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1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1-04-26
    基础研究
    人参皂苷Rg1对人胃癌BGC-823的抑制作用研究
    赵保胜, 刘洋, 徐暾海
    2011, 16(4):  361-365. 
    摘要 ( 668 )   PDF (363KB) ( 3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人参皂苷Rg1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株BGC-823活性、增殖、凋亡蛋白Bax-2、caspase-3及形态学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方法: 取对数生长的细胞,加入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加以干预,生长曲线法、MTT法、蛋白质含量分别观察人参皂苷Rg1对BGC-823细胞活性、增殖的影响,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凋亡蛋白Bax-2、caspase-3 mRNA含量变化,形态学方法观察人参皂苷Rg1促BGC-823细胞凋亡作用。 结果: 人参皂苷Rg1 40、60、80 mg/L 不同剂量均不同程度抑制细胞的增殖,且有明显的量-效、时-效关系;人参皂苷Rg1对BGC-823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其IC50为 29.56 mg/L;人参皂苷Rg1可明显减少肿瘤细胞内蛋白含量,提高细胞内Bax-2、caspase-3 mRNA含量,提高经人参皂苷Rg1作用后,凋亡细胞皱缩,胞浆稀少或缺乏,淡红色;染色质凝聚,成深紫色;细胞核固缩碎裂成数个圆形颗粒。 结论: 人参皂苷Rg1可明显抑制细胞增殖,降低细胞活性,表现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蛋白质合成、促进BGC-823细胞凋亡有关。
    七叶心康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苏梅, 崔涛, 杨和金, 杨宏博, 赵春梅, 包广雷, 王作祥
    2011, 16(4):  366-370. 
    摘要 ( 411 )   PDF (313KB) ( 3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七叶心康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方法: 采用栓线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神经功能学评分、红四氮唑(TTC)染色法、称重法检测研究七叶心康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制作大脑海马匀浆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和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的含量来探讨其保护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结果: 七叶心康胶囊灌胃给药,连续4次,分别为再灌注后1、12、24、36 h 各给药一次,在270、135 mg/kg 的剂量下能显著改善大鼠受损的神经功能障碍和脑梗死范围;降低大脑含水量;还能够明显增加脑组织中SOD、GSH-Px的活性和降低MDA、NO的含量。 结论: 七叶心康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脑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和减少NO的生成有关。
    岩柏草总黄酮抗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王福根, 庄让笑, 方红英, 张袆奇, 席建军
    2011, 16(4):  371-373. 
    摘要 ( 387 )   PDF (244KB) ( 2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岩柏草总黄酮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50%CCl4皮下注射8周,在造模同时分别灌胃15、30、60 mg/kg 剂量岩柏草总黄酮混悬液,并以水飞蓟宾为实验对照。8周后处死大鼠,对大鼠肝脏纤维化评分,并检测血清和肝组织各指标。 结果: CCl4造模结束后,大鼠肝组织病理结果显示其肝纤维化处于III-IV期;与模型组比较,岩柏草总黄酮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肝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明显升高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改善大鼠肝纤维化的病理形态。 结论: 岩柏草总黄酮对CCl4 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核转位与高糖应激诱导的H9c2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孙传波, 高景红, 胡亮, 张竞文, 魏立, 李庆平
    2011, 16(4):  374-379. 
    摘要 ( 341 )   PDF (356KB) ( 2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高糖应激是否引起心肌细胞中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核转位以及GAPDH核转位是否与细胞凋亡有关。 方法: 高糖培养H9c2细胞 48 h 后,收集细胞进行细胞凋亡的测定,用DCFH-DA荧光探针测定细胞中活性氧簇(ROS)的水平,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细胞质和细胞核中GAPDH以及细胞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用细胞免疫荧光的方法测定GAPDH的核转位情况。 结果: 与低糖培养组相比,高糖培养组H9c2细胞凋亡率增高,ROS生成和iNOS表达增多,GAPDH由细胞质向细胞核转位;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I抑制剂鱼藤酮和iNOS抑制剂1400W均阻断GAPDH的转位,并减少高糖诱导的H9c2细胞的凋亡。 结论: 高糖诱导H9c2细胞中GAPDH由细胞质向细胞核转位;鱼藤酮和1400W可抑制高糖诱导的细胞凋亡,这一作用与抑制GAPDH核转位有关。
    环磷酰胺致SD大鼠胎仔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的研究
    胡文娟, 邓筱华, 金辉, 吴建辉, 刘向云, 孙祖越
    2011, 16(4):  380-384. 
    摘要 ( 374 )   PDF (445KB) ( 2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脊髓凋亡细胞,明确环磷酰胺对SD大鼠胎仔脊髓神经细胞凋亡作用。 方法: 大鼠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中,妊娠第10天给予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环磷酰胺(7.2 mg/kg 和 9.0 mg/kg),于妊娠第20天解剖将胎仔脊髓制成病理切片,并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脊髓神经出现大量凋亡细胞;与生理盐水组胎仔胸髓和腰髓前角细胞的Bax和Bcl-2表达比较,环磷酰胺低剂量组胎仔胸髓和腰髓前角细胞的Bax表达明显增强,Bcl-2蛋白表达减弱。 结论: 在大鼠孕第10天给予 7.2 mg/kg 环磷酰胺尾静脉注射,其对大鼠胎仔脊髓神经细胞凋亡有促进作用。
    液相色谱质谱技术测定全天麻胶囊中有效成分方法学建立与应用
    白秋香
    2011, 16(4):  385-388. 
    摘要 ( 458 )   PDF (276KB) ( 2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电喷雾质谱法对临床常用药物全天麻胶囊中的有效成分天麻素的含量进行测定。 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柱(150 mm×2.00 mm,3.5 μm) 为分析柱,在乙腈和氯化铵水溶液的混合流动相系统中,进行选择性负离子检测,m/z 为 321.00,进样量 10 μL。 结果: 天麻素浓度在 0.05~2.00 μg/mL 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 97.76%(RSD为 1.44%)。 结论: 本法结果准确,操作简便,适合用于全天麻胶囊的质量控制分析检验,是将质谱技术应用于临床常用药物有效成分鉴定和质控的积极尝试。
    哌立福辛通过激活GSK3β抑制雷帕霉素耐药细胞的生长
    董光辉, 罗璇, 翟溯澜, 李萍, 王雪融
    2011, 16(4):  389-392. 
    摘要 ( 400 )   PDF (302KB) ( 3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哌立福辛对雷帕霉素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和机制。 方法: 用SRB法检测哌立福辛单用以及联用LiCl对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哌立福辛对细胞内Akt, GSK3β信号的调控作用。 结果: 哌立福辛对雷帕霉素敏感和耐药细胞株的生长有相似的抑制作用。在耐药细胞上,哌立福辛未明显抑制Akt的磷酸化,却可以显著抑制GSK3β的磷酸化,从而激活GSK3β。用LiCl抑制GSK3β的活性可以阻断哌立福辛对耐药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结论: 哌立福辛可以通过激活GSK3β抑制雷帕霉素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生长。
    临床药理学
    奥美沙坦氢氯噻嗪片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体中的药代动力学
    万茜, 黄原原, 付志敏, 谭鸿毅, 裴奇, 黄志军, 阳国平
    2011, 16(4):  393-399. 
    摘要 ( 453 )   PDF (513KB) ( 4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单次、多次口服奥美沙坦氢氯噻嗪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开放、单次和多次口服给药的单中心试验。12位健康受试者单次和多次口服1片奥美沙坦氢氯噻嗪片(每片含奥美沙坦 20 mg,氢氯噻嗪 12.5 mg),采用HPLC-MS-MS法测定奥美沙坦和氢氯噻嗪的血浆药物浓度,利用DAS 2.0 和SPSS 13.0 计算药动学参数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单次和多次口服给药后奥美沙坦的药动学参数如下:Cmax 分别为(489±122) μg/L 和(531±125) μg/L,AUC0→t分别为(3468±869) μg·L-1·h 和(3557±1209) μg·L-1·h,tmax分别为(2.6±0.5) h和(2.3±0.8) h,t1/2分别为(7.3±4.0) h和(8.3±3.6) h;单次和多次口服给药后氢氯噻嗪的药动学参数如下:Cmax 分别为(122±34) μg/L 和(182±39) μg/L,AUC0→t分别为(764±211) μg·L-1·h和(1079±361) μg·L-1·h,Cmax分别为(2.2±0.7) h和(1.6±0.6) h,t1/2分别为(6.8±2.3) h 和(7.1±1.6) h。 结论: 奥美沙坦氢氯噻嗪片主要药动学参数单剂量和多剂量给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奥美沙坦和氢氯噻嗪在人体内均无明显蓄积。
    LC-MS/MS法测定人体氟桂利嗪浓度及生物等效性评价应用
    陈尧, 谭志荣, 王医成, 李慧, 李玲, 邓晓兰, 张伟, 周宏灏
    2011, 16(4):  400-406. 
    摘要 ( 952 )   PDF (927KB) ( 5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LC-MS/MS法测定人体血浆氟桂利嗪的浓度,并研究由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盐酸氟桂利嗪滴丸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方法: 色谱柱为Thermo Hypurity C18 (150 mm×2.1 mm, 5 μm),流动相为乙腈-10 mmol/L 甲酸铵(含 0.1%甲酸)(65∶35,V/V);流速:0.3 mL/min;进样量:10 μL;柱温:40 ℃,样品室温度为 15 ℃。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分别给予18名男性健康受试者试验制剂或参比制剂氟桂利嗪 20 mg,采用LC-MS/MS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 结果: 氟桂利嗪线性范围为 0.38~196 ng/mL, 氟桂利嗪最低检测限为 0.1 ng/mL, 方法灵敏、稳定、特异性高。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tmax、AUC0-24和AUC0-∞分别为:(86±36)和(82±34) ng/mL、2.5 h(1~3 h)和 3 h(2~5 h)、(725±338)和(709±320) ng·mL-1·h、(811±375)和(780±330) ng·mL-1·h。氟桂利嗪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 并成功地应用到人体盐酸氟桂利嗪生物等效性评价。
    加味逍遥丸对CYP2C19酶活性的影响
    赵钢涛, 杨凡, 许茜, 丁媛媛, 郑绯, 许景峰
    2011, 16(4):  407-411. 
    摘要 ( 404 )   PDF (330KB) ( 2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加味逍遥丸对CYP2C19活性的影响,为临床指导联合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将20名受试者按照CYP2C19*2基因型进行分类,野生型纯合子(WW)及突变型纯合子(MM)各10名。以奥美拉唑作为CYP2C19的探针药,研究服用加味逍遥丸对人体内代谢酶CYP2C19活性的影响。采用pyrosequencing测序法对CYP2C19进行基因分型,采用HPLC-MS/MS法测定探针药及其代谢产物的血药浓度。 结果: 连续服用14 d加味逍遥丸。以AUC0-12为指标,评价CYP2C19代谢酶的活性。受试者用药前CYP2C19代谢酶活性为 5.7±1.6,服用加味逍遥丸后CYP2C19代谢酶活性为 6.0±1.7。用药后代谢酶的活性升高,用药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服用加味逍遥丸对CYP2C19代谢酶活性没有明显影响。
    左奥硝唑片Ⅰ期临床耐受性试验
    谢安云, 程泽能, 欧阳冬生, 郭歆, 黄志军, 张桂香, 刘畅, 谭鸿毅, 阳丽, 阳国平
    2011, 16(4):  412-416. 
    摘要 ( 376 )   PDF (186KB) ( 5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健康人体对左奥硝唑片的耐受性。 方法: 采用随机、盲法、安慰剂对照的单中心临床研究。48名健康受试者经筛选进入临床试验,其中38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4组参加了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各组剂量分别为250、500、1000、1500 mg。10名健康受试者参与了为期 7 d 的连续给药耐受性试验,剂量为 1000 mg。各组均设2例安慰剂。观察受试者用药前后生命体征、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的变化,并观察和记录不良事件。 结果: 在单次和多次给药耐受性试验中,受试者用药前后生命体征、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均没有临床意义的改变。20名受试者发生轻度不良事件,表现为头晕、乏力、困倦、恶心等。 结论: 健康受试者服用左奥硝唑片日剂量250~1000 mg,可安全耐受。
    定量药理学
    基于熵权的等效数值法在促透剂促透效果综合评价中的运用
    李志平, 林燕群, 王晖, 梁庆
    2011, 16(4):  417-422. 
    摘要 ( 378 )   PDF (226KB) ( 3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于熵权的等效数值法在促透剂促透效果综合评价中的运用。 方法: 以扑热息痛为模型药物,利用离体透皮吸收装置,研究氮酮、薄荷醇、樟脑、油酸、丁香油、荆芥油、藿香油促透剂在离体兔背部皮肤上的透皮行为,计算渗透系数、稳态流量、滞后时间、增渗倍数,运用基于熵权的等效数值法对促透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2%丁香和2%樟脑对扑热息痛的促透效果最好,1%氮酮、2%荆芥油、2%薄荷醇、2%油酸次之,2%广藿香最差。 结论: 基于熵权的等效数值评价法可客观地、公正地评价促透剂的促透效果。
    药物治疗学
    舒必利与奥氮平治疗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对照研究
    钟智勇, 吴小立, 程敏锋, 张晋碚
    2011, 16(4):  423-426. 
    摘要 ( 525 )   PDF (186KB) ( 4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舒必利联合帕罗西汀与奥氮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疗效与副反应差别。 方法: 分析57例(其中使用舒必利组25例,奥氮平组32例)住院神经性厌食症患者治疗8周前后的体重,体重指数,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副反应量表(TESS)的结果。 结果: 两组治疗8周后体重,体重指数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均比入院时有明显改善。同时治疗8周后奥氮平组比舒必利组在改善体重及体重指数上要更加明显,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而在HAMA、HAMD、TESS的比较上未见统计学差异。 结论: 舒必利联合帕罗西汀与奥氮平联合帕罗西汀均能有效改善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奥氮平联合帕罗西汀相对舒必利联合帕罗西汀而言改善体重及体重指数的效果更佳,两组在副反应上未见明显差异。
    右美托咪定对腺样体切除小儿患者苏醒期间的影响
    蒋宗明, 仲俊峰, 陈忠华
    2011, 16(4):  427-431. 
    摘要 ( 685 )   PDF (317KB) ( 3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小儿腺样体切除术后苏醒期间疼痛和躁动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择期行腺样体切除术,年龄4~12岁,ASA分级Ⅰ~Ⅱ级小儿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44例。两组均采用8%七氟烷进行吸入麻醉诱导,C组诱导期间静脉给予芬尼 2 μg/kg,而D组则缓慢静注右美托咪定 1 μg/kg(给药时间大于 10 min)随后 0.5 μg·kg-1·h 泵注维持,手术结束前 10 min 停止。两组心率或收缩压较切皮前上升30%且持续 3 min 以上时静注 1 μg/kg。记录术中相关数据,在患者进入麻醉恢复时(0 min)、入室后5、10 min、15 min,以后每隔 15 min 测定疼痛评分、苏醒期躁动评分;疼痛评分大于4分或严重躁动持续 3 min 以上给予芬太尼 0.5 μg/kg。 结果: 两组术中均未使用阿托品和麻黄素控制心率和血压,D组术中心率较C组对应时间点低而收缩压比较无明显差别。D组患者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P<0.01);D组术中和复苏室追加芬太尼剂量分别为(22±8) μg 和(15±7) g,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拔管后苏醒期间低氧发生率D组(5%)低于C组(12%),严重躁动发生率(观察时间为 15 min 内)D组(27%)显著低于C组(5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D组在0、5和 15 min 重度疼痛评分比例较C组低(P<0.01)。 结论: 小儿患者腺样体切除术右美托咪定 1 μg/kg 负荷剂量,随后 0.5 μg·kg-1·h 泵注可以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减轻疼痛,降低镇痛药物(芬太尼)用量,减少麻醉恢复期间呼吸抑制的发生。
    紫色消肿膏外敷治疗产褥期乳腺炎的疗效观察
    顾家富, 齐梅英
    2011, 16(4):  432-434. 
    摘要 ( 438 )   PDF (136KB) ( 2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紫色消肿膏联合抗感染治疗产褥期乳腺炎的疗效。 方法: 将180例产褥期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使用紫色消肿膏局部外敷,对照组用25%硫酸镁溶液局部热敷,两组均使用抗菌药物及对症治疗,3 d 后进行疗效对比。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效时间、疗程等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紫色消肿膏外敷联合抗感染治疗产褥期乳腺炎疗效好。
    康妇消炎栓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80例疗效分析
    陈林海
    2011, 16(4):  435-438. 
    摘要 ( 483 )   PDF (156KB) ( 4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康妇消炎栓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疗效。 方法: 对本院门诊确诊的盆腔炎性疾病病例152例患者,其中治疗组80例用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替硝唑口服;对照组72例采用替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口服或氨苄西林/舒巴坦 3.0 g 配合甲硝唑注射液 100 mL 2次/d 静滴。3个疗程后进行比较。 结果: 康妇消炎栓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 97.5%,对照组总有效率 8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康妇消炎栓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综述与讲座
    代谢组学在代谢性疾病研究中的进展
    赵春艳, 阿基业, 曹蓓, 刘林生, 王新文, 李梦婕, 石建, 王广基
    2011, 16(4):  439-446. 
    摘要 ( 690 )   PDF (282KB) ( 4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代社会人们的饮食、营养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及肿瘤等代谢性疾病发病率日趋升高,严重地危害了人类健康。虽然研究发现代谢性疾病均与生化代谢紊乱密切相关,但这些疾病发病过程和机理一直不甚明了。代谢组学通过定量检测体内小分子化合物水平研究机体基础代谢的变化,可为探索代谢性疾病的发病过程和发病病理提供直接数据。近年来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对多种代谢性疾病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研究发现这些疾病发生过程中机体生化代谢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涉及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脂代谢等。另外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之间还呈现相互关联、互为因果的关系,在其相互引发过程中,脂肪酸的代谢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桥梁,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和交感神经的兴奋等相互影响的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导致单一的代谢性疾病发展成各种疾病并存状态。本文从代谢组学研究生化代谢变化的角度综述了近年来代谢性疾病研究的进展,旨在阐述众多代谢性疾病与代谢紊乱的相互关联,为预防和治疗代谢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对策。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张艳, 郝海平, 王广基
    2011, 16(4):  447-454. 
    摘要 ( 588 )   PDF (266KB) ( 6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是生物体内重要的Ⅱ相代谢途径,由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催化完成,是多种内源性物质和外源性化合物清除与解毒的机制。在新药研发过程中,研究UGT介导的药物代谢以及评估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吸引了很多研究人员的关注。但目前的研究偏重于由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对UGT的关注相对较少。鉴于UGT在药物代谢中的重要性,有必要对其导致的药物相互作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文综述了由UGT的抑制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
    基因多态性对氨氯地平药代、药效的影响
    杨夏玲, 杨婧芝, 熊玉卿
    2011, 16(4):  455-460. 
    摘要 ( 555 )   PDF (219KB) ( 3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氨氯地平是二氢吡啶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临床上用于各种高血压和心绞痛的治疗,在体内经CYP3A5代谢而消除,其药代动力学不同于其他的二氢吡啶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由于CYP3A存在基因多态性而导致氨氯地平药代动力学的个体差异。为此,笔者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氨氯地平的临床应用与CYP3A5基因多态性对其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的影响进行综述,为临床参考基因多态性特征来确立氨氯地平正确合理的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自由基清除剂类药物研究进展
    王晓金, 孙建国, 彭英, 王广基
    2011, 16(4):  461-467. 
    摘要 ( 768 )   PDF (423KB) ( 9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缺血性脑卒中已成为世界上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大疾病,大量研究证明,缺血及再灌注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在脑损伤中起关键作用,使得自由基清除剂成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热点,很多自由基清除剂类药物被合成并先后进入临床试验,包括代表药物依达拉奉成功在日本上市。本文将综述有关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自由基清除剂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此类药物在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展望此类药物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疾病中的治疗前景。
    瑞格列奈药代动力学特征及有关基因多态性对其药代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孙旭, 袁钊, 温金华, 熊玉卿
    2011, 16(4):  468-473. 
    摘要 ( 425 )   PDF (220KB) ( 2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瑞格列奈是一种具有氨基酸结构的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的口服降糖药,降血糖作用快而短,模拟胰岛素生理性分泌,主要用于控制高血糖,同时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本文将对瑞格列奈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药物相互作用作一综述。以期为指导瑞格列奈的临床用药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真正实现临床上的个体化给药。
    细胞色素P450酶与维生素A的代谢
    王萍, 刘晓东
    2011, 16(4):  474-480. 
    摘要 ( 641 )   PDF (309KB) ( 6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维生素A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可以代谢为生物活性更高的视黄醛和视黄酸。细胞色素P450酶是重要的药物Ⅰ相代谢酶,在人体内有广泛的分布。它不仅参与了外源性物质的代谢,在内源性物质的代谢中也有重要的作用。CYP450酶在维生素A的代谢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人体内参与维生素A代谢的CYP450酶主要是CYP1,CYP2C, CYP2E, CYP3A和CYP26家族。同时其代谢物视黄酸可以与核受体 (维生素A酸受体,视黄醇类X受体) 相结合,诱导CYP450酶的表达和活性。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来维生素A代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阐述了CYP1、CYP2C、CYP2E、CYP3A和CYP26家族在维生素A代谢中的作用以及视黄酸诱导CYP450酶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