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昀, 江振洲, 张陆勇. HIV蛋白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进展[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4, 19(10): 1171-1176. |
[2] |
胡海棠, 陈炳为, 陈启光. 影响泛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的因素分析[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5, 10(5): 542-546. |
[3] |
陈小苹, 陈学福, 崇雨田. 单用或联合应用泛昔洛韦和肝炎灵对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影响[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4, 9(10): 1190-1192. |
[4] |
张红河, 邵听军, 杨仲国.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拉米夫定治疗效应关系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4, 9(9): 1050-1053. |
[5] |
胡然, 库宝善, 张永鹤, 贾永蕊, 姚海燕, 段淑敏. 贯叶连翘提取物和盐酸赖氨酸抗疱疹病毒复方筛选[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4, 9(2): 136-139. |
[6] |
涂国刚, 李少华.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奈韦拉平[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3, 8(6): 604-607. |
[7] |
李文琍.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疗效评价[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3, 8(2): 198-200. |
[8] |
李伊玲, 王凤华, 李庆彦. 干扰素 α-2b 对慢性乙型、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的影响[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2, 7(1): 80-80. |
[9] |
潘兆随, 李曾欣, 杨振芳, 张庆. 干扰素-α1b 联合海力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2 例[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1, 6(4): 370-370. |
[10] |
盛晓蓉, 费志洁, 吴亦伦. 干扰素、病毒唑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体外观察[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1, 6(2): 114-116. |
[11] |
谭建华, 吕本祝, 刘艳玲. 尤脱欣综合治疗尖锐湿疣66例报告[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0, 5(3): 276-276. |
[12] |
蔡青, 袁荣花, 孟君. 绿原酸与氨苄青霉素小儿尿药动力学相互影响[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1999, 4(3): 214-217. |
[13] |
鲁建华, 谭安民, 陶佩珍. 抗病毒新药17997 抗病毒效应的细胞微量量热的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1999, 4(2): 101-103. |
[14] |
汪建新, 余步云, 郭南山. 地塞米松对感染柯萨奇B-2病毒的人胚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1998, 3(2): 109-111. |
[15] |
王恪申, 邵庆翔, 张美云, 杨华, 桑国卫. 口服阿昔洛韦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1997, 2(4): 276-2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