘要
(
29
)
PDF
(636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脓毒症因其高患病率、高死亡率和高治疗费用以及缺乏有效的救治手段而使它成为人类健康的巨大威胁。研究发现褪黑素作为昼夜节律的主要调节激素,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线粒体保护和多器官功能保护作用,可能是一种防治脓毒症非常有前途的药物。本文从褪黑素在脓毒症治疗和多器官功能保护方面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脓毒症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更多思路和帮助。
阿片类药物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影响研究进展
孙静梓, 刘维英, 胡澳燕, 鲍八虎, 叶育才, 陈国荣
2025, 30(1): 125-130.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5.01.015
摘要
(
43
)
PDF
(574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以慢性间歇性缺氧和睡眠片段化为特征的疾病,通常表现为上呼吸道的阻塞,导致睡眠片段化、间歇性缺氧和高碳酸血症。OSA及显著的合并症与围手术期并发症易发有关,阿片类药物作为最常用的止疼药,可能进一步影响OSA及合并症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研究表明,OSA患者更容易受到阿片类药物的呼吸抑制作用的影响,反过来,OSA也增加了阿片类药物诱导的呼吸抑制的风险。因此,了解阿片类药物对OSA的影响及机制,对于优化药物使用、改善预后、减少呼吸不良事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拟对阿片类药物对OSA的影响及其关系作一综述。
2016-2023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监督抽查结果中共性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梁雨烟, 季芳, 潘莹, 许诗瑶, 杨抒, 徐良
2025, 30(1): 131-137.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5.01.016
摘要
(
28
)
PDF
(869KB) (
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通过收集2016—2023年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监督抽查结果,按照体外诊断试剂和医疗器械分别进行临床试验检查共性问题的分析探讨,同时提出临床试验各参与方可以采取的建议措施,以避免出现相似问题,保证临床试验质量。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4—2023年高被引论文特征分析及思考
李娟, 钟正灵, 储冀汝, 彭京亚, 余文涛
2025, 30(1): 138-144.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5.01.017
摘要
(
30
)
PDF
(926KB) (
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近十年来发表的高被引论文进行了特征分析,旨在探讨这些论文的影响力和研究价值。高被引论文是评估学者和研究机构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因而本研究聚焦于其数量、被引频次、合作作者数量及地域分布等特征。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了高被引论文的发表趋势和引用情况。结果显示,在观察期间,高被引论文的数量总体呈逐年减少的趋势,而被引频次与发表时间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此外,论文的合作作者数量呈现正态分布,其中以五位作者的合作论文数量最多,表明适度的合作对论文的影响力有积极作用。从地域分布来看,该杂志的作者群体较为分散,涵盖全国多个地区,其中安徽、湖南和浙江成为高质量稿件的主要来源地。这一发现反映出该杂志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影响力。本研究的结果为理解高被引论文的特征提供了实证支持,强调了科研合作和地域因素在研究发表中的重要性。通过对高被引论文的分析,本文为后续研究者在选择研究主题和合作方式上提供了参考,也为提升中国临床药理学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影响力提供了有益建议。
更多>>
更多>>
点击排行榜
更多>>
研究进展
更多...
Nature | STAT3棕榈酰化—去棕榈酰化循环对炎症性肠病的促进作用
Nature | 组蛋白H4通过诱导溶解性细胞死亡参与慢性...
2021-04-22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脓毒症:两类药物间高水平药代和谐
2020-07-06
静脉注射给药的甘草酸易在由肝转运体OATP1B1/OATP...
2020-07-06
信息公告
更多...
防诈骗声明
编辑部声明
2021-04-14
关于开通万方学术不端文献相似性检测系统的通知
2021-04-13
严正声明
2020-06-08
关于表彰《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2019 年度优秀...
2020-02-01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诚聘青年编委
2019-12-16
写作规范
更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出版伦理规范
关于我刊投稿格式改动的通知
2016-11-24
指南共识
更多...
指南共识
生物等效性研究的统计学指导原则
2018-10-29
高变异药物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2018-10-29
新药I期临床试验申请技术指南
2018-01-25
过刊浏览
荣誉展示
更多...
热烈祝贺《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主编黄志力教授当选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喜获“安徽省优秀期刊”奖
2020-09-01
祝贺!我刊储冀汝编辑荣获“第三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业务大赛”二等奖
2019-10-10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喜获“学术期刊融合出版能力提升计划项目”A类资助
2019-07-29
我刊执行主编谢海棠教授荣获华东地区“优秀主编”称号
2019-04-26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论文荣获“2018年度中华医学百篇优秀论文”奖
2018-11-23
学术会议
更多...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定量药理学与药物临床评价”学术会议通知(第二轮)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定量药理学与药物...
2016-02-15
第五届定量药理学与新药评价国际会议暨...
2015-11-27
第五届定量药理学与新药评价国际会议第...
2015-03-20
2013年第四届定量药理学与新药评价...
2013-07-31
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首...
2013-07-03
编辑部风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第九届编委会在芜湖成功召开
热烈祝贺《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主...
2019-11-03
我刊召开《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第...
2016-11-03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第七届...
2012-09-25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药理学会
主编:黄志力
ISSN 1009-2501
CN 34-1206/R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按栏目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服务
友情链接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