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定量药理学与新药评价国际会议暨首届东亚定量药理学论坛纪要
第五届定量药理学与新药评价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Quantitative Pharmacology in Drug Development and Regulation, ISQP)暨首届东亚定量药理学论坛于2015年11月9~11日在上海大华虹桥假日酒店隆重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药理学会定量药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承办。ISQP会议发起于2007年,会议关注当前定量药理学的热点问题和最新进展。来自中国、美国、法国、瑞典、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药品管理机构、学术界、企业界近300余名代表参加,其中海外代表近40名。
大会主席、中国药理学会定量药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郑青山教授,大会执行主席、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菁教授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宣布本次会议开始。
ISQP学术报告以大会专题报告形式进行,会议共设6个专题,包括:基于模型的药物研发现状、定量药理学的新兴领域、基于机制的PK/PD模型和生理药动学模型、以模型为基础的个体化给药和治疗药物监测、药物研发中PK/PD建模和模拟的案例分析、定量药理学及其相关内容。共有37位报告人受邀进行大会专题报告,美国FDA 药品审评与研究中心王亚宁、刘江和赵亮博士分别介绍了定量药理学在药物研发和个体化用药时代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定量药理学在新药研发中心脏安全评估中的应用;辉瑞副总裁 Peter Milligan介绍了欧洲引导的定量药理学近期发展:基于模型的药物研发(MID3)和药物与疾病模型资源库(DDMoRe);瑞士罗氏公司Richard Peck介绍了基于机制的模型在早期临床开发中的应用;上海中医药大学郑青山教授介绍了”定量药理学在中国:我们的实践“,对基于模型的药物研发的现状进行了较好的阐述,对中国药物研发有较好的提示和借鉴;之后,美国南加州大学David Z. D'argenio教授,北京协和医院胡蓓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菁教授、天津天士力制药有限公司孙鹤教授等学术界知名专家,以及来自辉瑞、罗氏、强生、葛兰素史克、江苏奥赛康、上海康德保瑞等企业界的专家就不用的主题分别作了精彩的大会报告。在会议设置的专题讨论(panel discussion)环节,参会代表和与会专家就基于模型的药物研发现状和定量药理学对中国药物研发的启示等热点问题,展开深入和热烈的讨论。
首届东亚定量药理学论坛期间,中国北京大学药学院的卢炜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焦正教授和北京协和医院的刘东阳博士分别就定量药理学在中国新药临床研究前应用、新药临床评价及床实践中应用做了精彩的报告;韩国天主教大学医学院的Seunghoon Han和忠南大学药学院的Hwi-yeol Yun博士介绍了韩国定量药理学的合作研究和群体研究的质量控制;日本山之内制药公司的AtsunoriKaibara博士和盐野义制药株式会社的Toshihiro Wajima博士结合实例介绍了定量药理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会议期间,中日韩三方的专家就深化定量药理学的合作和交流的内容和形式等议题进行了务实的讨论,并达成了初步的共识,中日韩三国每年轮流主办“亚洲三国定量药理学研讨会(A3 Pharmacometics Symposium",简称A3PS。2016年将由韩国主办,2017年由日本主办,计划将吸纳更多的亚洲国家参与。
大会设有青年论坛,从51篇投稿摘要中遴选出4位青年学者进行了论文报告,7位青年学者进行了优秀论文交流,充分展现了国内定量药理学青年学者的研究成果,为青年学者搭建合作和交流平台。本次ISQP还设立“罗氏优秀壁报奖”,共收到来自中国、瑞典和韩国等国家的壁报40份,经5名来自海外和国内业内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北京大学药学院的王思媛获一等奖,北京协和医院陈锐的和华山医院的陈渊成获二等奖,葛兰素史克的任雁、罗氏的冯胜和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李禄金获三等奖,另评出优秀壁报10份。
与本次会议同时举办的还有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定量药理学与药物临床评价”学习班(批号:2015-13-01-086(国),项目负责人:谢海棠)。在授课老师与学员们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本次继续教育项目安排的所有学习任务,通过考试并获得国家级继续教育I类学分10分。
会议期间召开了中国药理学会定量药理学专业委员会扩大会议,青年学组委员也出席会议。主任委员郑青山教授主持会议,会议讨论决定2017年第六届 ISQP在北京举办,承办单位为北京协和医院,胡蓓教授具体负责;2016年全国定量药理学年会将在南京举办,承办单位为中国药科大学,由杨劲教授负责组织。另就委员的增补事宜进行了讨论,一致认为对于申请参加本专委会且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应及时吸纳,并优先从青年学组委员增补。会上,王亚宁博士介绍的美国FDA的定量药理学发展趋势,即审评已从早期临床试验已延伸至III期临床试验,从建模与模拟的角度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例如III期试验如果采用了不恰当的剂量,可以要求其补充试验;上市剂量的选择也是审评的重要方面,当结论与统计结论不一致时,最终结论将由专家委员会决定,并有举出了成功的案例。用药说明书的表述也是定量药理学重要的审评内容。
本次 ISQP暨首届东亚定量药理学论坛专家阵容强大,学术报告新颖,交流讨论热烈,与会者收获颇丰;扩大了定量药理学在中国及国际上的影响,增进了业内交流,必将对中国的定量药理学、新药研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丁俊杰 刘红霞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