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2年 第2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2-04-06
    述评
    孤独症谱系障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争议
    静进
    2012, 20(4):  289-291. 
    摘要 ( )   PDF (50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一大类疾病,迄今缺乏可循的生物或病理学依据,矫治康复难度大,当前其治疗、康复、上学、就业以及社会回归受到广泛关注。在我国,陶国泰1982年首次报道孤独症病例,其后研究报道渐多,2006年第2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中将儿童孤独症纳入精神残疾范畴,介入部门除医学外,还包括康复、教育、心理及基础生物学研究等领域。但是,我国的研究、治疗水平与投入较之欧美及日本差距仍很大。
    专家笔谈
    儿童孤独症与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诊断
    杜亚松
    2012, 20(4):  292-293. 
    摘要 ( )   PDF (34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常见的临床类型,在精神病学发展史上曾经被认为是儿童期精神疾病的一种,甚至被诊断为儿童精神分裂症,更容易与精神发育迟滞、发育性语言障碍等疾病相混淆。本文分别从儿童孤独症和儿童精神分裂症的角度对两个疾病的特点进行了描述,并就两者的鉴别诊断做了详细的分析。
    儿童孤独症诊断与治疗新动向
    邹小兵
    2012, 20(4):  294-296. 
    摘要 ( )   PDF (4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ASD)是一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的总称,包括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非特定的广泛性发育障碍(不典型孤独症)、Rett综合症和儿童退化性精神病。近年来在ASD的发病率、病因、诊断标准和治疗方面有了一些新的观点和研究动向,也出现了一些争议,有些争议还很尖锐,本文拟对这些研究动向和争议做一归纳和综述。
    科研论著
    孤独症患儿父母压力和情绪变化及相关因素
    龚云,杜亚松,李惠琳,张喜燕,安宇,吴柏林
    2012, 20(4):  297-301. 
    摘要 ( )   PDF (73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孤独症患儿父母压力和情绪变化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 采用父母压力指数量表(PSI)、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孤独症患儿父母进行评定;采用PSI、SDS和SAS量表对正常儿童父母进行评定。 【结果】 1)孤独症患儿父母PSI总分及各分量表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儿童父母(P=0.000);2)患儿父、母亲SDS和SAS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儿童父母(P= 0.000)。患儿母亲SDS和SAS分均高于患儿父亲得分(P=0.000),患儿母亲抑郁发生率高于父亲(P=0.000);3)患儿父母的压力与患儿症状严重度正相关(P<0.01);4)多元回归结果表明孤独症患儿ABC量表分、孤独症患儿母亲的焦虑以及患儿年龄影响孤独症儿童父母压力,解释了总变异的54.9%。 【结论】 孤独症患儿父母承受着较高的压力、焦虑和抑郁水平,孤独症患儿母亲比患儿父亲及正常儿童父母更易发生抑郁,患儿行为问题是父母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孤独症儿童对人物面孔图表情识别特征及情绪归因特点
    顾莉萍,静进,金宇,陈强,范方,徐桂凤,黄赛君
    2012, 20(4):  302-305. 
    摘要 ( )   PDF (60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学龄期孤独症儿童的面部表情识别和情绪归因能力及特点。 【方法】 采用静态中国人物面部表情图片测查19例孤独症[男17例、女2例,年龄(9.0±1.8)岁]和21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对照儿童[男19例、女2例,年龄(9.7±1.8)岁]的表情识别和情绪归因能力。 【结果】 孤独症组除讨厌、吃惊表情配对得分和害怕表情命名得分与对照组无差异外,余表情配对和表情命名能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除害怕目标归因得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余情绪归因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孤独症组各情绪归因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命名归因总分高于配对归因和目标归因总分(P<0.013);孤独症组开心表情命名得分高于中性、负性表情得分(P<0.002 3),对照组开心表情配对、表情命名和情绪归因得分高于中性、负性表情(P<0.002 3)。 【结论】 孤独症面部表情识别和情绪归因能力低下,以“非情感”方式识别表情,表情识别发展模式与正常儿童不同。
    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孤独症临床表型特征的关联研究
    王雪莱,周雪,藤泽隆史,西谷正太,友田明美,篠原一之,武丽杰
    2012, 20(4):  306-308. 
    摘要 ( )   PDF (44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孤独症临床表型特征的关系。 【方法】 应用TaqMan荧光探针Real-Time PCR的分析方法对127名孤独症患儿进行ERα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片断rs11155819和ERβ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片断rs1152582的基因型测定。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ren Autism Rating Scale,CARS)评价孤独症患儿临床表型特征。 【结果】 孤独症病情严重程度在rs11155819和rs1152582的不同基因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1155819基因型为C/T、T/T的孤独症儿童在语言交流项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rs1152582基因型为C/C、G/G的孤独症儿童在非言语交流项、活动水平项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P=0.030)。 【结论】 rs11155819基因型中,携带T/T的患儿比携带C/T的患儿有更明显的语言交流障碍。rs1152582基因型中,携带C/C的患儿比携带G/G的患儿有更明显的非言语交流障碍和活动异常。
    广泛性发育障碍筛查问卷中文版的信度、效度分析
    何丽娜,李响,王佳,郭岚敏,孙彩虹,夏薇,武丽杰
    2012, 20(4):  309-313. 
    摘要 ( )   PDF (72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修订广泛性发育障碍筛查问卷(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Screening Questionnaire,PDDSQ),并进行信度、效度及敏感度、特异度分析,为我国大样本人群开展孤独症早期筛查提供简便、有效的工具。 【方法】 选择孤独症、脑瘫和精神发育迟滞、正常对照儿童12~47月共639名、4~18岁727名作为研究对象,检验PDDSQ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 【结果】 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两个年龄段问卷各提取2个因子,用AMOS 17.0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具有较好的效度。2个年龄段的筛查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 系数分别为0.903和0.925,分半信度分别为0.818和0.861,一个月后重测信度分别为0.707和0.641。 【结论】 修订后的PDDSQ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中国开展孤独症人群筛查。
    视听统合训练对孤独症儿童注意力与情绪影响的研究
    陈冰梅,李雪荣,周志明,陈劲梅
    2012, 20(4):  314-316. 
    摘要 ( )   PDF (42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视听统合训练对孤独症注意力与情绪的帮助。 【方法】 全部病例均为住院病人,均按ICD-10标准确诊为孤独症共62例,其中男童56例,女童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男28例,女3例);甲组年龄2.10~6.92岁,平均(4.49±1.12)岁,乙组年龄2.14~7.01岁,平均(4.38±1.92)岁,两组年龄、症状及孤独症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甲组进行常规培训,每天6 h。乙组同样进行常规培训但每天减少半小时大运动改为半小时视听统合训练。依据症状清单,记录训练前后主要症状的变化,同时,用ABC量表评估治疗前后孤独症行为。 【结果】 训练时期均为3~6个月,平均训练时间甲组为4.50个月,乙组为4.56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改善情绪和注意力方面,合并用视听统合组改善率高于单纯培训组(P<0.05)。 【结论】 视听统合训练方法对改善孤独症的注意力及情绪有一定帮助,且无任何不良反应。
    孤独症患儿父母的依恋特征
    邹冰,王明春,陈图农,柯晓燕,詹明心,陈一心
    2012, 20(4):  317-319. 
    摘要 ( )   PDF (46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孤独症患儿父母的依恋特征。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关系问卷及自制调查表对68例孤独症患儿父母及136名正常儿童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对照研究。 【结果】 两组父亲依恋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74,P>0.05),两组母亲依恋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94,P>0.05)。孤独症患儿父亲在依恋焦虑维度得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58,P>0.05),在依恋回避维度得分两组父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9,P>0.05);在依恋焦虑和回避维度得分两组母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焦虑=0.667;t回避=0.968,P>0.05)。 【结论】 孤独症患儿父母的依恋类型分布与正常儿童父母的依恋类型分布无差异。
    孤独症、精神发育迟滞的围生期危险因素及家族史的病例对照研究
    张颖,徐琼,鲁萍,李蓓,徐秀
    2012, 20(4):  320-322. 
    摘要 ( )   PDF (44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孤独症和精神发育迟滞的围生期危险因素及相关家族史之间的差异。 【方法】 分析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诊治的100例孤独症儿童、60例精神发育迟滞儿童以及80例发育正常儿童的围生期及家族史资料,应用方差分析、秩和检验以及χ2检验分析三组儿童围生期危险因素及家族史之间的差异。 【结果】 孤独症及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有家族史的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儿童(35.0% vs 6.3%,P<0.001;31.7% vs 6.3%,P=0.005),而孤独症组和精神发育迟滞组的家族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2)。三组儿童有孕期疾病史的比例存在差异(28.00% vs 45.00% vs 26.25%,χ2=6.635,P=0.036),但两两比较后发现各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孤独症组母亲的孕龄显著高于正常儿童组(P<0.001),与精神发育迟滞组差异不显著,而精神发育迟滞组与正常儿童组之间的差异也不显著。三组儿童围生期缺氧或窒息史的比例不存在显著差异(8.00% vs 10.00% vs 2.50%,χ2=3.589,P=0.166)。在胎产次、孕周、生产方式、产重上,三组儿童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孤独症与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家族史的阳性率不相上下,但均显著高于正常儿童;2)晚孕可能是孤独症的一个危险因素。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面孔识别的眼动研究
    樊越波,侯锬枝,易莉,黄丹,范楷,揭晓锋
    2012, 20(4):  323-326. 
    摘要 ( )   PDF (58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面孔注视模式。 【方法】 使用Tobii T60眼动仪记录眼动轨迹,比较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以及正常对照组观看陌生面孔、熟悉面孔以及自我面孔时注视模式的差异。 【结果】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对面孔核心区域(包括眼睛、嘴巴以及鼻子)的注视时间比例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P<0.05),对非核心区域的注视时间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结论】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在眼睛以及嘴巴注视上均存在缺陷。面孔注视的缺陷可能与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性情感以及沟通功能缺失密切相关。
    NLGN4X基因3'UTR区多态性与孤独症关系的家系研究
    姜志梅,李海贝,郭岚敏,王立苹,庞伟,张虎
    2012, 20(4):  327-329. 
    摘要 ( )   PDF (45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NLGN4X基因与中国汉族儿童孤独症是否存在相关性,查寻中国汉族儿童孤独症的易感基因。 【方法】 选取NLGN4X基因3'UTR区两个多态性位点rs5916269和rs3810686作为遗传标记,采用直接测序法对92个孤独症核心家系的276名成员进行基因型测定,并进行传递不平衡检验(TDT)和单倍型相对危险度(HRR)分析。 【结果】 TDT检验及HRR分析均显示儿童孤独症与rs5916269遗传标记位点不存在传递不平衡(TDT χ2=0.385,P=0.620;HRR χ2=0.345,P=0.557);与rs3810686遗传标记位点存在传递不平衡(TDT χ2=6.368,P=0.015;HRR χ2=5.470,P=0.019)。 【结论】 NLGN4X基因rs5916269位点与中国汉族儿童孤独症无关;rs3810686位点与中国汉族儿童孤独症相关,NLGN4X基因可能是孤独症的易感基因。
    儿童焦虑敏感性指数量表的临床应用
    任芳,张劲松
    2012, 20(4):  330-332. 
    摘要 ( )   PDF (43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儿童焦虑敏感性指数(childhood anxiety sensitivity index,CASI)量表在儿童和青少年情绪障碍中的应用,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 【方法】 随机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理门诊及儿保门诊就诊的患儿238人填写CASI量表,年龄9~17岁。其中9~16岁患儿同时填写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reen for child anxiety related emotional disorders,SCARED)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epression self-rating scale for children,DSRSC)。统计分析采用ROC分析等方法。 【结果】 ROC分析显示,男生以9分为划界分,CASI的敏感性为67.6%,特异性为64.9%;女生以11分为划界分,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68.4%。焦虑组总量表及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SI总分与SCARED、DSRSC总分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77、0.47)。 【结论】 男生以9分、女生以11分为划界分时,CASI中文版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临床上焦虑敏感性的筛查。
    基础科研论著
    肥胖小鼠DNA甲基化改变以及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影响作用
    申文雯,樊超男,夏露露,王翠,董华,齐可民
    2012, 20(4):  333-335. 
    摘要 ( )   PDF (46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肥胖状态下脂肪组织基因组DNA甲基化及甲基转移酶表达改变以及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s)的影响作用。 【方法】 使用30只3~4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小鼠分别给予两种高脂饲料(脂肪含量为34.9%,供能比为60%)-n-6 PUFAs(脂肪来源于葵花籽油)饲料和n-3 PUFAs(脂肪来源于鱼油)饲料喂养14周;以正常脂饲料(脂肪含量为4.3%,供能比为10%)(脂肪来源于葵花籽油)为对照。喂养结束后对小鼠脂肪组织基因组DNA总甲基化以及甲基转移酶(DNMTs)进行测定。 【结果】 与正常脂饲料喂养小鼠相比,两组高脂饲料诱导肥胖小鼠的脂肪组织DNA总甲基化程度均明显升高,但n-3 PUFAs高脂饲料组升高的程度显著低于n-6 PUFAs组。n-6 PUFAs高脂饲料诱导肥胖小鼠的脂肪组织DNMT1、DNMT3a和DNMT3b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脂饲料组小鼠,而n-3 PUFAs高脂饲料喂养小鼠脂肪组织中这3种酶的表达无变化。 【结论】 肥胖状态下脂肪组织基因组DNA甲基化程度升高;鱼油n-3 PUFAs具有抑制DNA甲基化的作用。
    综述与讲座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进展
    刘步云 综述, 静进 审校
    2012, 20(4):  336-339. 
    摘要 ( )   PDF (62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病因未明,神经心理学认为其功能障碍在大脑存在特异的神经环路及代偿机制。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作为重要的神经心理学实验工具在ASD的早期神经标记及内表型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甚至可能为早期发现提供线索。本文主要从视知觉、听知觉和执行功能三个方面综述ASD相关的ERP研究进展。
    NRXN1基因在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刘文文 综述, 杜亚松 审校
    2012, 20(4):  340-342. 
    摘要 ( )   PDF (52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孤独症是发生在婴幼儿时期的由多种生物因素引起的广泛性大脑发育障碍。病因复杂,其中遗传变异起到关键作用。识别致病基因为能更清楚地认识该疾病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提供了一条更合理的途径。不少学者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候选基因中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突变、拷贝数变异(CNVs)的研究。最近研究显示,NRXN基因家族中影响突触功能的2p16.3上轴突蛋白基因(NRXN1)在ASD患儿中频繁出现,提示该基因家族功能异常对孤独症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NRXN1基因变异在突触对神经发育性疾病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孤独症谱系障碍及其相关医学问题的药物治疗进展
    周秉睿 综述, 徐秀 审校
    2012, 20(4):  343-346. 
    摘要 ( )   PDF (61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ASDs)是一种严重、复杂的神经发育性疾病,表现为一组异质性综合征。目前尚无针对其核心症状的有效治疗药物,但近年来,孤独症谱系障碍药物治疗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进展,经合理运用可以改善孤独症儿童的一些核心症状(如社交沟通功能、重复刻板行为、自伤行为等)以及相关医学问题(如睡眠障碍、胃肠道功能紊乱等),提高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儿童孤独症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刘漪,张燕霞,禹顺英,杜亚松
    2012, 20(4):  347-350. 
    摘要 ( )   PDF (57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孤独症是以社交障碍、言语障碍及刻板重复行为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常合并精神发育迟滞、感知觉和情绪等方面异常。至今,儿童孤独症的发病原因和机制仍不清楚,目前对于儿童孤独症的病因研究主要侧重于揭示其遗传机制,认为孤独症是多基因遗传性疾病,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际上对儿童孤独症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CNTNAP2基因在孤独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杨曹骅 综述, 杜亚松 审校
    2012, 20(4):  351-353. 
    摘要 ( )   PDF (48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孤独症目前病因未明,且在国内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病因学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遗传学方面。CNTNAP2(CONTACTIN-ASSOCIATED PROTEIN-LIKE 2)基因位于7q,处于全基因组扫描所发现的与孤独症关系紧密的区域,所以在近年来获得了极大的关注,而且取得了不少的突破,例如发现CNTNAP2基因的突变,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拷贝数变异等均与孤独症发病的易感性有关。对孤独症患者的影像学检查也可以部分由CNTNAP2基因的变异所解释。最近所建立CNTNAP2基因敲除小鼠,从动物模型角度更有力的支持CNTNAP2基因对于孤独症发病的重要作用。
    临床研究与分析
    深圳市18~24月龄婴幼儿孤独症谱系障碍筛查及3年随访研究
    韦臻,任路忠,翁丽芬,高武红,何慧静,王为实,万国斌
    2012, 20(4):  354-357. 
    摘要 ( )   PDF (59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对18~24月龄婴幼儿进行早期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筛查并随访3年,了解深圳市ASD的患病率及早期诊断的可行性。 【方法】 用婴幼儿孤独症检测表(Checklist for Autism in toddlers,CHAT)量表对深圳市南山区、宝安区和龙岗区的3 624名婴幼儿进行筛查,对筛查阳性者进行转诊、电话访谈、诊断评估及3年随访。 【结果】 筛查阳性婴幼儿244人,总筛查阳性率为5.77%;共诊断ASD儿童10名,其中3例PDD-NOS,7例孤独症,总患病率为2.76‰,均为男性。第一次诊断评估为可疑ASD患儿在3年随访后仍旧符合ASD的诊断标准。 【结论】 深圳市ASD患病率低于国外报道结果,高于国内其他地区的报道。利用儿童保健系统进行孤独症的早期筛查具有可行性,有利于孤独症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
    学龄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共患率调查及误诊原因分析
    梁亚勇,杨翠萍,岑超群,邹小兵
    2012, 20(4):  357-360. 
    摘要 ( )   PDF (57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 ,AS)学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的共患率及分析其易误诊为ADHD的原因。 【方法】 应用Vanderbilt ADHD评定量表对门诊确诊的90例AS患儿(男85例,女5例)评估其ADHD的共患率,并与249例普通学龄儿童(男223例,女16例)ADHD患病率进行对比分析;曾在外院接受诊断的39例AS患儿的首诊情况,分析其误诊为ADHD的原因。 【结果】 90例AS学龄儿童中,符合ADHD诊断标准者44例(48.9%);249例普通学龄儿童中,符合ADHD诊断标准者9例(3.6%),AS病例组ADHD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学龄儿童,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02.732 ,P<0.01)。在39例曾接受外院诊断的患儿中,只有6例诊断正确(占15.4%)。而误诊率高达84.6%,其中最常见的误诊为ADHD,共19例(达48.7%)。 【结论】 学龄期AS患儿ADHD的患病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且极易误诊为ADHD。
    中山市3~6岁学龄前儿童多动行为筛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建慧,邓成,顾莉萍,何淑华,刘玉玲,施玉麒,叶春红,何晓玲,陈昂
    2012, 20(4):  360-363. 
    摘要 ( )   PDF (54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中山市3~6岁幼儿园儿童多动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及相关因素。 【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中山市幼儿园在读儿童,通过家长填写Conners简明问卷及自编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评估。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 【结果】 11个镇区66间幼儿园儿童参与调查,发放问卷13 196份,收回有效问卷12 804份,有效率97.03%,多动行为检出率为14.1%。性别、年龄、居住地、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家居面积、家庭管教方式和母孕期情绪、营养、新生儿期患病情况是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 儿童心理健康发展需提高对有孕期不利情况、新生儿患病儿童及低收入、父母文化程度低、教养方式专制或溺爱家庭的健康教育。
    不同性别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的调查
    郭茹,毛定安,李介民,罗雪梅,蒋彦,刘继红
    2012, 20(4):  364-366. 
    摘要 ( )   PDF (43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对长沙市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调查,探讨不同性别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为早期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在长沙市5个行政辖区随机抽取854例3~5岁儿童,由家长完成受试儿童的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和自行设计的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问卷。 【结果】 长沙市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20.4%,男童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童(P<0.001)。影响男童行为问题的因素有喂养方式、是否奶瓶喂奶、儿童食欲、孕期疾病、产后情绪、父母关系、母亲情绪、教育态度、教育方式、看护人变更、父亲说梦话、母亲说梦话、小儿睡觉辗转不安;影响女童行为问题的因素有有无参加特长培训、夜睡时间长短、睡前30 min是否做游戏、睡前情绪、既往是否经常感冒、近一年生病情况、饮食是否规律、父母关系、母亲情绪、产后情绪、早产。 【结论】 男女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存在差异,且其影响因素也各有不同,在实际工作中需引起重视。
    乌鲁木齐市1个月~7岁儿童CAREY气质系列问卷基础数据研究
    张艳珍,侯红,罗毅,曹华,钱彬,易时亮
    2012, 20(4):  366-369. 
    摘要 ( )   PDF (58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采用中文版的CAREY儿童气质系列问卷,结合乌鲁木齐市(以下简称乌市)的人口分布特点,探讨乌市1个月~7岁儿童气质特点,为建立新疆地区常模提供依据。 【方法】 随机选取乌市有代表性的1个月~7岁的儿童1 968例,用小婴儿气质问卷(Early Infant Temperament Questionnaire,EITQ)、婴儿气质问卷(Revised Infant Temperament questionnaire,RITQ)、幼儿气质评估表(Toddler Temperament Questionnaire,TTS)、3~7岁儿童气质问卷(Behavioral Style questionnaire,BSQ)四套CAREY系列问卷进行气质测查,按年龄、性别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4个月儿童气质性别和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1个月儿童气质性别及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岁期间男女童在活动水平维度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长小儿活动水平增高,适应性及敏感度下降,注意力易分散,3岁后男童较女童反应强度弱,随年龄增长节律性增强,坚持性增加。 【结论】 气质的发展在儿童生命早期即表现出性别差异,随着成长,部分气质维度受环境因素、教育因素、重大生活事件影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变。
    早产与足月婴儿气质特点对照研究
    刘建新,廖捷,赖雪芳
    2012, 20(4):  369-371. 
    摘要 ( )   PDF (41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早产儿与足月儿气质维度及类型进行比较,为早产儿的科学教养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国内标化的Carey婴儿气质问卷,对80名早产儿及80名足月儿进行气质评价。 【结果】 早产儿中难养型气质比例多于足月儿,在气质的九维度中,早产儿坚持性差、注意分散度高、易回避及反应阈低下,而活动水平、节律性、适应性、反应强度和情绪本质无差异。 【结论】 早产儿气质类型及特点与足月儿存在差异,应根据早产儿气质特点,采用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养方式。
    Turner综合征患儿合并脏器异常的检测及意义
    李程,程茜
    2012, 20(4):  371-373. 
    摘要 ( )   PDF (45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Turner综合征患儿心血管、肾脏、甲状腺异常情况,为Turner综合征患儿诊断后监测提供依据。 【方法】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25名诊断Turner综合征患儿,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其心血管(24例)、肾脏(25例)、甲状腺(24例)。 【结果】 超声扫描发现,主动脉弓缩窄1例,心血管异常率为4.17%(1/24);肾脏解剖结构异常3例,异常率12%(3/25);7例甲状腺肿大,异常率为29.17%(7/24)。 【结论】 Turner综合征患儿心脏,肾脏,甲状腺异常较常见。心血管、肾脏、甲状腺的检查应该作为Turner综合征患儿监测常规。
    经验交流
    扬州市5 635例婴幼儿智能发育水平调查
    苏亭娟,于伟平,邓文君,陈秋,左笑宇,孙玉叶
    2012, 20(4):  374-376. 
    摘要 ( )   PDF (41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扬州婴幼儿智能发育水平,为促进婴幼儿智能早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09-2011年扬州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接受体检的5 635例门诊体检婴儿进行发育筛查(Develpmental Screening Test,DST),分析本市婴幼儿发育状况。 【结果】 1)本调查筛出的婴幼儿发育商(development quotient,DQ)为87.59±12.24,发育异常和可疑率分别为5.8%和34.1%;2)女童发育商值高于男童;筛查发育异常率最高的月龄依次为18个月、30个月和24个月;3)运动、社会适应及智力发育落后比例分别为40.7%、38.0%和32.0%。 【结论】 扬州地区婴儿智能发育状况一般,应加大18~30个月幼儿的发育筛查力度,针对运动发育落后进行重点干预指导。
    母亲心理健康状况对婴儿体格和智能发育的影响
    农雪艳,宋娟,朱锦渊,张清华,张明珠
    2012, 20(4):  376-378. 
    摘要 ( )   PDF (41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婴儿期母亲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母亲不同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婴儿体格及智能发育的影响。 【方法】 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婴儿期母亲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婴儿进行体格及智能评估(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所收集的资料均采用t检验。 【结果】 2 000例婴儿母亲的心理问卷调查显示:6个月婴儿母亲比1岁婴儿母亲显得更为抑郁及焦虑,婴儿的体格及智能发育与母亲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关。 【结论】 关心母亲的心理健康是促进婴儿体格及智能发育的重要手段。
    5~11个月婴儿气质特点206例分析
    张永明
    2012, 20(4):  378-380. 
    摘要 ( )   PDF (40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婴儿气质特征,指导家长科学养育,培养婴儿良好的情绪、情感反应。 【方法】 采用《Carey 5~11月婴儿气质问卷》,对西城区社区保健科206名5~11月婴儿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婴儿的主要气质类型分别为:易养型(36.2%)、中间偏易养型(41.4%)、困难型(8.6%)、启动缓慢型(7.1%)、中间偏难养型(6.7%)。剖宫产婴儿与自然分娩婴儿气质特点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91,P=0.034);不同性别婴儿气质维度中,男童与女童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不同气质类型分布之间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002,P=0.287)。 【结论】 开展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工作,应重视早期儿童的气质特点。
    西安地区儿童副流感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辛丽红,张雯
    2012, 20(4):  381-382. 
    摘要 ( )   PDF (29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西安地区儿童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PIV)感染情况及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关系。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副流感病毒特异性IgM抗体(PIV-IgM),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 【结果】 1~6岁年龄组PIV感染阳性率较其他年龄组明显升高,1~3岁年龄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较高,PIV感染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关系密切。 【结论】 西安地区儿童呼吸道PIV感染阳性率较高,常规进行病原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有助于临床医生合理用药。
    个案报道
    孤独症儿童音乐治疗1例分析
    刘乐,杜亚松
    2012, 20(4):  383-384. 
    摘要 ( )   PDF (28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