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基础研究
    乙肝病毒S蛋白暴露时间对人精子胞膜完整性及功能的影响
    丁悦,杨洁,杜红姿,陈欣洁,黄玉玲,刘见桥,康祥锦
    2015, 20(12):  1321-1327. 
    摘要 ( 161 )   PDF (3230KB) ( 5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S蛋白(HBs)与人精子体外共孵育不同时间后人精子胞膜完整性及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 人精子与25 μg/mL HBs共孵育0、1、2、3、4 h后,酶标仪检测精子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HBs对精子早期凋亡指标磷脂酰丝氨酸外翻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精子细胞内活性氧(ROS)、半胱氨酸蛋白酶-3,-8,-9(Caspase-3,-8,-9)活化,TUNEL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精子DNA的损伤。结果: 人精子与25 μg/mL HBs共孵育后,MDA水平、ROS阳性精子、Annexin V/PI精子、Caspase-3,-8,-9阳性精子比率、TUNEL阳性精子比率显著升高,且Annexin V/PI精子、Caspase-8,-9阳性精子比率、TUNEL阳性精子比率的升高与HBs呈时间依赖趋势。结论: HBs蛋白与人精子共孵育时间增长可加剧对人精子功能的损伤。

    诺新康注射液对脓毒血症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苏梅,陈涛,秦引林,马瑞
    2015, 20(12):  1328-1334. 
    摘要 ( 134 )   PDF (3104KB) ( 5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诺新康注射液对脓毒血症所致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进行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血症模型,尾静脉连续给药18 d,观察给药后各实验组大鼠的存活率;SD大鼠进行CLP手术后每日尾静脉给药一次,于术后28、52、76 h 观测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采集大鼠血清及心肌组织匀浆,测定白介素-1(IL-1)、IL-6、IL-10、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1(HGMB1)、心肌肌钙蛋白-I(cTN-I)、心肌肌钙蛋白-T (cTN-T)、C反应蛋白(CRP)及脑尿钠肽(BNP)等因子的水平。结果: 大鼠连续给药18 d,诺新康注射液能显著提高脓毒血症大鼠的生存率;大鼠连续使用诺新康3次后,治疗作用进一步体现,表现为较为全面地改善左心功能指标,显著降低除IL-1及IL-10以外的所有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P<0.05,P<0.01)。诺新康的治疗作用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心肌病理学分析的结果亦支持这一治疗特点。结论: 诺新康注射液对脓毒血症所致的心肌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且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性,该作用在连续用药3次后效果最好。

    STMN1与TUBB3蛋白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廖巧,赵玉茹,屈彪,王丹娜,邢蓉,王益民,骆杰
    2015, 20(12):  1335-1339. 
    摘要 ( 267 )   PDF (2283KB) ( 4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胃癌组织中微管不稳定蛋白(stathmin 1,STMN1)、Ⅲ型β-微管蛋白(β-Ⅲ-tubin ,TUBB3)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3-09/2014-10在本院手术切除的临床资料完整的胃腺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STMN1、TUBB3的表达情况。使用SPSS 17.0 软件进行χ2检验分析。结果: STMN1和TUBB3在胃癌癌旁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20.0%(4/20),5.0%(1/20),在胃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68.5%(37/54),33.3%(18/54),两者在胃癌组织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组间比较,均P<0.05);STMN1蛋白在低分化组织中高表达(P<0.05)。胃癌组织中STMN1和TUBB3共同表达阳性率为29.6%(16/54),通过秩相关分析显示STMN1和TUBB3表达呈正相关(P<0.05,r=0.276)。结论: 胃癌组织存在STMN1和TUBB3过表达,两者表达呈正相关,且STMN1与分化程度显著相关,以上研究表明STMN1表达情况可能成为临床治疗胃癌的一个重要标志物,虽然不能用来早期诊断,但是可以为选择治疗药物以及药物疗效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TO901317促进人乳腺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涂剑,刘晓旺,丁维珂,余平,陆凯强,陈霄霄,陈雪艳,周志刚
    2015, 20(12):  1340-1347. 
    摘要 ( 168 )   PDF (3248KB) ( 5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肝X受体激动剂TO901317对人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0, 10, 20, 40 μmol/L)TO901317处理MCF-7和MDA-MB-231两种人乳腺癌细胞不同时间(0, 12, 24, 48 h),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 33342染色及流式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进一步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 3和cleaved-Caspase 3等的表达。 结果: 随着TO901317处理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对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凋亡现象逐渐明显。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发现,TO901317可下调Bcl-2蛋白表达,促使凋亡蛋白Bax和cleaved-Caspase 3表达增多,进一步证实TO901317促进两种乳腺癌细胞凋亡。 结论: TO901317能促进MCF-7和MDA-MB-231两种人乳腺癌细胞凋亡。

    植物甾醇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症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程丽艳,屠凌岚,史 红
    2015, 20(12):  1348-1353. 
    摘要 ( 126 )   PDF (3119KB) ( 5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植物甾醇对前列腺炎疼痛抑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利用同源大鼠前列腺蛋白提取液辅以弗氏完全佐剂(FCA)诱导大鼠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模型,植物甾醇灌胃给药10周后,测定大鼠水负荷0~4 h排尿量及尿离子浓度;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中IL-8、TNF-α及IL-10的含量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神经生长因子(NGF)在前列腺组织内原位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测定前列腺组织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总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植物甾醇能不同程度减轻各组前列腺组织的炎症状况;植物甾醇能增加水负荷后2~4 h 排尿量、促进同时段尿液中Na+、Cl-及Ca2+的排出;模型组血清中IL-8、TNF-α、IL-10的含量明显增高,植物甾醇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中IL-8、TNF-α的水平;植物甾醇能明显抑制NGF、MMP-9及总p38MAPK在大鼠前列腺组织内的表达。结论: 植物甾醇能很好地控制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症,其可能的机制为通过抑制促炎因子及p38MAPK信号通路的某一环节,发挥其抗炎镇痛作用。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达比加群
    韩舒,谷元, 张爱杰, 刘万卉,司端运
    2015, 20(12):  1354-1359. 
    摘要 ( 172 )   PDF (2849KB) ( 5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达比加群的浓度,进行了系统的方法学验证研究,并应用于达比加群酯大鼠灌胃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后,通过Ecosil-C18 (150 mm×4.6 mm,5 μm) 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5%甲醇水溶液(含有10 mmol/L甲酸铵及 0.1%甲酸),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化源正离子条件下多反应监测模式,监测反应离子对为达比加群[M+H]+ m/z 472.2→289.2,内标苯海拉明[M+H]+ m/z 256.1→167.0。结果: 达比加群在 0.25~500 ng/mL 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70),定量下限为 0.25 ng/mL;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 9.57%,准确度(RE)均在±6.5%以内;血浆中无内源性物质干扰,基质效应为108%~112%,提取回收率为 92.6%~94.2%;达比加群的血浆样品经室温放置 4 h、-80 ℃三次冻融循环、-80 ℃冻存三周,处理后的样品在进样器内放置 24 h 均稳定;药物浓度超出曲线范围的样品经空白血浆稀释5倍后,其准确度均在±8.00%以内,精密度小于4.92%。结论:本文建立的LC-MS/MS方法学验证,成功适用于大鼠灌胃20 mg/kg给药达比加群酯药代动力学研究。

    胆碱能M和N双靶向拮抗剂宾赛克嗪对氨基甲酸酯类克百威中毒诱发循环衰竭的救治效应
    王汝欢,金 鑫,龙超良,崔文玉,汪海
    2015, 20(12):  1360-1366. 
    摘要 ( 180 )   PDF (2929KB) ( 5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胆碱能M和N受体双靶向拮抗剂宾赛克嗪对克百威中毒诱发循环衰竭的救治效应。方法: 腹腔注射克百威累积染毒致循环衰竭,肌内注射宾赛克嗪和阿托品,观察治疗前后外周血压、心功能的变化;在克百威染毒小鼠模型上研究宾赛克嗪的抗毒效应(PR值)。结果: 克百威所致大鼠循环衰竭时,与染毒前相比,外周血压、心率和反映心脏收缩功能的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反映心脏舒张功能的指标显著升高(P<0.01)。与循环衰竭时相比,给予宾赛克嗪 0.25~1.0 mg/kg 或阿托品 1.0 mg/kg 治疗后,在 1 min 内外周血压显著升高(P<0.05,P<0.01),在观察的 60 min 内外周血压维持平稳;在 0.5~2 min 内血流动力学参数各指标均脱离循环衰竭水平(P<0.05,P<0.01)。宾赛克嗪 8 mg/kg 可使小鼠抗克百威中毒的PR值提高到17.95。结论: 新型抗毒剂宾赛克嗪具有速效和强效救治克百威染毒诱发循环衰竭的作用。

    一种来自于尖吻蝮蛇毒的新类凝血酶对血液止血机制的研究
    周振香,李红枝,张旭东,张娟辉,唐松山
    2015, 20(12):  1367-1372. 
    摘要 ( 170 )   PDF (2528KB) ( 4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尖吻蝮蛇蛇毒止血酶Agacutase的止血机制。方法: 水蛭素、肝素、苯甲基磺酰氟(PMSF)、钙离子或尿素等分别与Agacutase酶混合,在体外研究它们对酶凝结活性的影响。新西兰白兔静脉注射Agacutase,观察新西兰白兔的血凝和纤溶指标。结果: 水蛭素和肝素对该酶没有影响,PMSF和尿素明显抑制酶的凝结活性,而钙离子激活酶凝结活性。静脉注射Agacutase 0.03~0.12 U/kg 剂量后,各组全血凝固时间与给药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给药后 2 h 药效达高峰,药效持续 24 h。与给药前比较,各组兔血纤维蛋白原含量和血黏度在给药后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这与血液凝固时间缩短一致,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无影响。结论: Agacutase在血管内引起较高浓度的可溶性纤维蛋白,但不激活凝血因子II和XIII,在伤口部位加速止血。在正常的血管内,不会造成血栓形成。所有实验结果显示,Agacutase是一个有效的潜在止血剂。

    定量药理学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在大鼠和比格犬体内的药动学及组织分布和排泄研究
    徐洁,宋玲,陆军,王欣,张晴,张伟,李宁,张永杰,陈西敬
    2015, 20(12):  1373-1377. 
    摘要 ( 245 )   PDF (2230KB) ( 5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氟比洛芬酯脂微球在大鼠和比格犬体内的药动学以及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和排泄情况。方法: 分别静注给予大鼠 2 mg/kg 和比格犬 1 mg/kg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采用LC-MS/MS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大鼠和比格犬血浆、组织液和排泄物中氟比洛芬的含量,并用统计矩法得到大鼠和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静注给予大鼠和比格犬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后所得到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AUC0-∞: (43.00±6.26) 和 (651.53±175.89) mg•L-1•h-1,CL: (0.047±0.007) 和 (0.002±0.001) L•h-1•kg-1,t 1/2 : (5.39±0.50) 和 (87.18±28.58) h,MRT 0-∞: (7.04±0.46) 和 (118.20±30.12) h,VZ: (0.110±0.067)和(0.119±0.068) L/kg。静注给予大鼠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后,药物迅速而广泛地分布于各组织中,但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相对于血浆中较低。大鼠静脉注射给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后36 h内只有 0.23%±0.10%的药物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结论: 静注给药后,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在大鼠和比格犬体内的消除半衰期与氟比洛芬的其他剂型相比明显延长,说明该剂型可以延长镇痛作用的持续时间,同时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较少也可以有效地降低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胃肠道的副作用。

    基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算法的癌痛规范化治疗评价
    蒋程,韩冰,吕健刚,石佳娜,李功华,张美玲
    2015, 20(12):  1378-1381. 
    摘要 ( 122 )   PDF (1649KB) ( 4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基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算法的癌痛规范化治疗评价模型,探讨医院癌痛管理的新模式。方法: 提取本院2013年95名和2014年76名癌痛患者的基本信息,确定本院癌痛规范化治疗的10项评价指标,分别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评分,构建反映患者基本信息和指标评分的多变量数据矩阵。建立PLSDA模型,构建得分图对比研究2013和2014年的整体差异,构建载荷图筛选差异较显著的变量。结果: 与2013年相比,2014年本院癌痛规范化治疗得到了改善。其中有无入院和治疗后疼痛强度评分、滴定药物种类选择和剂量换算是否正确等指标改善最为显著。结论: 本研究证明了PLS-DA算法在癌痛规范化治疗评价中的有效性,可为医院癌痛管理提供新的方法。

    临床药理学
    CYP3A4*1G、CYP3A5*3基因多态性对肾移植后高血压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剂量比的影响
    席兰艳,袁洪,明英姿,朱利军,阳国平,谢和宾,黄志军
    2015, 20(12):  1382-1387. 
    摘要 ( 206 )   PDF (2640KB) ( 7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肾移植后高血压患者中CYP3A4*1G、CYP3A5*3基因多态性对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剂量比(C/D)的影响。方法: 以70例肾移植后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PCR-RFLP法和测序法检测患者CYP3A4*1G、CYP3A5*3基因型,患者连续服用他克莫司至少达3 d后,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测定患者的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C0),比较CYP3A4*1G和CYP3A5*3基因多态性对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剂量比(C/D)的影响。结果: 肾移植后高血压患者中,携带CYP3A4*1G野生型(*1*1)患者的他克莫司C/D明显高于CYP3A4突变杂合子(*1*1G)和CYP3A4突变纯合子(*1G*1G)携带者(P<0.05);CYP3A5*3突变纯合子(*3*3)患者的他克莫司C/D明显高于CYP3A5野生型(*1*1)和CYP3A5突变杂合子(*1*3)基因型患者(P<0.05)。要达到相同的目标血药浓度,CYP3A4*1G 的*1*1G和*1G*1G患者比*1*1患者需要更高剂量的他克莫司,CYP3A5*3的*1*1和*1*3患者比*3*3患者需要更高剂量的他克莫司。结论: CYP3A4*1G、CYP3A5*3基因多态性与肾移植后高血压患者的他克莫司C/D显著相关。

    Bmi-1与P27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栗家平,杨小龙,丁伯应,龚荣福,倪铮铮,吴 峰
    2015, 20(12):  1388-1391. 
    摘要 ( 94 )   PDF (1985KB) ( 4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Bmi-1与P27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24例食管正常鳞状上皮(A组)、33例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其中低级别19例(B组),高级别14例(C组)]和63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D组)中Bmi-1与P27的表达,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Bmi-1在A、B、C、D四组中阳性表达率依次增高。其中A组与B组、A组与C组、B组与C组之间,Bmi-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与D组之间,Bmi-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浸润深度、病理组织分级及病理形态无关(P>0.05)。P27在A组中高表达,在B组、C组、D组中表达率逐渐减低。A组与B组、A组与C组、B组与C组之间,P2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与D组之间,P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27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浸润深度、病理组织分级、病理形态、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中P27表达随Bmi-1的表达增强而逐渐减弱,呈负相关( rs=-0.256,P<0.05)。结论: Bmi-1与P27的差异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其有望作为评价食管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新指标。

    P-糖蛋白介导阿托伐他汀与阿昔莫司摄取转运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叶金华,靳高凤,刘名义,朱宏平,陈亚军,冯慧玲,熊玉卿
    2015, 20(12):  1392-1396. 
    摘要 ( 137 )   PDF (2136KB) ( 6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阿昔莫司(Aci)的摄取转运机制以及与阿托伐他汀(ATV)联用是否会产生由P-糖蛋白(P-gp)介导摄取转运方面的相互作用。方法: 以Caco-2细胞为模型,测定ATV、Aci的表观渗透系数;此外还测定了17名健康受试者C3435T基因多态性以及单次口服ATV 20 mg 与Aci 500 mg后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结果: 在Caco-2细胞模型中,ATV的表观渗透率为 2.65;Aci的表观渗透率为 1.27,当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存在时其表观渗透系数变化不明显。受试者合用ATV与Aci后,ATV的AUC0-t、AUC0-∞ 在TT、CC基因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ci的Cmax、AUC 0-t、AUC0-∞在不同组间变化相近(P>0.05)。结论: Aci在肠道的摄取转运以被动扩散为主,且不是P-gp的底物,ATV与其联用不会产生由P-gp介导摄取转运方面的相互作用。

    医院药学之窗
    佩乐能致甲状腺功能检验指标异常分析
    文娱,陈雪梅,许东伟
    2015, 20(12):  1397-1400. 
    摘要 ( 103 )   PDF (1809KB) ( 5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佩乐能导致甲状腺功能检验指标异常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 收集2012年11月-2013年9月临床药师发现佩乐能抗HBV-DNA治疗中出现甲状腺功能检验指标异常的16例病例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下,10例指标恢复正常;1例补充硒酵母片,1个月后指标恢复正常。其它5例指标均未恢复正常,继续给予佩乐能治疗。其中1例佩乐能减量 20 μg,给予丙硫氧嘧啶片与普萘洛尔片治疗,4个月后,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转向其它甲状腺检验指标异常2例:1例促甲状腺素(TSH)降低转为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升高,1例游离甲状腺素(FT4)升高转为三碘甲腺原胺酸(T3)降低。患者均无临床症状,未采取处理措施。1例TSH降低,无临床症状,未干预,11个月后TSH较前改善。1例TSH升高有临床症状的患者,佩乐能减量 20 μg,3个月后,TSH有所下降,症状改善。结论: 佩乐能诱导的甲状腺功能检验指标异常大部分具有自限性、可逆性。临床应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合理的分析检验结果,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

    PDCA循环法在SIDCER评估工作中的应用——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为例
    王慧萍,周人,谢波,张莉莉,孙晓如
    2015, 20(12):  1401-1404. 
    摘要 ( 152 )   PDF (2281KB) ( 5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尝试将PDCA循环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应用于SIDCER评估工作中,并于2013年顺利通过SIDCER评估。首先,通过头脑风暴法和鱼骨图分析法发现伦理委员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制定了SIDCER评估工作计划。其次,根据现状分别从组织管理、制度管理、培训管理、档案管理等四个方面执行工作计划。再次,通过现场评估检验实施效果。最后,分析SIDCER评估反馈意见,制定整改计划,进入新的PDCA循环。

    药物治疗学
    血清及卵泡液抗苗勒管激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外受精促排卵治疗中的价值
    陈雅,叶碧绿,郑九嘉,林金菊,赵军招,张李雅,杨旭
    2015, 20(12):  1405-1411. 
    摘要 ( 79 )   PDF (3035KB) ( 4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长方案及拮抗剂方案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患者血清及卵泡液中抗苗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 AMH)水平对体外受精(IVF)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前瞻性研究将59例行IVF治疗的PCOS患者随机分为口服避孕药后长方案(OC+LP)30例和拮抗剂方案组29例,分别测定IVF治疗前一月经周期第2~5天(bAMH)、启动日(Gn日AMH)、取卵日(OPU日AMH)及卵泡液(FF AMH)的AMH水平,比较两组临床、实验室指标及AMH值,并分析AMH在促排卵过程中的变化。结果: OC+LP组和拮抗剂组获卵数、成熟率、受精率、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同一时间点AM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OC+LP组还是拮抗剂组,同一组内不同时间点AMH值比较显示,OPU日血清AMH水平均显著低于bAMH、Gn日AMH及FF AM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三者两两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合并后按妊娠结局分临床妊娠组22例和非妊娠组20例,其年龄、获卵数、优质胚胎率、bAMH、Gn日AMH、OPU日AMH及FF AMH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OS患者无论行长方案或拮抗剂方案,均不影响AMH对其卵泡发育的调控;血清及成熟卵泡液中AMH水平均不能预测PCOS患者IVF临床结局。

    血液冬眠对婴幼儿体外循环期间炎性反应和凝血反应的影响
    胡明品,李兴旺,吴国伟, 陈小玲,李宝青,鹿文青,季丽霞
    2015, 20(12):  1412-1417. 
    摘要 ( 113 )   PDF (2557KB) ( 4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血液冬眠对婴幼儿体外循环(CPB)期间炎性反应和凝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60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LI,U组)、前列地尔组(P组)、一氧化氮组(N组)、血液冬眠组(UPN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2例。U组在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1万U/kg ULI;P组在CPB过程中以 10 ng•kg-1•min-1的速度经中心静脉持续泵入PGE1;N组通过肺和氧合器吸入20 ppm NO ;UPN组联合使用三种药物;C组不给予以上任何干预措施。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T1),CPB开始后 30 min(T2),CPB结束时(T3), CPB结束后 3 h(T4),CPB结束后 24 h(T5)等5个时间点经桡动脉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浆中IL-6、GMP-140的浓度,在术后 3 h 和 24 h 测定PT、APTT和PLT计数,记录术后 24 h出血量和输血量。结果: UPN组在T2~T5各时点的血浆IL-6和GMP-140的浓度较其他各组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基础值比较,C组、P组、N组和U组患儿在T2~T5时的血浆IL-6和GMP-140浓度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UPN组在T2~T5时的血浆IL-6和GMP-140浓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UPN组在术后3 h 和术后 24 h 的PT、APTT和PLT计数,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基础值比较,UPN组PT、APTT和PLT计数在术后 3 h 和术后 24 h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4 h出血量较其他各组减少(P<0.01)。结论: 在婴幼儿体外循环过程中,血液冬眠通过抑制IL-6和GMP-140的过度释放,有效抑制炎性反应,明显改善CPB术后凝血功能。

    度洛西汀联合认知治疗对慢性盆腔疼痛伴发焦虑、抑郁的对照研究
    王晓倩, 郭风莲, 沈伶俐,林勇
    2015, 20(12):  1418-1422. 
    摘要 ( 156 )   PDF (2176KB) ( 4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度洛西汀联合认知治疗对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慢性盆腔疼痛伴发抑郁和焦虑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认知治疗+度洛西汀组与度洛西汀组各60例,两组均口服度洛西汀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心理治疗,观察6周。所有入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1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8分,度洛西汀组患者给予度洛西汀 60 mg/d 口服。治疗前、治疗后2、4、6周,两组患者分别进行HAMA和HAMD测评。结果: 治疗6周末,两组HAMA、HAMD、数字疼痛评分(NRS)减分率分别达到 68.32%、65.48%、55.93%以及 53.75%、63.45%、39.82%,两组比较HAMA、NRS减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度洛西汀联合认知心理治疗能显著提高慢性盆腔疼痛伴发焦虑、抑郁、疼痛的临床疗效,更好改善焦虑、疼痛症状。

    罗哌卡因腰麻对子痫前期重度剖宫产舒芬太尼量效关系的影响
    周 敏,王 菁,陈小琳
    2015, 20(12):  1423-1425. 
    摘要 ( 101 )   PDF (1648KB) ( 4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采用序贯法测定 0.5%罗哌卡因 8 mg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子痫前期重度剖宫产腰麻的ED50和ED95。方法: 23例子痫前期重度剖宫产患者,腰硬联合穿刺成功后,第一个患者蛛网膜下腔给予0.5%罗哌卡因8 mg+舒芬太尼 2.5 μg。麻醉效果满意时下一个患者的舒芬太尼用量减少 0.5 μg; 若麻醉效果不满意时下一个患者的舒芬太尼用量则增加 0.5 μg。结果: 23例患者入选研究,舒芬太尼的ED50为 1.51 μg, 95%CI为 1.09~1.81 μg;ED95为 2.12 μg, 95%CI为 1.81~3.95 μg。结论: 采用序贯法测定0.5%罗哌卡因 8 mg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子痫前期重度剖宫产腰麻的ED50和ED95分别为 1.51 μg 和 2.12 μg。

    综述与讲座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遗传多态性与个体化用药
    王晶,郭成贤,阳国平,李金高,袁洪,周宏灏
    2015, 20(12):  1426-1433. 
    摘要 ( 196 )   PDF (3693KB) ( 7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organic anion transporting polypeptide 1B1, OATP1B1) 由SLCO1B1基因编码,对多种内源性物质及药物具有转运作用,其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药物反应个体差异有重要影响。本文阐述了OATP1B1遗传多态性对他汀类药物、抗肿瘤药物及降糖药物等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的影响,以利于药物的合理应用及临床个体化用药。

    基因导向的华法林个体化用药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谭丹,颜晗,罗芝英,刘荣,张伟,刘昭前,李曦
    2015, 20(12):  1434-1440. 
    摘要 ( 196 )   PDF (3208KB) ( 7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华法林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口服抗凝药,其治疗窗窄、个体差异大,因此极易发生不良反应。构建基因导向的华法林个体化用预测模型被认为是实现华法林个体化用药、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的一种可行的方法。然而,目前不管是模型建立的方法还是模型的临床意义均存在广泛争议。本文综述了国际上用于建立华法林个体化用药预测模型的两类方法,对比了它们的优缺点;探讨了预测模型临床意义存在争议的原因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希望能为今后针对华法林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