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29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4-02-26
    封面与目录
    封面与目录
    2024, 29(2):  120. 
    摘要 ( 53 )   PDF (27905KB) ( 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础研究
    地奥心血康激活IRS-1/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胰岛素抵抗的实验研究
    王昕, 王一帆, 尚慕鸿, 刘玉嫣, 陈光亮
    2024, 29(2):  121-129.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4.02.001
    摘要 ( 206 )   PDF (2222KB) ( 1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地奥心血康(DXXK)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小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高脂饲料饲喂16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吡格列酮组(6.0 mg·kg-1·d-1),DXXK高、中、低(200、60、20 mg·kg-1·d-1)剂量组,每组8只,灌胃给药连续8周。检测小鼠体质量、活动度、脂肪质量、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及肝脏中的TC、TG含量;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腹腔胰岛素耐量实验(IPITT),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OGTT和IPITT的曲线下面积(AUC);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脂质蓄积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IRS-1/PI3K/Akt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及下游靶标甾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蛋白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DXXK组和吡格列酮组小鼠的体质量、脂肪质量、FBG、FINS、HOMA-IR、ISI、TC、TG、AST、ALT水平、OGTT和IPITT的AUC均显著降低(P<0.05,P<0.01),活动度显著升高,肝脏脂质沉积和肝功能异常明显改善(P<0.05,P<0.01),肝细胞脂肪变性和气球样变明显减轻,肝脏p-IRS-1/IRS-1、PI3K、p-AKT/AKT蛋白表达显著上调,SREBP-1c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DXXK可以改善NASH小鼠的胰岛素抵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IRS-1/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黄芪甘草汤调控SIRT1/FOXO1通路预防三氧化二砷诱导的QT间期延长的作用机制
    徐兰, 海洋, 任珂, 张雅荣, 曹浩时, 刘东玲
    2024, 29(2):  130-138.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4.02.002
    摘要 ( 172 )   PDF (3132KB) ( 1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探索黄芪甘草汤防治三氧化二砷诱导QT间期延长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三氧化二砷诱导大鼠QT间期延长模型。检测大鼠心电图、血常规、代谢组学差异代谢物,并结合网络药理学收集关键靶点,通过功能注释、通路富集分析筛选黄芪甘草汤保护作用的可能候选基因与通路,并进行体外实验验证。结果:黄芪甘草汤对三氧化二砷诱导的SD大鼠QT间期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P<0.05);GO富集分析发现黄芪甘草汤和三氧化二砷诱导QT间期延长的关键靶点主要涉及炎症应答、活性氧、氧化应激等生物过程,内细胞囊泡、褶皱、内细胞囊泡膜等细胞组分,SMAD结合、R-SMAD结合、信号受体激活剂的活性等分子功能;KEGG通路分析发现其主要富集于PI3K-Akt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硬化、FOXO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HIF-1等信号通路。通过体外H9c2细胞模型,验证了黄芪甘草汤能够逆转SIRT1、FOXO1蛋白表达。结论:黄芪甘草汤可能通过调控SIRT1/FOXO1信号通路,从而改善三氧化二砷诱导QT间期延长,减轻三氧化二砷心脏毒性。
    丙酮酸钠对2型糖尿病大鼠体外贮存红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白玉, 姚娜, 解小艺, 吴曼迪, 崔应辉, 池永斌, 郭建荣
    2024, 29(2):  139-145.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4.02.003
    摘要 ( 137 )   PDF (1237KB) ( 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加有丙酮酸钠的红细胞保存液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体外贮存红细胞(RBC)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n=10):非T2DM常规RBC保存液(A组)、T2DM常规RBC保存液(B组)、T2DM丙酮酸钠RBC保存液(C组)。尾静脉取血滤白细胞后,分别于贮存0 d(T0)、7 d(T1)、14 d(T2)、21 d(T3)、28 d(T4)观测各组RBC的形态结构,检测RBC中二磷酸甘油酸(2,3-DPG)、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及乳酸(LA)的含量,对体外贮存14 d的RBC进行PKH26标记,于静脉回输后1 h、4 h、10 h、16 h测定RBC在体内的存活率。结果:T0时A组RBC形态完好,明显优于B组和C组;随贮存时间延长,各组RBC形态逐渐变成棘球形,B组和C组RBC棘形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C组棘形发生率低于B组(P<0.05);与A组比较,不同时点B组和C组2,3-DPG含量下降,ROS、MDA增加(P<0.05),其中C组2,3-DPG含量高于B组、ROS和MDA含量低于B组(P<0.05);各时点B组LA含量均高于A组和C组(P<0.05),在T2-T4时C组LA含量低于A组(P<0.05);RBC标记回输后,A组RBC存活率明显高于B、C组,B组RBC存活率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添加丙酮酸钠的改良RBC保存液对2型糖尿病大鼠体外贮存RBC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药物治疗学
    瑞马唑仑对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段功宸, 吴继敏, 徐巧敏, 江建鑫, 蓝海燕, 张旭彤, 袁开明, 李军
    2024, 29(2):  146-153.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4.02.004
    摘要 ( 267 )   PDF (749KB) ( 2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基于随机对照试验评估瑞马唑仑对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腰硬联合麻醉下行髋部骨折手术并满足纳入标准的106名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65~90岁,ASA分级Ⅱ或Ⅲ级。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瑞马唑仑组(R组)、丙泊酚组(P组),每组53例。两组患者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后,P组缓慢静注丙泊酚0.3~0.5 mg/kg(注射时间1 min)后以0.5~3 mg·kg-1·h-1泵注维持;R组缓慢静注瑞马唑仑负荷量0.05 mg/kg(注射时间1 min)后以0.1~0.3 mg·kg-1·h-1维持术中镇静。两组患者以维持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为3~4分、脑电双频指数(BIS)值75~85间来调整泵注速率;缝合切口时停止输注镇静药。记录两组患者镇静前(T0),镇静后5(T1)、10(T2)、15(T3)、30(T4)、60 min(T5)及术毕时(T6)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评分、BIS值,记录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术中遗忘、术后7 d内谵妄(POD)及神经认知恢复延迟(DNR)的发生率。结果:与T0时点比较,两组患者T1~T5时点的BIS和MOAA/S评分明显降低(P<0.05),T1~T6时点的MAP、HR显著降低(P<0.05)。与P组比较,R组患者T1~T6时点的MAP均更高(P均<0.05),苏醒时间短[(6.6±1.8) vs. (7.7±2.2) min,P<0.05],术后第7天Hopkins言语学习测试评分下降幅度更小(3.9±3.9 vs. 6.2±4.6,P<0.05),术后谵妄、术后DNR发生率显著降低(7.5% vs. 28.3%,5.7% vs. 20.8%,P<0.05),术中遗忘发生率增高(52.8% vs. 28.3%,P<0.05);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更低(15.1% vs. 37.7%,5.6% vs. 22.6%,P<0.05)、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频次更少(P<0.05)。结论:瑞马唑仑用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可提供有效的围术期镇静,且血流动力学稳定,对术后早期神经认知功能影响小,总体安全性高于丙泊酚。
    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B治疗重症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查娴, 陈大宇, 邵华
    2024, 29(2):  154-163.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4.02.005
    摘要 ( 213 )   PDF (1012KB) ( 1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比较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B治疗重症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于我院重症医学科(ICU)接受替加环素或多黏菌素B治疗的CRE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结局包括28 d全因病死率和28 d临床治愈率。次要结局包括ICU病死率、住院病死率、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微生物清除率、机械通气时间。采用Cox回归分析检验影响28 d临床治愈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后纳入83名患者,其中替加环素组54例,多黏菌素B组29例。替加环素组28 d全因病死率为31.5%(17/54),多黏菌素B组为37.9%(11/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4);替加环素组28 d临床治愈率为63%(34/54),显著高于多黏菌素B组的34.5%(10/29)(P=0.013)。两组的次要结局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使用替加环素是28 d临床治疗有效的独立预测因素(HR:2.083,95%CI 1.018-4.263,P=0.045)。但替加环素组用药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较多黏菌素B组显著延长(P=0.047;P=0.027),纤维蛋白原显著下降(P<0.001)。结论:替加环素组和多黏菌素组28 d全因病死率无显著差异;与多黏菌素B相比,替加环素可能与更高的28 d临床治愈率相关。同时需注意,替加环素可能增加凝血功能异常的风险。
    基于肿瘤因子、炎症状态探究紫杉醇白蛋白辅助铂类化疗治疗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周英, 王立群
    2024, 29(2):  164-170.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4.02.006
    摘要 ( 139 )   PDF (687KB) ( 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基于肿瘤因子、炎症状态探究紫杉醇白蛋白辅助铂类化疗治疗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100例复发转移性宫颈癌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采用紫杉醇辅助奈达铂方案治疗,研究组50例,采用紫杉醇白蛋白辅助奈达铂方案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肿瘤因子、炎症因子、复发转移相关指标、生存质量、功能状态、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缓解率(72.00%)高于对照组(48.00%)(P<0.05);研究组治疗1个周期、3个周期后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糖链抗原724(CA724)、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微小RNA-367(miR-367)、微小RNA-383(miR-383)水平、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恶心/呕吐、腹泻、疲倦、白细胞减少、过敏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低于对照组(32.00%)(P<0.05)。结论:紫杉醇白蛋白辅助奈达铂在复发转移性宫颈癌治疗中疗效可靠,能进一步下调肿瘤因子水平,缓解炎症状态,且安全性较高。
    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沈纪中, 唐继发
    2024, 29(2):  171-176.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4.02.007
    摘要 ( 200 )   PDF (656KB) ( 1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ontinuous subca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 短期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真实世界疗效并探讨疗效关联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本院收治住院治疗的369例T2DM患者开展CSII短期强化治疗,依据治疗第5天的血糖水平,分组为血糖控制达标组和血糖控制不达标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糖代谢、生理、生化等方面指标的差异,采用回归统计方法,分析胰岛素泵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经过4 d CSII短期治疗,225例(61%)患者血糖控制达标,144例(39%)血糖控制未达标。与达标组相比,未达标组年龄更大,每千克体重每日胰岛素总剂量(TDD)、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更高,而血磷、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水平则是显著低于达标组。生化指标方面,两组在血脂水平、肝功能、肾功能整体上无显著差异。单因素回归及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餐后2 h胰岛素、TDD、血磷是胰岛素泵疗效的关键影响因素。其中,血糖控制达标与血磷呈正相关,与餐后2 h胰岛素、TDD呈负相关。结论: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是短期强化治疗T2DM的理想方法,为了获得更满意的血糖控制达标率,临床使用时应更加关注患者的血磷、餐后2 h胰岛素指标水平及TDD。
    综述与讲座
    异三聚体G蛋白与足细胞损伤
    刘灿, 戴恩来, 丁照然, 段淑文, 王晓辉
    2024, 29(2):  177-187.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4.02.008
    摘要 ( 150 )   PDF (721KB) ( 2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s)是人体内最大的膜蛋白受体超家族,共有超过800种亚型,目前约有35%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的药物靶向GPCRs治疗多种疾病,如心力衰竭(β肾上腺素受体)、消化性溃疡(组胺受体)、前列腺癌(促性腺激素受体)、高血压(肾上腺素能和血管紧张素受体)、疼痛(阿片受体)和支气管哮喘(β2肾上腺素受体)等。虽然GPCRs数量巨大,但其下游的信号蛋白却是有限的,异三聚体G蛋白(heterotrimeric G proteins,GPs)是传导GPCRs信号的关键蛋白,通过与GPCRs偶联将细胞外刺激转化为细胞内反应并通过下游级联启动多种信号转导事件。足细胞是肾小球滤过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损伤是蛋白尿形成和肾小球进行性硬化的核心事件。本文就GPs的调控、信号转导及其在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等方面作一综述,以期为科研和临床研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
    靶向Nrf2-铁死亡通路与缺血性脑卒中后脑损伤治疗研究进展
    李梅, 李强
    2024, 29(2):  188-197.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4.02.009
    摘要 ( 335 )   PDF (973KB) ( 3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铁死亡在缺血性脑卒中后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激活核因子-红细胞系2相关因子2(Nrf2)在转录上控制铁死亡途径的许多关键成分进而抑制铁死亡,将其作为缺血性脑卒中后脑损伤的治疗靶点。本文简要描述了铁死亡过程及其在缺血性脑卒中后脑损伤中的作用。同时对Nrf2与铁死亡之间的关系进行重要的概述,重点综述药物靶向激活Nrf2通路抑制铁死亡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脑损伤的治疗作用。
    氨甲环酸围术期应用进展
    王文丽, 姚依婷, 杨春
    2024, 29(2):  198-206.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4.02.010
    摘要 ( 244 )   PDF (649KB) ( 3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围术期出血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大量失血可导致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氨甲环酸是赖氨酸衍生物,通过竞争性阻断纤溶酶原上的赖氨酸结合位点发挥抗纤维蛋白溶解作用,以达到止血功效。围术期使用氨甲环酸可有效减少出血风险和输血需求,降低失血相关并发症及死亡风险。目前,氨甲环酸用于围术期止血日益广泛,正逐渐走进更多外科领域的共识和指南。本文拟对其作用机制、围术期应用以及不良反应进行综述,探讨在不同手术类型中应用氨甲环酸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氨甲环酸在国内的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仑卡奈单抗在早期阿尔兹海默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靳盼盼, 刘洋, 邱博, 吴惠珍
    2024, 29(2):  207-214.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4.02.011
    摘要 ( 463 )   PDF (672KB) ( 9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仑卡奈单抗(lecanemab)是一种用于治疗伴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或轻度痴呆早期阿尔茨海默病(AD)的新药。它是一种人源性抗Aβ原纤维的单克隆IgG1抗体,通过静脉注射进入患者体内,透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清除淀粉样蛋白斑块,使患者认知功能下降速度减慢,延缓疾病进展。本文从仑卡奈单抗的药理研究、临床研究、安全性及局限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帮助临床全面了解该药物的研究现状和已有成果。
    药物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研究进展
    武兴东, 岳红梅, 朱浩斌, 刘苗苗, 李雅亭, 许金回
    2024, 29(2):  215-229.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4.02.012
    摘要 ( 448 )   PDF (1349KB) ( 2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作为一种重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未经治疗的OSA可导致多种不良的健康后果,包括各种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紊乱以及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疾病。气道正压通气(PAP)、减肥、口腔矫正器、上气道手术、体位疗法等传统的OSA疗法主要针对OSA的解剖学因素。然而,OSA的发病机制是异质性的,非解剖学因素对大多数患者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尽管目前尚无疗效确切的药物用于治疗OSA,但是随着人们对OSA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更加深刻,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致力于药物治疗OSA及其合并症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文将对近几年药物治疗OSA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以为将来药物治疗OSA的相关研究提供文献支持及理论依据。
    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癌研究进展
    张立仪, 郭紫芬
    2024, 29(2):  230-235.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4.02.013
    摘要 ( 235 )   PDF (631KB) ( 3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子宫内膜癌原发于子宫内膜,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仍在逐年上升。虽然子宫内膜癌多见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但近年来该病有着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对于未生育但有生育意愿的年轻患者,应用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癌近年来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鉴于孕激素临床应用个体差异大、作用机制不明确等问题,本文就孕激素的临床应用现状、疗效、孕激素抵抗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ω-3 PUFA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余吉玲, 张晶, 邓毅凡, 何胜虎
    2024, 29(2):  236-240.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4.02.014
    摘要 ( 179 )   PDF (566KB) ( 2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游离脂肪酸作为心脏重要的能量代谢底物,在各种心血管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ω-3 PUFA)是游离脂肪酸的一个重要分支,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其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心力衰竭为常见的心血管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研究显示,ω-3 PUFA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拟对ω-3 PUFA在心力衰竭中的代谢、作用机制及治疗中的意义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