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1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4-01-27
    基础研究
    鸡骨草总黄酮碳苷对乙硫氨酸导致的小鼠脂肪肝的影响
    王昀, 陈蜜, 江振洲, 汪豪, 张陆勇
    2014, 19(1):  1-7. 
    摘要 ( 210 )   PDF (467KB) ( 5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鸡骨草总黄酮碳苷(AME)对乙硫氨酸(DL-E)所致小鼠脂肪肝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DL-E造模组,AME组和AME+DL-E组,每组8只。用AME连续灌胃给予AME组和AME+DL-E组小鼠 7 d,另外两组给予溶剂对照(三蒸水),第7天灌胃给予DL-E组和AME+DL-E组 250 mg/kg DL-E造模,其他两组给予溶剂对照(0.2% CMC-Na)。造模 1 h 后再次灌胃给予所有小鼠AME或溶剂对照(三蒸水),造模 22 h 后收集血样和肝组织,采用生化法测定血清脂质和转氨酶水平,肝脏TG以及TC含量。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测定肝脏中相关脂代谢基因水平。结果: AME可以显著减少小鼠肝脏脂肪空泡的数量和脂变的面积,降低TG和TC含量以及血清转氨酶水平。在脂质相关代谢基因的调控上,AME可以下调DL-E导致的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1, SREBP-1)、 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 FAS)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 1, ACC1)的高表达,并且AME可以逆转DL-E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α (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ived receptor α, PPARα)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α (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1α, CPT-1α)的抑制作用。结论: AME对DL-E引起的小鼠肝脏脂肪蓄积具有保护作用,并且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减少脂质合成,促进脂质氧化代谢来实现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程与肺支气管上皮细胞MRP1功能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汪辰吟, 陶秀华, 张弦, 汪电雷, 陈金佩, 杨丽丽, 曹银, 汪珊珊
    2014, 19(1):  8-14. 
    摘要 ( 209 )   PDF (348KB) ( 2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进程与肺支气管上皮细胞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烟熏复合雾化吸入木瓜蛋白酶法制备COPD模型大鼠,将制备过程中的大鼠随机分成不同进程组,抑制剂组(在造模过程中给予MRP1抑制剂丙磺舒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和丙磺舒对照组。以上各组均测定大鼠的肺功能;除抑制剂组外,分别测定大鼠的肺上皮细胞通透性,检查肺上皮细胞完整性;并在静脉注射酚红后,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酚红浓度和血浆中酚红浓度,以BALF中酚红浓度/血浆中酚红浓度的比值为评价COPD肺支气管上皮细胞MRP1的功能指标。结果: 随着造模的进程,COPD大鼠肺功能逐渐降低,造模 45 d 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ALF中酚红浓度/血浆中酚红浓度的比值逐渐降低,但各组肺上皮细胞通透性功能未发生明显改变;肺上皮细胞完整性良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在造模过程中,同时给予丙磺舒 30 d 后,肺功能显著性降低;同时与不同进程组 60 d 比较,给予MRP1抑制剂造模 60 d 后,大鼠的FEV0.3%/FV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OPD的进程与肺支气管上皮MRP1功能的改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肺支气管上皮细胞MRP1的功能随着COPD进程逐渐下调,抑制MRP1的功能会进一步加重COPD的肺功能下降,使病情加重。
    三羟基异黄酮通过AMPK 和 mTOR信号通路对宫颈癌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
    李永铮, 陈伟
    2014, 19(1):  15-22. 
    摘要 ( 214 )   PDF (549KB) ( 2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三羟基异黄酮对人宫颈癌Caski细胞株生长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磺酰罗丹明B(SRB)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三羟基异黄酮(GEN)干预对Hela, SiHa, Caski, HeLa-S3, HeLa229及C-33A等宫颈癌细胞株生长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一磷酸腺苷(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信使核糖核酸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免疫沉淀法检测三羟基异黄酮对Caski细胞结节性硬化症基因1/结节性硬化症基因2(TSC2/TSC1)复合物组装的影响。结果: 三羟基异黄酮的抗癌效能次序是Caski>Hela>C-33A> SiHa>HeLa-S3>HeLa229;三羟基异黄酮彻底阻滞了Caski细胞周期进程,并诱导其凋亡。三羟基异黄酮没有改变G1调节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表明蛋白翻译受到抑制,但转录水平没受到影响。三羟基异黄酮诱导组装TSC1/TSC2,并通过抑制包括mTOR(Ser2448)、p70S6K(Thr421 / Ser424和Thr389)和4E-BP1(Thr37/ Thr46和Thr70)等蛋白质磷酸化导致细胞蛋白质合成受阻。三羟基异黄酮干预还引起宫颈癌细胞AMPK活性升高。AMPK抑制剂复合物C显著逆转三羟基异黄酮干预效果的结果表明AMPK通路是三羟基异黄酮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过程中的关键途径。此外,线粒体膜电势和线粒体含量下降表明三羟基异黄酮引起线粒体氧化应激。结论: 三羟基异黄酮干预Caski细胞后,引起线粒体应激反应,激活AMPK信号通路,使线粒体膜电位下降、TSC1/TSC2复合物形成增加及mTOR介导的蛋白质翻译通路受阻,最终导致宫颈癌Caski细胞周期G1期阻滞,并诱导其凋亡。
    酮替芬对高糖高脂饮食诱导肥胖模型大鼠的减肥作用
    陈咨苗, 王美荣, 叶婷婷, 顾雪疆, 陈雄, 朱虹, 倪连松
    2014, 19(1):  23-28. 
    摘要 ( 155 )   PDF (298KB) ( 1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酮替芬对高糖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肥胖模型的减肥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肥胖模型组、酮替芬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肥胖模型组和酮替芬干预组以高糖高脂饲料饲喂,正常对照组以基础饲料饲喂,酮替芬干预组每天灌胃给予酮替芬 0.09 mg/kg,持续12周。称重,计算Lee's指数,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瘦素(LEP)、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白色脂肪解偶联蛋白2(UCP2)mRNA的表达。结果: 酮替芬明显降低肥胖模型大鼠的体质量及Lee's指数(P<0.05),降低FBG、FINS和LEP水平(P<0.05),降低FFA、TG和LDL-C水平(P<0.05)和IL-6、TNF-α水平(P<0.05),而增加UCP2 mRNA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 酮替芬能够降低肥胖模型大鼠炎症介质和游离脂肪酸水平,减轻高胰岛素血症和高瘦素血症,促进脂肪组织能量代谢,实现减肥作用。
    血必净对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大鼠中性粒细胞翻译控制肿瘤蛋白表达的影响
    何先弟, 颜培娥, 邹琪, 汪华学
    2014, 19(1):  29-32. 
    摘要 ( 174 )   PDF (207KB) ( 2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大鼠中性粒细胞翻译控制肿瘤蛋白(TCTP)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6)、脓毒症组(n=18)和血必净组(n=18)。腹腔注射鲍曼不动杆菌悬液造模成功后,根据取血提取中性粒细胞的时间,脓毒症组和血必净组又随机各分为6、12 和 24 h 3个亚组,每亚组6只。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中性粒细胞TCTP的表达,比较脓毒症和血必净各亚组TCTP的表达。结果: 脓毒症各亚组中性粒细胞TCTP表达量较对照组均增高(P<0.05);血必净组各亚组中性粒细胞TCTP表达量分别较脓毒症各对应亚组均降低(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可能与抑制中性粒细胞TCTP的表达有关。
    医院药学之窗
    临床药师干预对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方案偏离的影响
    单娇娇, 汤依群, 史美祺, 夏国豪, 王丽, 方瑛, 赵杰
    2014, 19(1):  33-37. 
    摘要 ( 261 )   PDF (214KB) ( 1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加入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后对方案偏离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苏省肿瘤医院2011年9月至2013年2月参与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的受试者,分为未干预组和干预组。未干预组为2011年9月至2012年5月在研的受试者,干预组为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在研的受试者,分别统计两组受试者临床试验方案偏离发生的种类及发生率,观察临床药师干预对临床试验方案偏离的影响。结果: 未干预组与干预组受试者方案偏离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1.3% vs 43.9%,P<0.05),两组之间严重方案偏离发生率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37.3% vs 19.7%, P<0.05)。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可降低受试者方案偏离的发生率,为临床药师在肿瘤内科开展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
    临床药理学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在中国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杨永革, 张梅, 姜楠, 宋丽雪, 许雪廷, 邸晓辉, 徐琳, 徐娟, 赵钢涛
    2014, 19(1):  38-43. 
    摘要 ( 402 )   PDF (321KB) ( 2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受试制剂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爱普瑞乐)与参比制剂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波立维)在中国健康人体中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健康受试者双周期交叉空腹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受试制剂和波立维片参比制剂 75 mg,用LC-MS/MS法测定氯吡格雷的羧酸代谢物氯吡格雷酸的血药浓度;用DAS 2.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氯吡格雷酸人体药代动力学特征,来间接反应氯吡格雷的药代特征及生物等效性。结果: 氯吡格雷的代谢物氯吡格雷酸的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C max分别为(1351.1±654.9)、(1184.6±607.7) ng/mL,AUC0-24 h分别为(2642.0±1093.8)、(2780.6±1283.1) ng·h ·mL-1,AUC0-∞分别为(2867.8±1238.9)、(3003.3±1291.2) ng·h·mL-1,t1/2分别为(3.81±2.54)、(4.62±2.88) h,tmax分别为(0.80±0.32)、(0.95±0.63) h,受试制剂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4±34.8)%。结论: 本检测方法具有准确、灵敏、快速、简便等特点,适合人血浆中氯吡格雷酸浓度测定。AUC和Cmax经对数转换后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tmax经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药物治疗学
    三拗片治疗急性支气管炎(风寒袭肺证)的临床研究
    樊茂蓉, 王冰, 高金柱, 樊长征, 张琼
    2014, 19(1):  44-47. 
    摘要 ( 356 )   PDF (228KB) ( 3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三拗片治疗急性支气管炎(风寒袭肺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试验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非劣性的临床试验方法,共纳入24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三拗片+通宣理肺口服液模拟剂)120例,对照组(通宣理肺口服液+三拗片模拟剂)120例,疗程 7 d。结果: 试验组的临床愈显率、中医证候愈显率及咳嗽、咯痰等单项症状的愈显率均明显优于通宣理肺口服液组(P<0.05);二药对患者咳嗽、咯痰症状的起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拗片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幅度明显高于通宣理肺口服液组(P<0.05)。结论: 三拗片治疗急性支气管炎(风寒袭肺证)安全有效。
    预注右美托咪定对依托咪酯诱导全麻气管插管安全性研究
    赵刚, 蔡建明, 俞米林, 路牧
    2014, 19(1):  48-53. 
    摘要 ( 287 )   PDF (269KB) ( 2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预注右美托咪定对依托咪酯诱导插管的患者安全性情况。方法: 择期头颈部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四组:依托咪酯复合右美托咪定组(A组)、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组(B组)、依托咪酯组(C组)、丙泊酚组(D组),每组20例。记录四组患者在入室后麻醉前基础值(T0)、给予右美托咪定开始 1 min(T1)、输注右美托咪定 10 min(T2)、麻醉诱导后 3 min 为(T3)、插管即刻(T4)、插管后 1 min(T5)、插管后 3 min(T6)、插管后 10 min(T7)的SBP、DBP、脑电双频指数(BIS)、心率(HR),记录T0、T2两个时点血氧饱和度(SpO2)值、Ramsay评分。结果: T2时点与T0时点比较,A、B组HR下降,并低于C、D组(P<0.01),但对血压并未产生影响(P>0.05);T3时点跟T0时点比较,A、B、C三组SBP下降(P<0.01),A、C组DBP下降(P<0.01),B 组DBP下降(P<0.05), T4时点A组SBP高于B组(P<0.01),A组DBP高于B组(P<0.05);T5、T6、T7时点A、B两组血压、H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SpO2值T2时点低于T0时点(P<0.01),T2时点Ramsay评分,A、B两组高于C组(P<0.05)。A、B组BIS值T2时点低于T0(P<0.01),T3~T7时点三组均低于T0(P<0.01),T5时点C、D组BIS值高于A、B组(P<0.05)。结论: 预注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依托咪酯诱导全麻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保留较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更好的循环调节功能,其抑制插管心血管反应效能和丙泊酚相似。
    右佐匹克隆合并艾司西肽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伴失眠的对照研究
    李亚玲, 叶建飞, 李婷, 李国荣
    2014, 19(1):  54-57. 
    摘要 ( 291 )   PDF (199KB) ( 5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广泛性焦虑伴失眠患者在抗焦虑治疗(艾司西酞普兰)初期合用或不用右佐匹克隆对患者失眠、焦虑症状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广泛性焦虑伴有失眠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试验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右佐匹克隆治疗,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期为8周。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患者焦虑症状及疗效,用睡眠障碍量表(SDRS)评定失眠症状和疗效,同时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和实验室检查评估治疗安全性。结果: 试验组在治疗第1周末HAMA评分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在第2周末HAMA评分明显下降(P<0.01),试验组在治疗后第1、2、4、6周末HAMA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第8周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在治疗后第1、2、4周末SDRS总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试验组在第1、2、4周末SDR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较对照组更易发生头痛、口苦、口干、恶心及困倦感(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右佐匹克隆治疗广泛性焦虑伴失眠,有助于快速改善患者的失眠和焦虑症状,但副反应相对明显。
    不同剂量氯胺酮对七氟烷麻醉下小儿分离焦虑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夏菊荣, 杜忠举, 王波, 张华, 田洪忆
    2014, 19(1):  58-61. 
    摘要 ( 177 )   PDF (230KB) ( 2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氯胺酮对七氟烷麻醉下小儿分离焦虑及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的影响。方法: 80名择期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PCNL)的2~8岁小儿随机分为4组:C组给予生理盐水,K0.5、K0.75、K1组分别在小儿入室前静注氯胺酮 0.5、0.75、1 mg/kg,4组患儿均接受常规七氟烷维持麻醉。评估各组小儿麻醉诱导前分离焦虑评分,记录小儿的拔管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术后恶心呕吐、EA发生率及修正CHEOPS疼痛评分。结果: K0.75、K1组患儿术前分离焦虑评分明显低于K0.5 组及C组(P<0.05),K1组拔管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明显长于其他3组(P<0.05),C组EA发生率和CHEOPS评分明显高于3个氯胺酮组(P<0.05),但3个氯胺酮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75 mg/kg 氯胺酮入室前静注能减少小儿分离焦虑评分、术后疼痛评分及EA发生,且不影响拔管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脓毒血症患者一氧化氮合酶和降钙素原的影响
    曾爱英, 戴木森, 王晓萍, 陈本敦, 陈敏, 陈炳星, 孙红
    2014, 19(1):  62-66. 
    摘要 ( 166 )   PDF (228KB) ( 2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对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脓毒血症(Sepsi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一氧化氮合酶(NOS)和降钙素原(PCT)的影响,为CRRT和SIRS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收集收住本院急诊ICU、内科ICU及外科ICU的SIRS及Sepsis患者病例,记录在血液净化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72 h 的生命体征、氧合指数(PaO2/FiO2)、血生化、血常规、血气分析、APACHE II评分的变化, 并采用比色法检测患者血清NOS含量变化,采用免疫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PCT含量变化。结果: 经过CRRT治疗后24、48、72 h 血生化及血常规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各时间点NOS值及PCT值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RT治疗能显著改善SIRS/Sepsis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治疗作用与清除损伤性作用因子NOS及PCT相关。
    综述与讲座
    MicroRNA-34用于肿瘤治疗的基础研究
    李征, 向开敏, 彭淑平, 李桂源
    2014, 19(1):  67-73. 
    摘要 ( 181 )   PDF (349KB) ( 1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icroRNA-34(miR-34)调节多条信号通路上的靶基因发挥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干细胞、抑制转移以及化疗增敏的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与转移。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R-34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本文综述了miR-34家族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分子机制,以及在动物肿瘤模型中开展miR-34相关基因治疗的前期研究,揭示了miR-34用于肿瘤临床治疗的可能性。
    钙调神经磷酸酶/NFATc信号通路介导他克莫司诱导移植后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汪江林, 左笑丛, 杨梦, 周凌云
    2014, 19(1):  74-81. 
    摘要 ( 191 )   PDF (333KB) ( 1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他克莫司(Tacrolimus, FK506)是目前国内外器官移植术后的首选抗排斥反应药物,它通过抑制钙调神经磷酸酶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移植术后糖尿病(Post-transplantation diabetes mellitus, PTDM)是器官移植后的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为2%~53%。PTDM与FK506抑制钙调神经磷酸酶关系密切。FK506使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受到抑制,阻碍细胞浆中的T细胞活化核因子(NFATc)去磷酸化,使NFATc不能核转位,抑制其与靶DNA结合,导致启动子不能启动相关基因的转录,一方面影响β细胞的增殖、细胞凋亡以及胰岛素的分泌,使胰岛素水平降低,另一方面使胰岛素的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性降低,从而导致PTDM的发生。
    Ⅱ相代谢及其酶的研究进展
    石淑亚, 王连生
    2014, 19(1):  82-89. 
    摘要 ( 336 )   PDF (326KB) ( 9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结合反应为特征的Ⅱ相药物代谢是机体处置药物重要环节,主要包括葡萄糖醛酸化、乙酰化、甲基化、谷胱甘肽化、硫酸化等结合反应。不同基团对应的结合反应均由多个同类基因或超基因家族介导催化完成。Ⅱ相代谢反应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反应特征与各自不同的功能意义。Ⅱ相药物代谢酶活性受联合用药影响会导致临床药物相互作用,其基因多态性一方面会影响内源性物质的代谢,可能导致某些疾病发生率升高,同时也会影响外源性物质的代谢,引起药物疗效的改变或毒性反应的发生。
    他克莫司药效学研究进展
    杨梦, 左笑丛, 汪江林, 陈清洁
    2014, 19(1):  90-95. 
    摘要 ( 247 )   PDF (257KB) ( 2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他克莫司是一种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主要是通过抑制T细胞活化相关细胞因子(IL-2、IL-3、IL-4、IL-5、IFN-γ、TNF-α、GM-CSF)的转录和IL-2、IL-7受体的表达发挥免疫抑制作用。此外,临床及动物实验中均显示他克莫司在预防及治疗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方面效果显著。主要不良反应为肾毒性、神经毒性、高血压、糖尿病、牙龈增生等。
    中药临床研究应用加载设计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梁伟雄
    2014, 19(1):  96-100. 
    摘要 ( 270 )   PDF (210KB) ( 2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加载设计指的是在使用安慰剂的对照试验中,设计方案为所有受试者在接受标准疗法的基础上,试验组加用试验药物,对照组加用模拟试验药的安慰剂。中药临床研究近年来加载设计应用较多,应该明确使用该设计的目的、常见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洋葱伯克霍尔德复合体研究新进展
    王玉萍, 李小宁, 张莺莺
    2014, 19(1):  101-104. 
    摘要 ( 368 )   PDF (229KB) ( 4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洋葱伯克霍尔德复合体(Burkholderia cepacia complex, Bcc)是一组革兰阴性非发酵菌,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在肺囊性纤维化(CF)和慢性肉芽肿(CG)患者中特别容易引起感染,使患者出现无症状带菌、慢性感染或洋葱综合症。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洋葱伯克霍尔德复合体引起上述两种疾病以外感染的报道逐渐增多,可引起肺炎、败血症、伤口感染、深部脓肿、尿路感染等。本文就洋葱伯克霍尔德复合体的基因型,流行病学特征、鉴定方法、毒力因子、耐药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染料木黄酮植物性雌性激素治疗骨质疏松研究进展
    林忠, 孙渊, 杜有功, 杨建苗, 林建群
    2014, 19(1):  105-111. 
    摘要 ( 199 )   PDF (351KB) ( 2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综述通过检索Google Scholar以及Science Direct查阅大量近10年的相关文献,对染料木黄酮抗骨质疏松机制、抗骨质疏松药效、药代动力学以及安全性多角度综述分析。结果表明染料木黄酮具有类似雌性激素作用,与雌性激素受体α的结合力大于雌性激素受体β的结合力,且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的主要作用受体是雌性激素受体α,在抗骨质疏松研究中无论是体内还是体外都具有较强的药理作用;其药理活性作用机制包括抑制骨髓巨噬细胞向破骨细胞转化的能力,抑制破骨细胞的增殖生长能力,诱导破骨细胞的凋亡,同时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生长能力。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确切,而毒副作用则明显的低于双磷酸盐和特立帕肽。植物雌性激素染料木黄酮可能在未来骨质疏松治疗过程中具有成为一线治疗药物的潜质。
    维A酸类药物治疗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的研究进展
    廖伟坚, 黄剑清
    2014, 19(1):  112-115. 
    摘要 ( 175 )   PDF (187KB) ( 5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维A酸类药物是一组与天然维生素A结构类似的化合物,至今维A酸类药物治疗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的文献报道仅有十几篇。有作者报道口服维A酸类药物对疣状表皮发育不良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报道的例数均较少,并且还需更系统的对照研究证实。
    类风湿性关节炎缓解后的维持治疗研究进展
    李小心, 徐亮
    2014, 19(1):  116-120. 
    摘要 ( 156 )   PDF (231KB) ( 2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的炎症损害为主要特点的复杂、多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关于RA缓解期的药物使用一直是长期以来困扰风湿病学界的难点和热点。近年随着改变病情抗风湿药的日益成熟、生物制剂的快速发展,使RA的维持治疗手段和药物选择更具灵活性, 疗效、预后和药物不良事件控制较以往均有新的突破。本文就缓解后治疗的最新研究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