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当期目录

    专论
    基础研究
    酸枣仁皂苷A对脂多糖诱导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及神经保护作用
    张 睿,李冰洁,李庆林
    2018, 23(2):  126-131.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8.02.002
    摘要 ( 479 )   PDF (2404KB) ( 5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酸枣仁皂苷A(Ju A)对脂多糖(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发生的影响及神经炎症导致的神经元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以LPS(1 μg/mL)刺激BV-2小胶质细胞24 h建立神经炎症模型,采用不同浓度的Ju A(2.5、5、10 μmol/L)进行干预。MTT法检测Ju A单独及联合LPS对BV-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Griess法检测Ju A对激活的BV-2细胞NO释放的影响;ELISA法检测BV-2细胞上清液中TNF-alfa、IL-1beta分泌水平;DCFH-DA探针法检测BV-2细胞内ROS水平;MTT法检测Ju A干预后的BV-2条件培养基对正常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HT-22)存活率的影响。结果: MTT结果显示,Ju A在浓度范围内对BV-2的存活率无明显影响。Griess和ELISA实验结果表明,Ju A可抑制激活的BV-2细胞NO、TNF-alfa、IL-1beta释放水平,同时Ju A还可抑制细胞内ROS水平。此外,Ju A干预的BV-2条件培养基可抑制神经炎症对HT-22海马神经元细胞的损伤。结论: Ju A可在体外抑制LPS诱导的BV-2细胞的炎症发生并保护HT-22细胞因神经炎症受到的损伤。

    肾衰宁颗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NF-kB及PPAR-gamma表达的影响
    姜莉莉,毛利民,胡思佳,彭应枝
    2018, 23(2):  132-137.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8.02.003
    摘要 ( 514 )   PDF (3084KB) ( 5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肾衰宁颗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核因子-κB(NF-κB)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结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5 mg/kg)法制备糖尿病SD大鼠模型,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等体积0.9% NaCl)、肾衰宁组(肾衰宁颗粒2 g/kg)、沙格列汀组(沙格列汀片0.6 mg/kg)和肾衰宁+沙格列汀组(肾衰宁颗粒2 g/kg+沙格列汀片0.6 mg/kg),灌胃给药1次/d,连续给药8周。HE染色评价肾脏病理变化,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肌酸酐(Scr)、尿素氮(BUN)和血清胱抑素C(Cys-C),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球NF-κB和PPAR-γ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肾小球毛细血管结构破坏,组织纤维化,毛细血管腔狭窄并有脂质沉积,肾间质血管增生,实验组肾小球病变改善,肾小球和毛细血管结构相对完整。实验组的FBG、HbA1c、Scr、BUN、Cys-C、TNF-α、ICAM-1、MCP-1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NF-κB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而PPAR-γ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衰宁颗粒可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肾小球和毛细血管结构,降低血糖,保护肾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缓解肾脏病变,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肾小球NF-κB表达和上调PPAR-γ表达有关。

    乳复宁颗粒调节乳腺增生症家兔激素水平以及VEGF蛋白表达变化的研究
    李 睿,孔 艳,刘增辉,罗胜勇
    2018, 23(2):  138-142.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8.02.004
    摘要 ( 382 )   PDF (2572KB) ( 4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乳复宁颗粒改善乳腺增生疾病症状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48只家兔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乳癖消片组、乳复宁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给予雌性未孕家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建立乳腺增生病理模型,测定家兔乳房直径和乳头高度,并检测各组家兔血清中泌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的含量,镜下观察乳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同时测定家兔乳腺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改变。结果: 乳复宁颗粒高、中剂量组可降低乳腺增生症家兔乳房直径和乳头高度(P<0.01),降低血清中PRL、E2的含量(P<0.01),增加血清中P的含量;减少乳腺小叶数、小叶腺泡数,减轻管腔扩张和乳腺间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同时降低乳腺组织中VEGF的过度表达。结论: 乳复宁颗粒可能通过调整雌孕激素比例及降低VEGF的表达来改善乳腺增生的症状。

    樟芝分级沉淀的多糖组分对链脲佐菌素构建的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及体外抑制α-糖苷酶活性的研究
    杨 毅,官俏兵,张晓玲,郭 丽,王琰萍,韩晨阳
    2018, 23(2):  143-147.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8.02.005
    摘要 ( 435 )   PDF (2293KB) ( 4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乙醇分级沉淀得到的三种多糖组分对于链脲佐菌素(STZ)构建的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及体外α-糖苷酶的活性抑制作用。方法: 利用乙醇对总多糖进行分级沉淀,得到三种多糖。将小鼠进行STZ腹腔注射造膜,构建糖尿病小鼠,将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药物组(分为三组,为三种多糖),通过药物干预14 d后,检测小鼠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胰高血糖素(GC)的表达,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取小鼠胰岛组织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表达。体外进行α-糖苷酶的活性抑制的检测。结果: 三种多糖均有不同程度的降糖作用,其作用与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表达有关,多糖对于胰岛组织中SOD、MDA、GSH-Px的表达也有不同程度的干预作用。体外研究表明,多糖对于α-糖苷酶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樟芝多糖对于糖尿病小鼠有着显著的治疗作用,而不同组分的多糖效果不一,作用机制多样。樟芝多糖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多糖类药物,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

    IL-17A与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早期反应的关系
    郑 爽,付秦磊,周玲萍,彭传鹏,徐红蕾
    2018, 23(2):  148-153.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8.02.006
    摘要 ( 509 )   PDF (3018KB) ( 4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肺泡灌洗液中白介素17A(IL-17A)在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小鼠中的变化,初步探讨其与ALI早期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 气管注射脂多糖(10 mg/kg),建立ALI模型组,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在 3、8、14、24 h四个时间点处死,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注液(BALF)中IL-17A及血清中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肺湿重/干重比值(W/D),Western blot分析肺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比色法测定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LI组早期BALF的IL-17A水平增加(P<0.05),伴血清MCP-1水平急剧升高(P<0.01),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ALI组病理HE染色有明显炎症改变,W/D、ICAM-1表达、MPO活力均显著上升(均P<0.05)。结论: 急性肺损伤早期支气管灌洗液中的IL-17A明显上升,IL-17A在急性肺损伤的早期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重要的相关性。

    临床药理学
    OCT2、MDR1基因多态性与婴幼儿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及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陈曜曜,史道华,刘光华,牛培广,刘柏晨
    2018, 23(2):  154-158.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8.02.007
    摘要 ( 407 )   PDF (1992KB) ( 5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考察有机阳离子转运体2(OCT2)和多药耐药基因1(MDR1)的基因多态性与婴幼儿万古霉素稳态谷浓度及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91例万古霉素治疗的婴幼儿患者血样,酶免疫放大分析法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DNA测序技术检测基因分型。比较OCT2 G808T(rs316019)和MDR1 C3435T(rs1045642)不同基因型对万古霉素谷浓度及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 91例患者中,谷浓度达到10~20 μg/mL的比例为16.5%;5~<10 μg/mL和10~20 μg/mL浓度范围万古霉素的临床有效率(88%,93.3%)显著高于5 μg/mL以下浓度(44%)(P<0.05),同时5~<10 μg/mL和10~20 μg/mL浓度范围万古霉素的临床有效率相近。OCT2 G808T纯合突变型(TT)患者万古霉素谷浓度(10.15±2.35) μg/mL和谷浓度/剂量比(0.98±0.27) μg·mL-1·mg-1·kg均显著高于野生型(GG)患者(6.92±2.83) μg/mL和(0.59±0.22) μg·mL-1·mg-1·kg(P<0.05);同时,TT型患者临床有效率(100%)明显高于GG型(73.2%)(P<0.05);而MDR1 C3435T突变型和野生型患者的万古霉素谷浓度、谷浓度/剂量比及临床疗效相近(P>0.05)。结论: OCT2 G808T基因突变可能与婴幼儿患者万古霉素的稳态谷浓度及临床疗效相关。

    细胞色素P450 1A1基因多态性对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肖 鹏,梅家转,白 桦,栗 敏,刘桂举,李瑞君,沈 杰
    2018, 23(2):  159-164.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8.02.008
    摘要 ( 410 )   PDF (2516KB) ( 5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450(CYP450)酶的基因变异是否是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的方案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治疗结果差异的影响因素。方法: 研究入组69例接受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同时对细胞色素450(CYP450)基因上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AF)≥10%的79个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对这些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和治疗反应率以及预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仅CYP1A1的rs1048943(Ile462Val)和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相关(P=0.0003),其他位点和治疗反应率以及总生存期(OS)无明显相关性。纳入Cox风险比例模型当中校正之后,发现该位点是影响PFS独立的预后指标(P=0.004)。结论: CYP1A1上的多态性位点rs1048943(Ile462Val)对接受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的CRC患者来说可能是一个可以预测预后的独立指标。

    药物治疗学
    右美托咪定复合盐酸羟考酮术后镇痛对胃肠肿瘤病人睡眠质量的影响
    王 俊,蒋宗明,郑君刚,曹 刚,黄长顺,卢子会,季一勤
    2018, 23(2):  165-169.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8.02.009
    摘要 ( 375 )   PDF (2138KB) ( 5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复合盐酸羟考酮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对胃肠肿瘤手术病人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下胃肠肿瘤根治术病人60例,年龄49~74岁,ASA分级Ⅰ~Ⅱ级,BMI 17~24 kg/m2,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20):盐酸羟考酮组(O组)、小剂量DEX复合羟考酮组(D1组)和大剂量DEX复合羟考酮组(D2组)。静脉输注泵术后镇痛(PCIA)方案:O组盐酸羟考酮50 mg,0.9%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背景剂量2 mL/h,单次给药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D1组在O组方案基础上于PCIA泵中加入0.05 μg·kg-1·h-1 DEX;D2组在O组方案基础上于PCIA泵中加入0.1 μg·kg-1·h-1 DEX。麻醉恢复室(PACU)期间维持VAS评分不高于4分。多导睡眠仪监测术前1晚(T0)、术后第1晚(T1)和术后第2晚(T2)的睡眠效率指数(sleep efficiency index,SEI)、觉醒指数(arousal index,AI)及快眼动睡眠(rapid eye-movement,REM)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记录术后低血压、心动过缓、嗜睡、头晕、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病人满意度。结果: 与T0时点比较,3组T1时点SEI降低、AI升高,T2时点O组SEI降低、AI升高(P<0.05);与O组比较,T1和T2时点D1组、D2组SEI升高、AI降低(P<0.05);与O组比较,D1组、D2组低血压发生率及病人满意度高、总呕吐发生率低(P<0.05);与D1组比较,D2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嗜睡发生率高(P<0.05)。结论:小剂量DEX复合盐酸羟考酮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可显著改善胃肠肿瘤手术病人睡眠质量,不良反应更少,病人满意度高。

    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及远期预后
    袁 刚,胡爱荣,胡耀仁,曾传莉,朱德东,石小军
    2018, 23(2):  170-174.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8.02.010
    摘要 ( 416 )   PDF (2224KB) ( 3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应用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间于我院就诊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16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ADV组和ETV组,分别给予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进行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8周和3年后的肝脏纤维化弹性指数、肝纤维化治疗疗效,病毒学指标[如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HBV-DNA转阴率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换率]以及远期预后(3年死亡率、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失代偿发生率)。结果: 治疗48周后,ETV组患者的肝脏纤维化弹性指数[(1.89±0.23)m/s和(1.49±0.28)m/s,P=0.000 16];ADV组和ETV组肝纤维化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6.25%和81.25%,ETV组明显高于ADV组(P=0.033)。治疗3年后,ETV组患者的HBV-DNA载量[(2.91±0.90) log10 IU/mL和(2.26±0.68) log10 IU/mL,P=0.000 007 5]和无应答率明显低于ADV组(2.50%和11.25%,P=0.029),HBV-DNA转阴率(86.25%和68.75%,P=0.008)和HBeAg转换率显著高于ADV组(27.50%和11.25%,P=0.009)。ETV组患者的肝功能失代偿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分别为26.25%和6.25%均明显低于ADV组(43.75%和17.50%,P=0.020,P=0.028);两组患者的原发性肝癌发生率分别为13.75%和5.00%(P=0.058),ADV组患者的肝癌发生风险明显高于ETV组[HR=2.996,95%CI(1.009,7.656),P=0.048]。ADV组和ETV组患者相关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间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13.75%和11.25%,P>0.05)。结论:与阿德福韦酯相比,应用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和病毒学应答,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精准麻醉对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王 婷,陈 珂,周长平,王义桥,鲁显福,李元海
    2018, 23(2):  175-179.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8.02.011
    摘要 ( 499 )   PDF (2304KB) ( 4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精准麻醉方法对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56例择期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28例。A组丙泊酚以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45~55为目标靶控输注,用肌松监测仪闭环输注顺式阿曲库铵,用Vigileo监测调控液体输注;B组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及麻醉经验进行麻醉深度的维持和管理。抽取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手术前(T1)、麻醉后1 h(T2)、术后2 h(T3)、术后24 h(T4)、术后72 h(T5)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值以及FoxP3-Treg值)、NK细胞值。结果: 与B组比较,T1、T2、T4、T5时A组CD4+升高,T2时A组NK细胞升高(P<0.05)。与T0时相比较,A组T1时CD4+、CD4+/CD8+均升高,B组CD4+、NK细胞均下降(P<0.05),T2时B组CD3+、CD4+、CD8+、CD4+/CD8+、NK细胞均明显下降(P<0.05);T3时A、B组CD3+、CD4+均明显下降,B组CD4+/CD8+下降(P<0.05),T5时A组CD4+升高,A、B组Treg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精准麻醉可以减轻全麻对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

    米非司酮对行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手术患者性激素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吕红青,邵明君,胡美旭,胡 旻
    2018, 23(2):  180-183.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8.02.012
    摘要 ( 339 )   PDF (1723KB) ( 3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行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手术患者性激素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行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手术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米非司酮片,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性激素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显效29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1%,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雌二醇(E2)、黄体生成激素(LH)和卵泡生成激素(FSH)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加明显(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加明显(P<0.05),两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程度更加明显(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应用腹腔镜手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性激素、HGF和脂联素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对于临床治疗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利拉鲁肽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心肌的保护作用
    韦喻镪
    2018, 23(2):  184-188.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8.02.013
    摘要 ( 439 )   PDF (2150KB) ( 4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肌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110例于我院就诊的初发AMI并发应激性高血糖的患者分为两组,各55例;在常规标准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利拉鲁肽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胰岛素治疗;分别于PCI术前以及术后测定血液肌酸磷酸激酶(CK)、血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心肌损伤情况;测定术后7 d及30 d的心肌灌注缺损积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CK、CKMB、cTnT、hs-CRP均明显升高(P<0.05),NT-pro-BNP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48 h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t=5.188、7.081、2.180、5.091、4.748, P<0.05);心肌灌注缺损积分两组术后30 d指标较7 d时降低,对照组下降明显(t=7.963,P<0.05),术后7 d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6.235,P<0.05)。LVEF、LVEDD术后30 d指标较7 d时升高,观察组LVEF差异显著(t=2.016,P<0.05);同期组间比较,术后30 d LVEF差异显著(t=2.032,P<0.05),其余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利拉鲁肽可在AMI患者PCI术后对心肌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

    前列腺素E2辅助球囊应用对足月阴道分娩产妇促宫颈成熟、产程及引产效果的影响
    赵文斌,王学平,陈香军
    2018, 23(2):  189-193.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8.02.014
    摘要 ( 392 )   PDF (2045KB) ( 4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前列腺素E2辅助球囊对足月阴道分娩产妇的产程、促宫颈成熟以及引产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生产的足月产妇2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30例足月产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5例。两组产妇均进行胎心监测,对照组产妇给予美国库克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观察组产妇给予地诺前列酮栓辅助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并于放置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后严密观察宫缩、胎心状况。观察阴道分娩产妇的产程、促宫颈成熟以及引产效果。结果: 两组产妇在年龄、孕龄、初产妇人数、孕龄<37周人数以及Bishop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引产成功率、Bishop评分和Bishop评分增长量分别为79.13%、(8.57±1.20)分和(5.87±1.41)分,对照组分别为64.35%、(7.03±0.68)分和(4.35±1.10)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分娩时间、产后出血量、产程、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分别为(16.92±4.17)h、(203.40±30.78)mL、(6.38±1.77)h、(6.19±1.40)h和(24.37±5.61)min,对照组分别为(20.45±3.75)h、(234.94±42.04)mL、(7.93±1.77)h、(7.08±1.33)h和(34.63±8.18)min,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第三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宫颈成熟有效率为96.52%,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素E2辅助球囊可以缩短足月阴道分娩产妇的宫颈成熟时间,尽早地促进宫颈成熟,缩短分娩时间,提高引产成功率,且对新生儿情况无影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红霉素对解脲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细胞亚群和肝功能的影响
    张文喜,高 未,赵佳佳,蔡 俏,赵 蓓,郑 妍
    2018, 23(2):  194-198.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8.02.015
    摘要 ( 498 )   PDF (1993KB) ( 4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红霉素对解脲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细胞亚群、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41例解脲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试验组,静脉滴注10 mg/kg红霉素与适量5%葡萄糖注射液,每天2次,疗程7~10 d,同期选取41例健康体检儿童,比较健康组与试验组治疗前后细胞亚群及肝功能,并分析试验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试验组CD4+、CD4+/CD8+分别为(41.95±5.71)%、1.26±0.18,低于健康组的(48.13±7.21)%、1.79±0.20,试验组CD8+为(35.10±4.41)%,高于健康组的(26.56±3.13)%,试验组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总胆汁酸、胆红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分别为(136.71±17.20)U/L、(439.67±54.45)U/L、(28.39±3.72)U/L、(68.05±8.95)μmol/L、(7.82±0.95)mmol/L、(1.70±0.24)mmol/L、(113.37±14.25)U/L、1.24±0.14,高于健康组的(45.26±4.88)U/L、(397.98±47.20)U/L、(22.24±2.66)U/L、(36.71±4.83)μmol/L、(4.26±0.46)mmol/L、(1.24±0.17)mmol/L、(62.51±9.19)U/L、0.77±0.12;治疗后,试验组CD4+、CD4+/CD8+显著上升,CD8+、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总胆汁酸、胆红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显著下降,且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红霉素对解脲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肯定,能够利于细胞亚群及肝功能的缓解。

    医院药学之窗
    临床药学服务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李静静,虞燕霞,唐 莲,张金坤,余 强,尚尔宁
    2018, 23(2):  199-204.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8.02.016
    摘要 ( 457 )   PDF (2396KB) ( 5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临床药学服务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5年7月-2016年6月我院消化内科门诊H.pylori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96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予常规门诊服务,干预组予用药教育及随访。分别于根除H.pylori治疗前后对患者用药依从性、胃肠道症状进行评分,抗酸治疗结束至少4周后14C尿素呼气试验复查H.pylori根除率。结果: 临床药学服务干预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3.73 vs. 2.58,P<0.01),提高程度具有显著性差异(1.71 vs. 0.44,P<0.01),干预组患者的完全服药率为81.25%,对照组为6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胃肠道症状改善44人,对照组36人(91.67% vs. 75.00%,P<0.05);HP根除率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91.67% vs. 72.92%,P<0.05)。结论: 临床药学服务能显著提高门诊消化性溃疡患者根除H.pylori治疗的用药依从性和H.pylori根除率,并改善患者胃肠道症状。

    综述与讲座
    哺乳动物细胞自噬关键节点及相关药物的研究进展
    王 欣,陈宝强,李红玉
    2018, 23(2):  205-210.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8.02.017
    摘要 ( 454 )   PDF (2857KB) ( 4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噬是一种在压力条件下被激活的可降解和循环利用大分子和细胞器的代谢过程。自噬对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有重要作用,并与许多疾病尤其是肿瘤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这使得以调控自噬为靶标的新药开发及临床治疗研究越来越受到瞩目。但是,自噬过程的调控机制非常复杂,本文就目前受到关注的涉及自噬信号通路的mTOR、ULK、Beclin-1、Atg12连接系统、LC3脂质化连接系统、p62等关键节点及相关药物研究进展做一介绍。

    小肠腺癌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宋彩霞,马 强
    2018, 23(2):  211-216.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8.02.018
    摘要 ( 403 )   PDF (2753KB) ( 6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肠腺癌(small bowel adenocarcinoma, SBA)是临床相对罕见的恶性肿瘤,总体生存率低,预后差。近年研究表明,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对其发病起一定作用。此外,多种基因突变、DNA甲基化、DNA错配修复和微卫星不稳定及相关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参与了SBA的发生、发展。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期为SBA临床诊治及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全身麻醉药物遗传药理学研究进展
    谢商宸,李 玮,廖 萍,贺毅憬,Howard L. Mcleod
    2018, 23(2):  217-222.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8.02.019
    摘要 ( 493 )   PDF (2634KB) ( 4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身麻醉是指由多种全身麻醉药物引起的一系列无意识、记忆缺失、痛觉缺失、运动不能等状态。随着遗传药理学及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全身麻醉中各类药物与自身遗传因素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对全身麻醉中常用的镇痛药、镇静催眠药、肌松药及止吐药的遗传药理学研究进行综述,归纳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下转运体表达及活性的变化
    杜 娟,徐玲燕,吴 伟,沈青青,江振洲,张陆勇,黄 鑫
    2018, 23(2):  223-229.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8.02.020
    摘要 ( 405 )   PDF (2999KB) ( 3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机体发生炎症时会释放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并伴随药物转运体表达和活性的改变。转运体的表达和活性改变时,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消除,机体内血药浓度、蓄积情况、药物的治疗有效性等也会发生改变,甚至产生多药耐药、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等现象。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疾病,会释放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伴随转运体表达和活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研究炎症状态下药物转运体表达和活性的改变至关重要。本文就类风湿关节炎下转运体的变化进行综述,以期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新型抑制性细胞因子IL-35与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吕 平,彭万胜,董淮富
    2018, 23(2):  230-234.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8.02.021
    摘要 ( 444 )   PDF (2295KB) ( 4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它是遗传与环境等多因素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迄今为止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经典理论认为辅助T细胞Th1/Th2失衡,以产生γ干扰素(IFN-γ)为标志的Th1反应低下,免疫反应向Th2型反应偏斜,进而导致变应原特异的IgE增加和气道嗜酸粒细胞(EOS)浸润,以及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AHR)。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调节性T细胞(Tregs)、辅助T细胞-17(Th17)的发现拓宽了人们对哮喘炎症机制的理解,哮喘炎症的发病机制不再局限于Th1/Th2模式。既往研究发现白介素12(IL-12),能有效增强调节性T细胞(Tregs)亚群的功能,而白介素35(IL-35)作为IL-12家族新的一员,同样可以增强Treg的免疫抑制功能,且有效抑制Th17细胞的增殖分化,抑制机体过度的免疫反应,阻止炎症对机体的免疫损伤,从而参与到哮喘的发病和调节,进而可能起保护性作用,本文主要综述IL-35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哮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的机制与治疗进展
    余淑媛,郑 麟,韩 飞
    2018, 23(2):  235-240.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8.02.022
    摘要 ( 553 )   PDF (2583KB) ( 5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管炎是一类可引起血管非特异性炎症和坏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按血管受累的大小分类,包括了小血管炎、中等血管炎及大血管炎。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V)属于小血管炎的范畴,主要包含了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和嗜酸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它们可累及全身不同脏器,活动期异常凶险,治疗不及时可致高死亡率。本文简要综述AAV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