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2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2-03-26
    基础研究
    基于体外细胞实验和网络药理学研究乳香挥发油抗心脏肥大的作用机制
    谢梦蝶, 王衬衬, 李冰涛, 欧阳长生, 邱雨美, 李洪铭, 涂珺, 尚广彬, 汤喜兰
    2022, 27(3):  241-252.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2.03.001
    摘要 ( 289 )   PDF (13153KB) ( 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乳香挥发油抗心脏肥大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 ISO)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肥大模型研究乳香挥发油抗心脏肥大的作用。通过CNKI、Pubmed、Pubchem等数据平台检索筛选并收集乳香挥发油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心脏肥大疾病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乳香挥发油抗心脏肥大蛋白互作(PPI)网络和乳香挥发油“药物-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疾病”网络,筛选分析乳香挥发油抗心脏肥大的关键靶点,并采用荧光定量PCR实验进行关键靶点的验证。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体外细胞实验表明乳香挥发油可抑制ISO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表面积增大、蛋白合成增加以及心脏肥大相关胚胎基因心房钠尿肽(ANP)、β-MHC mRNA表达上调。基于文献筛选乳香挥发油有效成分86种,抗心脏肥大靶点36个。网络分析雌激素受体1(ESR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NOS3)、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肿瘤坏死因子(TN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是关键靶点,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乳香挥发油抑制ISO诱导的心肌细胞ESR1、PTGS2、TNF、MAPK14 mRNA水平上调,NOS3、PPARG mRNA水平下调。GO功能富集分析主要涉及脂多糖介导的信号通路、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控、质膜穴样内陷、酶结合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包含通路22条,主要与VEGF signaling pathway,TNF signaling pathway,Sphingolipid signaling pathway等相关。 结论:乳香挥发油活性成分可能是通过作用于ESR1、NOS3、PTGS2、TNF、MAPK14、PPARG等关键靶点,调节VEGF signaling pathway,TNF signaling pathway,Sphingolipid signaling pathway等途径,影响脂多糖介导的信号通路、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控、质膜穴样内陷、酶结合等改善心脏肥大。
    SIRT3在右美托咪定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任以行, 冷玉芳, 郭名君, 张健民, 石亚静, 陈凤, 刘馨
    2022, 27(3):  253-259.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2.03.002
    摘要 ( 302 )   PDF (6411KB) ( 1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3(SIRT3)在右美托咪定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雄性C57BL小鼠24只,随机分为4组(n=6):假手术组(Sham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及SIRT3抑制剂3-TYP组(3-TYP组)。Sham组仅进行假手术,其余三组通过夹闭肠系膜上动脉45 min再灌注2 h制备肠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前1 h时,3-TYP组腹腔注射3-TYP(5 mg/kg,稀释至0.3 mL),其余三组腹腔注射0.3 mL生理盐水;于缺血前30 min时,3-TYP组和Dex组均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25 μg/kg,稀释至0.3 mL),其余两组分别腹腔注射0.3 mL生理盐水。再灌注2 h时麻醉下处死小鼠,取肠组织,HE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病理学变化,并进行Chiu's肠损伤评分;分光光度法测定SIRT3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Dex组、3-TYP组病理学损伤加重,Chiu's评分升高,MDA含量增多,SIRT3活性水平与SOD2活性水平降低(P<0.05)。与I/R组相比,Dex组、3-TYP组病理学损伤减轻,Chiu's评分降低(P<0.05)。与I/R组相比,Dex组MDA含量减少,SIRT3活性水平与SOD2活性水平升高(P<0.05),3-TYP组MDA含量、SIRT3活性水平与SOD2活性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与Dex组相比,3-TYP组病理学损伤加重,Chiu's评分升高,MDA含量增多,SIRT3活性水平与SOD2活性水平降低(P<0.05)。 结论:SIRT3及其下游SOD2参与介导右美托咪定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氧化前胡素对乳腺癌MCF-7/DOX细胞多柔比星耐药的抑制作用
    董伟, 黄小英, 谢冰斌, 汤喜兰, 李洪铭, 邱雨美, 赵国巍, 梁新丽
    2022, 27(3):  260-266.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2.03.003
    摘要 ( 236 )   PDF (794KB) ( 2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氧化前胡素(oxypeucedanin, OPD)对人乳腺癌MCF-7/DOX细胞多柔比星耐药的影响并探究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CF-7/DOX细胞,MTT法检测OPD对MCF-7/DOX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考察OPD最大无毒浓度与多柔比星不同浓度联用对MCF-7/DOX细胞增殖的影响。qRT-PCR检测OPD与多柔比星联用对MCF-7/DOX细胞MDR1、MRP1及甘油磷脂代谢酶AGPAT2、CHKA、CEPT1、DGKA、PCYT1A、PLA2G15 mRNA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OPD与多柔比星联用对MCF-7/DOX细胞MDR1、MRP1、CHKA及CCTα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OPD 50 μg/mL与多柔比星联用作用于MCF-7/DOX细胞的IC50值低于多柔比星单独,其逆转倍数为1.56倍。与对照组比较,多柔比星组MCF-7/DOX细胞MDR1、MRP1和6种甘油磷脂代谢酶mRNA均下调(P<0.05或P<0.01),MDR1、MRP1、CHKA和CCTα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OPD 50 μg/mL与多柔比星联用组上述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与多柔比星组比较,OPD 50 μg/mL与多柔比星联用组MCF-7/DOX细胞上述基因表达进一步下调(P<0.05或P<0.01),上述4种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 结论:OPD可增强MCF-7/DOX细胞对多柔比星的化疗敏感性,逆转耐药,可能与其抑制甘油磷脂代谢途径有关。
    定量药理学
    华法林PPK/PD模型与多元回归法剂量模型的预测准确度比较
    连金芳, 刘亦伟, 林翠鸿, 黄品芳, 林荣芳
    2022, 27(3):  267-273.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2.03.004
    摘要 ( 240 )   PDF (724KB) ( 1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比较华法林PPK/PD模型与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的6个剂量模型的预测准确度,以期为华法林PPK/PD模型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使用华法林钠片口服抗凝治疗的住院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别用PPK/PD模型与其他6个模型模拟预测值。利用SPSS 23.0软件进行实测值与预测值的配对t检验,采用平均预测绝对偏差和预测偏差百分比两个评价指标并绘制预测偏差箱式图并从数据总体、不同剂量组、不同基因型组分别比较。结果:研究共纳入50例患者,7个模型中,只有PPK/PD模型、Wen等人模型和都丽萍等人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PPK/PD模型的预测准确度在总体数据、低中剂量、不同基因型患者间的预测准确度更高。Wen等人模型和李传保等人模型在高剂量组中的预测准确度较高。结论:华法林PPK/PD模型临床预测性能良好,可望为华法林精准给药提供参考。
    临床药理学
    个体化用药基因电子身份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孙媛媛, 邓锟红, 王思懿, 况赟, 邹婵, 郭成贤, 何庆南, 刘和林, 阳国平
    2022, 27(3):  274-280.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2.03.005
    摘要 ( 266 )   PDF (1856KB) ( 2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为跨过药物基因组学基础研究至临床便捷应用的鸿沟,作者提出了基因电子身份(形象称之为“基因脸谱”)概念,并基于此开发了一款集“基因-药物”信息解读、用药指导等于一体的个体化用药基因电子身份应用程序(即“基因脸谱”)。方法:“基因脸谱”以自主开发的“精准用药知识库”为数据基础,采用Java平台上的开源应用框架Spring Boot及Uni-APP跨平台技术构建APP,该知识库内容取自目前证据级别高的药品说明书、指南或重要文献等。结果:“基因脸谱”APP具有基因检测预约、基因知识介绍、个体化用药建议、用药记录、基因脸谱解读和精准用药知识库六大功能。个人通过一次检测300多个基因位点的基因型,结果导入形成个人用药基因“身份证”。用药时,通过“基因脸谱”扫描或输入药物名称,自动给出针对个人的用药建议,包括: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风险、可能疗效降低甚至无效的风险、可能需要调整剂量等,为安全用药增加一道基因防线;通过“基因脸谱”还可获取药物基因组学知识和药品基本信息。结论:基因脸谱是一款可快速实现药物基因组学到临床应用、可提高用药安全度的数字疗法产品,将开启促进个体化医学加速落地临床的新模式。
    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吴娟, 王志强, 周仁鹏, 杨晶晶, 秦慧玲, 张茜, 鲁超, 胡伟
    2022, 27(3):  281-286.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2.03.006
    摘要 ( 436 )   PDF (1247KB) ( 3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比较单次空腹条件下口服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评价受试试剂(T)和参比试剂(R)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开放、两制剂、三周期、三序列(TRR、RTR、RRT)、部分重复交叉试验设计,试验每周期空腹状态下给药一次(0.2 g),36例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2例。结果:36例健康受试者(女性9例,平均年龄31岁)入组试验。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AUC0-t和AUC0-∞经自然对数转化后的单侧95%置信区间上限分别为-0.0908、-0.0577、-0.0541,单侧95%置信区间上限均小于0;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索拉非尼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AUC0-t和AUC0-∞几何均值比值分别为101.65%、100.12%、99.24%,均在80.00%~125.00%范围内,因此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索拉非尼的Cmax、AUC0-t和AUC0-∞在空腹状态下生物等效性成立。结论:受试者空腹单次口服0.2 g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在空腹给药状态下生物等效。
    药物治疗学
    艾塞那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的预测因素研究
    邵茜, 郁亚南, 黄钰涵, 王晓彤, 凌宏威, 吕冬梅, 王涛
    2022, 27(3):  287-294.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2.03.007
    摘要 ( 239 )   PDF (958KB) ( 1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降低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重的影响因素,为T2DM患者艾塞那肽精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连续使用艾塞那肽治疗12个月的T2DM患者,测量患者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检测患者用药前及用药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胰岛素(PINS)、血脂、联合降糖治疗方案等。根据患者体重下降是否超过3%,将使用艾塞那肽治疗患者分为治疗应答组和治疗不应答组,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寻找艾塞那肽降低T2DM患者体重的预测因素。结果:治疗应答组T2DM患者病程明显短于不应答组(P<0.05);与治疗前临床指标相比,治疗应答组及不应答组体重、BMI、HbA1c、FPG、PPG、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明显下降,而稳态模型胰岛功能(HOMA-B)明显升高(P<0.001);艾塞那肽治疗6个月后,T2DM患者体重下降与基线体重和基线HbA1c密切相关(P<0.05)。结论:基线体重、HbA1c改善与艾塞那肽治疗6个月后体重下降呈正相关关系,是艾塞那肽治疗T2DM患者降低体重的可靠预测因素。
    氟达拉滨联合后置环磷酰胺用于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疗效分析
    王甜甜, 曹俊杰, 刘旭辉, 裴仁治, 陆滢
    2022, 27(3):  295-301.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2.03.008
    摘要 ( 260 )   PDF (710KB) ( 1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氟达拉滨(Flu)联合后置环磷酰胺(CTX)预防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治疗方法。方法:29例患者接受常规BUCY-ATG预处理方案。52例患者接受PTCy(Flu+BUCY+后置CTX预处理)方案(CTX 50 mg/kg,+3 d及+4 d)。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359 d,所有患者在第+30,+60天短串联重复序列(STR DNA)检测达到完全供体嵌合。PTCy组和BUCY-ATG组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和血小板计数≥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1.5 vs. 12) d和(12 vs.13) d,Ⅱ~Ⅳ度急性GVHD(aGVHD)、Ⅲ~Ⅳ度aGVHD和慢性GVHD的累计发生率分别为(30.8%vs. 31%)、(19.2%vs. 24.1%)和(5.8%vs. 24.1%)。累计总生存率(OS)和无病生存率(DFS)为65.5%vs. 62.1%,1年时的非复发死亡率(NRM)为75%和77%。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和EB病毒(EBV)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48.3%vs. 50%)和(6.9%vs. 3.7%)。结论:在缺乏HLA配型相合同胞供者和非亲缘全和供者的情况下,后置CTX的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但移植后的复发和感染仍然是影响患者长期存活的不良因素,寻找合适的移植方案仍然是当务之急。
    地佐辛自控镇痛泵术前应用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应激反应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厉永亮, 林海燕, 张玲玲, 董伊隆
    2022, 27(3):  302-306.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2.03.009
    摘要 ( 222 )   PDF (370KB) ( 1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究术前应用地佐辛自控镇痛泵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应激反应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0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麻醉前不进行自控镇痛泵,研究组术前进行地佐辛自控镇痛泵静脉镇痛,比较2组术后应激反应、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认知功能MMSE评分、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肾上腺素)水平、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各项指标比较,研究组术后12 h、24 h、3 d 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 h、24 h皮质醇、肾上腺素、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呼吸抑制、尿潴留、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前应用地佐辛自控镇痛泵,能显著减轻术后应激反应、降低炎症反应、改善术后认知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综述与讲座
    甲状腺激素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魏继芳, 岳红梅, 刘南玉, 宋佩佩, 谢莹莹, 王嘉琪, 魏雅倩
    2022, 27(3):  307-313.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2.03.010
    摘要 ( 299 )   PDF (1721KB) ( 2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疾病,以肺实质瘢痕形成为特征,导致生活质量降低和过早死亡。目前有研究证实甲状腺功能减退症(HT)可能在纤维化的发展中发挥作用,多个动物实验证明甲状腺激素(TH)可通过调节糖代谢、改善线粒体功能、抑制炎症等途径抑制肺纤维化。本文就TH与IPF的相关性进行总结,深入认识二者关系,以期未来IPF有新的治疗策略。
    铁死亡的机制及其在淋巴瘤中的研究进展
    李雯霞, 方柳圆, 钱申贤
    2022, 27(3):  314-321.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2.03.011
    摘要 ( 310 )   PDF (1312KB) ( 2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淋巴瘤是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目前淋巴瘤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分子靶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但耐药和复发难治仍是待解决的问题。铁死亡是新发现的一种细胞死亡模式,与铁依赖性的脂质过氧化损伤相关。靶向铁死亡为抑制淋巴瘤进展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从铁死亡的起始信号、中间事件、效应阶段、防御机制来阐述铁死亡的机制并回顾了铁死亡在淋巴瘤中的研究进展,为铁死亡在淋巴瘤治疗方法的应用方面提供新的思路。
    人工智能应用于临床试验的伦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刘星, 卢晓然, 吴影, 于海涛, 王晓敏
    2022, 27(3):  322-327.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2.03.012
    摘要 ( 435 )   PDF (980KB) ( 3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工智能的发展日臻成熟,已经渗透到临床试验的各个领域,人工智能为临床试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人工智能应用于临床试验仍然处于探索阶段,面临很多伦理问题,包括数据质量导致的试验风险、数据监管带来的隐私保护以及数据授权与知情同意矛盾等。我们应该精准定位人工智能于临床试验的可实现应用并理解其现实的伦理问题,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保障临床试验全过程性能的最大化改进,包括加强数据质量管理,降低临床试验风险;优化数据监管机制,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搭建数据授权平台,健全知情同意司法保护等。
    从内分泌激素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诱发骨代谢异常的研究进展
    杜尘, 田禾, 曹阳, 王拥军, 张岩
    2022, 27(3):  328-333.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2.03.013
    摘要 ( 262 )   PDF (373KB) ( 1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女性常见的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临床研究发现PCOS患者多伴有骨代谢异常、甚至有较高的发生骨质疏松与骨折的风险。本文梳理了PCOS与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共性病因,并着重从内分泌激素(胰岛素、雄激素、生长激素、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与降钙素)调控的角度,阐述PCOS诱发骨代谢异常的研究进展,以期为PCOS患者骨骼健康的监测与干预提供新的思考。
    中药解热作用研究进展
    陈升富, 李晓琳, 王维刚, 杜玮泽, 李茂星
    2022, 27(3):  334-344.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2.03.014
    摘要 ( 355 )   PDF (915KB) ( 4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热是机体受到感染和炎性疾病的标志,持续高热会导致细胞变性,引发多器官功能损伤,严重时会影响大脑神经及组织功能。虽然发热过程常见而又普通,但其病理机制涉及多个信号通路,如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等。大量研究表明,传统中药复方及其活性组分可以降低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及IL-6)及下丘脑体温调节介质(PGE2、cAMP),抑制NF-κB信号通路,有效抑制体温病理性升高。本文总结PubMed与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相关文献,就中药活性成分及复方解热作用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为利用传统中药治疗发热,挖掘新型退烧药物提供理论依据及研究思路。
    自噬与炎症性肠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曹颖
    2022, 27(3):  345-352.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2.03.015
    摘要 ( 378 )   PDF (644KB) ( 2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噬是由自噬相关基因(autophagy-related genes, ATGs)调控细胞,使细胞内老化、损伤的细胞物质被送到溶酶体内降解和再循环利用,从而维持细胞稳态。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而自噬选择性地以细胞内病原体为目标进行破坏的能力被认为是先天免疫反应的一个关键方面。遗传研究表明,几种自噬相关基因在IBD发病机制中具有临床相关性。本文将阐述自噬在IBD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相关的最新进展,以及以自噬为靶点的IBD治疗策略。
    诱导性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iBALT)形成与相关肺疾病的研究
    赵子文, 范方田, 蒋志君
    2022, 27(3):  353-360.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2.03.016
    摘要 ( 354 )   PDF (445KB) ( 1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肺的呼吸作用使机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以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肺的生理特性会使肺黏膜表面接触外界的有害刺激物,包括病原体、过敏原、有害气体和烟雾颗粒,这些可能导致肺部损伤和感染。在肺部炎症的诱导下,肺中的免疫细胞(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聚集在肺支气管的周围,形成诱导性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iBALT)。研究发现iBALT参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等多种肺部疾病的病理发展。iBALT受到多种细胞因子表达调控,但是形成过程以及对疾病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旨在综述iBALT的形成因素以及在肺中的病理状况,为肺部慢性炎症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