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陶承静, 刘寿荣, 程晓仙, 胡健女, 白秀丽, 张素英, 赵春, 左中宝. 替诺福韦不同产后停药时间对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病毒学以及生化学指标的影响[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1, 26(10): 1146-1152. |
[2] |
陈勇华,曹群奋,洪琼怿,王树民. 替诺福韦酯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FGF-23、β2-MG、Cys-C及RBP水平的影响[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7, 22(7): 799-804. |
[3] |
栾玲, 张经良. 阿拓莫兰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3, 8(3): 351-353. |
[4] |
张经良, 贾传春, 栾玲. 复方甘草甜素与肝炎灵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比较[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3, 8(2): 207-209. |
[5] |
余永胜, 陈有华1. 抗乙型肝炎病毒基因治疗的若干进展[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2, 7(6): 574-576. |
[6] |
李伊玲, 王凤华, 李庆彦. 干扰素 α-2b 对慢性乙型、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的影响[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2, 7(1): 80-80. |
[7] |
潘兆随, 李曾欣, 杨振芳, 张庆. 干扰素-α1b 联合海力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2 例[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1, 6(4): 370-370. |
[8] |
潘红英, 施军平, 郭小凤, 娄国强. 重型病毒性肝炎预后因素探讨[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1, 6(3): 247-247. |
[9] |
余永胜, 陈有华. 不同来源的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1[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0, 5(3): 210-212. |
[10] |
高华春, 刘丽君, 温雪梅. 甘草酸二铵、酚妥拉明和丹参注射液联用对慢性肝炎的退黄作用[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1997, 2(4): 313-313. |
[11] |
张金良, 孙成斋, 唐振华, 张峰. 导向干扰素与普通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比较[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1997, 2(3): 231-232. |
[12] |
王春阁, 张弋. 治疗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的药物进展[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2, 7(3): 283-285. |
[13] |
彭官清, 张长, 刘雪峰. 拉米夫定停药后复发病例的临床特征[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0, 15(10): 1166-1169. |
[14] |
刘雪妮, 潘庆春, 臧国庆, 余永胜. 乙肝病毒核心蛋白的结构及其去功能化在乙肝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0, 15(10): 1170-1173. |
[15] |
朱跃科, 段钟平, 王宝恩, 单晶, 陈煜, 韩大康, 赵军. 水飞蓟宾磷脂酰胆碱复合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9, 14(12): 1392-13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