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当期目录

    基础研究
    脂氧合酶抑制剂对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及MEK/ERK信号通路的影响
    熊奇如, 夏俊, 李立祥, 钱叶本, 余宏铸, 许业传
    2012, 17(1):  1-5. 
    摘要 ( 488 )   PDF (289KB) ( 2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脂氧合酶抑制剂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DGA)对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及MEK/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在不同浓度的NDGA干预下对HepG2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应用MTT比色法观察NDGA对HepG2增殖的影响;逆转录PCR(RT-PCR)测定不同浓度NDGA干预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激酶(MEK)1、MEK2、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ERK2 mRNA表达强度。结果: NDGA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NDGA干预后HepG2细胞中MEK1、MEK2、ERK1、ERK2 mRNA的表达强度随着浓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不同浓度NDGA干预均显著降低MEK1 mRNA的表达强度(P<0.05),在NDGA干预浓度为 100 μmol/L 及 200 μmol/L 时可显著降低MEK2、ERK1、ERK2 mRNA表达强度(P<0.05)。结论: NDGA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与抑制MEK/ERK信号通路有关。
    Hydralazine逆转胃癌细胞株p16基因甲基化及增强其表达的研究
    赵军, 夏亚斌, 张义胜, 赵国海
    2012, 17(1):  5-9. 
    摘要 ( 473 )   PDF (285KB) ( 3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使用甲基转移酶抑制剂肼屈嗪(Hydralazine)作用于胃癌细胞株BGC-823,观察Hydralazine对MTS1/p16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p16 mRNA、p16蛋白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分析p16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与p16基因表达两者间的关系,以此考察胃癌细胞株BGC-823 p16基因的失活机制是否与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有关。方法: 对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株BGC-823进行分组实验,实验组加入水溶性的Hydralazine,浓度0、10、30、100 μmol/L,对照组不加Hydralazine,96 h 后对两组分别行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以观察p16基因甲基化状态、mRNA、蛋白表达的变化;应用6种不同浓度的水溶性Hydralazine(0、3、10、30、100、300 μmol/L)处理胃癌细胞BGC-823,72 h 后行MTT检测,以观察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P16基因在胃癌细胞株BGC-823中,启动子区CpG岛呈高甲基化状态,mRNA及蛋白呈低水平表达。Hydralazine阻断甲基转移酶作用后,p16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呈去甲基化状态,Hydralazine浓度越高,CpG岛去甲基化越明显。Hydralazine阻断甲基转移酶作用后,用药后p16 mRNA表达较前明显增强(P<0.05)。Hydralazine阻断甲基转移酶作用后,用药后p16蛋白表达较前明显增强(P<0.01)。MTT检测到不同浓度的Hydralazine(0、3、10、30、100、300 μmol/L)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量效关系反映出抑癌基因p16去甲基化程度越高,对胃癌细胞株BGC-823的增殖抑制越显著。结论: P16基因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是p16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
    水飞蓟宾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大鼠抑制糖氧化应激反应及改善学习记忆作用
    傅永锦, 潘竞锵, 张小牧, 邝少松
    2012, 17(1):  10-14. 
    摘要 ( 445 )   PDF (227KB) ( 5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水飞蓟宾对D-半乳糖(D-gal)诱导衰老大鼠糖化氧化应激反应及学习记忆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D-gal诱导衰老大鼠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测定法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浆非酶糖基化终产物(AGEs)和果糖胺(FRA)含量、红细胞醛糖还原酶(AR)活性及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AGEs含量。结果: 水飞蓟宾 150 mg/kg和75 mg/kg均能明显抑制D-gal诱导的AR活性增高(P<0.01),降低FRA、HbA1c和AGEs含量(P<0.01 或P<0.05),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大鼠脑组织AGEs和MDA含量,提高SOD活性(P<0.01)。结论: 水飞蓟宾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具有保护作用,能增强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糖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甘草酸二铵脂质复合物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效果研究
    程勇, 于锋
    2012, 17(1):  15-19. 
    摘要 ( 422 )   PDF (308KB) ( 2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甘草酸二铵脂质复合物(甘平,DGLL)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高脂饲料喂养方式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证实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多烯磷脂酰胆碱组和甘平高中低(900、300、100 mg/kg)剂量组。给药4周后,处死所有动物,检测血脂、氧化应激、肝功能、胰岛素相关等指标,并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甘平能显著降低NAFLD大鼠的转氨酶(ALT、AST)活力、丙二醛(MDA)含量、TNF-α水平、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和空腹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改善NAFLD大鼠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结论: 甘平可以用来治疗大鼠NAFLD,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及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
    皖南蝮蛇毒蛋白C激活物的急性毒性作用的研究
    段婷, 张根葆, 周兵
    2012, 17(1):  20-24. 
    摘要 ( 505 )   PDF (494KB) ( 3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蛇毒蛋白C激活物(protein C activator, PCA)对大、小鼠的急性毒理反应。方法: 大鼠采用上下剂量增减法,小鼠采用半数致死量法,观察实验动物症状、体征、死亡时间和累积死亡率。结果: PCA尾静脉注射大鼠(剂量 17.5~175 mg/kg)、小鼠(剂量为 6.25~11 mg/kg)的中毒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口鼻泡沫状出血、呼吸困难、心率加快、走路不稳、蜷缩、昏厥性抽搐;大、小鼠尾静脉注射PCA的LD50及其95%可信限分别为 29.57(17.5~55) mg/kg 和 8.05(7.55~8.54) mg/kg;大体解剖可见双肺有片块状出血,病理镜检显示出血主要累及肺泡、支气管等。其他器官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皖南蝮蛇毒PCA的毒性主要是抗凝过度导致的出血,肺出血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是实验动物死亡主要原因。
    CTP-HBcAg18-27-Tapasin融合蛋白胞内转导功能的检测
    刘红红, 陈小华, 周丽芹, 刘雪妮, 余永胜, 臧国庆, 汤正好
    2012, 17(1):  25-29. 
    摘要 ( 489 )   PDF (407KB) ( 2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融合蛋白CTP-HBcAg18-27-Tapasin在抗原提呈细胞内的转导功能。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近交系BALB/c小鼠髓源性DC,加入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4培养 5 d,再加入脂多糖诱导DC成熟。不同剂量的CTP-HBcAg18-27-Tapasin及RPMI-1640培养液加入细胞培养介质中,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免疫荧光在细胞内的分布及定位,并对荧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进一步以Western blot观察不同组细胞中Tapasin表达的差异来检测CTP-HBcAg18-27-Tapasin的转导效率。结果: 成功体外诱导培养并鉴定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免疫荧光法证实CTP-HBcAg18-27-Tapasin能够穿透树突状细胞膜进入细胞质,而不能进入细胞核,且荧光强度 50 μg/L CTP-HBcAg18-27-Tapasin组依次高于 10 μg/L CTP-HBcAg18-27-Tapasin组和空白组,Western blot也证实CTP-HBcAg18-27-Tapasin能够穿透细胞膜进入树突状细胞,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P-HBcAg18-27-Tapasin具有穿透树突状细胞膜定位于胞浆的能力。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产ESBL和碳青霉烯酶分析
    李小宁, 李娟, 姚永红
    2012, 17(1):  30-33. 
    摘要 ( 496 )   PDF (223KB) ( 2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和产碳青霉烯酶情况。方法: 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运用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 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结果: 135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高达 72.6%,对阿米卡星、头孢噻肟等10种抗菌药物耐药率为 61.5%~10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为 34.8%,其次是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 54.1%。其中有22株检出ESBL占 16.3%;46株检出碳青霉烯酶占 34.1%。结论: 我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高,应加强细菌检测和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于临床经验用药建议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可能与产ESBL和碳青霉烯酶有关。
    胞外酸化对体外培养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增殖与凋亡及组织蛋白酶K mRNA表达的影响
    荣超, 陈飞虎, 江晟, 胡伟, 葛金芳, 张晨晨, 吴繁荣
    2012, 17(1):  34-39. 
    摘要 ( 404 )   PDF (587KB) ( 2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不同胞外pH环境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以及大鼠关节软骨细胞中组织蛋白酶K的表达与胞外酸化的关系。方法: Ⅱ型胶原酶消化法从大鼠关节软骨中分离软骨细胞;细胞传代培养后分为4组分别在pH7.4、pH6.5、pH6.0、pH5.5不同的胞外酸化环境下培养3 h,MTT法检测软骨细胞活力,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软骨细胞的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组织蛋白酶K基因的表达。结果: 与pH7.4 组比较其他各组软骨细胞增殖均受到抑制,其中pH5.5、pH6.0与pH7.4相比差异有重要的统计学意义(P<0.01),pH5.5和pH6.0组可见较多的凋亡细胞,且流式细胞仪检测的凋亡率明显高于pH7.4组(P<0.01);组织蛋白酶K的表达与酸性程度成正相关。结论: 胞外酸化环境下能明显抑制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增殖、促进软骨细胞凋亡,并且酸性环境能增加组织蛋白酶K的表达,这为类风湿关节炎中关节软骨的破坏发生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青蒿琥酯增加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化内毒素、大肠埃希菌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余梦辰, 潘夕春, 李小丽, 李军, 肖康康, 李斌, 周红
    2012, 17(1):  40-46. 
    摘要 ( 485 )   PDF (520KB) ( 2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青蒿琥酯(artesunate, AS)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化清除脂多糖/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endotoxin, LPS)和吞噬大肠埃希菌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网格蛋白抑制剂(monodansylcadaverine, MDC)、内体酸化抑制剂氯喹(chloroquine, CQ)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力的影响,以选择恰当的药物工作浓度;激光共聚焦法检测青蒿琥酯及MDC、CQ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化FITC-LPS的影响;分别采用激光共聚焦和菌落集落形成计数实验观察青蒿琥酯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化大肠埃希菌的影响;逆转录PCR检测青蒿琥酯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A(class A scavenger receptor,SR-A)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MDC和CQ浓度分别小于 25 μg/mL 和 20 μg/mL 时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力无影响;MDC、CQ可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化LPS,青蒿琥酯可增加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LPS的内化,而且青蒿琥酯可增加MDC和CQ处理的巨噬细胞内化LPS的功能。激光共聚焦和菌落集落形成计数实验均显示青蒿琥酯可增加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大肠埃希菌的内化能力。逆转录PCR结果显示青蒿琥酯可增强LPS处理或未处理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SR-A mRNA的表达。结论: 青蒿琥酯可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化LPS、大肠埃希菌的能力,该作用可能与SR-A mRNA表达升高有关。
    氯美昔布诱导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郝吉庆, 孙耕耘, 沈玉先
    2012, 17(1):  47-51. 
    摘要 ( 480 )   PDF (389KB) ( 2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氯美昔布诱导肺癌细胞凋亡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人肺癌细胞株A549和NCI-H460 细胞先加入终浓度IL-1β1 1μg/L刺激 24 h,再加入不同浓度氯美昔布继续培养 24 h,采用Western blot 法检测ERK2、p-ERK及Bcl-2表达水平。氯美昔布体外处理A549、NCI-H460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表达水平。结果: 氯美昔布作用后肺癌细胞中ERK2及p-ERK的磷酸化水平均下降,并伴有Bcl-2水平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随着氯美昔布浓度的增大, Bcl-2蛋白表达量逐渐下降,而Bax蛋白表达在A549细胞中增强,在NCI-H460细胞中不变,Bcl-2/Bax的比值下降。结论: 氯美昔布诱导肺癌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通过ERK信号转导途径调节肺癌细胞产生Bcl-2,进而诱导Bcl-2/Bax的比值下降有关。
    短篇报道
    聚桂醇注射联合手术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
    卢惟钦, 蒋劲松, 杨光唯, 来集富, 卢凯平
    2012, 17(1):  52-54. 
    摘要 ( 415 )   PDF (155KB) ( 2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泡沫硬化剂聚桂醇联合手术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间86例单侧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3例。A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主干剥脱,小腿曲张静脉内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B组行传统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结果: 86例患者均成功施行治疗。A组手术时间小于B组(P<0.01)。A组住院时间也小于B组(P<0.01)。术后随访半年,A组3例(6.9%)患肢出现局限的静脉曲张,B组2例(4.7%),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聚桂醇注射联合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安全、有效,较传统手术缩短了手术时间与患者住院时间。
    经验交流
    中药新药I期临床试验中纤维蛋白原关联性判断的体会
    鲁喦, 李涛, 贾增芹, 高蕊, 唐旭东
    2012, 17(1):  55-58. 
    摘要 ( 409 )   PDF (249KB) ( 2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I期临床试验中纤维蛋白原指标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方法: 通过一个新药I期临床试验案例对受试者的纤维蛋白原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单次给药试验的30例受试者中,26例出现纤维蛋白原降低,但无量效关系;在随后的连续给药试验中加入安慰剂对照组,其结果纤维蛋白原在高低剂量组中无量效关系,试验药物组和安慰剂对照组纤维蛋白原出现一致性变化,证实纤维蛋白原的变化与试验药物无关。结论: 纤维蛋白原检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应规范操作过程减少对其的影响;应制定适当的检测指标纳入标准;必要时可增加安慰剂对照,采用多种手段对实验室不良事件的关联性进行综合判断。
    定量药理学
    一室模型药物吸收计算的概率论法
    李进文
    2012, 17(1):  59-63. 
    摘要 ( 408 )   PDF (219KB) ( 6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从概率论角度为吸收动力学研究提供两种具体方法。方法: 在一室模型时,药物分子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和从体内消除的过程为相互独立的随机过程。将一次血管外给药后的总滞留时间(Th)视为在给药部位的滞留时间(Tf)与在体内的滞留时间(Tg)之和,Tf与Tg相互独立,且Th、Tf及Tg均为非负连续型随机变量。根据卷积公式及一室模型特征,得到一室模型药物吸收计算的概率论方法:概率法(A法)与数值反卷积分法(B法)。结果: 概率论方法所需条件与Wagner-Nelson(W-N)法一致。A法所求吸收分数的准确度与W-N法相同。在已知消除速率常数K的准确值时,B法所求吸收分数的准确度低于W-N法,但B法尚可推测出同一药物注射剂型在血管内快速给药后的概率密度函数及相关信息。 在K估计值有误差(±10%)时,B法所求吸收分数的准确度略高于W-N法。结论: 概率论方法可用于计算吸收分数及有关概率。
    米卡芬净治疗真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吴家利, 刘文华, 尹平
    2012, 17(1):  64-68. 
    摘要 ( 455 )   PDF (490KB) ( 3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对米卡芬净治疗真菌感染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 探讨米卡芬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数据库Web of Science、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临床试验资料库、美国临床试验登记中心、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从建库至2011年3月31日的所有相关文献及参考文献,应用RevMan5.0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共检索到181篇文献记录,经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7篇文献。有效性评价结果显示,米卡芬净的抗菌效果优于氟康唑(P=0.008),但与脂质两性霉素B的抗菌效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38)。米卡芬净与对照组在治疗不同类型念珠菌感染上的疗效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米卡芬净组与氟康唑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40),与脂质两性霉素B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6),但输注相关反应发生率低于脂质两性霉素B(P=0.001)。结论: 米卡芬净是氟康唑和脂质两性霉素B的良好的替代用药。本研究可能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所得结果还需国内研究数据的进一步证实。
    药理效应法测定参附注射液药动学参数的研究
    杜婷, 孙荣进, 徐国良, 李冰涛, 黄丽萍, 李佳
    2012, 17(1):  69-72. 
    摘要 ( 465 )   PDF (224KB) ( 2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考察参附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采用结扎冠状动脉法复制大鼠心源性休克模型,以血压值作为效应指标,选取 1.25、2.5、5、10、20、25 mL/kg 六个剂量参附注射液做量-效曲线,选择 20 mL/kg 剂量做时-效曲线,依据时-效曲线和量效曲线求得时间-生物体存量曲线,用DASver2.0软件分析参附注射液的药动学参数。结果: 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为t1/2=8.685 min, Ke=0.08 min-1, CL=1.417 L·min-1·kg-1, AUC(0-t)=12.63 mg·L-1·min-1结论: 在大鼠体内静脉注射参附注射液的体存量的表观动力学过程符合一室模型。
    临床药理学
    中国汉族儿童CYP3A5*3基因型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刘艳, 陆晓彤, 盛琦, 田怀平, 徐阿晶, 唐跃年, 卜书红, 李莉霞, 张健
    2012, 17(1):  73-77. 
    摘要 ( 352 )   PDF (232KB) ( 3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在中国汉族儿童中探讨白血病易感性与CYP3A5*3的频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共收集172名中国汉族儿童血液,包括52名急性白血病患者(27女性,25男性)和120名健康儿童(53女性,67男性)。提取DNA,然后用PCR-RFLP方法检测基因型。结果: CYP3A5*3在人群中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 平衡。儿童白血病中CYP3A5*3频率为0.721(95% CI: 0.549, 0.893),而健康儿童中为0.758 (95% CI: 0.674, 0.842),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并且也无男女性别差异。结论: CYP3A5*3是健康儿童和白血病患者中的常见基因型,健康儿童和白血病患儿中CYP3A5*3频率一致, 因此CYP3A5*3与儿童白血病易感性之间无关联。
    移植后高血压与他克莫司剂量及血药浓度的关系
    席兰艳, 袁洪, 成柯, 朱利军, 阳国平, 张桂香, 黄志军
    2012, 17(1):  78-82. 
    摘要 ( 419 )   PDF (226KB) ( 5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肾移植患者服用他克莫司后高血压的发生率,并探讨移植后高血压与他克莫司的服用剂量、血药浓度及血药浓度/剂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以他克莫司进行治疗的肾移植患者200例,测量患者的血压。然后从中随机抽取53例高血压患者和53例正常血压患者,待患者服用他克莫司至少3 d后,运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MEIA) 法测定他克莫司谷浓度,分析他克莫司剂量、血药浓度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他克莫司剂量、血药浓度及血药浓度/剂量的差异。结果: 在200例肾移植患者中,104例患者(52.0%)患有移植后高血压;他克莫司日剂量与患者的SBP呈正相关(r=0.216,P<0.05),而剂量与DBP,血药浓度与血压水平均无相关性;高血压组他克莫司的服用剂量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3.11±1.49) mg/d∶(2.42±1.07) mg/d,P<0.05];谷浓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患者的谷浓度/剂量明显低于正常血压组[(2.94±1.57) ng·d/mg·mL∶(3.95±3.02) ng·d/mg·mL,P<0.05]。结论: 肾移植患者的SBP与他克莫司日剂量具有明显相关性,服用更高剂量他克莫司的患者更易发生高血压。
    药物治疗学
    房颤患者华法林初始剂量及出血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魏萌, 陶宜富, 叶飞, 谢渡江, 朱君荣, 于锋
    2012, 17(1):  83-87. 
    摘要 ( 404 )   PDF (210KB) ( 2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两种华法林初始剂量在房颤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探讨其出血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将某医院服用华法林的住院房颤患者按初始剂量分为超低剂量组(1.25~1.875 mg)和低剂量组(2.5~3.0 mg),比较两组患者抗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标。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主要的出血危险因素。结果: 超低剂量患者各项安全性指标与低剂量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前者首次达到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时间较后者显著延长(P<0.05),同时INR低于目标范围的比例显著增加且INR的控制率显著降低(P<0.001)。年龄>65岁,肝功能不全,出血体质,卒中史,联用胺碘酮会显著增加华法林的出血风险(OR>1且P<0.05)。结论: 房颤患者应用超低初始剂量华法林抗凝的出血风险与低初始剂量相当但血栓风险增加;对于联用胺碘酮的患者,应加强出血风险的监护。
    沙丁胺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单肺通气时肺萎陷的影响
    周其富, 蒋宗明, 王海勇
    2012, 17(1):  88-91. 
    摘要 ( 391 )   PDF (188KB) ( 4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麻醉诱导前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万托林), 观察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单肺通气期间的肺萎陷的影响。方法: 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拟行肺叶切除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万托林200 μg(2揿)后面罩吸氧; 对照组:单纯面罩吸氧,30 min后开始麻醉诱导。单肺通气开始后10和20 min的时间点用口头量表评价肺萎陷的程度。记录基础、麻醉诱导前、双肺通气以及单肺通气后的30 min内每10 min的血气分析。结果: 观察组肺萎陷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麻醉诱导前、双肺通气、单肺通气10 min及20 min的PaCO2值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PaO2值高于对照组(P<0.05 or P<0.01)。结论: 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能加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单肺通气早期肺萎陷的过程,改善单肺通气时的手术条件。
    普瑞巴林与加巴喷丁用于腹式子宫切除术后疼痛治疗的效果比较
    戴平, 黄燕丽, 路牧, 蔡栋江, 郦正阳
    2012, 17(1):  92-96. 
    摘要 ( 484 )   PDF (224KB) ( 2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术前 2 h 应用普瑞巴林与加巴喷丁对腹式子宫切除术后疼痛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90例ASAⅠ、Ⅱ级全麻下行腹式子宫切除术的妇女中行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术前 2 h 给予病人 300 mg 普瑞巴林(P组)、900 mg 加巴喷丁(G组)及安慰剂(C组),每组30例。术后4 h常规静注氟比洛芬酯 100 mg 镇痛,当静息视觉模拟评分(VAS)>3时实施曲马多补救镇痛。记录术后 24 h 各时点静息及咳嗽VAS评分、镇静评分,记录术后 24 h 内曲马多使用次数、用量及相关副作用,行术后患者总体满意度评价。结果: P组及G组麻醉后苏醒时间明显长于C组(P<0.05)。P组术后1、2 h 静息VAS评分,术后1、2、4 h 咳嗽VAS评分均低于C组及G组(P<0.05)。G组术后1、2、6 h 镇静评分明显高于C组,P组术后1、2 h镇静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P组与G组术后首次镇痛时间明显长于C组(P<0.05),曲马多补救镇痛人数明显少于C组,且P组少于G组(P<0.05),曲马多剂量也明显低于C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 24 h 头晕的发生率相似(P>0.05),但G组患者术后嗜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P组及C组(P<0.05)。P组及G组患者术后 24 h 总体满意度评价“非常好”的百分率明显高于C组,P组高于G组(P<0.05)。结论: 行腹式子宫切除术前 2 h 口服给予普瑞巴林 300 mg,与给予 900 mg 加巴喷丁和安慰剂相比,术后镇痛药物的需求量显著减少,患者总体满意度更高。
    牛肺表面活性物质与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董一慧, 袁显文, 李鹏
    2012, 17(1):  97-102. 
    摘要 ( 510 )   PDF (253KB) ( 3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牛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与猪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2008年1月-2011年8月诊治的12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患儿,随机分为珂立苏治疗组和固尔苏治疗组各60例,气管插管分别给予珂立苏和固尔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珂立苏和固尔苏均对早产儿RDS有肯定的治疗效果,表现在明显改善机械通气参数、血气分析结果和胸部X线片RDS分级(P<0.05);固尔苏的治疗效果优于珂立苏,特别是机械通气和用氧时间较少(P<0.05);两组间早产儿相关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珂立苏和固尔苏对早产儿RDS均有肯定的治疗作用且安全性好,固尔苏有疗效优势但珂立苏相对较为经济。
    不同剂量右旋美托咪啶对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的影响
    马化鑫, 周少丽, 谢汉镔, 黑子清
    2012, 17(1):  103-107. 
    摘要 ( 453 )   PDF (237KB) ( 3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右旋美托咪啶对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A组为单纯吸入七氟醚麻醉诱导组,B组和C组为吸入七氟醚麻醉诱导前分别静脉泵注右旋美托咪啶 0.5 μg/kg 和 1.0 μg/kg 组,观察3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BIS的变化,并记录患者入睡时间、BIS值达到60时间、可以实施气管插管时间、手术和麻醉时间、入睡前实施肺活量次数和整个过程发生的不良反应事件。结果: 与麻醉诱导前(T0)相比,麻醉后插管前(T1)血压、心率和BIS明显下降(P<0.05),围插管期(T2)A组血压较诱导前插管前增高(P<0.05);与A组相比,围诱导期(T1和T2)B组和C组血压、心率和BIS值较低(P<0.05),围拔管期(T3)B组和C组血压和心率较诱导前增加较低(P<0.05);与A组相比,B组和C组患者的意识消失时间、BIS值小于或等于60时间、气管插管时间较短(P<0.05),以C组缩短明显;B组和C组吸入过程中N次肺活量较A组少。结论: 右旋美托咪啶 0.5、1.0 μg/kg 均可产生明显镇静效应,缩短诱导时间;抑制七氟醚吸入诱导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以右旋美托咪啶 1.0 μg/kg 的作用更理想,但要注意防止围麻醉期出现的严重心动过缓和低血压。
    综述与讲座
    光敏药物抗肿瘤的国内临床研究进展
    王子豪, 王雪峰, 江翰, 王健东, 施伟斌
    2012, 17(1):  107-111. 
    摘要 ( 588 )   PDF (229KB) ( 3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光动力已在全国各大医院中普遍应用于治疗肿瘤,且效果明显。光敏药物作为光动力治疗的中心要素,研究成果也备受关注。本文从光敏药物的简介入手,讲述了光敏药物的作用机制,着重综述了国内近几年光敏药物治疗肿瘤的临床应用。
    氟吡汀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张秀双, 倪家骧
    2012, 17(1):  112-115. 
    摘要 ( 510 )   PDF (176KB) ( 2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氟吡汀是一种新型非阿片类止痛药,为选择性神经元钾通道开放剂,具有止痛、松弛肌肉和保护神经的作用。其最主要的适应证为肌紧张相关性肌肉骨骼痛,可用于治疗各类急慢性疼痛,如腰背痛、头痛、癌痛等。作为止痛剂,氟吡汀疗效肯定,副作用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对其在疼痛治疗领域的应用作一简要概括。
    糖皮质激素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进展
    李丹丹, 陆进明
    2012, 17(1):  116-120. 
    摘要 ( 388 )   PDF (218KB) ( 4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已有60余年历史,但由于其不良反应较大,风湿病学家对糖皮质激素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一直存在不同的争议。近年来许多临床研究证实,糖皮质激素具有改善病情、抑制骨关节破坏的作用。本文就糖皮质激素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