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 2003, Vol. 8 ›› Issue (6): 631-634.
陈协兴, 洪华山, 王一波, 江琼, 董现锋, 陈良龙
CHEN Xie-Xing, HONG Hua-Shan, WANG Yi-Bo, JIANG Qiong, DONG Xian-Feng, CHEN LIang-Long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清脑利钠肽(B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72 例慢性心衰患者(心衰组)和30 例健康成人(对照组)血清BNP-32 浓度,并动态观察心功能分级(NYHA)Ⅲ级、Ⅳ级患者治疗2 wk 后BNP-32 水平变化。比较不同NYHA 分级与不同病因的BNP水平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结果 (1)心衰组BNP水平858 .7±326 .9 ng·L-1明显高于对照组109 .3±37 .6 ng·L-1(P<0 .01)。心衰组和对照组的BNP水平的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781 .9 ~ 935 .5 ng·L-1和95 .3 ~123 .3 ng·L-1,相互之间无交叉。(2)血清BNP水平对慢性心衰的诊断界值为120 ng·L-1时,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87%。(3)NYHAⅡ级、Ⅲ级和Ⅳ级的BNP水平分别为638 .5±224 .5 、878 .0±334 .0 和1045 .8±585 .1 ng·L-1(P<0 .01),BNP水平与NYHA 分级呈正相关(r=0 .818,P<0 .01),与原发病无相关性(P>0 .05)。(4)BNP水平较高的患者预后差,治疗后BNP水平下降者疗效较好,反之疗效差。结论 BNP水平对慢性心衰患者的诊断、病情和治疗效果评估、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