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28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23-12-26
    封面与目录
    封面与目录
    2023, 28(12):  1320. 
    摘要 ( 166 )   PDF (32821KB) ( 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础研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平消胶囊通过AKT1/β-catenin信号促进乳腺癌凋亡的作用机制
    陈洪晓, 刘苏, 金乐, 张慧慧, 张蕾, 陈昭琳
    2023, 28(12):  1321-1330.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3.12.001
    摘要 ( 260 )   PDF (5786KB) ( 2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究平消胶囊治疗乳腺癌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TCM-ID、GeneCards等数据库筛选平消胶囊与乳腺癌的相关靶点;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靶点-疾病”网络;运用R软件进行GO和KEGG分析;使用Autodock Vina和Pymol软件进行平消胶囊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分子对接及可视化;通过R软件survival包对核心靶点进行分析,筛选出与总体生存时间密切相关的基因;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p-AKT1、β-catenin和cyclinD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筛选出药物靶点194个,疾病靶点1 612个,韦恩图求交集靶点共127个,核心靶点主要包括TB53、AKT1、TNF、CASP3等20个;GO分析主要与氧化应激反应、细胞对化学反应的调控等生物活性有关;KEGG分析主要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通路有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AKT1、MAPK1、RELA均有较好的结合;细胞实验表明槲皮素(40、80、120 μmol/L)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显示随着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处理乳腺癌细胞48 h后,p-AKT1、β-catenin和cyclinD1的蛋白表达量均不同程度地降低。结论:网络药理学与细胞实验证实平消胶囊可能通过调节AKT1/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其抗乳腺癌作用。
    大黄素通过miR-96-5p靶向叉头蛋白K2减轻狼疮性肾炎肾小球系膜细胞的损伤
    施珊红, 林威远, 张杰群, 郑燕玲
    2023, 28(12):  1331-1338.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3.12.002
    摘要 ( 156 )   PDF (2544KB) ( 1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大黄素通过miR-96-5p靶向叉头蛋白K2(FOXK2)减轻狼疮性肾炎肾小球系膜细胞(MCs)损伤。方法:检测MRL/faslpr小鼠(狼疮性肾炎肾组)和MRL/MPJ小鼠(对照组)24 h尿蛋白以及血清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含量。MCs分离纯化后分为:MCs组(未做任何处理的MCs);L-EMO组(10 μmol/L大黄素处理MCs)、M-EMO组(25 μmol/L大黄素处理MCs)、H-EMO组(50 μmol/L大黄素处理MCs)、H-EMO+miR-96-5p-NC组(50 μmol/L大黄素处理MCs后转染miR-96-5p-NC)、H-EMO+miR-96-5p-minic组(50 μmol/L大黄素处理MCs后转染miR-96-5p-minic)。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96-5p和FOXK2的靶向关系;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miR-96-5p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FOXK2以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MCs炎性因子水平;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测定MCs活力;Annexin-V FITC/PI双染法检测MCs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狼疮性肾炎组24 h尿蛋白含量、血清BUN和Scr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MCs组相比,L-EMO组、M-EMO组、H-EMO组miR-96-5p的表达量、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A450值、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水平依次显著下降(P<0.05),FOXK2水平、细胞凋亡率、Bcl-2相关的X基因(Bax)、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依次显著升高(P<0.05),大黄素作用效果呈现剂量依赖性;与H-EMO组、H-EMO+miR-96-5p-NC组相比,H-EMO+miR-96-5p-minic组显著升高miR-96-5p的表达量、炎性因子水平、A450值以及Bcl-2蛋白水平(P<0.05),显著降低FOXK2水平以及细胞凋亡率(P<0.05)。结论:大黄素通过下调miR-96-5p进而上调FOXK2,从而减轻狼疮性肾炎MCs损伤。
    常春藤皂苷元通过调控巨噬细胞Mincle介导的炎症减轻银屑病小鼠皮肤损伤的作用机制
    何馨雨, 钟霞, 刘鹏, 谭睿陟
    2023, 28(12):  1339-1346.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3.12.003
    摘要 ( 189 )   PDF (3331KB) ( 1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常春藤皂苷元(hederagenin,HDG)改善银屑病小鼠皮肤损伤和炎症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通过在C57小鼠背部祛毛并连续涂抹咪喹莫特7 d建立小鼠银屑病动物模型,造模后1 h给予HDG灌胃治疗。总计设置正常组、模型组、模型+HDG低剂量(25 mg·kg-1·d-1)、模型+HDG高剂量(50 mg·kg-1·d-1)和模型+卤米松阳性对照组(每组8只小鼠)。给药7 d后,对患处皮肤进行病理检测,以及炎症指标进行ELISA、实时定量PCR检测,Mincle及其下游信号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HDG干预组皮肤病理损伤以及炎性细胞浸润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实时定量PCR和皮肤组织悬液ELISA结果证实HDG干预后小鼠皮肤中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mRNA及蛋白水平均比模型组降低(P<0.01),说明HDG具有显著抗炎症作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皮肤中Mincle的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给予HDG干预后明显下调(P<0.01);免疫荧光证实模型组皮肤中Mincle表达与巨噬细胞标志物F4/80共定位;Western blot实验发现,HDG在治疗组中不仅下调了Mincle的蛋白表达,同时也下调了Mincle下游信号Syk和NF-κB的蛋白磷酸化水平。结论:HDG可显著改善银屑病小鼠皮肤损伤和巨噬细胞相关炎症,其潜在分子机制可能与下调Mincle/Syk/NF-κB信号途径相关。
    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对不同ST型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的抑制和清除作用的研究
    曹若楠, 李小宁, 阮欣然, 刘诗惠, 陈婧璇, 徐浩, 沈继录, 朱国萍
    2023, 28(12):  1347-1356.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3.12.004
    摘要 ( 221 )   PDF (1800KB) ( 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不同ST型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的形成能力及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对不同ST型菌株生物被膜的抑制和清除作用,旨为预防治疗产生物被膜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提供新思路。方法:随机收集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11月从住院患者标本分离的全敏感组肺炎克雷伯菌9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肺炎克雷伯菌19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 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37株,细菌均采用VITEK MS IVD KB V3.2质谱仪鉴定并使用VITEK 2-compact 6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对细菌进行药敏试验。对各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分析其同源性;结晶紫染色法进行生物被膜半定量检测,比较不同ST型肺炎克雷伯菌之间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差异;选取不同ST型菌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判断联合效果并选择最佳联合浓度;结晶紫染色法探究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对不同ST型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的抑制及清除效果;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抗菌药物作用前后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的结构变化。结果:MLST分型结果显示敏感组肺炎克雷伯菌株有ST86、ST727等8个序列,ESBLs组菌株属于ST15、ST37、ST11等14个序列型,其中ST15占26.32%(5/19);CRKP组菌株属于ST11、ST15、ST656等9个序列型,其中ST11占48.65%(18/37),ST15占27.03%(10/37); ST15(ESBLs)型、ST11(CRKP)型、ST15(CRKP)型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均在第5天达到成熟,ST15(ESBLs)组较ST15(CRKP)组产生物被膜能力强,ST11(CRKP)组较ST15(CRKP)组形成生物膜能力强(P<0.01)。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药敏结果显示对不同ST型肺炎克雷伯菌均具有相加作用;在生物膜形成的抑制及清除试验中,2×MIC阿奇霉素组及联合浓度组均对不同ST型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形成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联合组的抑制能力优于单药组,抑制率最高可达到89.93%;清除效果均为联合药物组>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清除率最高为44.79%。结论:不同ST型肺炎克雷伯菌之间生物膜形成能力存在差异,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对不同ST型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在早期联合用药进行抗生物膜菌感染的治疗。
    姜黄素对长期高盐诱导高血压大鼠中枢的作用机制
    孟婷婷, 高红丽, 高祎凡, 张清岚, 于晓静
    2023, 28(12):  1357-1364.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3.12.005
    摘要 ( 213 )   PDF (2189KB) ( 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长期高盐诱导的高血压大鼠下丘脑室旁核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雄性Dahl大鼠60只,体质量(180±10)g,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分别为正常饮食对照组(含0.3% NaCl)、正常饮食给药组(0.3% NaCl + 姜黄素150 mg·kg-1·d-1)、高血压组(含8% NaCl)以及高血压治疗组(8% NaCl + 姜黄素150 mg·kg-1·d-1)。采用无创大鼠尾动脉监测系统测量每组大鼠血压变化。经姜黄素连续灌胃6周后,采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大鼠,然后处死大鼠提取下丘脑室旁核组织和血浆,采用RT-PCR、ELISA、免疫荧光检测下丘脑室旁核中NAD(P)H氧化酶亚基NOX2、NOX4、过氧化物歧化酶(SOD-1)、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4)、髓样分化因子(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白细胞介素6(IL-6)、IL-1β、MCP-1及IL-10指标的RNA及细胞水平,采用DHE法检测下丘脑室旁核活性氧簇的变化。结果:高盐饮食组大鼠经过6周姜黄素干预后平均动脉血压明显降低[6周时:(125 + 7) mmHg比(153 + 6) mmHg,P<0.05];长期高盐饮食组大鼠经姜黄素干预后NOX2、NOX4、TLR4、MyD88、IL-6、IL-1β、MCP-1及ROS水平明显较高盐饮食组降低(P<0.05),而SOD-1和IL-10表达明显较高盐饮食组升高(P<0.05)。结论:姜黄素能够改善长期高盐诱导的高血压大鼠血压,其机制可能与改善下丘脑室旁核中氧化应激和炎症细胞因子有关。
    临床药理学
    醋酸地塞米松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肖雷, 徐媛媛, 黄晓青, 张文, 曹阳, 谢晶, 周焕, 黄顺旺
    2023, 28(12):  1365-1371.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3.12.006
    摘要 ( 300 )   PDF (1059KB) ( 1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评估中国健康成年受试者空腹及餐后口服醋酸地塞米松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按照随机、开放、单剂量、两周期双交叉的生物等效性研究。空腹组纳入24名健康受试者,餐后组纳入32名健康受试者,每周期服用受试制剂(T)2片(0.75 mg/片)或参比制剂(R)3片(0.50 mg/片),共两周期。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人血浆中醋酸地塞米松的浓度进行测定,采用WinNonlin 8.0软件按非房室模型对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计算,并对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二者的生物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受试者空腹状态下口服醋酸地塞米松片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后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max分别为1.13(0.50,4.00)和1.00(0.50,5.00)h,AUC0-t分别为(72.25±21.55)和(69.23±17.76)ng·mL-1·h,Cmax分别为(14.53±4.51)和(14.52±3.68)ng/mL,AUC0-∞分别为(74.63±23.01)和(71.32±19.12)ng·mL-1·h;受试者餐后状态下口服醋酸地塞米松片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后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max分别为2.00(1.00,4.50)和1.50(1.00,4.50)h,AUC0-t分别为(81.57±21.28)和(76.06±13.63)ng·mL-1·h,Cmax分别为(12.14±3.21)和(11.93±2.78) ng/mL,AUC0-∞分别为(85.12±23.92)和(78.95±14.99)ng·mL-1·h。在空腹和餐后条件下,醋酸地塞米松片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几何均值比的90%置信区间均在80.00%~125.00%。结论:在空腹和餐后条件下,受试制剂醋酸地塞米松片与参比制剂醋酸地塞米松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药物治疗学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老年脊柱外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董力, 周枫
    2023, 28(12):  1372-1377.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3.12.007
    摘要 ( 214 )   PDF (792KB) ( 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用于麻醉,对老年脊柱外科手术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重组人趋化因子(CXC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本院行脊柱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8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IL-1β、CXCL8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不同方案麻醉后,比较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试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与给药前(T0)相比,给药1 min后(T1)、给药5 min后(T2)、给药10 min后(T3)、拔管后(T4)试验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波动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两组血清中IL-1β、CXCL8含量明显增加(P<0.05),但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且术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行脊柱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采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瑞芬太尼联合麻醉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降低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缩短患者苏醒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综述与讲座
    以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为靶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王准, 孙谕莹, 黄汉昌
    2023, 28(12):  1378-1390.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3.12.008
    摘要 ( 209 )   PDF (758KB) ( 1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调节细胞存活、增殖和代谢。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发病机理复杂,与衰老密切相关。研究发现,AD的病理发展过程中经常伴随着mTOR活性的变化,但尚不清楚mTOR在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mTOR的复合物及其信号通路,重点综述了mTOR信号通路对突触可塑性和记忆功能、自噬作用、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Tau蛋白和脑胰岛素抵抗等AD病理特征的影响,其次阐述了mTOR两种信号通路在抗衰老和延长寿命方面的调控作用,最后介绍了mTOR抑制剂在AD病理研究中的应用,为延缓和改善AD提供新的思路。
    高原低氧诱导肠稳态失衡的分子机制及中药防治研究进展
    康倩, 修明慧, 张雪燕, 杨丹, 王树威, 和建政, 龚红霞, 曹旺杰, 苏韫
    2023, 28(12):  1391-1402.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3.12.009
    摘要 ( 215 )   PDF (1444KB) ( 1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氧是限制人群在高原生存的因素之一,能够引起呕吐腹泻、心慌气短、急性昏迷等症状。患有急性高原病的人约80%至少有一种胃肠道不适的症状,如厌食、恶心、腹泻、呕吐等。研究高原低氧所致肠损伤的病理特点、发病机制及药物防治,有利于高原胃肠道疾病的诊治。因此,本文通过总结相关文献,就高原低氧造成肠道损伤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阐述,对高原低氧造成肠道形态学、肠道细胞、肠道菌群等肠稳态的改变,引起肠道炎症、氧化损伤等机制及中药防治进行总结,以期为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工作者提供借鉴及信息参考。
    钠钙交换体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陈 峰, 黄鈺婷, 王笑, 樊官伟
    2023, 28(12):  1403-1408.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3.12.010
    摘要 ( 250 )   PDF (721KB) ( 2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钠钙交换体(sodium-calcium exchanger,NCX)由SCL8家族基因编码且属于阳离子反向转运蛋白家族一员,是一种广泛分布在膜结构上的阳离子转运蛋白,控制细胞钙的外流和内流,对维持细胞内钙浓度稳态及正常心功能起着关键作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HFpEF)具有高发病率、高住院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且目前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在HFpEF中,NCX反向模式过表达,心脏的舒张功能受损,心肌细胞钙瞬变因HFpEF的病因不同而存在差异。目前,以NCX为靶点的多种特异性抑制剂,能特异性抑制钙内流改善HFpEF的舒张功能障碍,提高HFpEF模型存活率,积极开发靶向抑制NCX的化合物是一个重要的科学挑战。
    褪黑素在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金学磊, 录亚鹏, 邸雪睿, 郑奇辉, 石翊飒
    2023, 28(12):  1409-1414.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3.12.011
    摘要 ( 155 )   PDF (587KB) ( 2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作为一种复杂血流动力学过程,可通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等引起组织损伤,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探究其有效防治措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褪黑素作为一种具有强大抗氧化及抗炎特性的内源性激素,在降低细胞死亡、改善组织I/R损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就褪黑素与器官I/R损伤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褪黑素应用于临床减轻器官I/R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JAK/STAT信号通路干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研究进展
    李涛, 杨丽霞, 高博, 李钦, 宋爽
    2023, 28(12):  1415-1421.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3.12.012
    摘要 ( 167 )   PDF (685KB) ( 3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现有治疗药物仍有很大不足,亟需更为有效的新药。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参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进展,通过调控该途径可以改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因此,本文综述JAK/STAT参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肾脏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进展,并从治疗药物、临床前药物、中药三方面,将近年来干预JAK/STAT改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潜在药物进行综述,以期能为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药物研发及治疗提供思路。
    抗血小板治疗新靶点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刘 强, 任艳琴
    2023, 28(12):  1422-1428.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3.12.013
    摘要 ( 196 )   PDF (628KB) ( 2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导致血栓形成的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抗血小板治疗是治疗ACS的关键策略,尽管当前已取得一定成功,但仍存在局限性,如血栓复发和出血等副作用,这限制了药物的长期使用。未来的抗血小板治疗可能通过针对参与血小板功能的新型靶点的拮抗作用,实现更有效或更安全的治疗方法。本文重点介绍了具有潜力的靶点抑制剂,包括糖蛋白VI(glycoprotein VI,GPVI)、蛋白酶激活受体(PAR)-4、GPIb、5-羟色胺受体亚型2A(5-HT2A)、蛋白二硫异构酶、p选择素和磷酸肌醇3-激酶β的抑制剂。
    高磷血症新药 Tenapanor 药理作用及临床评价
    侯文平, 徐磊, 苏长海
    2023, 28(12):  1429-1435.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3.12.014
    摘要 ( 288 )   PDF (700KB) ( 2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enapanor是一种新型降磷药物,主要作用于钠/氢交换蛋白3(NHE3)起抑制作用,此外还可以通过下调磷酸钠盐协同转运蛋白(NAPI)的表达,从而降低肠道对磷的吸收。Tenapanor主要用于治疗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ESRD-HD)患者高磷血症。腹泻为本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本文通过对Tenapanor进行文献检索,就其药理作用、药动学特性、临床评价、安全性、药物相互作用和用法用量进行综述。
    丘脑室旁核在全身麻醉和睡眠觉醒神经通路中的作用
    顾芸菲, 陈苏衡, 于恺华, 鲍振星, 李玉兰
    2023, 28(12):  1436-1440.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3.12.015
    摘要 ( 209 )   PDF (557KB) ( 3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thalamic nucleus,PVT)是觉醒的关键核团。PVT在正常睡眠的觉醒调节中占据着重要作用,但在麻醉中其作用可能随着所处麻醉阶段的不同而不同。本文将围绕PVT觉醒功能神经通路来综述其在睡眠和麻醉中的作用。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