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7年 第2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7-02-10
    专家笔谈
    整合医学与儿童早期发展
    杨玉凤
    2017, 25(2):  109-111.  DOI: 10.11852/zgetbjzz2017-25-02-01
    摘要 ( )   PDF (65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研论著
    金属蛋白酶8基因 C-799T多态性位点与自发性早产遗传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
    杨晓,彭薇,朱丽娜,张小爱,王艳
    2017, 25(2):  112-116.  DOI: 10.11852/zgetbjzz2017-25-02-02
    摘要 ( )   PDF (54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金属蛋白酶8(MMP-8)基因C-799T多态性位点与自发性早产遗传易感性的关联性。方法 病例组样本包括753例自发性早产(SPTB)新生儿,对照组包括681例足月新生儿。采用最新的Sequenom MassARRAY SNP检测技术对MMP-8基因C-799T多态性位点进行SNP分型。结果 与携带MMP-8基因C-799T 多态性位点CC基因型的个体相比,携带至少一个-799 T等位型(CT+TT基因型)的个体发生SPTB、合并PROM的SPTB(PPROM)以及轻度早产的风险显著降低。与携带至少一个C等位型(CC+CT基因型)的个体相比,TT基因型与不合并PROM的SPTB的患病风险的降低有临界的相关性。结论 MMP-8基因C-799T多态性位点可以影响SPTB的遗传易感性。
    Citrin 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SLC25A13基因突变分析
    白欣立,张亚男,王小康,张会丰,李英超
    2017, 25(2):  117-120.  DOI: 10.11852/zgetbjzz2017-25-02-03
    摘要 ( )   PDF (49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citrin 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患儿SLC25A13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抽取42例胆汁淤积性肝病患儿血液DNA,应用PCR 扩增和测序进行SLC25A13 基因突变分析。结果 7例患儿诊断为NICCD,其中2例患儿为纯合突变,均为c.851_854delGTAT(p.Met284fs)/c.851_854delGTAT(p.Met284fs);其它5 例患儿为复合杂合突变,分别为c.851_854delGTAT(p.Met284fs)/c.754G>A(p.Glu252Lys);g.IVS11+1G>A /g.IVS16ins3kb; c.851_854delGTAT(p.Met284fs)/g.IVS6+5G>A;c.G1064G>A(p.Arg355Gln)/c.G1157G>T (p.Gly386Val);c.1078C>T(p.Arg360Term)/c.IVS4+6A>G。结论 7例患儿的14个突变单链中,6个单链发生c.851_854delGTAT(p.Met284fs)突变,其在14个突变单链中的比率为42.8%(6/14),c.851_854delGTAT(p.Met284fs)为本组SLC25A13 基因主要突变(42.8%)类型,基因检测分析有助于NICCD 的诊断。
    新疆维、汉族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UGT1A1基因Gly71Arg多态性的关联性研究
    李淑芬,阿依先木,王然,顾晓丽,李雪香
    2017, 25(2):  121-123.  DOI: 10.11852/zgetbjzz2017-25-02-04
    摘要 ( )   PDF (49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新疆维、汉族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基因编码区第一外显子(G71R)突变类型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扩增、凝胶电泳及基因测序的方法对54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病例组)和54例非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对照组)的UGT1A1基因的Gly71Arg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比较维、汉族新生儿病例组和对照组该基因的突变等位基因频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提示维、汉族新生儿病例组和对照组UGT1A1基因Gly71Arg位点各基因型观察值和预期值吻合度较好,符合遗传平衡定律;UGT1A1基因Gly71Arg位点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维族新生儿的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是不同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例组等位基因突变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在汉族新生儿的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维族新生儿中,携带UGT1A1基因Gly71Arg突变A/G型和A/A+A/G型的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分别是G/G型的5.143倍(95%CI=1.299~20.360)和6.000倍(95%CI=1.541~23.360)。但维、汉族新生儿UGT1A1基因Gly71Arg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ly71Arg基因突变与新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相关,其会增加新疆新生儿患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且可能多见于维族新生儿,显示出一定的地区民族特异性,值得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深入研究。
    新生儿脐血维生素D水平与IgE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吴灿魁,夏煜,曹远保,季汝凤,傅彬,孙鹏玲
    2017, 25(2):  124-127.  DOI: 10.11852/zgetbjzz2017-25-02-05
    摘要 ( )   PDF (49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新生儿脐血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IgE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185名新生儿脐血25-羟维生素D[25(OH)D]及总IgE值;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收集孕妇的健康状况及新生儿出生史;跟踪随访新生儿一年,了解其在随访期限内过敏性疾病发作情况。结果 新生儿脐血25(OH)D平均浓度为(49.63±16.56)nmol/L,中位数49.50nmol/L;脐血总IgE平均水平为(513.85±116.54)U/L;随访期限内共有38名婴儿有过敏状况发生;过敏组新生儿脐血25(OH)D水平(38.88±12.33)nmol/L,非过敏组新生儿脐血25(OH)D水平(52.41±16.41)nmol/L,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组新生儿脐血IgE水平为(574.13±109.86)U/L,非过敏组新生儿脐血IgE水平(498.27±113.44)U/L,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家族过敏史与出生时脐血25(OH)D水平对脐血IgE水平产生影响(P<0.05);回归分析表明脐血25(OH)D水平与脐血IgE水平呈线性负相关(r2=0.576,P<0.05)。结论 脐血维生素D水平与IgE水平呈负相关,脐血维生素D水平的降低可能是生后一年内婴儿过敏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不同的奶方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研究
    刘丽芳,陈宏洁,田青,张升荣,李晓东
    2017, 25(2):  128-130.  DOI: 10.11852/zgetbjzz2017-25-02-06
    摘要 ( )   PDF (42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不同的奶方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方法 选择本院新生儿科2011年1月-2015年12月247例800~1 500 g的早产儿,分为单纯生母母乳组78例(A组),生母母乳+母乳强化剂组75例(B组),无母乳愿意接受捐赠母乳者为捐赠母乳+母乳强化剂组49例(C组)和无母乳且不愿接受捐赠乳者予早产儿配方奶组45例(D组)。所有入选者均采取积极喂养措施,观察各组早产儿完全肠内喂养、体格生长发育、并发症发生情况、平均住院时间等项目。结果 头围、体重、身长等体格发育指标、喂养达100 Cal/(kg·d)时间、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单纯生母母乳组较其他三组慢、静脉营养应用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后1年内感染事件发生例次早产儿配方奶组较其他各组几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胆汁淤积发生率、住院时间、喂养不耐受、出院时宫外发育迟缓发生率等四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产儿生母母乳加母乳强化剂为最佳奶方,其次为捐赠母乳加母乳强化剂,在两者均不能得到的情况下,早产儿配方奶也是为一种较好的奶方喂养方式。
    沈阳市中小学生日光暴露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倩,王雪,刘扬,王芳
    2017, 25(2):  131-134.  DOI: 10.11852/zgetbjzz2017-25-02-07
    摘要 ( )   PDF (53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沈阳市中小学生日光暴露行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沈阳市4所中小学的1 689名学生进行日光暴露知识、行为和影响因素调查,计算个体日光暴露行为评分。结果 不同性别年级学生中,初中女生的日光暴露行为得分最低(27.21±5.47),小学男生和初中男生的得分最高(分别为30.15±5.33和30.17±5.75)。各组人群在非夏季上学日的户外活动时间最少,而在夏季休息日最多。将妨碍户外活动的原因归为学业压力的学生占31.5%,归因为空气质量差的占12.2%。结论 沈阳中小学生在非夏季上学日的日光暴露少于其它时间,课业负担重和环境问题是影响学生户外活动的主要原因。
    基础科研论著
    氯化锂对缺氧后神经干细胞PI3K/Akt信号通道活性的影响
    陈长春,周勤,闫燕,王琪,张晓媛,尹晓娟
    2017, 25(2):  135-138.  DOI: 10.11852/zgetbjzz2017-25-02-08
    摘要 ( )   PDF (12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氯化锂对缺氧后神经干细胞(NSCs)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道活性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新生SD乳鼠(SD)NSCs,建立缺氧NSCs模型。正常对照组NSCs加无血清培养基,单纯缺氧组仅缺氧,生理盐水干预组缺氧后加生理盐水,三组氯化锂干预组分别加入氯化锂至所需的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Akt /P-Akt阳性细胞表达。结果 缺氧NSCs形态不规则,胞体肿胀,甚至出现细胞膜破裂,数量减少,折光性减弱;缺氧NSCs死亡数较未缺氧NSCs明显增多、活性明显降低(P均<0.05)。1 mM氯化锂干预组P-Akt表达较单纯缺氧组、生理盐水干预组及5 mM氯化锂干预组强,较3 mM氯化锂干预组弱。3 mM 氯化锂干预组P-Akt表达较1 mM 、5 mM氯化锂干预组强。3 mM氯化锂干预组P-Akt阳性细胞数较单纯缺氧组、生理盐水干预组、1 mM、5 mM氯化锂干预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 氯化锂激活缺氧后NSCs PI3K/Akt信号通路。
    ORMDL3和MMP-9在慢性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机制及布地奈德的干预作用
    于嘉琛,于菲,孙妍
    2017, 25(2):  139-142.  DOI: 10.11852/zgetbjzz2017-25-02-09
    摘要 ( )   PDF (67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布地奈德(BUD)对慢性哮喘小鼠支气管上皮细胞的血清类黏蛋白1样蛋白3(ORMDL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及其对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方法 应用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BUD组,用OVA(卵清蛋白)和氢氧化铝建立哮喘小鼠模型,为进一步了解布地奈德对气道重塑的干预机制,第21天BUD组小鼠在OVA激发前30 min吸入布地奈德。12周后,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 staining)分析气道壁厚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气道胶原沉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测定小鼠支气管上皮细胞ORMDL3,MMP-9的表达含量。结果 12周后,哮喘组和BUD组的气道壁厚度增加,胶原蛋白沉积,ORMDL3,MMP-9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BUD组气道病理改变程度和ORMDL3,MMP-9的升高幅度均不及哮喘组。经相关性分析可发现,MMP-9表达增加与ORMDL3基因的表达上调具有相关性,并且二者的表达增高与气道壁厚度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布地奈德可能通过下调ORMDL3,MMP-9基因的表达,抑制慢性哮喘气道重塑进程。
    综述与讲座
    遗传代谢病枫糖尿症研究进展
    宋东坡 综述, 李文杰 审校
    2017, 25(2):  143-146.  DOI: 10.11852/zgetbjzz2017-25-02-10
    摘要 ( )   PDF (53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枫糖尿症(MSUD)是由于支链氨基酸及其衍生的α-酮异已酸、α-酮异戊酸等在血和脑脊液中蓄积,间接地抑制α-羟酸的分解,致使α-羟丁酸和α-羟异戊酸在患儿的尿和汗液中大量排泄,形成特异焦糖味而被称之为“枫糖尿症”。如果MSUD不能及时治疗将导致癫痫发作、昏迷、甚至死亡。本文对MSUD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甲基丙二酸血症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孙英梅 综述, 李文杰 审校
    2017, 25(2):  147-150.  DOI: 10.11852/zgetbjzz2017-25-02-11
    摘要 ( )   PDF (51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甲基丙二酸血症是先天性有机酸代谢异常中最常见的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喂养困难、反复呕吐及嗜睡、惊厥、运动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诊断依靠串联质谱检测血酰基肉碱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尿甲基丙二酸。维生素B12治疗有效并伴有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儿,治疗以维生素B12、左旋肉碱和甜菜碱为主,预后较好;维生素B12治疗无效型患儿,给予去除异亮氨酸、缬氨酸、苏氨酸和蛋氨酸的特殊配方奶粉及左旋肉碱治疗为主,预后较差。
    儿童空气污染暴露与CC16相关研究进展
    史航,朱运,吕雪峰,何钦成,马亚楠
    2017, 25(2):  151-153.  DOI: 10.11852/zgetbjzz2017-25-02-12
    摘要 ( )   PDF (40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空气污染加剧,引起了一系列呼吸系统疾病,受到人们广泛关注。肺部疾病的生物标记物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主要是由分布在呼吸道的Clara细胞分泌产生,有保护气道的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室内外空气污染暴露可能会影响CC16水平,但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从室内外空气污染暴露与儿童CC16关系以及空气污染影响CC16的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
    早产儿的运动识别
    王雨晴,朱萍 综述,古桂雄 审校
    2017, 25(2):  154-157.  DOI: 10.11852/zgetbjzz2017-25-02-13
    摘要 ( )   PDF (50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早产是脑发育期的高危因素之一,且胎龄越小风险越高。早期识别其中具有发育障碍的早产儿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窗口。近年来,由于无创,操作简单等优点,全身运动评估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可用于高风险早产儿运动障碍的预测和随访。最初的全身运动评估是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评估人员进行的一种视知觉的评估技术,没有可以客观进行描述的指标,而今借助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全身运动评估技术的进一步提升。现在的运动识别即通过计算机化的方法,借助设备捕捉和分析相关的肢体动作,专注于连续的、客观的、定量的评估。本文旨在介绍国外运动识别技术在早产儿评估中的研究和应用情况,以期这种客观的评估技术未来在国内得到更多的推广和认可,帮助更多的临床工作者把握早产儿干预的关键窗口。
    新生儿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早期预测与药物治疗
    盛丽娟,黄为民
    2017, 25(2):  158-160.  DOI: 10.11852/zgetbjzz2017-25-02-14
    摘要 ( )   PDF (47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是NICU常见的危重症之一,死亡率高,其临床表现复杂,分期界限模糊,常因其他合并症而易被忽视。目前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来诊断。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控制原发疾病及液体复苏等,常用药物包括抗生素、羟乙基淀粉、白蛋白、血制品、血管活性药等。了解其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通过早期预测,早期干预,对提高CLS患儿生存率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临床研究与分析
    强化母乳喂养在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感染中的作用
    张李霞,陈泳涛,符茵,戴怡蘅,高平明
    2017, 25(2):  161-163.  DOI: 10.11852/zgetbjzz2017-25-02-15
    摘要 ( )   PDF (56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强化母乳喂养在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8月本院新生儿科的极低出生体重儿(1 000 g≤出生体重<1 500 g)80例根据入选标准纳入研究,根据喂养方式不同分为强化母乳实验组40例[住院期间母乳量占喂养总量的75%以上,母乳均来自患儿自己的母亲,母乳喂养量达80 ml/(kg·d)时,添加母乳强化剂(母乳不足部分由早产配方奶补充)],早产配方奶对照组40例(住院期间全部早产配方奶喂养)。比较两组患儿达到全肠道喂养的时间、喂养不耐受情况、院内感染以及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早产儿在胎龄、性别、体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达到全肠道喂养的时间为(15.22±4.37) d,对照组达到全肠道喂养的时间为(17.38±5.44) d,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喂养不耐受发生例数为7例,对照组喂养不耐受发生例数为15例,实验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院内感染2例,对照组院内感染7例,实验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例,对照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3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极低出生体重儿实行强化母乳喂养可缩短达到全肠道喂养的时间,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同时不增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
    NBNA评分联合头颅MRI在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张海燕,乔林霞,朱文英,王华
    2017, 25(2):  164-166.  DOI: 10.11852/zgetbjzz2017-25-02-16
    摘要 ( )   PDF (43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和头颅磁共振(MRI)在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间本院收治的符合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2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入院后采用NBNA评分及进行头颅MRI扫描,分析MRI结果。对照组(n=20)为正常新生儿,进行NBNA评分,比较两组NBNA评分。对MRI异常组6月龄时进行复查。结果 观察组NBNA评分低于对照组。20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9例MRI信号异常,11例未见苍白球、丘脑信号改变,MRI异常组NBNA评分低于MRI正常组。在6月龄时复查MRI均未见异常信号。结论 在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诊断过程中采用头颅MRI扫描具有重要作用, NBNA评分可以联合头颅MRI作为早期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的指标。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早期干预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
    顾瓅,仲越,李双双,周金君
    2017, 25(2):  167-169.  DOI: 10.11852/zgetbjzz2017-25-02-17
    摘要 ( )   PDF (58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早期干预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本院NICU住院治疗的8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家长参与早期干预的为干预组(40例);家长未参与早期干预的为对照组(41例)。干预组在NICU住院期间进行发育支持护理,在出院前一周进行刺激训练、肢体运动训练并教会家长;出院后每周 1次电话随访指导;家长参与科室微信群及早产儿家长学校获取干预指导。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护理出院并做随访。评估两组在纠正胎龄44周时的体格发育和全身运动(GMs)。结果 两组在纠正胎龄44周时的体重、身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正常扭动运动共33例,对照组2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调扭动运动(PR)干预组为5例,对照组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痉挛同步扭动运动(CS)干预组为2例,对照组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NICU住院期间开始早期干预可以改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预后。
    上海市徐汇区2006-2012年新生儿早产的危险因素分析
    王飞,阚海东,顾海雁,陈仁杰,郭凤霞,马文娟
    2017, 25(2):  170-173.  DOI: 10.11852/zgetbjzz2017-25-02-18
    摘要 ( )   PDF (56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徐汇区新生儿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早产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徐汇区2006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所有在上海市医院内出生的户籍婴儿信息,根据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用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新生儿早产的危险因素。结果 2006-2012年徐汇区共38 585例婴儿,平均早产发生率为5.81%。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认为出生畸形、胎次、产次、胎数、母亲年龄、父亲年龄为早产可能的危险因素。最后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采用逐步前进法,认为母亲年龄、出生畸形和胎数是对早产发生有影响,其OR值分别为1.041(95%CI:1.029~1.054)、2.362(95%CI:1.621~3.442)、31.325(95%CI:27.200~36.074)。结论 母亲年龄的增加、多胎以及出生畸形等会增加新生儿早产的危险性。
    乌市水区新生儿脐血与孕母血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
    李雪香,冯长松,佐日汗·艾依萨,李淑芬
    2017, 25(2):  174-176.  DOI: 10.11852/zgetbjzz2017-25-02-19
    摘要 ( )   PDF (40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新生儿脐带血与孕母妊娠末期血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探讨影响新生儿脐血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自2015年11月-2016年3月冬季收住的112例新生儿脐血及其中40例的孕母产前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维生素D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12例新生儿脐血25(OH)D平均水平为(6.75±3.59)ng/ml,新生儿维生素D均处于缺乏状态,中、重度维生素D缺乏新生儿占85.7%。40例孕母血25(OH)D平均水平与新生儿血25(OH)D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6,P<0.001); 孕妇的民族、孕期补钙时间、海产品摄入次数与孕妇文化程度等对新生儿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孕妇不同孕周、工作类型、户外活动时间、孕期是否抽筋及新生儿胎产次、胎儿性别、出生方式等对新生儿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冬季出生的新生儿维生素D缺乏严重,与孕妇妊娠末期静脉血维生素D水平显著相关。冬季应给予孕晚期孕妇补充足量维生素D,以提高新生儿维生素D水平。
    Prader-Willi综合征误诊2例临床资料分析
    邱其周,程贵辉,陈虹余,肖毅,黄凌雁
    2017, 25(2):  177-179.  DOI: 10.11852/zgetbjzz2017-25-02-20
    摘要 ( )   PDF (46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2例Prader-Willi综合征(PWS)误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以求早期诊断,减少误诊、漏诊。方法 对2009年6月-2016年6月误诊的PWS 2例病例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结果 2例PWS患儿具有胎动减少,生后肌张力低下、反应差、喂养困难、少哭少动、特殊面容、隐睾等特征,行甲基化特异性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S-MLPA)法检测显示其染色体15q11.2带内中间部位缺失,确诊PWS。结论 新生儿PWS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可减少误诊,对于具有肌张力低下、喂养困难和特殊面容的患儿,应及时行基因分析,以期早期诊断。
    新生儿常见疾病早期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及意义
    付淑芳,徐之良
    2017, 25(2):  180-182.  DOI: 10.11852/zgetbjzz2017-25-02-21
    摘要 ( )   PDF (42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新生儿常见疾病中早期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常见新生儿疾病300例(实验组),健康新生儿50例(对照组),采集静脉血并检测D-二聚体含量。结果 新生儿轻度窒息组D-二聚体的水平(1 167.5±683.7)及重度窒息组D-二聚体的水平(5 399.5±3 123.3)与健康对照组(320.4±145.5)相比均明显升高,其中重度窒息组D-二聚体水平升高更加显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组D-二聚体的水平(2 406.8±1 559.5)与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20.4±1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组D-二聚体的水平( 1 975.6±1 205.6)与健康对照组(320.4±145.5)相比明显升高。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组(401.1±229.1)与对照组(320.4±145.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湿肺D-二聚体的水平(316.9±174.2)与对照组(320.4±145.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对新生儿可能发生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有一定实用价值。
    经验交流
    高龄产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
    鲜利蓉
    2017, 25(2):  183-186.  DOI: 10.11852/zgetbjzz2017-25-02-22
    摘要 ( )   PDF (52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与高龄产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生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防治策略。方法 2010年1月-2016年6月期间选取128例住院分娩的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是否被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分为两组:HIE组:住院期间被诊断为HIE的患者(n=66);对照组:与HIE组同期出生正常的新生儿(n=62)。回顾性收集研究对象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单因素分析结果:HIE病例组妊娠期贫血(χ2=13.84)、妊娠期糖尿病(χ2=21.27)、妊高症(χ2=3.98)、胎盘早剥(χ2=4.43)、脐带缠绕(χ2=3.70)、宫内感染(χ2=9.16)和羊水污染(χ2=8.27)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或<0.01)。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妊娠期贫血(OR=8.24)、妊娠期糖尿病(OR=11.14)、妊高症(OR=6.78)、胎盘早剥(OR=6.94)、脐带缠绕(OR=6.51)和羊水污染(OR=3.11)是HI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0.01)。结论 妊娠期贫血、妊娠期糖尿病、妊高症等孕期并发症以及胎盘早剥、脐带缠绕和羊水污染会增HIE的发生风险;对HIE新生儿应该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以降低HIE的发生率。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白波,陈波,李广洪,王艳萍,黄惠仪,罗惠玲
    2017, 25(2):  187-190.  DOI: 10.11852/zgetbjzz2017-25-02-23
    摘要 ( )   PDF (58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2014年1月-2016年6月本院NICU中1 221例疑患感染性疾病新生儿的2 133份痰、血液、尿等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分离,用K-B法或仪器自动匹配系统分析致病菌及对抗菌素的耐药性。结果 2 133分标本中共分离革兰阴性杆菌235株,占所检出细菌的56.5%(235/416),位列前5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9.8%)、肺炎克雷伯菌(28.9%)、铜绿假单胞菌(13.2%)、鲍曼不动杆菌(6.1%)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5.9%)。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率分别为45.7%(32/70)和39.7%(27/68),对氨曲南、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妥布霉素和氨苄青霉素均有较高的耐药率(53.1%~100%),但对加酶抑制剂的抗菌素耐药率低,未发现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菌株。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6.1%、21.4%、 100%。此外,所检出的革兰阴性杆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均保持较低的耐药率(<20%)。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是本院NICU的主要流行菌,定期进行细菌分布和耐药性监测,可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依据,有助于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武陵山区农村6~24月龄儿童营养不良流行特征分析
    肖体敢,曾菊华,黄志
    2017, 25(2):  191-193.  DOI: 10.11852/zgetbjzz2017-25-02-24
    摘要 ( )   PDF (38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武陵山区农村6~24月龄儿童营养不良现状,为改善该地区儿童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PPS抽样方法,在武陵山区7个县农村抽取2 228名6~24月龄的儿童。测量身高、体重,应用WHO身高标准体重法进行营养评价。结果 武陵山区农村6~24月龄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为13.20%,营养不良儿童中以生长迟缓患病率最高,为8.71%,其次为低体重6.19%,消瘦3.90%。营养不良患病率在性别、民族、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武陵山区6~24月龄儿童营养不良的患病情况仍有待改善,长期慢性营养性缺乏是该地区存在的主要营养不良问题,建议制定相关的营养干预措施,不断提高该地区儿童营养健康状况。
    2005-2014年成都市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情况分析
    杨柳,张建新,李春荣,赵顺霞,陈怀良
    2017, 25(2):  194-197.  DOI: 10.11852/zgetbjzz2017-25-02-25
    摘要 ( )   PDF (53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成都市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现状和特点,为制定降低和控制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2005-2014年成都市儿童意外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各年龄组总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P<0.05),下降最明显的是新生儿死亡率和28 d以上婴儿死亡率。1~4岁儿童死亡率的下降趋势和意外死亡率各年龄组下降趋势均不明显。同时,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占总体死亡的比例呈上升趋势(χ2=4.50,P=0.03)。从意外死亡原因来看,新生儿期和大于28 d婴儿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意外窒息(分别占88.37%和83.85%),1~4岁儿童意外死亡主要死因是溺水和交通意外(分别占58.16%和16.51%)。城乡比较,城市意外死亡无下降趋势(P>0.05),而农村意外死亡有下降趋势(P<0.05).且城乡间主要死亡原因顺位不同。城市前三位是意外窒息(38.48%),溺水(22.49%)和交通意外(15.44%);农村前三位是溺水(41.45%),意外窒息(33.79%),交通意外(12.08%)。结论 控制和降低儿童意外伤害的死亡将是下一步降低儿童死亡的重要工作内容,应根据地区的环境特点、儿童年龄特点,加强对家长的健康宣教及建立和完善意外伤害的社会急救体系等干预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儿童因意外造成的死亡,提高儿童的生存水平。
    住院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192例汇总分析
    张亚婷,徐丁,王凡,韩亚梅
    2017, 25(2):  198-199.  DOI: 10.11852/zgetbjzz2017-25-02-26
    摘要 ( )   PDF (50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甘肃地区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发病特征,并结合相关临床资料对其加以分析。方法 选择本院新生儿病区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可疑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心脏彩超检查,对其结果从CHD的类型构成比、早产儿及足月儿的发病特点、复杂CHD发病的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其原因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本研究期间共收治19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普通型170例,以房间隔缺损为主(52例,30.6%),复杂先心29例,以肺动脉闭锁为主(6例 20.7%),同时发现,复杂CHD发病存在两个特征性高峰年龄段及临床表现,第一高峰为生后前五天,约51.7%患儿在此期间发病,主要临床征象为青紫,发绀,且高氧试验阴性;另一高峰为生后20~32 d左右,约37.9%患儿在此期间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重症肺炎,病死率极高,值得注意。结论 CHD发病率较高,且复杂CHD预后差,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主要因素。   
    学龄前儿童应用氟离子透入法预防龋齿的效果观察
    陈玲,邓红岩,张忠良,秦锐,陈建
    2017, 25(2):  200-202.  DOI: 10.11852/zgetbjzz2017-25-02-27
    摘要 ( )   PDF (55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学龄前儿童开展氟离子透入法预防龋齿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将28所托幼机构的3~4岁儿童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的儿童在进行口腔健康指导的同时采用南京医科大学生产的NF-Ⅱ型护齿仪进行氟离子透入防龋,一年两次;对照组儿童常规口腔健康指导,两年后观察两组儿童的患龋率、龋均和新龋发生率。结果 两年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患龋率分别为67.9%、74.3%;龋均分别为3.5±3.9、4.9±3.7 ;新龋发生率分别为17.3%、23.4%,患龋率、龋均、新龋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每半年专业应用一次氟离子透入可以有效预防儿童乳牙龋的发生。
    影响脑性瘫痪患儿合并癫痫的危险因素分析
    乔文兴,延春红
    2017, 25(2):  203-205.  DOI: 10.11852/zgetbjzz2017-25-02-28
    摘要 ( )   PDF (39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影响脑性瘫痪(CP)患儿合并癫痫的危险因素,为防治CP患儿癫痫的发作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5年1月我院477例CP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患儿入院时有无癫痫发作分为癫痫发作组(病例组)和无癫痫发作组(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等进行比较,并对脑性瘫痪患儿继发癫痫的相关因素进行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纳入的477例CP患儿中有86例合并癫痫(18.0%),癫痫患儿以四肢瘫最多见(61.6%),强直阵挛性发作是癫痫发作的主要类型(4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低出生体重(OR=2.793,P<0.05)、脑软化(OR=3.185,P<0.05)、颅内出血(OR=3.581,P<0.05)、脑结构畸形(OR=5.839,P<0.05)是CP患儿合并癫痫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P患儿中具有脑软化、颅内出血、低出生体重及脑结构畸形的发生癫痫的风险显著增高,应当给予临床重视。
    适宜技术
    串联质谱技术在高危儿原发性肉碱缺乏症的价值
    陈大宇,李哲涛,谭建强,郑敏
    2017, 25(2):  206-207.  DOI: 10.11852/zgetbjzz2017-25-02-29
    摘要 ( )   PDF (46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运用串联质谱技术检测2 493例高危儿患者的肉碱谱代谢水平,了解本区域高危儿原发性肉碱缺乏群体的发生情况,及其基因突变表达方式以及串联质谱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4月本院住院及门诊疑似遗传代谢疾病高危患儿共2 493例,运用串联质谱技术筛查酰基肉碱谱水平,经基因测序确诊,初步了解本地区高危儿肉碱缺乏症发病情况,并进行随访治疗。结果 在2 493例高危儿的检测结果中,肉碱代谢障碍初筛阳性为55例,占2.21%;原发性肉碱缺乏症确诊例数为10例为0.4%。致病突变位点存在五种类型。结论 本区域高危儿群体原发性肉碱缺乏症所占遗传代谢疾病比率较高,基因突变类型与其他地区存在差别。在诊疗该疾病过程中,运用串联质谱技术对该群体进行早期筛查可以为临床提供有力依据和方向。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路径在婴儿养育中的应用
    向卉,陈虹,李雪莉
    2017, 25(2):  208-210.  DOI: 10.11852/zgetbjzz2017-25-02-30
    摘要 ( )   PDF (47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路径对婴儿期儿童早期教育的效果,为婴儿养育寻求有效的方法。方法 2014年3月份按照入选标准收集在本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30~42 d的34名婴儿为干预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按照健康教育路径对婴儿进行早期教育相关内容训练;另按照入选标准随机选取31名婴儿为对照组,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儿童保健。两组均未参加任何机构的早期教育。两组婴儿满12月时进行发育商、体重、身高的测试和常见病发病率情况及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组在适应性、精细运动、个人社交3个能区的发育商高于对照组6分左右;在大运动、语言2个能区的发育商高于对照组11分左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体重、身高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病发生率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婴儿期早期教育,可有效提高婴儿神经心理发育,减少常见病患病率,值得积极推广实践。
    个案报道
    产前超声发现伴心血管系统发育异常的新生儿特纳综合征1例
    王雪峰,汪吉梅,严樱榴
    2017, 25(2):  211-213.  DOI: 10.11852/zgetbjzz2017-25-02-31
    摘要 ( )   PDF (56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特纳综合征(turner syndrome,TS)又称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由X染色体的全部或部分缺失导致。Dr.Henry H.Turner于1938年首次报道。提高对TS产前表现及新生儿期的认识,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本文就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新生儿科1例新生儿TS患儿的产前B超、核型分析及临床表现进行讨论。
    3p21.31微缺失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罗俊,邹彩艳,徐芬,黎红平,黄艳,王辉林,卢光进
    2017, 25(2):  214-216.  DOI: 10.11852/zgetbjzz2017-25-02-32
    摘要 ( )   PDF (55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提高对3p21.31微缺失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和基因特征的认识。方法 分析总结1例3p21.31微缺失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型、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及基因检测方面的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 患儿女,20 min,因“孕34+6周,生后反应低下”入院。入院后应用染色体芯片检测技术,并采用高密度寡核苷酸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rray-CGH)证实3p21.31区域微缺失,缺失片段大小为461 kb,该缺失区域内涉及多个OMIM疾病致病基因包括有QARS及LAMB2,患儿父母染色体芯片检查结果均未发现异常。复习文献报道3p21.31微缺失综合征的临床表型,主要有智力低下/发育迟缓、肌张力低下、弓形眉毛及眼睛异常。结论 发育迟缓伴眼睛异常需注意考虑3p21.31微缺失综合征可能,通过染色体芯片检测技术以及高密度寡核苷酸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帮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