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1年 第2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1-01-10
    专家笔谈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微营养素缺乏的监测和干预原则
    李廷玉, 谭梅
    2021, 29(1):  1-4.  DOI: 10.11852/zgetbjzz2020-1787
    摘要 ( )   PDF (55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常见的复杂神经发育障碍疾病,尚无特效治疗,临床主要以行为干预为主,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ASD病因不清,公认是复杂遗传背景与环境危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而导致ASD患者临床表现各异。目前的证据表明,营养不良,尤其是宫内及生后早期的微营养素不足可能与ASD的发病及临床表现存在一定关联。保证孕期微营养素充足,加强对ASD儿童进行微营养素监测,及时合理地进行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减少ASD的发病及改善ASD儿童的行为。
    孤独症谱系障碍幼儿家庭干预的管理
    徐秀
    2021, 29(1):  5-8.  DOI: 10.11852/zgetbjzz2020-2106
    摘要 ( )   PDF (58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类起病于发育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临床上对ASD早识别、早发现和早干预能极大的改善ASD儿童的预后已有共识,在ASD早期干预过程中家庭干预的作用日渐引起重视,并逐渐成为目前国际ASD早期干预的研究热点。本文就科学管理和评估孤独症幼儿家庭干预实践中可能涉及的方面展开了探讨。
    科研论著
    婴幼儿期视屏接触时间与多动指数的关联性研究
    吴剑波, 尹晓娜, 吴传安, 张晶宇, 张丽君, 静进
    2021, 29(1):  9-12.  DOI: 10.11852/zgetbjzz2020-0807
    摘要 ( )   PDF (48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婴幼儿期视屏接触时间与多动指数的关联,为探索低龄儿童视屏会否增加多动行为提供线索。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于2018年9月对深圳市龙华区22 586名入组儿童的父母进行调查,用自编问卷收集一般人口学变量、视屏接触时间,采用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调查多动指数,分析婴幼儿期视屏接触时间与多动指数的关联。结果 儿童多动指数异常率为1.7%。婴幼儿期电视和新一代电子产品的视屏接触时间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1、1~<2、2~3岁年龄段电视和新一代电子产品的视屏接触时间均与多动指数异常有相关性(P<0.05),且低年龄组视屏增加多动指数异常的风险比高年龄组大。0~3岁每日视屏接触时间越长,多动指数异常的风险越大,≥1 h/d、<1 h/d组与无视屏组相比,电视的OR值(95%CI)分别为5.36(3.27~8.78)、2.06(1.24~3.42),新一代电子产品的OR值(95%CI)分别为5.94(3.79~9.30)、2.25(1.48~3.41)。0~3岁单次视屏接触时间(min/次)越长多动指数异常的风险越大,≥120、60~<120、30~<60、15~<30与<15相比,OR值(95%CI)分别为3.13(1.33~7.37)、2.81(1.83~4.31)、1.46(1.05~2.04)、1.23(0.92~1.64)。结论 婴幼儿期过早接触视屏、每日视屏总时间过多、单次视屏接触时间过长均可能与多动指数异常相关,建议2岁内的婴幼儿不宜接触电子屏幕,2~3岁控制每天视屏总时间少于30 min。
    父母反思功能在其童年期虐待经历与亲子关系间的中介作用
    刘静, 黄峥, 李辛婷
    2021, 29(1):  13-17.  DOI: 10.11852/zgetbjzz2020-1726
    摘要 ( )   PDF (56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父母童年期虐待经历、父母反思功能和亲子关系的关系,为改善亲子关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9年4-7月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儿童期虐待问卷(简版)、父母反思功能问卷、亲子关系量表对582名通州区3~6岁儿童的父母进行测查。结果 反思功能在父亲童年期虐待经历与亲子关系间不存在中介效应,模型拟合指数为χ2/df=1.222,GFI=0.981,CFI=0.986,RMSEA=0.028,TLI=0.975,AGFI=0.957。反思功能在母亲童年期虐待经历与亲子关系间有部分中介的作用,效应值分别为19%。模型拟合指数为χ2/df=1.726,GFI=0.976,CFI=0.968,RMSEA=0.049,TLI=0.942,AGFI=0.945。结论 反思功能在母亲童年期受虐待经历对亲子关系中产生中介作用,通过提高母亲的反思功能,能改善亲子关系,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行为特点及家长情绪状况病例对照研究
    胡俊, 冯雪英, 衣明纪, 王艳霞, 刘小梅, 马良
    2021, 29(1):  18-22.  DOI: 10.11852/zgetbjzz2020-1064
    摘要 ( )   PDF (55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发展性阅读障碍(DD)儿童的行为特点和家长情绪状况及其相关性,为多方位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8—11月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门诊就诊的儿童中招募诊断为DD的儿童45名作为病例组,同期按性别、年龄、年级匹配正常儿童50名作为对照组,由主要抚养人填写自编社会人口学量表、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DCCC)、儿童学习障碍筛查量表(PRS)、儿童行为量表(CBCL)、症状自评量表90项(SCL-90),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 病例组CBCL量表总分高于对照组(47.58±33.66 vs.20.98±1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84,P<0.001),除交往不良(男)/性问题(女)因子外,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39、3.409、2.706、3.053、6.168、4.850、4.560、4.728,P<0.01);病例组各因子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抑郁、社交退缩、多动、攻击性、强迫性(男)/残忍(女)因子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034,7.385,7.034,9.460,17.463,P<0.01)。病例组家长SCL-90量表总分高于对照组(139.28±37.80 vs.111.92±2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2,P<0.001);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35、4.167、3.913、3.724、3.188、4.328、3.818、3.363、3.454,P<0.01);病例组各因子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791、17.625、12.868、9.490、18.727、9.886、13.282、15.097、15.097,P<0.01)。DCCC量表总分及各分量表分值与CBCL、SCL-90各因子之间均呈正相关,其中相关性较大(r>0.5)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为:DCCC量表总分与攻击性、DCCC量表总分与违纪、意义理解障碍与攻击性、意义理解障碍与违纪、书面表达障碍与攻击性、书面表达障碍与违纪(r=0.522、0.500、0.515、0.506、0.558、0.528,P<0.01)。结论 DD儿童更容易产生自身行为问题,家长情绪问题更多见,因此在对DD儿童学习技能训练的同时,还应给予儿童行为干预,并给予家长心理支持,以期更大程度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社会-情绪(第2版)的中国常模及信度研究
    卞晓燕, SQUIRES Jane, 卢红梅, 易燕, 王国文, 许汝钗, 宋魏, 张晶
    2021, 29(1):  23-27.  DOI: 10.11852/zgetbjzz2020-1795
    摘要 ( )   PDF (63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为引进英文版父母参与完成的、1~71个月儿童的心理行为筛查量表《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社会-情绪(第2版)》(ASQ:SE-2),建立其中文版、探讨其常模界值和信度。方法 与英文原版作者合作、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步骤制订量表的中文版。2017-2019年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全国六大区域各一个中等发达的市分别的城镇及乡村1~71个月儿童共2 830名作为量表的常模研究对象,其中176例同时为重测信度研究对象。由经过全国统一培训的取样人员指导儿童的主要照顾者线上或纸质完成量表的问卷;对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与原版常模界值比较、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中国儿童的常模界值、分析量表的内在信度及重测信度。结果 建立了ASQ:SE-2中文版。常模样本在性别构成、城镇与乡村构成和家庭经济收入等都基本符合我国近年来的人口统计资料;建立了ASQ:SE-2的百分位常模,分别以第75(识别率为15.19%)及第90百分位数(识别率为11.80%)为接近界值及高于界值的界值;量表内在信度Cronbach's ɑ=0.77、重测信度r=0.87(P<0.001)。结论 ASQ:SE-2的常模具有代表性、制定的界值适当、具有良好的信度,可用于中国大陆适龄儿童的社会和情绪行为发展的筛查和监测。
    上海市入园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高越, 张云婷, 赵瑾, 单文婕, 王雪莱, 张子琛, 朱绮, 董媛媛, 江帆
    2021, 29(1):  28-32.  DOI: 10.11852/zgetbjzz2020-1540
    摘要 ( )   PDF (75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新入园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后续儿童健康干预策略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7年在上海市16个区县抽取187所幼儿园共22 509名入园儿童,利用网络调查评估人口学特征、儿童养育环境(ICCE)得分及心理健康(SDQ),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 完成调查的22 067名儿童平均43.5月龄,SDQ困难总分评定结果18.29%异常;女童、社会经济状况好、非独生子女、父母家庭完整、睡眠充足、屏幕暴露少、无早期不良经历以及早期母乳喂养的儿童SDQ得分较低;SDQ困难总分及各因子高危风险随着ICCE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升高而减小,呈负相关,其中避免打骂维度比值比最低(OR值分别为0.713、0.754、0.493、0.553、0.506、0.726,P<0.001)。结论 儿童心理健康不仅与家庭社会经济因素及家庭结构有关,且与早期母乳喂养和无早期不良经历明显相关。养育环境越好,儿童发生社会心理问题的风险越小。
    中学生网络沉溺现状及其与抑郁水平的关系
    鲍成臻, 高丽丽, 韩历丽
    2021, 29(1):  33-36.  DOI: 10.11852/zgetbjzz2020-1774
    摘要 ( )   PDF (90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中学生网络沉溺现状及其与抑郁水平的关系,为开展中学生网络成瘾三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于2018年1—6月在北京市随机抽取4 500名中学生,采用现场调查法调查其网络沉溺情况、抑郁情况等。结果 在4 234份有效问卷中,显示具有网络可替代性差、优先性高、游戏需求大,日均上网不少于4 h特质的占比分别为22.19%,19.62%,18.60%和21.37%。网络沉溺程度相对较重的组,其上网行为中选择玩游戏的比例也较高。有43.33%自觉有网络成瘾行为,家长是其最主要的求助对象。网络优先性高(OR=1.63,95%CI:1.36~1.95)、网络游戏需求大(OR=1.33,95%CI:1.10~1.60)、日均上网时长长(2~3 h/d:OR=1.40,95%CI:1.09~1.80;3~4 h/d:OR=1.32,95%CI:1.01~1.75;≥4 h/d:OR=1.80,95%CI:1.38~2.36)是中学生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中学生网络沉溺情况不容乐观,网络成瘾可能是中学生抑郁的风险因素,家长应加强预防中学生网络成瘾。
    情景式运动训练对运动发育迟缓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分析
    肖凤, 周礼, 皮翔
    2021, 29(1):  37-41.  DOI: 10.11852/zgetbjzz2020-1515
    摘要 ( )   PDF (56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情景式运动训练对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的干预效果,分析其对运动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医院康复科2018年2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95例运动发育迟缓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n=48)和对照组(n=47);对照组给予低频脉冲电刺激、运动疗法等早期综合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情景式运动训练。比较治疗前、治疗2个月和治疗4个月,两组体格、智力和运动能力、平衡能力等,并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54.17% vs.31.91%,Z=2.212,P<0.05);治疗2、4个月后,实验组粗大运动发育商(GMQ)、精细运动发育商(FMQ)、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Berg平衡量表(BBS)、发育商(D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GMQ、FMQ、MDI、PDI、BBS、DQ评分时间干预主效应、时间主效应和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变化,两组GMQ、FMQ、MDI、PDI、BBS、DQ评分均呈上升趋势,且实验组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程度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有显著差异(H=7.433,P<0.05),程度越轻,治疗效果越好。结论 情景式运动训练能够促进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粗大及精细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和智力水平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综述
    孤独症谱系障碍合并躯体感觉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
    胡梅新, 李慧萍, 徐秀
    2021, 29(1):  42-46.  DOI: 10.11852/zgetbjzz2020-17501
    摘要 ( )   PDF (67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躯体感觉障碍是指躯体感觉系统对来自皮肤和深层组织的刺激感知和处理过程出现异常,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SD )的核心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儿社交、沟通、适应等技能发展和预后。查阅文献,关于躯体感觉障碍的研究非常多,但ASD与躯体感觉障碍之间的产生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由此,本文将综述躯体感觉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进一步分析已知的ASD合并躯体感觉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为理解躯体感觉障碍在ASD发病中的作用,以及探索ASD干预方法提供思路。
    电压门控钙通道编码基因在孤独症谱系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焦翠, 柳涛
    2021, 29(1):  47-51.  DOI: 10.11852/zgetbjzz2020-0945
    摘要 ( )   PDF (46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类以社交障碍和兴趣狭窄为共同症状的广泛性神经发育障碍,发病机制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研究ASD易感基因是现今国内外医学领域的热点。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VGCC)对调控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和神经递质的释放等至关重要。目前VGCC的10种亚型均被发现与ASD相关。本文主要综述了编码VGCC的10种基因与ASD研究工作的进展。
    父母迁移模式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
    邵美玲, 张权
    2021, 29(1):  52-55.  DOI: 10.11852/zgetbjzz2019-1933
    摘要 ( )   PDF (47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村留守儿童是问题行为的高发群体,在不同父母迁移模式下,留守儿童在问题行为表现上存在差异。通过综述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发现相较于非留守儿童,父母均迁移儿童的问题行为总体发生率显著较高;在父亲或母亲一方迁移情况下,母亲迁移儿童的问题行为发生率显著高于父亲迁移。本综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行为提供参考,为政府及社会采取合适的留守儿童政策,如完善儿童随迁政策、鼓励父母回乡创业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维生素A在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作用
    祝丹, 余文
    2021, 29(1):  56-59.  DOI: 10.11852/zgetbjzz2019-1755
    摘要 ( )   PDF (48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几年研究发现维生素A缺乏与铁缺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维生素A治疗缺铁性贫血和铁缺乏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就维生素A缺乏与铁缺乏的相关性和作用机制,以及维生素A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维生素A用于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防治提供依据,同时为降低我国儿童缺铁性贫血及铁缺乏的发病率提供更有效的防治措施。
    胆道闭锁患儿微量营养素缺乏及防治研究进展
    鲜若凌, 胡燕, 李英存
    2021, 29(1):  60-62.  DOI: 10.11852/zgetbjzz2019-1784
    摘要 ( )   PDF (42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胆道闭锁是新生儿胆汁淤积的常见原因,也是儿童肝移植最主要的原发病,若不及时治疗,预后不良。而因胆道梗阻,导致消化吸收及代谢等多方面障碍,此类患儿常伴有营养不良,其中微量营养素,特别是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不仅会导致病情加重,还可能并发其他临床症状。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就胆道闭锁患儿的微量营养素缺乏现状、相关机制及支持方案等进行综述,为临床改善患儿营养状况及预后提供参考和帮助。
    母乳干细胞研究进展
    黄星, 杨凡
    2021, 29(1):  63-66.  DOI: 10.11852/zgetbjzz2019-1752
    摘要 ( )   PDF (48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人母乳干细胞(hBSCs)的提出使得对母乳细胞成分及优点的认识比以往更加多样化。其具有的非侵入性的细胞来源方式、多项分化潜能、自我更新能力等特点,在细胞替代疗法、再生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这将提供一个新的途径来描述母乳在生命早期的重要性,以及解释母乳如何对婴幼儿和成人远期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将从母乳干细胞来源、分布、获取及功能特性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探讨其未来的应用方向。
    临床研究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睡眠质量问题调查研究
    陈冯凤, 韦念堇, 马晨欢, 潘丽珠, 王瑜
    2021, 29(1):  67-70.  DOI: 10.11852/zgetbjzz2020-0153
    摘要 ( )   PDF (48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睡眠质量问题,为ADHD的综合评估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7-11月于上海市儿童医院确诊的ADHD儿童186人,同期儿童215人作为对照组,年龄均在5~12岁之间,采用睡眠质量问题调查问卷从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的应用和对日间功能的影响以及常见睡眠问题等方面对ADHD儿童进行评估,并与健康儿童进行比较。结果 ADHD组存在睡眠质量问题的儿童占8.60%(16/186),对照组占2.79%(6/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95,P<0.05),主要表现在入睡时间延长及睡眠效率降低,ADHD组入睡时间和睡眠效率得分分别为1(1,2)及0(0,0),对照组得分0(0,1)及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7.090,-3.504,P<0.05)。睡眠问题中尿床发生率为17.7%(33/186),对照组4.7%(10/215)(χ2=17.852);睡眠呼吸紊乱发生率为7.0%(13/186),对照组2.3%(5/215)(χ2=5.059),睡眠中不随意抽动发生率为23.7%(44/186),对照组12.1%(26/215)(χ2=9.253),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HD儿童睡眠问题较多,睡眠中不随意抽动的发生率增高,临床诊治中需对ADHD儿童共患的睡眠问题予以评估和干预。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对特发性矮小症儿童心理状态影响的分析
    曾佩佩, 黄丽萍, 邓梁琼, 冯玉山, 熊莉, 曾婷, 李红辉
    2021, 29(1):  71-74.  DOI: 10.11852/zgetbjzz2020-1695
    摘要 ( )   PDF (45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对特发性矮小症(ISS)患儿心理行为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就诊治疗的特发性矮小症患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给予重组人生长激素0.15 U/(kg·d),睡前皮下注射,两组均给予加强营养素补充,指导适当运动、充足的睡眠,保持心情愉悦,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儿心理行为问题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男童分裂样、多动、攻击性、违纪因子得分及女童体诉、分裂强迫因子得分较治疗前下降(t=4.465、5.053、7.064、5.804、6.815、5.112,P<0.05),治疗组男童分裂样、多动、攻击性、违纪因子得分及女童体诉及分裂强迫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t=-3.576、-2.551、-6.100、-2.859、-7.357、5.036,P<0.05)。结论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能有效改善ISS儿童部分心理行为问题,给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能让ISS儿童身心发展更趋稳定和健康,从而降低其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率。
    乌鲁木齐市高中生睡眠时间与体力活动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姬晓鹏
    2021, 29(1):  75-78.  DOI: 10.11852/zgetbjzz2019-1631
    摘要 ( )   PDF (51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高中学生睡眠及体力活动状况,并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为有效提高乌鲁木齐市高中学生体力活动水平提供支持。方法 2018年10-12月采用自行编制的乌鲁木齐市中学生健康及体力活动调查问卷对5 424名高中学生的睡眠状况及体力活动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乌鲁木齐市高中学生睡眠不足的学生比例女生(56.53%)高于男生(43.48%)、高年级(84.96%)高于低年级学生(32.46%)、锻炼时间长的学生睡眠不足的比例低(31.92%)、上体育课数少和无课外活动锻炼学生的睡眠不足比例高(62.17%和58.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其中每周步行或骑车达30 min/d且少于1 d(OR=1.134,95%CI:1.014~1.268,P<0.001)、每周无课外活动锻炼(OR=1.416,95%CI:1.248~1.492,P<0.001)是睡眠不足的危险因素。结论 乌鲁木齐市高中学生睡眠不足的现象严重,骑车和课外体育活动及中步走对睡眠时间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应积极鼓励高中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体育锻炼,提高体力活动,以促进睡眠。
    西安市4~6岁儿童行为问题现况调查11年前后变化研究
    何宏灵, 刘雨晨, 张大维, 李娜, 马明芳, 刘辉, 杨璐, 高成阁, 黄燕萍
    2021, 29(1):  79-83.  DOI: 10.11852/zgetbjzz2020-0402
    摘要 ( )   PDF (56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4~6岁儿童11年前后行为问题的变化情况,为促进儿童行为的健康发展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分别于2007年10月和2018年10月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西安市东、西、南、北郊区及城中区各选择1所幼儿园,对在园的所有4~6岁儿童采用《Achenlach 4~16岁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用)(CBCL)进行问卷调查。对选取的幼儿园分别于2007年10月、2018年10月各进行了1次调查,两次调查的幼儿园相同。问卷由儿童家长知情同意后匿名填写。所有数据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7年和2018年调查结果显示:1)4~5岁男童幼稚不成熟(2.36% vs. 0.23%)、性问题因子异常率(7.26% vs. 18.85%)2018年均高于2007年(χ2=8.041,28.429,P<0.05);其他因子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问题总异常率2018年(24.1%)高于2007年(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2,P<0.05)。2)4~5岁女童抑郁因子异常率2018年高于2007年,分裂样、社交退缩、性问题3个因子异常率2018年均低于2007年;行为问题总异常率2018年(30.3%)显著低于2007年(37.5%)(χ2=4.739,P=0.029)。3)6岁男童交往不良异常率2018年(1.96%)显著低于2007年(14.29%)(χ2=5.158,P<0.05);6岁女童的所有行为因子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岁儿童行为问题总异常率11年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6岁儿童各年龄段行为问题异常率变化11年前后有所不同。行为异常率4~5岁男童11年后增高,女童降低;6岁儿童的行为异常率变化不大。提示家长及幼教工作者,应根据儿童年龄、性别的行为特点,在教养过程中给予积极干预,促进儿童行为的健康发展。
    癫痫患儿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特点分析
    郭英英, 刘宇, 王雪莹, 杨琳, 黄绍平, 雷晓梅
    2021, 29(1):  84-87.  DOI: 10.11852/zgetbjzz2020-0338
    摘要 ( )   PDF (47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癫痫患儿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临床特点,评估癫痫患儿共患ADHD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内科神经专业住院部依据国际癫痫联盟规定诊断的120例6~15岁癫痫患儿,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检测其中共患ADHD的患儿,分析癫痫患儿共患ADHD的临床特点。结果 120例癫痫患儿中23例合并有ADHD(19.2%),且以注意缺陷为主(65.2%)。性别、起病年龄、患病时间及多种抗癫痫药物联用在共患ADHD中发挥重要作用(χ2=4.90、7.42、7.75、5.23,P<0.05),而癫痫发作形式及脑电图放电起始部位在共患ADHD中无明显作用(P>0.05)。结论 癫痫患儿中ADHD的检出率高,与癫痫患儿的性别、首次发作年龄、病程及抗癫痫药物的联合应用密切相关,应引起临床重视。
    深圳市中小学生平足症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程翔宇, 刘建全, 赵喆, 陈小强, 李文翠
    2021, 29(1):  88-91.  DOI: 10.11852/zgetbjzz2020-0851
    摘要 ( )   PDF (47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深圳市中小学生平足症的患病率及相关发病因素,为儿童足踝健康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6—12月对深圳市10所中小学11 884名6~14岁中小学生进行平足症筛查并收集学生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是否有平足症遗传史、住所至学校的距离、活动时间资料。研究对象在学校经专科医师检查和足印分析,筛查阳性且有症状者进一步接受医院足部负重位X线片检查,并分型为轻、中、重度平足症。结果 共筛查阳性中小学生1 397名(11.76%),其中被医院确诊为轻度平足症 932名(66.71%)、中度平足症289名(20.69%)、重度平足症176名(12.60%)。年龄小、超重、男性及有家族遗传史是平足症的危险因素(P<0.05),平足症发生与住所至学校距离、活动时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深圳市中小学生平足症的患病率稍高于国际平均患病率,应重点关注高危儿童的足踝健康。
    经验交流
    郑州市小学生行为问题调查及家庭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方拴锋, 张贻霞, 叶蓓, 焦敏, 朱晓华, 任灵敏
    2021, 29(1):  92-96.  DOI: 10.11852/zgetbjzz2020-1697
    摘要 ( )   PDF (55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郑州市小学生行为问题状况及其家庭相关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干预提供借鉴和依据。方法 于2019年6月在郑州市5个行政辖区12所小学整群随机抽取3 180名小学生,使用Conners 父母症状问卷(PSQ)和自行设计的儿童一般情况问卷进行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发放问卷3 180份,合格资料3 063份,有效率为96.3%,行为问题检出者588人(19.2%);其中男生1 669人,检出行为问题者349人(20.9%),女生1 394人,检出行为问题者248人(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6,P=0.031)。与六年级儿童相比,五、四、二、一年级儿童发生行为问题的危险性增高[OR值(95% CI)分别为0.617(0.449~0.846)、0.633(0.474~0.845)、0.377(0.263~0.540)、0.281(0.204~0.388,P<0.01)]。与父亲沉溺网络相比,父亲不沉溺网络的儿童发生行为问题危险性降低(OR=0.647,95%CI=0.498~0.840,P=0.001);与母亲职业是干部的儿童相比,母亲职业是教师、农民的儿童发生行为问题的危险性降低[OR值(95% CI)分别为0.578(0.342~0.977)、0.349(0.219~0.555),P<0.05 or <0.01)]。结论 郑州市小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需要进一步关注;性别、年级、父亲是否沉溺网络和母亲职业均是郑州市小学生行为问题发生的影响因素。
    共患和不共患ADHD的抽动障碍患儿临床特征调查分析
    孙云云, 韩斐, 杨晴晴, 李霁
    2021, 29(1):  97-100.  DOI: 10.11852/zgetbjzz2021-0830
    摘要 ( )   PDF (79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共患和不共患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抽动障碍(TD)患儿临床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 病例随机选自2018年6月-2019年11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儿科6~12岁符合研究标准的单纯TD患儿及TD共患ADHD(TD+ADHD)患儿共计408例(单纯TD患儿296例,TD+ADHD患儿112例),调查两组患儿抽动障碍病程、亚型分布、抽动障碍始发年龄等发病情况以及疾病严重程度方面的差异;分析TD+ADHD组患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病情分布情况。结果 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总分及损害率方面,TD+ADHD组明显高于单纯TD患儿(t=-23.24、-19.17,P<0.001),但其分值高低却不受ADHD亚型的影响;在TD+ADHD患儿组中,注意缺陷子量表分值高于多动/冲动子量表(t=2.96,P<0.05);与TD共患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TD+ADHD-I)患儿相比,TD共患多动/冲动为主型ADHD(TD+ADHD-HI)与TD共患混合型ADHD(TD+ADHD-C)的就诊年龄较偏小(F=7.93,P=0.019)。结论 TD+ADHD的患儿抽动障碍病情更为严重,但其严重程度却不受ADHD亚型的影响;TD+ADHD-HI与TD+ADHD-C患儿的早期行为问题更加突出且易被发现,因此更早地选择去医院就诊,但TD+ADHD-I患儿在就诊时其注意缺陷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昆山市3岁以下儿童早期情绪和社会性发育及家庭环境影响因素调查
    卢平, 喻茜, 卞晓燕, 陈磊
    2021, 29(1):  101-105.  DOI: 10.11852/zgetbjzz2020-1256
    摘要 ( )   PDF (54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昆山市3岁以下儿童早期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状况,分析家庭环境对社交情绪发展的影响。方法 2018年9月-2019年8月分层随机选取在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门诊体检的婴幼儿,采用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社交情绪量表进行筛查,并收集筛查对象家庭环境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家庭环境对婴幼儿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结果 婴幼儿社交情绪问题检出率为24.56%,高危儿检出率为33.0%,明显高于正常儿(χ2=16.608,P<0.01)。男女童社交情绪问题检出率分别为24.71%、24.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4,P>0.05)。随儿童月龄增加,情绪和社会问题异常检出率增加(χ2=28.89,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学历高(OR=0.547,95%CI:0.338~0.886)和家庭经济收入高(OR=0.714,95%CI:0.593~0.921)是婴幼儿社交情绪发展的保护因素。结论 昆山市婴幼儿社交情绪问题处于较高检出率水平。母亲学历和家庭收入高对婴幼儿早期社交和情绪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
    适宜技术
    北京市儿童心理保健双向转诊平台建设与实践
    张晚霞, 魏庄, 赵明, 李世杰, 杜娟, 梁爱民
    2021, 29(1):  106-109.  DOI: 10.11852/zgetbjzz2020-1218
    摘要 ( )   PDF (53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充分整合利用基层和顶级临床儿科资源,建立北京市儿童心理保健双向转诊平台,为心理发育偏离和可疑行为问题儿童提供便利的全方位诊断和综合干预管理服务,达到理想康复效果。方法 利用北京市儿童心理保健双向转诊平台,以2018年11月9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全市16区儿童早期发展中心(儿早中心)上转的558例心理行为发育偏离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相关诊断、综合干预、定期监测及随访管理过程的资料分析,开展转诊平台建设的实践研究,完成平台运行效果的初步评估。结果 558例上转儿童中,接诊机构保健中心通过院内转诊方式协作完成诊断性发育评估、医学行为观察及必要的病因检查基础上,确诊心理行为问题524例(93.91%),构成占比前4位由高到低依次是:全面发育迟缓301例(53.94%)、语言发育迟缓119例(21.33%)、孤独症谱系障碍61例(10.93%)及运动发育迟缓29例(5.20%)。定期随访显示,其中408例(77.86%)正在保健中心和区儿早中心综合管理下接受多种形式的康复干预,有效率达29.77%。结论 本转诊平台充分整合多级别及多学科的医疗资源,开展高效的双向转诊,实施综合干预管理,便民利民,是全面优化儿童心理保健服务模式的成功实践。
    共识
    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
    2021, 29(1):  110-116.  DOI: 10.11852/zgetbjzz2020-2118
    摘要 ( )   PDF (100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