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尚 峰,虞成凯,杨 鹏. 正态资料下采用α'调整作为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目标区有效性研究的桥接方法[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8, 23(1): 59-64. |
[2] |
柏建岭,陈梦锴,于 浩,赵 杨,蔡晶晶,黄丽红,蒋志伟,陈 峰. 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中两种一致性评价方法的比较[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7, 22(9): 1017-1021. |
[3] |
蔡晶晶,柏建岭,陈 峰,于 浩. 基于混合先验的MRCT中疗效一致性的评价[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6, 21(2): 190-196. |
[4] |
林洁, 魏永越, 陈峰, 于浩. 中心效应及中心间样本不均衡对临床疗效评价的影响[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2, 17(4): 428-432. |
[5] |
王菲, 谢海棠, 江波, 言方荣. 多中心临床试验疗效一致性评价方法[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1, 16(10): 1126-1131. |
[6] |
杨娟, 何迎春, 许羚, 吕映华, 陈君超, 郑青山.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疗效的系统评价[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8, 13(9): 1029-1036. |
[7] |
丁红, 于浩, 赵杨, 苏炳华, 陈峰. 多中心临床试验中实验室数据的定性分析方法[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6, 11(8): 955-957. |
[8] |
戴国华, 张伯礼, 郭治昕, 商洪才, 张俊华, 赵敏, 张军平. 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协作单位的选择[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6, 11(6): 717-720. |
[9] |
曹波, 邹建东. 多中心临床试验随机设计的 SAS 可视化实现[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6, 11(5): 596-600. |
[10] |
赵杨, 于浩, 娄冬华, 郎素平, 易洪刚, 陈峰. 交叉设计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混合效应模型[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5, 10(1): 116-120. |
[11] |
于浩, 陈峰. 临床试验中中心效应的评价及处理方法[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4, 9(9): 1073-1076. |
[12] |
郑青山, 孙瑞元, 陈志扬. 新药临床试验最低例数规定的安全性评价[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3, 8(3): 354-355. |
[13] |
闫宇翔, 王洪源, 王仁安. 新药临床等效性分析方法及其评价[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3, 8(2): 219-222. |
[14] |
郑青山, 孙瑞元, 陈志扬1. 临床两组药物等效的判断方法及其辨析[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2, 7(6): 559-561. |
[15] |
郑青山, 孙瑞元. 药效指标等级划分的常见问题及其数据处理[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2, 7(5): 469-4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