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角解读临床试验中的意向性原则
黄丽红, 王 陵, 言方荣, 魏朝晖, 赵 杨, 夏结来, 陈 峰
2021, 26(4):
449-453.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1.04.013
摘要
(
1124 )
PDF (393KB)
(
5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意向性原则(intention to treat, ITT)是以意向性治疗(即计划的治疗方案)为基础,而不以实际给予的治疗为基础进行评价的原则,在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中广泛应用。随着临床试验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ITT原则需要重新理解和诠释。在ITT原则的标准定义中,受试者的意向性分组并未特指随机化分组,而是计划的治疗方案,非随机化临床试验中受试者同意入组某一治疗方案同样为一种意向性。在单臂临床试验及非随机化的现实世界研究(real world study, RWS)中,应用ITT原则可评价由患者/医生决定的意向性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根据研究目的结合ITT原则进行分组策略的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