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2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9-01-26
    基础研究
    MicroRNA-136靶向CD163抑制CD68+CD163+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研究
    韩晨阳,杨 毅,李文燕,王 瑾,郭 丽
    2019, 24(1):  1-8.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9.01.001
    摘要 ( 371 )   PDF (3161KB) ( 2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微小RNA(miR-136)通过靶向CD163抑制CD68+M0巨噬细胞向CD68+CD163+M2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肝细胞肝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D68+CD163+M2巨噬细胞的比例,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肿瘤及癌旁组织中miR-136的水平。分离人脾脏中CD68+M0巨噬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miRNA模拟物组(miRNA mimic)和miRNA抑制物组(miRNA inhibitor)。IL-4和IL-13 10 ng/mL诱导巨噬细胞M2型极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68+CD163+M2巨噬细胞比例,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D163、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以及M2巨噬细胞标志物精氨酸酶(Arg1)的表达,机制研究中检测JAK/STAT信号中蛋白酪氨酸激酶1(JAK1)、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1(STAT1)和STAT6的水平,PI3K/AKT信号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的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确定miR-136与CD163的靶向关系。结果: 肝癌组织中M2型巨噬细胞比例显著高于癌旁组织,而miR-136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两者表达具有负相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CD163是miR-136的靶基因。miRNA mimic组中CD68+CD163+M2巨噬细胞比例显著低于miRNA inhibitor组,与Control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机制检测中发现miRNA mimic中JAK1、STAT6、PI3K、AKT1低表达,说明miR-136可以间接抑制JAK1-STAT6以及PI3K-AKT1的表达,抑制M2巨噬细胞极化。结论: miR-136可以靶向CD163抑制M2型巨噬细胞极化,其作用机制与JAK1-STAT6以及PI3K-AKT1抑制有关,这是M2巨噬细胞在肝癌免疫中的调节机制之一。

    PDCD4增强鼻咽癌细胞系CNE1对顺铂化疗敏感性机制研究
    李 琳,王文红,王洪梅
    2019, 24(1):  9-13.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9.01.002
    摘要 ( 288 )   PDF (2219KB) ( 1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the programmed cell death 4,PDCD4)在促进化疗药物顺铂(CDDP)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人鼻咽癌系CNE1细胞转染PDCD4前后对CDDP导致的细胞毒性作用影响;Annexin V/FITC和PI凋亡检测转染PDCD4前后对CDDP诱导凋亡的作用;Western blot实验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 PDCD4增强CDDP对人鼻咽癌系CNE1细胞的杀伤作用;PDCD4增加CDDP诱导人鼻咽癌系CNE1细胞凋亡率;机制研究发现PDCD4显著降低人鼻咽癌系CNE1细胞中Twist及MDR1蛋白的表达量,从而促进化疗敏感性。结论: PDCD4通过抑制Twist蛋白增强化疗药物敏感性,提示其参与了鼻咽癌化疗治疗进程。

    丹皮酚对FSL-1与IL-4共刺激诱导树突状细胞成熟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胡玉平,周海云,黄巧玲,姚轶敏
    2019, 24(1):  14-19.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9.01.003
    摘要 ( 271 )   PDF (2700KB) ( 1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牡丹皮提取物丹皮酚对TLR2配体FSL-1刺激诱导慢性前炎因子释放的分子机制,为天然药物治疗慢性皮炎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将小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Cs)分成5组,对照组、FSL-1刺激组、丹皮酚低、中、高剂量干预组(25、50、100 μg/mL),所有组均给予10 ng/mL rmIL-4环境培养,ELISA法检测树突状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IL-12的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树突状细胞表面MHC-II、CD40和CD86分子表达的水平。结果: 各组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表达水平:刺激组与对照组相比,树突状细胞表面MHC- II、CD40和CD86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丹皮酚干预组与刺激组相比,DCs表面MHC- II、CD40和CD86表达量均降低,且高、中剂量组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刺激组与对照组相比,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前炎细胞因子IL-12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丹皮酚干预组与FSL-1刺激组相比,各个干预组的IL-10的分泌水平显著上升(P<0.05),丹皮酚干预组中IL-12的分泌水平均有下降,但仅高、中剂量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LR2配体FSL-1可以和IL-4共刺激DCs,促进DCs活化并成熟,促进前炎性因子IL-12释放,抑制IL-10等抗炎细胞因子分泌,诱导CD4+T细胞向Th1分化,导致了Th1极化状态,诱导慢性皮肤炎症;而天然药物丹皮酚可抑制TLR2配体介导TLR2通路活化DCs这一过程,具有抑制皮肤慢性炎症的潜力。

    益气养阴生肌方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黏膜炎症因子和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谢方英,陈浙丽,高月蓝
    2019, 24(1):  20-26.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9.01.004
    摘要 ( 234 )   PDF (3077KB) ( 1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益气养阴生肌方对复发性口腔溃疡(ROU)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黏膜炎症因子和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SPF级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成6组,分别为益气养阴生肌方低、中、高剂量组、正常组、模型组及阳性对照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制备ROU模型,成功造模后,益气养阴生肌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17 mg/kg、0.34 mg/kg、0.68 mg/kg的益气养阴生肌方药液,阳性对照组灌胃布洛芬药液,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1次/d,连续灌胃10 d。观察各组大鼠溃疡数量、持续、间隔时间及溃疡面积,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R(IL-2R)、IL-1β、IL-17、γ-干扰素(IFN-γ)、IL-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T淋巴细胞含量,同时检测溃疡组织内NLRP3 mRNA相对表达量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MP-2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给药后2、6、10 d时阳性对照组、益气养阴生肌方中、高剂量组大鼠溃疡面积低于模型组,益气养阴生肌方中、高剂量组溃疡面积低于阳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IL-2R、IL-17、IL-1β及IFN-γ含量上升,血清IL-2含量下降;和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益气养阴生肌方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2R、IL-17及IFN-γ含量下降,血清IL-2含量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GF-β1、EGF含量下降,血清VEGF含量,溃疡组织内NLRP3 mRNA相对表达量及MMP-9、MMP-2蛋白表达量上升;和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益气养阴生肌方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GF-β1、EGF、VEGF含量上升,溃疡组织内NLRP3 mRNA相对表达量及MMP-9、MMP-2蛋白表达量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养阴生肌方可纠正ROU大鼠免疫功能紊乱,降低血清炎症因子含量,以起到治疗作用。

    lncFOXC1表达增加促进肝癌发生
    周玉玲,刘激扬,姚红伟,徐玉芬,张 婷,邹卓林,潘 欢
    2019, 24(1):  27-31.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9.01.005
    摘要 ( 346 )   PDF (2096KB) ( 2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lncFOXC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在肝癌干细胞生长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34例手术切除的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样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lncFOXC1的表达。同时检测lncFOXC1在肝癌干细胞小球中的表达。建立lncFOXC1低表达的稳定细胞系,通过干细胞小球形成和小鼠皮下成瘤实验观察lncFOXC1对肿瘤形成的作用。 结果: lncFOXC1在肝癌组织和干细胞小球中显著高表达(P<0.05)。lncFOXC1敲减后显著抑制了肝癌干细胞小球形成和小鼠皮下肿瘤的生长。结论: lncFOXC1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调控肝癌干细胞生长。

    胡桃醌对人卵巢癌SKOV3和IOSE80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孙红亚,袁爱娟,李纪鹏
    2019, 24(1):  32-37.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9.01.006
    摘要 ( 298 )   PDF (2513KB) ( 1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胡桃醌对人卵巢癌SKOV3和IOSE80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并从信号通路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卵巢癌SKOV3细胞和IOSE80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胡桃醌溶液干预,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检测细胞转移,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AKT、ERK、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RT-PCR检测波形蛋白(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表达。 结果: 不同浓度胡桃醌可抑制SKOV3细胞和IOSE80细胞增殖活力,降低细胞侵袭能力,加速细胞凋亡,且随浓度的增加对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作用越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胡桃醌均可抑制SKOV3细胞和IOSE80细胞AKT、ERK、NF-κB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且随浓度的增加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胡桃醌均可减少SKOV3细胞和IOSE80细胞Vimentin、MMP-2、MMP-9 mRNA的表达,且随浓度的增加mRNA表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胡桃醌可抑制SKOV3和IOSE80细胞体外增殖、转移,促进凋亡,其机制与抑制AKT、ERK、NF-κB信号通路表达和下调Vimentin、MMP-2、MMP-9 mRNA表达有关。

    临床药理学
    临床试验数据人工审核清单的SAS宏实现
    吴彩萍,赵 杨
    2019, 24(1):  38-42.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9.01.007
    摘要 ( 262 )   PDF (1929KB) ( 1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伏立康唑所致肝功能损害的主动监测研究
    赵全凤,符佩姝,马 欢,赵粟裕,郭代红,唐 敏
    2019, 24(1):  43-48.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9.01.008
    摘要 ( 357 )   PDF (2526KB) ( 2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伏立康唑致肝功能损害的真实世界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合理应用伏立康唑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住院患者药品不良反应主动监测系统,筛选本院2018年1月至6月使用伏立康唑的住院患者,回顾性统计分析伏立康唑致肝功能损害的发生情况。 结果: 系统共监测251例患者,肝功能损害的总体发生率为12.35%,轻中度肝功能损害占87.09%。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二项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肝功能损害与血浆谷浓度成正相关(P值分别为0.000,0.005);且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谷浓度大于5 mg/L,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显著增加(P=0.000)。结论: 伏立康唑致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与血浆谷浓度有良好相关性,临床应用中需重点关注血药浓度大于5 mg/L者,以期减少肝损害风险。

    成人用药数据外推至儿科人群的科学决策过程和法规依据研究进展分析
    张慧敏,刘霭明,朱文烽,余灵芝,陈方亮
    2019, 24(1):  49-56.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9.01.009
    摘要 ( 319 )   PDF (3470KB) ( 2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分析现行基于成人用药数据外推至儿科人群的科学决策过程和法规依据,及数据外推的优势和局限性,为儿科药物开发提供一些思路和指导。方法: 检索美国药品食品管理局(USFDA)、欧洲医药管理局(EMA)、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CFDA)、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相关网站,以及万方、CNKI、Pubmed等相关数据库,比较不同国家的成人用药数据外推至儿科人群的相关法规指南。 结果: 现行USFDA、EMA、CFDA以及ICH儿科数据外推指南基本上一致,但各自又有所区别,需对现行指南进行完善;现行数据外推指南对某些关键性概念及算法描述不清。结论: 采用数据外推,可以加快儿科用药研发,增加儿科临床用药数量,即将推出的ICH E11(R1)儿科临床研究补充指南,将提供统一的数据外推指南,更好地指导儿科药品的开发。

    药物治疗学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
    魏子寒,李栋博,元 峥,陆 颍,杨国杰
    2019, 24(1):  57-62.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9.01.010
    摘要 ( 417 )   PDF (2573KB) ( 2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H-LHD)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浆内皮素-1(ET-1)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1(sICAM-1)及人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的影响,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PH-LHD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 选取60例心力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吸氧、利尿、扩血管)的基础上给予缬沙坦80 mg,1次/d。观察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50 mg沙库巴曲缬沙坦,2次/d持续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90 d的6 min步行距离(6MWD)、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以及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右室舒张末内径(RVEDD)、左房内径(LAD)、三尖瓣反流速率(TR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肺动脉收缩压(PASP)。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90 d的血浆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ET-1及血清sICAM-1、sCD40L的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心脏彩超相关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NT-proBNP和ET-1及血清sICAM-1和sCD40L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6 min步行距离的差值、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心脏彩超相关指标改善更加显著,血浆NT-proBNP和ET-1及血清sICAM-1和sCD40L水平降低的程度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可以更加有效地降低左心衰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以及血ET-1、sICAM-1和sCD40L的水平,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预后。

    酮替芬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胃肠道症状、内脏敏感性及肠道肥大细胞的影响
    汪 静,周海斌,顾伟刚,王 霞,杨建锋
    2019, 24(1):  63-70.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9.01.011
    摘要 ( 441 )   PDF (4109KB) ( 2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酮替芬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IBS-D)患者胃肠道症状、内脏敏感性以及肠道肥大细胞的影响。方法: 纳入IBS-D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酮替芬组和安慰剂组,酮替芬组患者予酮替芬片1 mg,2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口服,疗程均为8周。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8周进行胃肠道症状评估量表调查、肛门直肠感觉功能测定、肠道肥大细胞(mast cell,MC)数量和活性状态检测。结果:(1)共纳入IBS-D患者87例,酮替芬组44例,对照组43例,两组间在年龄、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酮替芬组胃肠道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2.7% vs. 34.9%,P<0.01);(3)与治疗前相比,酮替芬组治疗后初始感觉、排便急迫感、不适/疼痛阈值均明显提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4)与治疗前相比,酮替芬组治疗后回肠末端MC数量减少,乙状结肠、升结肠、回肠末端MC脱颗粒状态比例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部位MC数量及脱颗粒状态比例无明显变化(P>0.05);(5)酮替芬组共发生不良反应5例,发生率为11.4%,主要表现为困倦感或乏力感,继续服药1周后消失。结论: 酮替芬能明显缓解IBS-D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并改善内脏高敏感,这与它具有减少肠道黏膜尤其回肠末端MC数量并降低活性的作用密切相关。

    妊娠期妇女甲状腺功能检测在子痫前期的诊断价值研究
    蔡海瑞,程淑清,刘喜娟,陈安儿
    2019, 24(1):  71-76.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9.01.012
    摘要 ( 284 )   PDF (2297KB) ( 1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妊娠期妇女甲状腺功能检测在子痫前期(PE)中的诊断价值,为妊娠期妇女PE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来本院就诊的41例PE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参与体检的29名健康妊娠期妇女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中的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FT4、TSH、TPOAb检测及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PE的诊断价值,比较各检测方法对PE诊断的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一致性及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观察组的TSH水平及TPOAb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T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T4、TSH、TPOAb检测及三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PE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871,0.917,0.848,0.92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641,0.765,0.649,0.839;敏感度分别为:0.659,0.805,0.683,0.878;特异度分别为:0.862,0.897,0.828,0.897;Kappa值分别为0.496,0.684,0.491,0.767;AUC分别为0.620,0.706,0.675,0.775,三项联合诊断的AUC显著高于FT4、TSH及TPOAb的单独检测(P<0.05)。结论: 妊娠期妇女甲状腺各项功能指标检测在PE的诊断中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最高。

    不同剂量甲泼尼龙治疗脓毒性休克失代偿期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
    林 海,王子敬,王世彪,郭晓峰,郭仁铭,翁 斌
    2019, 24(1):  77-82.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9.01.013
    摘要 ( 244 )   PDF (2442KB) ( 1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不同应激剂量甲泼尼龙(MP)治疗脓毒性休克(SS)失代偿期患儿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影响。方法: 收集SS失代偿期研究对象81例,随机编入3个治疗组:(1)MP 20 mg·kg-1·d-1治疗组(大剂量组);(2)MP 5 mg·kg-1·d-1治疗组(中剂量组);(3)MP 2 mg·kg-1·d-1治疗组(小剂量组)。疗程均为1周减停。观察3组临床疗效、用药后副作用和转归,监测入院时、第3天、第8天的血清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变化,并与正常儿童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大剂量组在退热时间、休克纠正时间、血管活性药使用时间等指标上,较小剂量组有明显减少(P<0.05);但3组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平均住院时间上,小、中剂量组较大剂量组显著缩短(P<0.05);大剂量组的二重感染例数比小、中剂量组显著增多(P<0.05);在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上,中、大剂量组较小剂量组显著增大(P<0.05)。入院时,3组的血清皮质醇、ACTH水平较正常儿童组显著升高,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死亡患儿的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患儿(P<0.05)。第3天,3组的血清皮质醇、ACTH均下降,以中、大剂量组的为甚,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小剂量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内死亡患儿的水平显著低于存活患儿(P<0.05)。第8天,3组存活患儿的血清皮质醇、ACTH水平与正常儿童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S失代偿期患儿应用小剂量的MP可抑制炎症、缩短平均住院日,有利于减少血糖波动幅度,平缓降低血清皮质醇、ACTH水平。血清皮质醇、ACTH水平过高或降低过快都提示死亡风险。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乌司他丁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袁 静,孙静雪,黄代强,袁 琳,丁登峰
    2019, 24(1):  83-88.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9.01.014
    摘要 ( 388 )   PDF (2536KB) ( 1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乌司他丁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拟行肺癌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前,B组和D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3 μg/kg,然后以0.3 μg·kg-1·h-1持续静脉输注至缝皮前,C组和D组静脉注射乌司他丁20万U,A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麻醉诱导前(T0)、手术结束时(T1)、手术结束后24 h(T2)取外周静脉血,测定CD3+、CD4+、CD4+/CD8+水平。记录T0、气管插管和拔管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术中七氟烷和瑞芬太尼用量及心动过缓、低血压和高血压的发生率。结果: CD3+、CD4+和CD4+/CD8+水平比较,A、B、C组T1和T2时点低于T0(P<0.05),B、C组T1和T2时点高于A组(P<0.05),D组T1和T2时点高于其他组(P<0.05)。A、C组气管插管和拔管时的MAP和HR明显高于T0(P<0.05),B、D组气管插管和拔管时的MAP和HR明显低于A、C组(P<0.05)。B、D组术中七氟烷和瑞芬太尼用量和高血压发生率低于A、C组(P<0.05)。结论: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乌司他丁用于肺癌患者,可改善患者围术期免疫抑制状态,抑制气管插管和拔管时的应激反应,减少术中麻醉药物使用。

    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的药物利用评价
    贺筱彬,林小华,刘舜莉,欧焕娇
    2019, 24(1):  89-93.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9.01.015
    摘要 ( 270 )   PDF (2175KB) ( 1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不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全身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最新发布的AECOPD管理推荐为评价标准,根据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EOS)分成两组,EOS≥2.0%为EOS观察组,EOS<2.0%为EOS对照组,采用 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比较两组的全身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比例及住院天数的差异,以及两组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差异。结果: 纳入本研究的AECOPD患者共550人次,其中EOS≥2.0%的患者有193人次,占35.10%,EOS<2.0%的患者有357人次,占64.90%。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有164人次,占29.82%,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有386人次,占70.18%。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的164人次中EOS观察组有45人次,占27.44%;EOS对照组119人次,占72.56%。EOS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更短,与EOS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4。EOS观察组在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后FEV1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4。结论: 以最新AECOPD管理推荐为评价标准,在治疗AECOPD时,全身糖皮质激素存在使用过度和使用不足的现象;临床药师在指导临床用药和进行药物利用评价时,尽量采用国际上专业内认同的最新推荐意见,与临床医生共同推动合理用药。

    小剂量利培酮联合曲唑酮应用于海洛因成瘾脱毒期的疗效分析
    蔡丹丹, 桂冬辉, 张建兵, 周文华
    2019, 24(1):  94-98.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9.01.016
    摘要 ( 796 )   PDF (2296KB) ( 2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小剂量利培酮联合曲唑酮治疗海洛因成瘾脱毒期焦虑、抑郁情绪及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50例海洛因成瘾者随机分成3组,利培酮联合曲唑酮组50例(R+T组),予小剂量利培酮联合曲唑酮治疗,利培酮日剂量为1~2 mg,bid,早晚服用,曲唑酮日剂量50~200 mg,bid,早晚服用;利培酮组50例(R组),单纯予利培酮治疗,日剂量1~2 mg,bid,早晚服用;曲唑酮组50例(T组),单纯予曲唑酮治疗,日剂量50~200 mg,bid,早晚服用。疗程均为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评定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疗效评定,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和实验室检查评定安全性。结果: 3组治疗6周末共脱落21例,余下129例完成6周治疗。R+T组在2、4、6周末HAMA、HAMD和PSQI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4、6周末HAMA、HAMD和PSQI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4、6周末HAMA、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量表只在6周末评分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组与R、T组在2、4、6周末HAMA、HAMD和PSQI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TESS评分比较,治疗4、6周末,R+T组与T、R组间T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剂量利培酮联合曲唑酮能够显著改善海洛因成瘾者脱毒期的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疗效优于单一用药。

    医院药学之窗
    伏立康唑注射剂临床应用情况及合理性分析
    汪丽丽
    2019, 24(1):  99-102.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9.01.017
    摘要 ( 261 )   PDF (1830KB) ( 2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某医院伏立康唑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 根据伏立康唑注射剂药品说明书,真菌感染治疗相关指南及参考文献制定合理性评价标准。利用医院HIS系统随机抽取某医院2016年1-12月份住院患者使用伏立康唑注射剂的病历,查阅病程记录及住院医嘱,进行合理性评价分析。结果: 本研究纳入的50份病历在伏立康唑注射剂给药途径、溶媒选用及溶媒用量方面均合理,但在用药指征、给药剂量、给药频次和给药疗程等方面存在不规范现象。结论: 该医院伏立康唑注射剂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应进一步加强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提高伏立康唑注射剂在临床的安全、合理使用。

    综述与讲座
    代谢性疾病及治疗药物与肝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田 婧,蒙秋华,梁秋云,董 敏
    2019, 24(1):  103-110.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9.01.018
    摘要 ( 283 )   PDF (3586KB) ( 2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代谢性疾病与肝癌发病密切相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体内胰岛素抵抗、高血糖、脂肪细胞因子分泌异常、内质网应激、肠道相关菌群失调、血脂异常等因素有关。研究表明治疗代谢性疾病的药物如二甲双胍和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肝癌的发病和复发风险。本文就代谢性疾病及治疗药物与肝癌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治疗糖尿病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金 辉,周子晔,梁 晶,王陈翔,宋林涛,赵龙伟,郭凯文
    2019, 24(1):  111-115.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9.01.019
    摘要 ( 444 )   PDF (2315KB) ( 2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又称FGF-1)作为较早发现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的重要成员,其刺激血管生长、加速创伤愈合和促进神经损伤修复等作用已被广泛认可,近年来它在内分泌系统中潜在的生物学功能的研究也成为热点。本文就FGF-1的结构功能、受体信号转导通路及对糖尿病的治疗作一综述。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潜在临床应用
    魏兆明,江文胜,高 艺,张娟娟
    2019, 24(1):  116-120.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9.01.020
    摘要 ( 723 )   PDF (2465KB) ( 3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是来源于脂肪组织的多能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且可塑性强、免疫原性低、可旁分泌多种生物活性因子,同时致畸致瘤风险也比较低,在适宜诱导条件下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软骨细胞等。ADSCs已经广泛用于骨及软骨组织的修复,皮肤损伤的修复、糖尿病和免疫调节等疾病治疗。本文就ADSCs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