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3年 第2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3-01-06
    述评
    当今儿童保健发展与面临的挑战
    杨玉凤
    2013, 21(1):  1-3. 
    摘要 ( )   PDF (52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对儿童保健的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儿童期的健康可以影响其一生的健康。同时,儿童的健康状况又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儿童的生存与健康水平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新形势下,我国儿童保健工作的发展将面临着新的巨大挑战。
    专家笔谈
    发育行为儿科学的思与行-学组海外强化培训启示
    金星明
    2013, 21(1):  4-5. 
    摘要 ( )   PDF (32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育行为儿科学是我国儿科学中的新兴分支,学科建设迫在眉睫。通过海外强化培训,深深地感到第一代发育行为儿科人的责任和使命。同时要与各儿科亚专业加强联系和合作,促进和谐发展。对于临床热点诸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语言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喂养障碍等的进展加深了认识。并且思考发育行为儿科学未来的发展策略,包括强调评估的重要性,力求病因诊断,注重团结的模式。总之,发育行为儿科学成立一年来,在同仁们的努力下正以旺盛的生命发展与进步。
    科研论著
    利用UPLC/Q-TOF MSMS对孤独症患儿血清的代谢组学分析
    孙蒙,王涵,王茂清,孙彩虹,梁爽,邹明扬,武丽杰,孙长颢
    2013, 21(1):  6-9. 
    摘要 ( )   PDF (61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孤独症和正常儿童进行血清代谢组学分析,找出特异性代谢产物,为孤独症的早期筛查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联用技术(UPLC/Q-TOF MSMS)和模式识别方法,对孤独症儿童(n=73)和正常对照儿童(n=63)的血清进行代谢组学分析,找出与孤独症相关的特异性代谢产物。 结果 主成分分析得分图显示孤独症组和对照组形成明显的分类,说明孤独症血清代谢谱发生了明显改变,在正离子模式和负离子模式下共鉴定出14个潜在生物标志物。孤独症组的鞘脂类和溶血磷脂类物质明显增多,而多元不饱和脂肪酸(PUFAs)和脂酰肉毒碱明显减少。 结论 孤独症患儿和正常对照组在血清代谢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此发现为找出孤独症诊断的潜在标志物提供了新的依据,并为孤独症的干预提供新的靶点。
    哈尔滨市幼儿焦虑情绪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的探讨
    付智伟,郝金莲,陈素芬,乔素贞,郭琳,丁也,温馨,韩聪慧,张慧颖
    2013, 21(1):  10-12. 
    摘要 ( )   PDF (44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哈尔滨市幼儿焦虑状况,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哈尔滨市的两所幼儿园732名3~6岁幼儿,以Spence学龄前儿童焦虑量表中文版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幼儿母亲进行测查。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样本中有焦虑情绪的幼儿占所调查人数的14.1%。焦虑情绪的发生率无性别差异(χ2=0.764,P>0.05)。3~6岁组焦虑情绪的发生率分别为16.3%、13.8%、12.6%、12.3%,经检验四个年龄组焦虑情绪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65,P>0.05)。各焦虑维度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最高为躯体伤害恐惧,其次为分离焦虑(F=90.377,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母亲学历、母亲工作压力、幼儿性格特点及父母在对待教育幼儿的问题上观点一致性与幼儿焦虑情绪显著相关。 结论 哈尔滨市幼儿焦虑情绪的检出率较高,幼儿的性格特点及家庭因素等对幼儿焦虑有影响。
    叶酸对孤独症儿童的辅助治疗效果研究
    李楠楠,夏薇,孙彩虹,赵栋,吴坤
    2013, 21(1):  13-15. 
    摘要 ( )   PDF (44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叶酸对参与结构化教育的孤独症儿童的辅助治疗效果,为进行靶向营养干预及综合辅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开放性试验方法。随访66名参与结构化教学的孤独症儿童,遵循自愿原则分为叶酸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孤独症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Scale,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ren's Autism Rating Scale,CARS)、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utism Treatment Evaluation Checklist,ATEC)和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评核第3版(PEP3)对其3个月前后的发育水平进行评估比较。结果 经过3个月的康复训练后,两组儿童ABC、CARS、ATEC量表总分均降低,PEP3量表各项得分(除行为特征非语言外)均有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前后各量表差值显示,叶酸干预组孤独症儿童ATEC量表中的语言交流项、PEP3量表中的认知、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项的差值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孤独症儿童在参与结构化教学的同时补充叶酸,对认知和语言交流的改善作用优于单纯参与结构化教学。
    高功能孤独症儿童情绪理解与社会适应能力关系研究
    顾莉萍,静进,金宇,陈强,范方,杨文翰,刘步云
    2013, 21(1):  16-19. 
    摘要 ( )   PDF (59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高功能孤独症儿童面部表情识认和归因能力与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为其康复训练提供更全面的依据。方法 对19例高功能孤独症[男17例、女2例,年龄(9.0±1.8)岁]做了本次评估。采用静态中国人物面部表情图片测试被试的表情识别和情绪归因能力,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版评估他们的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和总智商,用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评定其症状,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评估其社会适应能力。 结果 入组儿童各表情识别及归因得分与社会适应评估各因子得分无相关性,中性、讨厌配对归因得分及伤心目标归因得分与ABC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认知因子、社会自制因子和适应商与ABC症状评定得分呈负相关关系(P<0.01),独立因子与操作智商(P<0.01)、总智商(P<0.05)呈正相关关系,认知因子与总智商呈正相关关系(P<0.05),适应商与言语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均呈正相关关系(P均<0.05)。 结论 症状严重程度影响入组儿童表情理解能力发展及其社会适应能力,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可相对独立于情绪理解能力发展。
    社区儿童健康管理规范实施前后家长育儿的知信行调查
    于娟娟 ,崔明明,杨慧敏,肖峰,李瑞莉,政晓果,陈博文
    2013, 21(1):  20-22. 
    摘要 ( )   PDF (42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社区儿童健康管理规范实施以来试点区0~3岁儿童家长育儿知信行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方法 2007年和2010年分别收集试点区按照社区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规范管理的791名和747名儿童家长调查问卷。采用χ2检验分析规范实施前后试点区0~3岁儿童家长育儿知识、态度、行为的变化,采用Logistic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 规范实施后,儿童家长对“补铁预防贫血”、“吃肝脏补铁”的知晓率明显提高,儿童家长愿意每次体检找同一个医生有所提高,家长给儿童口腔护理的行为有所改善(P均<0.05);规范实施、文化程度、户口、参加儿童保健是影响儿童家长育儿知识的主要因素;规范实施、户口、系统儿童保健机构是影响儿童家长育儿行为的主要因素。 结论 社区0~3岁儿童健康管理规范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儿童家长育儿知识,增强利用服务的意识,改善育儿行为。
    北京市三所学校初一学生预防性侵犯教育影响评价
    陈晶琦,张文静,李景壹,罗晓玲
    2013, 21(1):  23-26. 
    摘要 ( )   PDF (58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学校预防性侵犯教育对初一年级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影响,为在初中生中开展预防性侵犯教育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选取北京市3所学校初一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由学校教师使用统一编写的教案,在学校对学生开展预防性侵犯教育。分别于教育前、教育后1周和教育后4个月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学生预防性侵犯知识和技能的差异。结果 有关预防性侵犯知识和技能,教育前,教育组与对照组学生得分(知识 2.17 vs 2.21;技能 1.97 vs 1.9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1周和教育后4个月,教育组学生知识和技能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得分(教育后1周,知识:3.20 vs 2.35,技能:2.72 vs 2.09;教育后4个月,知识:3.00 vs 2.58,技能:2.58 vs 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学校预防性侵犯教育,可有效地帮助初一年级学生学习预防性侵犯知识和技能。
    混龄教育和同龄教育幼儿分享行为的对比研究
    牛玉柏,李占星,胡瑛
    2013, 21(1):  27-29. 
    摘要 ( )   PDF (47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混龄教育模式和同龄教育模式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为广泛开展混龄编班的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设置糖果、玩具、经验三种不同的分享物,区分两组不同的分享对象-低龄幼儿和同龄幼儿,对来自不同教育模式的 60名中班和大班幼儿进行考察。 结果 幼儿的分享行为不存在显著的性别效应,但是对不同分享物的分享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龄教育幼儿对不同分享物的分享行为成绩从高到低依次为经验分享、玩具分享、糖果分享;同龄教育幼儿对不同分享物的分享行为成绩从高到低依次为经验分享、糖果分享、玩具分享。混龄教育的幼儿比同龄教育的幼儿更倾向于与低龄幼儿分享,这一效应在玩具分享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混龄教育可显著促进儿童与低龄对象的分享行为。
    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状况及其相关研究
    胡韬,郭成,刘敏
    2013, 21(1):  30-33. 
    摘要 ( )   PDF (56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流动儿童心理健康、自我概念的特点及二者的相关。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贵阳市流动儿童,采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验和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进行调查,获得有效流动儿童问卷453份。 结果 流动儿童的心理症状检出率高于一般儿童(χ2=78.74,P<0.01),在自责、恐惧、冲动及总分上女生得分高于男生(P<0.05或<0.01),心理健康的部分因素的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动儿童的自我概念不如一般儿童,在部分因素上女生得分高于男生(P<0.05或<0.01),自我概念的年级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心理健康的身体症状和自责外,其它因素及总分与自我概念各因素相关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 结论 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和自我概念都有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二者存在相关。
    贵州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特点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班永飞,宋娟,吴孝勇
    2013, 21(1):  34-36. 
    摘要 ( )   PDF (45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和社会支持的关系,为更好地呵护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社会支持问卷、长处和困难问卷(学生版),通过简单随机抽样对贵州省663名留守儿童进行测查,统计方法使用描述性统计、差异检验、相关和回归分析。 结果 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处于正常水平的有27.9%,边缘水平24.6%,异常水平47.5%;留守儿童问题行为三水平在社会支持三维度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的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r=-0.038~-0.242);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对问题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Beta=-0.242、-0.167和-0.130,P<0.01)。 结论 留守儿童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表现出来的问题行为越少,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是影响问题行为的主要因素。
    我国初中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郭帅军,余小鸣,王璐,孙玉颖
    2013, 21(1):  37-39. 
    摘要 ( )   PDF (48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我国初中生健康素养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二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全国25个省、市的2 616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初中生健康素养在不同性别、不同教学模式、不同地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中生健康素养总体平均分76.11±8.65,健康素养及格率为35.5%,其中基本知识与理念素养及格率26.6%,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及格率59.2%。 结论 初中生健康素养亟待改善,而学校健康教育将是改善学生健康素养的有效途径。
    儿童自我意识与儿童行为量表之间的关系研究
    赵永鲜,张晚霞,赵金琦,孔元原
    2013, 21(1):  40-42. 
    摘要 ( )   PDF (41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北京某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状况,探讨儿童自我意识与儿童行为量表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团体施测方式对北京市某城区某普通小学3~6级学生及其家长分别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及Piers-Hai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进行测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3~6年级的135名儿童及其家长参加了本次调查,其中男童69名,女童66名。分析结果显示男童与女童之间的自我意识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180,P=0.055)。典型相关分析显示,CBCL量表中,儿童行为得分越低(r=-0.423),社会能力分越高(r=0.803),其自我意识量表中行为(r= 0.599)及躯体外貌与属性两分量表的得分越高(r=0.777)。 结论 1)男童女童之间自我意识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儿童某些方面的自我意识状况可以通过儿童行为量表进行预测。
    综合干预对孤独症儿童的疗效分析
    陈强,曾淑萍,周翔,庄志成,曾彩霞,陈红,姜振风
    2013, 21(1):  43-45. 
    摘要 ( )   PDF (46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综合干预对孤独症儿童的疗效,为提高患儿生存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依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IV)中孤独症的诊断标准,在专科收集60例(男51例,女9例,年龄1.5~5.5岁之间)孤独症患儿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研究。采取诊断评估后,按照患儿特征制定个别化的教育干预治疗计划,治疗中采取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BA)、结构化教育(TEACCH)及关系发展干预(RDI)相融合的综合性干预措施,并强调家庭参与到患儿的治疗干预中。用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及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SM)进行干预疗效评估。 结果 60例患儿ATEC总分由训练前的(79.83±16.98)分下降到(46.82±6.95)分,量表中语言、社交、感知觉、行为四个分项目得分都明显下降,且<3岁干预组在语言、社交、行为上的分数下降较>3岁干预组更甚;SM由训练前的(7.43±1.16)分提高到(8.87±1.06)分,<3岁干预组提升优于>3岁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通过综合干预,孤独症儿童在社交能力、语言能力及生活适应能力上得到一定程度提高,尤其是3岁前进行干预的孤独症儿童能力提高更为明显。 结论 综合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孤独症症状及改善其适应能力。
    基础科研论著
    母鼠妊娠前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对子代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突触结合蛋白I和突触结合蛋白IV表达的影响
    黄月君,史雪川,陈思红,杨汉华,赖辉红,李碧燕
    2013, 21(1):  46-49. 
    摘要 ( )   PDF (64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母鼠妊娠前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对1月龄子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大脑海马突触结合蛋白 I(synaptotagmin I,syt I)和突触结合蛋白 IV(syt IV)表达的影响。方法 SD系成年健康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和CUS组(10只);采用11种刺激方法构建CUS模型;子鼠1月龄时行Morris水迷宫试验;应用Elisa法检测实验动物血清的皮质醇(cortisol,COR)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CRH)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鼠大脑海马syt I和syt IV的表达情况。 结果 1)应激结束时和分娩后,CUS组母鼠血清CRH和COR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水迷宫实验中,CUS组子鼠寻找平台潜伏期长于正常对照组子鼠,而穿越平台次数少于正常对照组子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月龄CUS组子代CRH和COR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子代。4)CUS组和正常对照组子鼠大脑海马syt I和syt IV蛋白表达的平均光密度(MOD)值,只在CA3层和DG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母鼠妊娠前CUS会使子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并使大脑海马syt I和syt IV的表达减少。
    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在Homer 1a RNA干扰大鼠学习记忆障碍中的作用
    洪琴,池霞,杨蕾,郭锡熔,童梅玲,张敏,陈荣华,费莉,郭梅,潘晓勤
    2013, 21(1):  50-53. 
    摘要 ( )   PDF (55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Homer 1a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后的Sprague Dawley (SD)大鼠在Morris水迷宫中表现学习记忆能力障碍,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Homer 1a RNAi后大鼠不同脑区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5,mGluR 5)的表达情况,来初步探讨Homer 1a RNAi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 Homer 1a RNAi组(RNAi组,n=12)和对照组(Nc组,n=12),运用侧脑室注射技术,分别向两组大鼠的侧脑室注射针对Homer 1a 的RNAi慢病毒和无义病毒,等待病毒起效时间7 d,完成相应的行为学检测(Morris水迷宫)后,利用荧光定量PCR 和Western blot 技术检测不同脑组织(前额叶、纹状体、海马)mGluR5 mRNA 和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RNAi组大鼠纹状体和海马mGluR5 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纹状体:mRNA t=6.67,蛋白t=3.10;海马:mRNA t=3.08;蛋白t=2.89,P值均<0.05或<0.01),前额叶mGluR5 mRNA和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NA t=1.58,蛋白t=1.66,P值均>0.05)。 结论 Homer 1a RNAi后大鼠脑组织Homer 1a相关基因mGluR5表达下调,提示mGluR5可能作为Homer 1a的下游基因,参与Homer 1a RNAi后大鼠学习记忆的损伤过程。
    综述与讲座
    智力障碍的遗传因素研究进展
    杨尧,王芳,何玺玉
    2013, 21(1):  54-56. 
    摘要 ( )   PDF (48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力障碍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疾病,为主要出生缺陷之一,在全世界发病率约为2%~3%,已成为一个世界范围内的社会问题。智力障碍病因复杂,既有外在的环境因素又有内在的遗传因素。本文综述了智力障碍的遗传因素研究进展。
    儿童、青少年拒绝上学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陈群 综述, 汪玲华 审校
    2013, 21(1):  57-59. 
    摘要 ( )   PDF (45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拒绝上学(school refusal,SR)是儿童、青少年因情绪障碍,特别是焦虑和抑郁导致上学发生困难,并出现回避上学行为的一种心理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其发病率越来越高。SR不仅干扰了儿童、青少年的学习与成长,而且可能扰乱患儿家庭及其社会功能。所以早期预防和干预非常重要。该文综述了SR发生、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为SR的早期预防、干预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自身免疫、抗神经节苷脂抗体与儿童孤独症的关系
    张静,常燕群
    2013, 21(1):  60-61. 
    摘要 ( )   PDF (33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种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和非言语交流障碍、特殊兴趣和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发育行为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未明。目前许多研究发现,孤独症患儿存在免疫功能异常,如在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家族史的孤独症患儿中,其某些免疫指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有相同家族史的非孤独症儿童;同时,在孤独症患儿体内已发现了多种不同的抗脑抗体,抗脑抗体是作用于脑组织的抗体系统。本文主要介绍自身免疫、抗神经节苷脂抗体与儿童孤独症的潜在关系。
    抽动障碍儿童免疫状况及预防接种问题
    冯雪英 综述, 衣明纪 ,侯建文 审校
    2013, 21(1):  62-64. 
    摘要 ( )   PDF (45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抽动障碍是起病于儿童时期的慢性、复发性神经精神性疾病,常与诸多行为问题共病,严重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健康。较多研究已证实该病的发生可能与免疫紊乱有关,在此情况下接种疫苗会是否对儿童造成伤害、加重抽动症状以及能否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成为近年来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综述了抽动障碍儿童的免疫状况变化、细菌和病毒感染后的免疫特点以及抽动障碍儿童进行疫苗接种时应注意的事项,并提出一些指导性建议。
    临床研究与分析
    伴对立违抗性障碍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焦虑抑郁情绪分析
    黄广文,苏林雁,马敏,何满芬,谢高梅
    2013, 21(1):  65-67. 
    摘要 ( )   PDF (46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伴与不伴对立违抗性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情绪问题。方法 对门诊就诊儿童以DSM-IV中ADHD和ODD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得到ADHD伴ODD者55例(占总数中59.14%),ADHD不伴ODD者38例(占总数中40.86%)。采用自行编制的家庭情况调查表,调查每一患儿情况。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评估儿童焦虑抑郁情绪。对两组儿童的焦虑抑郁情绪问题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ADHD+ODD组在躯体/惊恐、广泛焦虑、分离焦虑、社交恐怖、学校恐怖及焦虑总分、抑郁总分得分均显著高于ADHD组(t=2.105~5.145,P<0.001~0.05)。 结论 伴ODD的ADHD儿童比单纯ADHD儿童存在更为明显的焦虑抑郁性情绪问题。应注重ADHD、ODD儿童情绪问题干预。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Meta分析
    刘霞,张跃兵,宋爱芹,梁亚军,翟景花,李印龙,石敬芹
    2013, 21(1):  68-70. 
    摘要 ( )   PDF (44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系统评价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比分析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1979-2012年。按照纳入标准[公开发表的文献、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测查、设立合理的非留守组作为对照、有完整的样本统计量]进行选择文献和提取资料。对纳入的12篇文献进行Mata分析,用RevMan 4.2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应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各研究结果合并的加权均数差和95%的可信区间。 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MHT量表中八个维度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过敏倾向和自责倾向,除最后二者外,其他六个维度的得分留守组均高于非留守组(P=0.000 1~0.03)。 结论 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展开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发育性语言障碍儿童的Gesell测评分析
    徐亚琴,胡小沙,梁沂,池霞,童梅玲,郭锡熔,顾筱琪
    2013, 21(1):  71-73. 
    摘要 ( )   PDF (42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发育性语言障碍儿童除语言外其他能力的发育特征,为临床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Gesell智力发育诊断检查量表,对60名发育性语言障碍儿进行发育评估,并以6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1)发育性语言障碍儿童在大运动、精细动作和个人社交三个能区的异常率分别为40.0%、28.3%、40.0%。2)发育性语言障碍组儿童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和个人-社交五个能区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儿童语言发育与精细动作和个人-社交能力发育呈正相关。 结论 发育性语言障碍儿童常合并大运动、精细运动等能力的发育异常,需对这部分儿童进行综合评估。
    极低出生体重儿童学龄期的行为适应分析
    曾小璐,钟敏泉,岑超群,邹小兵,杨杰,钟向明
    2013, 21(1):  73-76. 
    摘要 ( )   PDF (57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极低出生体重(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儿童学龄期行为适应状况并探讨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BASICS行为适应量表对235名就读主流学校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童和396名正常出生体重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调查的631个家庭中570个家庭完成问卷,应答率90.3%。极低出生体重儿童组成就[(3.06±0.93)分]、自我关系[(3.62±0.88)分]、内在状态[(4.11±1.18)分]得分及行为适应总分[(3.19±0.71)分]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儿童组,分别为[(2.29±0.85)分],[(2.27±0.78)分],[(2.45±0.86)分]和[(2.31±0.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收入高、主要管教者受教育程度高的VLBW儿童行为适应较好,新生儿期患颅内出血及使用激素总量较多的VLBW儿童行为适应较差。 结论 极低出生体重儿童存在行为适应问题,应进行早期的行为评估和干预。
    中学生抑郁情绪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
    吴国兰,傅茂笋,刘丹,赵安全,何荣霞,雷洪敏,徐广焕,王东新
    2013, 21(1):  76-79. 
    摘要 ( )   PDF (55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家庭环境因素与中学生抑郁情绪的关系,为改善中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SDS)和家庭环境量表(FES-CV)对840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 43.5%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但以轻度抑郁(30.8%)为主;女生的抑郁得分高于男生,高中生抑郁和家庭矛盾性得分高于初中生;中学生抑郁均分与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文化性、娱乐性和组织性存在显著负相关(r=-0.24、-0.23、-0.20、-0.20、-0.19、-0.23,P均<0.01),与家庭矛盾性有显著正相关(r=0.27,P<0.01)。 结论 家庭环境因素对中学生抑郁情绪具有重要影响,社会、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关注不良家庭环境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中的听力问题探讨
    葛海静,章依文,刘秀梅,徐小娟
    2013, 21(1):  79-82. 
    摘要 ( )   PDF (58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中的听力问题,为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临床评估提供参考建议。方法 539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均进行听觉行为测试(pediatric audiometer,PA5),有异常者进一步进行耳声发射仪(OAE)、声阻抗仪、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结果 发现听力问题在儿童语言发育迟缓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听觉行为测试共发现25例异常,筛查阳性率为4.64%;其中15例进行听性脑干反应检查,结果5例听力异常,占阳性筛查者的20%;其中2例为中耳积液,3例为中度听力损失。结论 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应常规进行听力检查,以期尽早发现听力异常对儿童语言发育的影响,使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得到早期干预、早期诊治。
    太原市某中学460名初中生亚健康现状及其与家庭和学校氛围的关系
    姬成伟,罗伟民,胡姝
    2013, 21(1):  82-84. 
    摘要 ( )   PDF (42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初中生亚健康现状,并探讨家庭及学校氛围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中国青少年亚健康多维问卷、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以及青少年学校生活满意度评定问卷对经过多阶段抽样所获得的太原市某中学460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初中生亚健康检出率47.2%,男女生之间亚健康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三年级亚健康检出率高于低年级学生(P<0.05)。在家庭环境中,矛盾性、成功性是亚健康主要的危险因素,而亲密度、娱乐性等是保护因素;较高的学校生活满意度是预防亚健康发生的保护因素。 结论 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家庭与学校氛围,预防初中生亚健康的发生。
    大庆中小学生抑郁障碍及其家庭环境相关因素研究
    罗凯,何璐娜,尚进,任晓菲,王忆军
    2013, 21(1):  85-87. 
    摘要 ( )   PDF (44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大庆市普通中小学生抑郁障碍的发生频率及相关家庭影响因素,为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方法 利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大庆市4所中小学校、1 673名中小学生,采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1) 学生抑郁总分为9.93±5.13,男生抑郁状况均分为9.96±5.09,女生为9.88±5.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4,P>0.05);男女生抑郁障碍的阳性检出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538,P>0.05)。2) 家庭环境因素中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这7个因素与抑郁状况存在负相关性(P<0.01),矛盾性与抑郁状况存在正相关性(P>0.01)。3) 逐步回归分析中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知识性、道德宗教观和组织性进入回归方程,回归系数分别为-0.466、-0.330、0.506、-0.223、-0.163、-0.161 和-0.349。 结论 家庭环境是影响中小学生抑郁状况的原因之一,改善家庭环境有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经验交流
    0~3岁智能发育迟缓儿童气质特征
    郑蓉,洪琴,苏恺,张敏,俞倩,徐亚琴,童梅玲,池霞
    2013, 21(1):  88-89. 
    摘要 ( )   PDF (27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智能发育迟缓儿童的气质特征,为临床进行有效的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Carry儿童气质问卷对204例0~3岁智能发育迟缓儿童及112例正常儿童进行测试与比较。 结果 智能发育迟缓儿童气质类型中难养型与启动缓慢型偏多,在节律性、趋避性、适应性、坚持性、注意力维度分值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智能迟缓儿男女气质类型相近,但两组在活动水平和坚持性两个维度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智能发育迟缓儿童有其独特的气质特点,应结合其特点,进行早期干预,促进其智力。
    哈尔滨市3~5年级学生社交焦虑影响因素的调查
    高鹏,尚进,何璐娜,任晓菲,王忆军
    2013, 21(1):  90-92. 
    摘要 ( )   PDF (43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3~5年级学生社交焦虑情况,并深入研究其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取哈尔滨市3所小学3~5年级学生及其家长共927对作为研究对象。学生完成以下问卷:儿童社交焦虑量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家长完成以下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 结果 本次共调查927名学生的社交焦虑检出率为26.3%,女生的社交焦虑检出率(13.7%)虽然高于男生(1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922)。除父母焦虑和父母偏爱被试无显著性相关外,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学生社会支持和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呈负相关(r=-0.068、-0.089、-0.196、-0.481),其余因素均与学生社交焦虑呈正相关。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S)、父过度保护(FF6) 、母情感温暖理解(MF1)、家长抑郁(CES-D)依次进入回归方程,回归系数分别为-0.258、0.137、0.050和0.040。 结论 家长对子女要求苛刻、过度保护或对子女缺乏温暖理解都会成为社交焦虑的危险因素;较高的社会支持和自我评价有助儿童社交能力的发展。
    育儿技能评估对意外伤害预防作用的研究
    田娟娟,肖华志,王屹
    2013, 21(1):  93-95. 
    摘要 ( )   PDF (43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育儿技能评估调查对幼儿园儿童家长意外伤害认知方面的作用,为制定减少意外伤害的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荣成市机关幼儿园的427名家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19名)通过育儿技能评估量表一对一访谈家长(父母亲),对照组(208名)未进行育儿技能评估,三个月后对两组家长进行意外伤害认知方面的问卷调查。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幼儿园家长在安全和居住环境、对意外伤害知识要点知晓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伤害知识来源途径获取在“在园家长培训”、“网络浏览”、“阅读书籍报刊”三个途径的比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育儿技能评估能增加幼儿园家长意外伤害的认知,潜意识的对家长进行了全面的健康教育。家长在预防儿童意外伤害中的作用亟待加强。
    上海市虹口区344名婴儿气质分析
    鲍启萌,陈清,陆星星,夏尤佳,姚芳颖,李华萍,缪惠芳
    2013, 21(1):  95-97. 
    摘要 ( )   PDF (43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婴儿气质特点,为气质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婴儿气质问卷修订版》问卷,对上海市虹口区9月龄婴儿共计344名婴儿进行气质测试、分析。 结果 婴儿气质类型以易养型和中间型为主;婴儿气质类型分布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婴与女婴在气质维度方面,维度-活动水平男女婴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上海户籍和非上海户籍婴儿在气质类型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气质维度方面,维度二节律性二者有差异,其余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婴儿气质类型以易养型和中间型为主,个体间存在气质差异;应早期了解儿童气质特点,为气质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西安市0~6岁儿童意外伤害调查分析
    赵红
    2013, 21(1):  98-100. 
    摘要 ( )   PDF (41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西安市0~6岁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及特征,为开展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西安市五家市级医院3 098例儿童意外伤害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1)西安市0~6岁儿童发生意外伤害常见类型及顺位依次为跌倒/坠落伤、气管异物、交通事故、烧/ 灼/ 烫伤、误服中毒、捂热;2)从年龄分布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加,西安市儿童意外伤害的比率也增加;3)从性别分布可以看出,在幼儿期和学龄前期西安市儿童意外伤害其性别发生比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各不相同。捂热综合征仅见于婴儿期的儿童,而气管异物多见于是幼儿期的儿童,其余的伤害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出递增的表现;5)从意外伤害的地域看,除跌倒/坠落伤外,其他意外伤害的发生,农村均高于城市。 结论 意外伤害是儿童健康生命的严重威胁因素,全社会应参与及加强安全立法、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预防及减少儿童意外伤害发生。
    短程结构式游戏治疗对社交焦虑儿童的干预研究
    刘敏娜,申婷,周银月,高雪婷,黄哲
    2013, 21(1):  100-103. 
    摘要 ( )   PDF (57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对社交焦虑儿童进行短程结构式游戏治疗的疗效,为社交焦虑儿童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23名社交焦虑儿童随机分为实验组(n=12)和对照组(n=11),对实验组儿童给予10次短程结构式游戏治疗进行干预,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ocial Anxiety Scale for Children,SASC)、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ental Health Test ,MHT)、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Inventory of Subjective Life Quality,ISLQ)进行疗效评估。 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儿童在SASC量表各因子分和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P<0.01);在MHT量表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得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在ISLQ的同伴交往、学校生活、焦虑体验维度得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 结论 短程结构式游戏治疗对社交焦虑儿童的近期疗效肯定。
    牟平地区儿童行为问题调查情况分析
    杜建娥,张晓蕾,朱明哲
    2013, 21(1):  103-105. 
    摘要 ( )   PDF (42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并分析牟平地区4~11岁儿童行为问题,以便有效合理指导。方法 在牟平地区幼儿园及小学随机抽取2 453名4~11岁儿童,通过家长填写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进行调查统计,采用中国常模进行结果分析。 结果 共发放并回收问卷2 453份,其中有效问卷2 310份,有效问卷率94.17%,分析结果发现牟平地区4~11岁儿童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10.7%,其中以心身障碍及学习问题较为突出。 结论 牟平地区4~11岁儿童行为问题以学习问题和心身障碍检出率较高,值得重视。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体内铅、锌、铁含量的检测分析
    牟文凤,宋金莲,丁伟
    2013, 21(1):  106-108. 
    摘要 ( )   PDF (41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和血铅(Pb)、锌(Zn)、铁(Fe)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70例ADHD患儿和60例正常对照儿童,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锌、铁含量。 结果 ADHD组儿童锌(74.39±10.71)μmol/L,铁(8.52±0.58)mmol/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儿童(80.60±9.07)μmol/L,(8.76±0.5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38,2.536,P<0.01或<0.05)。ADHD组儿童血铅(57.3±20.9)μ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儿童(45.9±17.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7,P<0.01)。 结论 部分ADHD患儿存在高血铅、锌、铁缺乏,在诊治时应常规检测并及早纠正。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家长教养知识的效果分析
    韩煊,黄梅,蒋涛涛,徐哲君
    2013, 21(1):  109-111. 
    摘要 ( )   PDF (42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对家长开展教养知识和技巧培训,改善家长教养方式,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方法 整群抽取宝安区机关幼儿园中班儿童家长132名进行教养知识和技能培训,在培训前1周和培训后1周各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培训效果。 结果 通过培训,家长的教养态度、方式、技巧、内容改变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过教养知识培训,家长的教养知识和技巧得到一定地完善、提高,有利于儿童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心理。
    个案报道
    捂热综合症致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2例
    吴兆芳
    2013, 21(1):  112-112. 
    摘要 ( )   PDF (16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