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04年 第9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04-10-26
    综述
    细胞色素P450 与药物代谢的研究现状
    朱立勤, 娄建石
    2004, 9(10):  1081-1086. 
    摘要 ( 181 )   PDF (207KB) ( 10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细胞色素P450(CYP)在众多中西药物代谢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与药物代谢相关的CYP 亚型、CYP 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关系及中药对CYP 的影响, 旨在合理解释和预测临床上药物间相互作用和药物不良反应等。同时选择适当的药物作为探针来评价CYP 的活性, 为实现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科学依据。
    细胞膜糖蛋白P170 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张育
    2004, 9(10):  1087-1090. 
    摘要 ( 86 )   PDF (155KB) ( 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药耐药性的发生是肿瘤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 而肿瘤细胞多药耐药基因1(MDR1) 编码的细胞膜糖蛋白P170 表达的增加是最常见的发生机制。近年来针对细胞膜糖蛋白P170 抑制剂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 本文就目前细胞膜糖蛋白P170 抑制剂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研究原著
    灵菌红素抗癌细胞浸润转移作用及对MMPs 活性的影响
    张靖, 沈亚领, 刘建文
    2004, 9(10):  1091-1095. 
    摘要 ( 83 )   PDF (223KB) ( 1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灵菌红素在体外对癌细胞浸润、转移的抑制作用, 并探讨其分子机理。方法: 用创伤试验测定高转移性人肺腺癌细胞95-D 的运动能力, 用浸润杯试验法研究细胞的浸润能力, 用明胶酶谱分析法观察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2 和9(MMP-2,-9) 的能力, 通过Western-blot 印迹法, 定量分析细胞质内NF-κB 的蛋白量,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 检测细胞内的药物浓度。结果: 在非细胞毒作用的浓度范围, 2. 5 μmol·L-1 灵菌红素作用于肿瘤细胞12 h后, 抑制癌细胞的运动能力达42 %, 同时, 显著抑制癌细胞的浸润转移(EC50=5 μmol·L-1) 。灵菌红素可明显抑制肿瘤细胞MMP-2, 9 的分泌, 增加肿瘤细胞质内NF-κB 蛋白量, 抑制胞内NF-κB 蛋白的活化。灵菌红素能有效通过细胞膜, 其药效学作用与细胞内药物浓度相关。结论: 灵菌红素能有效地进入细胞内, 通过调节肿瘤细胞内NF-κB 蛋白活性来抑制MMP-2,-9 的表达, 从而抑制癌细胞的浸润转移。
    苦参素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对MMP-2 表达的影响
    周爱玲, 罗琳, 茅家慧, 朱燕
    2004, 9(10):  1096-1100. 
    摘要 ( 92 )   PDF (305KB) ( 2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苦参素预防及治疗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CCl4 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SD 大鼠28 只, 随机分为4 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苦参素预防组、苦参素治疗组。实验10 周末, 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总胆汁酸(TBA)及谷氨酸转移酶(GGT); 光镜、电镜观察肝细胞结构和肝纤维化程度;RT-PCR 和蛋白酶谱法检测肝组织中MMP-2 mRNA 、MMP-2 蛋白的表达。结果: 苦参素预防与治疗给药均能明显降低CCl4 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 、AST 、TBA 及GGT 水平(P<0. 05,P<0. 01) 。苦参素预防组、治疗组大鼠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减轻, 假小叶结构明显减少。苦参素预防组、治疗组肝细胞结构接近正常, Disse 间隙、肝细胞内胶原纤维明显减少, 且苦参素预防组肝纤维化程度轻于治疗组。苦参素预防组、治疗组肝组织中MMP-2mRNA 、MMP-2 活性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 05, P<0. 01) 。结论: 苦参素对CCl4 诱导的肝纤维化有预防及治疗作用, 其部分机制为通过减少MMP-2mRNA 、MMP-2 活性蛋白的表达, 促进细胞外基质(ECM) 的降解, 抑制ECM 沉积, 从而减轻或逆转肝纤维化。
    辛伐他汀对肾性高血压心肌纤维化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影响
    汪燕舞, 熊永炎, 陈智龙, 李莉
    2004, 9(10):  1101-1104. 
    摘要 ( 78 )   PDF (214KB) ( 1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辛伐他汀(simvastatin) 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心肌纤维化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 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二肾一夹肾血管性高血压(2K1C-RH) 大鼠模型, 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3 组:假手术组、高血压组、辛伐他汀治疗组。术后4 周末,开始以辛伐他汀(5 mg·kg-1·d-1) 灌胃, 共8 周。测量大鼠收缩压(SBP) 、心肌总胶原容积分数、心肌胶原浓度以及CTGF 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高血压组的收缩压、心肌总胶原容积分数、心肌胶原浓度显著增加(P<0. 01), CTGF 表达上调(P<0. 01), 辛伐他汀抑制2K1C-RH 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发展和心肌组织中CTGF 的表达(P<0. 05) 。结论: 辛伐他汀能抑制高血压心肌纤维化, 可能与下调CTGF 的表达有关。
    中华眼镜蛇毒活性组分体外抑制三维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余清声, 刘晓颖, 覃媛, 黄劭
    2004, 9(10):  1105-1109. 
    摘要 ( 91 )   PDF (314KB) ( 1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中华眼镜蛇毒活性组分的抗血管生成作用。方法: 采用拟血管生成三维培养法, 观察活性组分对体外血管生成的抑制效应。结果: 活性组分可抑制内皮细胞在培养基质中生成血管网状三维结构的反应, 0. 6 、1. 2 、2. 4 μg·ml-1的不同浓度组分抑制程度不同。在0. 6 μg·ml-1 浓度组, 培养基质Matrigel 中的内皮细胞团只形成局部的、不完整的空间网状结构;在1. 2 μg·ml-1 浓度组, 悬浮于凝胶中的细胞团所形成的管芽不能相互连接而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在2. 4 μg·ml-1 浓度组, 细胞散在悬浮于胶层中大部分不能粘聚, 且随培养时间的延长无明显的结构变化。结论: 中华眼镜蛇毒活性组分具有体外抑制血管生成的生物活性。
    血管紧张素Ⅱ和缬沙坦对血管内皮细胞AT1/AT2及eNOS 表达的调节作用
    王炎, 汪培华, 汪道文
    2004, 9(10):  1110-1114. 
    摘要 ( 79 )   PDF (222KB) ( 1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缬沙坦在血管内皮细胞中对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 受体I 型(AT1) 和Ⅱ型(AT2) 、一氧化氮合酶(eNOS) 的表达和一氧化氮(NO) 生成的影响。方法: 使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HUVECs), 分为对照组、Ang Ⅱ组、缬沙坦组和Ang Ⅱ加缬沙坦组, 作用不同时间, 检测AT1/AT2 的mRNA和蛋白表达、eNOS 的蛋白表达和NO 的生成。结果: 在HUVECs 细胞中未检测到AT2的蛋白表达,Ang Ⅱ 、缬沙坦均显著抑制细胞中AT1的mRNA 和蛋白表达, 且缬沙坦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效应, Ang Ⅱ作用36 h 显著抑制NO 的生成而合用缬沙坦可明显逆转该效应。结论: 在HUVECs 中缬沙坦可通过自身的结合下调AT1, 并能逆转Ang Ⅱ长时间作用对NO生成的抑制作用, 提示缬沙坦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
    唐古特大黄多糖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
    曹晓林, 刘莉, 王志鹏, 刘振国, 梅其炳
    2004, 9(10):  1115-1118. 
    摘要 ( 101 )   PDF (205KB) ( 1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唐古特大黄多糖(Rheum tanguticum polysaccharides, RTP) 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水浸束缚应激法(water immersion and restraint stress, WRS) 复制大鼠应激性胃溃疡模型, 提前灌胃给予大黄多糖, 应激6 h 后处死动物,观察溃疡指数和胃粘膜损伤程度的变化, 检测血清及胃粘膜组织中超氧物歧化酶(SOD) 和丙二醛(MDA) 的变化。结果: RTP 能明显降低应激大鼠胃粘膜溃疡指数和胃粘膜MDA 水平, 升高血清和胃粘膜SOD 活性。结论: RTP 对水浸束缚应激引起的大鼠应激性胃溃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可能是大黄治疗应激性胃溃疡的有效成分之一。
    霉酚酸酯对2 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余堂宏, 贾汝汉, 丁国华, 熊燕, 陈健
    2004, 9(10):  1119-1122. 
    摘要 ( 77 )   PDF (190KB) ( 1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霉酚酸酯对2 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及霉酚酸酯治疗组。霉酚酸酯组给予霉酚酸酯(15 mg·kg-1·d-1) 治疗。13 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尿白蛋白排泄率、内生肌酐清除率、血糖、血脂、血胰岛素;HE 及PAS 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 及胶原(Col I 、Col Ⅲ) 的表达。结果: 霉酚酸酯可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内生肌酐清除率、减轻早期肾小球肥大, 且不同程度降低肾组织CTGF 表达及Col I 、Col Ⅲ的沉积。结论: 霉酚酸酯对2 型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 此作用可能与霉酚酸酯降低肾组织中CTGF 的表达, 减少系膜外基质的沉积有关。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头孢美唑抗生素后效应期间大肠埃希菌形态学特征
    张永青, 王睿, 朱曼, 张健鹏, 张咏梅, 同军
    2004, 9(10):  1123-1127. 
    摘要 ( 107 )   PDF (238KB) ( 1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头孢美唑体外抗生素后效应(PAE) 期间E. coliATCC25922 的形态学观察, 深入探讨其抗生素后效应形成机制。方法: 采用菌落计数法测定头孢美唑对E. coli 的PAE的同时,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体外PAE 期间4MIC 、128 MIC 的头孢美唑不同时间点E. coli. ATCC25922 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菌落计数法测定4MIC 、128 MIC 头孢美唑的体外PAE 分别为-0. 03 h和3. 65 h 。原子力显微镜结果表明低浓度(4 MIC)时细菌呈丝状体, 高浓度(128 MIC) 时细菌呈球状体, 而且在菌落计数法所测定的PAE 之后仍有细菌形态学改变。结论: 不同浓度的头孢美唑PAE 期间E. coli 菌体形态呈现不同的变化, 从而显示了不同浓度的头孢美唑PAE 期间对E. coli 具有不同的作用靶位。
    不同剂量和不同给药次数的链脲霉素对大鼠胰岛的影响
    闻智鸣
    2004, 9(10):  1128-1133. 
    摘要 ( 100 )   PDF (283KB) ( 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和不同给药次数的链脲霉素(STZ) 诱发胰岛炎和损害α、β细胞的程度。方法: 将Wistar大鼠分成6组:对照组;A组:STZ 50mg·kg-1·d-11 次给药;B 组:STZ 50 mg·kg-1 ·d-连续2 d 给药;C组:STZ 50 mg·kg-1·d-1 连续3 d 给药;D 组:STZ 30 mg·kg-1·d-1 连续5 d 给药;E 组:STZ 80 mg·kg-1·d-1 1 次给药。观察各组大鼠的体重和末梢血糖变化, 择期摘取大鼠的胰腺制作成组织切片, 进行HE, Azan 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组织学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各组大鼠的胰腺均存在明显的胰岛炎, D 组胰岛的炎细胞浸润、空洞形成和组织纤维化较其他各组显著严重, 各组残留胰岛数量、胰岛平均面积、β 细胞面积和β 细胞面积/胰岛平均面积之比均显著减少, 尤其是C 、D 和E 组最明显;相反, 各组的α细胞面积和α细胞面积/胰岛平均面积之比因α细胞的显露而显著增大。结论: STZ 可同时诱发化学性胰岛炎和自身免疫性胰岛炎, 破坏α细胞和β 细胞, 使胰岛出现空洞形成和组织纤维化。STZ 80 mg·kg-1 ·d-11 次给药可造成最严重的胰岛损害。
    抗焦虑药物对束缚应激大鼠作用的分子机制探索
    黄欢捷, 邵蓓, 郑荣远, 李剑敏, 王宗敏, 颜志钦, 谢丽薇
    2004, 9(10):  1134-1136. 
    摘要 ( 86 )   PDF (161KB) ( 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为了探讨抗焦虑药物治疗焦虑症状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束缚应激模型, 观察抗焦虑药物帕罗西汀用药组大鼠的旷场行为和下丘脑c-fos 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应激大鼠在旷场中的穿行格数和直立次数明显增加, 下丘脑室旁核c-fos 表达显著增加, 而帕罗西汀用药组能减少大鼠在旷场中的活动和下丘脑室旁核c-fos 表达。结论: 帕罗西汀对束缚应激大鼠脑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c-fos 基因表达有关。
    缬沙坦和螺内酯对高血压大鼠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的作用
    段小春, 王晋明, 王芳, 李恒, 秦晋梅
    2004, 9(10):  1137-1141. 
    摘要 ( 77 )   PDF (232KB) ( 1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 和WKY大鼠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 的浓度和表达及缬沙坦与螺内酯对SHRIGF-1 的影响, 探讨IGF-1 与心肌肥厚的病理机制。方法: 将18 只6 周龄SHR 随机分成3 组, 每组6 只。其中2 组分别灌胃缬沙坦30 mg·kg-1·d-1和螺内酯20 mg·kg-1·d-1, SHR 阳性对照组给正常饮水, 并与雄性同周龄WKY 大鼠比较。实验期为13 周, 放射免疫法检测心肌IGF-1 的浓度, 免疫组化法检测4 组大鼠心肌IGF-1 的表达。结果: SHR 对照组IGF-1 表达和浓度均明显高于WKY 组(P<0. 01), 缬沙坦组和螺内酯组的IGF-1 较SHR 对照组下降(P<0. 01), 而且缬沙坦组比螺内酯组下降的更明显(P<0. 05), 两组血压、LVM/BW 均显著低于SHR 组(P<0. 01) 。结论: IGF-1 在肥厚心肌中表达明显增加, 而缬沙坦和螺内酯在降压的同时可以抑制IGF-1 的表达, 提示IGF-1 在心肌肥厚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吡格列酮对培养的心肌细胞肥大的抑制作用
    周庆峰, 王洪新, 符丽娟, 杨育红
    2004, 9(10):  1142-1146. 
    摘要 ( 90 )   PDF (211KB) ( 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 观察吡格列酮对高浓度葡萄糖与去甲肾上腺素共同诱导的肥大心肌细胞的影响, 进一步推测吡格列酮对糖尿病性心肌肥大的可能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以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为模型分组给药后, 用显微镜目镜计数心肌细胞搏动的频率;用Lowry' s 法测心肌细胞的蛋白质含量;用[3H] leucine 标记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的合成;利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测心肌细胞的体积。结果: 吡格列酮在1 ~ 10 μmol·L-1 浓度对25. 5 mmol·L-1高糖与1 μmol·L-1去甲肾上腺素联合诱导的肥大心肌细胞的蛋白含量、蛋白合成及体积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抑制肥大的效果比1 μmol·L-1 维拉帕米更为显著;同时观察到10 μmol·L-1吡格列酮同1 μmol·L-1维拉帕米一样有抑制心肌细胞搏动的作用。结论: 吡格列酮能有效抑制高糖与去甲肾上腺素联合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作用于PPARγ来实现的。
    白藜芦醇诱导K562 细胞凋亡过程中活性氧水平的改变
    郝春燕, 苏海翔, 魏虎来, 张哲文
    2004, 9(10):  1147-1149. 
    摘要 ( 81 )   PDF (151KB) ( 1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K562 细胞的凋亡诱导效应和对K562 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影响。方法: 应用噻唑蓝(MTT) 比色法、光镜、DNA 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FCM) 检测细胞凋亡;FCM 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 水平。结果: 白藜芦醇显著抑制K562 细胞增殖, 并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DNA 电泳可见梯状条带出现;FCM 分析显示S 期细胞数明显增多, 出现S/G2 期阻滞, ROS 水平升高。结论: 白藜芦醇诱导K562 细胞凋亡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有关。
    神经生长因子颅内注射治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评价
    李军荣, 曹辉, 李学平, 杨文娟, 钱继跃
    2004, 9(10):  1150-1153. 
    摘要 ( 100 )   PDF (160KB) ( 1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神经生长因子颅内注射治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将90 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3 组, 每组30 例:对照组, 微创清除术后每日给予生理盐水2 ml 颅内注射, 4 d 后改为每日注射用水2 ml 肌注;治疗1 组, 微创清除术后每日给予生理盐水2 ml 颅内注射, 4 d 后改为每日神经生长因子2 ml 肌肉注射;治疗2 组, 微创清除术后每日给予神经生长因子2 ml 颅内注射, 4 d后改为每日神经生长因子2 ml 肌肉注射, 3 组疗程均为14 d 。采用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ADL) 量表评分及死亡率等方法对治疗1月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3 组病例死亡率分别为对照组(13. 3 %) 、治疗1 组(10. 0 %) 、治疗2 组(10. 0 %) (P >0. 05); 治疗1 组和治疗2 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0 %, 66. 67 %) 和(70 %, 80 %), 比对照组(20 %、36. 67 %) 高(P<0. 05); 治疗1 组和治疗2 组ADL 量表评分比对照组好(P<0. 05) 。结论: 神经生长因子能提高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降低致残率, 明显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颅内注射效果更好。
    大蒜黄酮的分离及抗内毒素活性的评价
    蒋栋能, 郑江
    2004, 9(10):  1154-1156. 
    摘要 ( 82 )   PDF (132KB) ( 1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筛选和评价大蒜提取成分的抗内毒素作用。方法: 通过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从大蒜中筛选出2 个成分(大蒜黄酮1 、2), 采用动态浊度法测定其体外中和内毒素的能力, 观察其对内毒素(20 mg·kg-1)攻击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 大蒜黄酮2 能直接中和内毒素, 对内毒素攻击小鼠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结论: 大蒜黄酮2 具有显著的抗内毒素活性。
    山茶花总黄酮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罗胜勇, 董六一, 范丽, 方明, 陈志武
    2004, 9(10):  1157-1159. 
    摘要 ( 69 )   PDF (142KB) ( 1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山茶花总黄酮(TFC) 对小鼠急性脑缺血和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结扎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建立脑缺血模型, 观察TFC 对小鼠死亡率及死亡时间的影响。建立局灶性脑缺血(MCAO) 模型, 观察TFC 大鼠对行为学、脑梗死面积的影响, 并测定缺血侧脑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丙二醛(MDA) 及一氧化氮(NO) 含量。结果: TFC 80 、40 mg·kg-1 组可降低缺血小鼠的死亡率, 延长死亡时间;60 、30 、15 mg·kg-1 组可改善行为障碍,降低行为学评分;60 、30 mg·kg-1 组可减少MCAO 大鼠脑梗死范围, 降低脑组织中MDA 、NO 含量, 抑制LDH 活性的下降。结论: TFC 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和抑制NO 生成有关。
    延参健胃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杜宝俊, 李振华, 李保双
    2004, 9(10):  1160-1164. 
    摘要 ( 88 )   PDF (196KB) ( 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延参健胃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与阳性对照药平行对照的方法, 完成病例202 例,其中试验组103 例, 对照组99 例。观察中医证候表现及通过胃镜、胃粘膜活检了解胃粘膜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变化。结果: 病理疗效试验组临床控制率21. 36 %, 显效率28. 16 %, 对照组临床控制率14. 14 %, 显效率16. 16 %(P<0. 05);证候疗效试验组临床痊愈率25. 24 %, 显效率47. 57 %, 对照组临床治愈率12. 12 %, 显效率为36. 36 %(P<0. 05)。临床试验过程中血、尿、便常规检查及心电图、肝、肾功能实验室检查, 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延参健胃胶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辨证属寒热错杂证的患者有确切的治疗作用, 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阿莫西林、甲硝唑和胶体次枸橼酸铋三种药物联用对大鼠胃溃疡模型的影响
    章杰兵, 古卓良, 周国华
    2004, 9(10):  1165-1167. 
    摘要 ( 81 )   PDF (144KB) ( 1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阿莫西林、甲硝唑和胶体次枸橼酸 铋联合使用对3 种大鼠胃溃疡模型的影响, 为临床 合理选用药物治疗消化道溃疡提供参考。方法: 用 大鼠做成水浸应激性胃溃疡、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及 乙酸烧灼型胃溃疡3 种模型, 试验组给予阿莫西林 (225 mg·kg-1) 、甲硝唑(112 mg·kg-1) 和胶体次枸橼 酸铋(56 mg·kg-1) 混合物;阳性对照组给予西咪替 丁(112 mg·kg-1); 阴性对照组给予2 %羧甲基纤维 素钠(CMC-Na) 。结果: 试验组呈剂量依赖性保护大 鼠水浸应激性胃溃疡形成, 有效剂量为 112 mg·kg-1;呈剂量依赖性保护大鼠幽门结扎型溃 疡形成, 有效剂量为56 mg·kg-1;呈剂量依赖性促进 大鼠乙酸烧灼溃疡的愈合, 有效剂量为 112 mg·kg-1结论: 试验组呈剂量依赖性对大鼠水 浸应激性胃溃疡显示保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减少 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的程度;呈剂量依赖性促进 乙酸烧灼溃疡的愈合, 但作用均弱于西咪替丁。
    血塞通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 的临床研究
    胡有志, 石杰, 向楠, 张峰, 王艳丽, 冯德勋, 邓阿黎
    2004, 9(10):  1168-1171. 
    摘要 ( 120 )   PDF (164KB) ( 2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血塞通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 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以血塞通片 为对照, 进行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 中心临床试验。结果: 血塞通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 总有效率为82. 1 %, 对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7. 2 %, 能明显改善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 的各种症 状, 对中医症状的总有效率为86. 6 %, 在治疗1 周 后, 对中医证候和中医证候总积分的改善优于对照 组(P<0. 01), 随着疗程的延长组间差异逐渐缩小, 治疗4 周后, 对中医症状和中医证候总积分的改善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血塞通滴丸的起效 时间缩短, 起效迅速, 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1); 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一般体检项目, 血、尿、粪常 规, 肝、肾功能试验前正常者试验后无异常。结论: 血塞通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 安全、 有效、起效时间快。
    盐酸特比萘芬溶液的透皮吸收
    陈铁锋, 余细勇, 林曙光, 杨敏, 江桂芬, 钱忆之
    2004, 9(10):  1172-1174. 
    摘要 ( 114 )   PDF (137KB) ( 2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1 %盐酸特比萘芬溶液经皮肤给药后药物在体内的吸收性和蓄积性。方法: 6 只新西兰大白兔, 每兔皮肤单次涂药液8 ml·d-1, 收集24 h 内药时血样。随后连续涂药液7 d, 收集每日峰、谷浓度血样,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 测定兔血清特比萘芬血药浓度。结果: 药物透皮吸收3 h Cmax 8. 3 ±3. 7 μg·L-1, 随着血药浓度下降维持一个较低水平。连续7 d, 药峰浓度在d 3 达10. 5 ± 3. 0 μg·L-1, 随后数日峰浓度维持于一平台水平, 谷浓度无明显变化。结论: 1 %盐酸特比萘芬溶液没有体内累积现象。
    大鼠去卵巢后对不同部位骨骼的影响
    许碧连, 吴铁, 崔燎, 刘钰瑜, 邹丽宜
    2004, 9(10):  1175-1178. 
    摘要 ( 62 )   PDF (159KB) ( 3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大鼠去卵巢90 d 后不同部位骨骼的变化特点。方法: 4. 5 月龄雌性SD 大鼠20 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去卵巢组, 均灌喂5. 6 %乙醇5 ml·kg-1·d-1, 持续90 d, 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测量胫骨上段和腰椎松质骨及胫骨中段皮质骨的动态和静态参数。结果: 去卵巢大鼠胫骨上段(PTM) 和腰椎(LV) 松质骨的骨量均减少, 其中PTM骨量减少80. 5 %, LV 骨量减少35. 0 %, 胫骨中段(Tx) 皮质骨的骨量未出现丢失, 只是骨内、外膜的骨形成增加。结论: 大鼠去卵巢后呈现高转换型骨质疏松表现, 不同部位的骨骼变化不同。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犬全血中两种基喜树碱活性成份
    张徐宁, 丁建花, 刘苏怡, 刘强, 范益, 胡刚
    2004, 9(10):  1179-1182. 
    摘要 ( 88 )   PDF (179KB) ( 1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犬全血中羟喜树碱两种活性成份羧酸型羟喜树碱(CHCPT)和内酯型羟喜树碱(L-HCPT)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荧光法, 检测器激发波长为363 nm, 发射波长为550 nm, Discovery C18 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三乙胺-0. 05 mol·L-1 磷酸氢二钾缓冲液(34 ∶5 ∶ 1 ∶60, pH:6. 8), 流速1. 0 ml·min-1,N2000 色谱工作站采集数据, 外标法计算药物浓度。结果: 全血样品中C-HCPT 、L-HCPT峰分离良好, 内源性杂质不干扰样品峰, 最低检测浓度为2. 5 μg·L-1。C-HCPT 、L-HCPT 浓度范围在2. 5 ~ 1500 μg·L-1间呈线性相关, 回归方程分别为y=11196x-921. 56 和y =11840x-5188. 4, 相关系数分别为r =0. 9998 和0. 9991, 绝对回收率分别为85. 5 %~ 98. 6 %和78. 4 %~ 89. 1 %, 相对回收率分别为100. 7 %~ 103. 9 %和96. 8 %~ 102. 0 %, 日内和日间变异均小于15. 0 %, 提取后样品-75 ℃ 冻存7 d 稳定。结论: 本实验方法具有专属性, 且灵敏、可靠, 适用于HCPT 类制剂给药后血药浓度的检测,有助于深入研究HCPT 两种活性成份C-HCPT 和LHCPT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利鲁唑片在健康男性人体内生物等效性研究
    蒋桂平, 张宏文, 王蔚青, 刘瑞民, 刘广余, 胡刚
    2004, 9(10):  1183-1186. 
    摘要 ( 107 )   PDF (175KB) ( 1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利鲁唑片生物浓度的固相萃取后HPLC-UV 检测方法, 研究其在健康男性人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20 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量随机交叉口服150 mg 利鲁唑片剂和进口参比制剂后于不同时间点静脉取血, 血浆经固相萃取, 甲醇洗脱吹干后用少量甲醇溶解后,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 应用内标法计算利鲁唑浓度。结果: 利鲁唑片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 分别为930 ±321 和798 ±306 μg·L-1, tmax 分别为0. 8 ±0. 5 和1. 2 ±0. 7 h, AUC0 ~ t 分别为3361 ±890和3301 ±886 μg·h-1·L-1,AUC0 ~ ∞分别为3661 ±886和3614 ±885 μg·h-1·L-1, t1/2 分别为8. 2 ±2. 8 和8. 1 ±2. 6 h 。AUC0 ~ t 和Cmax 的90 %置信区间为:96. 11 %~ 107. 77 %和101. 6 % ±135. 9 %。AUC0~ t 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 8 %±15. 5 %。结论: 国产利鲁唑片剂和进口片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感通颗粒抗感冒作用的实验研究
    张晓慧, 谢湘林, 周鸣, 李璐
    2004, 9(10):  1187-1189. 
    摘要 ( 92 )   PDF (139KB) ( 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感通颗粒对鼠非特异性炎症及免疫性炎症和解热止痛作用影响。方法: 采用小鼠耳壳炎症模型、大鼠足肿胀和棉球肉芽组织增生模型观察抗炎作用, 另外观察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解热镇痛作用。结果: 感通颗粒能抑制小鼠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壳炎症和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肿胀,减轻大鼠棉球肉芽组织的重量, 提高小鼠对碳末廓清指数和吞噬指数, 并具有解热止痛、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能。结论: 感通颗粒具有明显的消炎和抗感冒作用。
    单用或联合应用泛昔洛韦和肝炎灵对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影响
    陈小苹, 陈学福, 崇雨田
    2004, 9(10):  1190-1192. 
    摘要 ( 80 )   PDF (140KB) ( 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单用或联合应用泛昔洛韦和肝炎灵对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影响, 探讨泛昔洛韦及泛昔洛韦和肝炎灵联合应用抗HBV 的疗效。方法: 112 例初治的慢性乙肝患者, 采用分层随机化法分为3 组。泛昔洛韦组:39 例, 泛昔洛韦500 mg, tid; 肝炎灵组:33 例, 肝炎灵4 ml, 肌注, qod; 联合用药组:40 例, 泛昔洛韦+肝炎灵。每组治疗24 周, 随访24 周。治疗前与治疗后1 、3 、6 、12 个月时复查肝功能、乙肝血清标志物和HBV DNA, 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结束后3 组HBV DNA 阴转率分别为43. 6 %、18. 2 %、72. 5 %, ALT 复常率分别为69. 2 %、48. 5 %、90. 0 %, 联合用药但与肝炎灵组、泛昔洛韦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 05); HBeAg 阴转率分别为17. 9 %、9. 1 %、25. 0 %;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为10. 3 %、9. 1 %、17. 5 %, 3 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随访24 周3 组HBV DNA 阴转率分别为28. 2 %、15. 2 %、50. 0 %;HBeAg 阴转率分别为12. 8 %、9. 1 %、27. 5 %。治疗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泛昔洛韦抑制HBV DNA 优于肝炎灵, 联合用药能提高HBV DNA 阴转率, 泛昔洛韦对促进HBeAg 阴转、HBeAg/抗-HBe 血清转换的作用不明显, 联合用药也未能提高此作用;但联合用药增加HBeAg 阴转的持续应答率。
    设计·统计·方法
    多中心临床试验中实验室数据的定量分析方法
    丁红, 赵杨, 于浩, 苏炳华, 陈峰
    2004, 9(10):  1193-1196. 
    摘要 ( 105 )   PDF (157KB) ( 2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标准差标化法、均数倍数标化法、中位数倍数标化法以及正常值范围标化法等, 对不同中心实验室间的差异进行调整, 并探讨多中心临床试验中实验室数据的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可以消除中心间差异、性别间差异以及年龄间差异, 从而可以对不同中心、性别及年龄组的资料同时进行分析。多中心临床试验中实验室数据的分析必须进行标化,才能进行统一评价。
    新药临床试验中GCP 实施的问题与对策
    邓阿黎, 向楠, 赵映前
    2004, 9(10):  1197-1200. 
    摘要 ( 110 )   PDF (147KB) ( 2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阶段“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的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 笔者通过对新版GCP 的学习,分析目前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并探讨相应的对策。且响应国际新形势下对GCP 的要求, 深切感受到现阶段我国药品临床研究中实施GCP 的必要性和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