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25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0-07-26
    基础研究
    lncRNA PCAT19吸附miR-142-5p调控ING3基因表达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侯彬, 黄维平, 尹中普, 胡守森
    2020, 25(7):  721-727.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0.07.001
    摘要 ( 320 )   PDF (3400KB) ( 2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检测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PCAT19在鼻咽癌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量,探讨其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鼻咽癌组织和5种鼻咽癌细胞株中PCAT19的相对表达。在表达最低的鼻咽癌细胞株转染空载质粒(对照组)或高表达PCAT19质粒(实验组)。qRT-PCR检测转染效率。MTS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高表达PCAT19对鼻咽癌细胞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生物信息学预测PCAT19的靶基因。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靶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与慢性鼻咽炎组织比较,PCAT19在鼻咽癌组织的表达降低(P<0.01)。与永生化鼻咽上皮细胞比较,5种鼻咽癌细胞株PCAT19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SUNE-1细胞中的表达最低(P<0.01)。转染高表达PCAT19质粒可明显促进PCAT19的表达(P<0.01)。高表达PCAT19可抑制鼻咽癌SUNE-1细胞的增殖能力(P<0.01)和侵袭能力(P<0.01)。PCAT19的靶基因是miR-142-5p,miR-142-5p的靶基因生长抑制因子3(inhibitor of growth gene 3, ING3)。高表达PCAT19后,miR-142-5p表达明显降低(P<0.01),而ING3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 结论:鼻咽癌组织和细胞株中PCAT19的表达下调。上调PCAT19可抑制鼻咽癌SUNE-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PCAT19通过吸附miR-142-5p促进ING3基因的表达。
    芝麻酚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改善肥胖小鼠脂肪组织炎症及胰岛素抵抗
    孔祥, 华强, 姚新明, 孟祥健, 钟民, 郭莉群
    2020, 25(7):  728-733.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0.07.002
    摘要 ( 353 )   PDF (2812KB) ( 2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芝麻酚能否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改善肥胖小鼠脂肪组织炎症及胰岛素抵抗。方法:建立高脂饲料喂饲的肥胖小鼠模型,灌服芝麻酚(100 mg/kg)8周,行腹腔糖耐量及胰岛素耐量试验后处死小鼠,测血脂和胰岛素水平。免疫印迹检测附睾脂肪组织P-AKT和P-JNK蛋白表达。脂肪组织切片行F4/80及Cd11c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测脂肪组织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mRNA表达。结果: 芝麻酚治疗后降低肥胖小鼠体质量及血脂水平,改善糖耐量损伤及胰岛素抵抗。芝麻酚治疗组小鼠脂肪组织巨噬细胞浸润减少,P-AKT表达恢复,P-JNK表达降低,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11c、iNOS、TNF-α和IL-6)mRNA表达减少,M2型标志物(Chi3l3、Arg1和Mgl1)mRNA表达增加。结论:芝麻酚减轻肥胖小鼠脂肪组织炎症和胰岛素抵抗,其作用与芝麻酚抑制脂肪组织JNK信号通路,改善巨噬细胞极化失衡状态有关。
    氮酮与薄荷醇联用对5-氟尿嘧啶的促透作用
    梁庆, 王晖
    2020, 25(7):  734-739.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0.07.003
    摘要 ( 290 )   PDF (496KB) ( 1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以5-氟尿嘧啶(5-FU)为模型药物,对氮酮和薄荷醇的促透特性进行比较,并探讨两种促透剂合用时的促透效果。方法:在离体透皮实验装置上进行透皮试验,由浓度计算累积透过量,运用倍量法对氮酮与薄荷醇联用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浓度为0.25%、0.50%、1.00%、2.00%的氮酮对5-FU均有促透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浓度为0.25%、0.50%、1.00%、2.00%的薄荷醇对5-FU也有明显的促透作用,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倍量法对两种药物联用的作用进行评价分析时,二者联用未显示有协同作用。结论:氮酮和薄荷醇对(5-FU)均有促透作用,但二者以相同浓度合用时,未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临床药理学
    头孢地尼胶囊在中国健康人群空腹/高脂餐后给药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张泽宇, 张行飞, 杨双, 阳晓燕, 叶玲, 崔畅, 阳国平, 黄洁
    2020, 25(7):  740-745.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0.07.004
    摘要 ( 426 )   PDF (621KB) ( 3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评价健康人空腹/餐后服用两种头孢地尼胶囊的生物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6例健康志愿者空腹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头孢地尼胶囊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36例健康志愿者餐后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头孢地尼胶囊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头孢地尼体内血药浓度采用液相色谱-质谱串联(LC-MS/MS)法测定,药动学参数及等效性采用WinNonlin 6.4和SAS 9.4软件计算和评价。结果:25例健康志愿者空腹服用头孢地尼胶囊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Cmax、AUC0-t和AUC0-∞的几何均值比的90%置信区间分别为93.01%~109.22%、96.16%~110.06%和96.38%~110.16%,均在80.00%~125.00%的生物等效性范围内。36例健康志愿者餐后服用头孢地尼胶囊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Cmax、AUC0-t和AUC0-∞的几何均值比的90%置信区间分别为93.91%~103.28%、92.93%~100.72%和92.97%~101.26%,均在80.00%~125.00%的生物等效性范围内。健康志愿者空腹服用头孢地尼胶囊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是12.0%和11.5%。健康志愿者餐后服用头孢地尼胶囊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是25.0%和27.8%。 结论:头孢地尼胶囊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志愿者在本试验给药剂量下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细胞色素P4502C19基因多态性及代谢型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及氯吡格雷抵抗的关联性研究
    彭静, 刘俊, 许慧芳, 李越然, 江佳, 汪盛, 周德喜, 朱艳虹, 杨魁, 栾家杰
    2020, 25(7):  746-751.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0.07.005
    摘要 ( 295 )   PDF (510KB) ( 2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CYP)2C19基因多态性及代谢型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和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接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抗治疗患者16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检测患者CYP2C19*2、*3和*17基因型,依据基因型将CYP2C19酶活性分为快代谢型(RM)、中间代谢型(IM)、慢代谢型(PM)和超快代谢型(UM)。患者给药5 d后,采用血栓弹力图仪检测患者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IPAADP),评价CYP2C19*2、*3和*17基因型和CYP2C19酶不同代谢型IPAADP差异性,CYP2C19基因型和代谢型以及在氯吡格雷抵抗组(CR)和非氯吡格雷抵抗组(NCR)分布。结果:CYP2C19*2、*3和*17突变率分别为30.98%、6.75%和1.23%。IPAADP平均为(67.03±26.79)%,其中CR发生率26.99%,其IPAADP为(31.29±12.60)%。CYP2C19*2和*3基因携带者IPAADP明显降低(P<0.001),*17基因携带者IPAADP明显升高(P<0.001)。24例(14.72%)为PM型,各代谢型IPAAD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P2C19基因型和代谢型在NCR和CR中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YP2C19基因型对IPAADP有显著影响,但与CR的发生无关联性,相关研究还需进一步验证。
    药物治疗学
    雷替曲塞联合腹腔镜肝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及CIART、AFP-L3、GP73的影响
    王高卿, 江伟, 华永飞
    2020, 25(7):  752-756.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0.07.006
    摘要 ( 287 )   PDF (428KB) ( 2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雷替曲塞联合腹腔镜肝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及昼夜相关转录抑制因子(CIART)、胎蛋白异质体(AFP-L3)、高尔基体膜蛋白-73(GP73)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到2019年7月于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肝胆外科进行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48),对照组使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雷替曲塞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CIART、AFP-L3、GP73、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1年、3年和5年肿瘤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IART、AFP-L3、GP73、ALT、AST及TBIL水平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IART、AFP-L3、GP73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血清CIART、AFP-L3、GP7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ALT、AST及TBIL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5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年和3年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53.84%、52.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切除联合雷替曲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有效降低CIART、AFP-L3、GP73水平,且具有安全性。
    医院药学之窗
    肝功能不全患者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回顾性研究
    郭明星, 郭恒, 沈素, 孙丽莹, 崔向丽
    2020, 25(7):  757-763.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0.07.007
    摘要 ( 356 )   PDF (448KB) ( 2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分析伏立康唑在肝功能不全患者中治疗药物监测结果,评估其与给药方案和安全性的关系,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建库至2019年12月PubMed、Cochrane Library、万方、维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伏立康唑在肝功能不全患者中血药浓度及安全性信息,分析肝功能不全患者伏立康唑给药方案及血药浓度安全范围。结果:根据纳入标准共筛选出文献10篇,5篇为多样本回顾性研究,1篇为前瞻性研究,其余4篇为案例报道。Child-Pugh C级肝功能不全患者,采用维持剂量100 mg每12 h一次(q12h)安全性较高。伏立康唑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一般在7 d之内,目标谷浓度小于5 mg/L或5.3 mg/L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仍较高。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神经毒性、幻觉、视觉障碍、胃肠道反应、皮疹等。结论:肝功能不全患者伏立康唑给药剂量应减量,并及时监测血药浓度,建议在保证疗效基础上,可进一步降低谷浓度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述与讲座
    法尼醇X受体拮抗剂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刘维伊, 孙建国, 曹伟灵, 王广基, 王洪
    2020, 25(7):  764-774.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0.07.008
    摘要 ( 633 )   PDF (756KB) ( 3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法尼醇X受体(FXR)是核受体超家族的一员,具有广泛的生理病理功能,参与维持胆汁酸、糖、脂等的稳态,另外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因此,FXR转录活性调控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策略,FXR激动剂的研发已取得突破性进展。近年来研究发现,FXR转录活性抑制对多种疾病具有积极的贡献,FXR拮抗剂的研发及其药理活性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因此,本文就FXR拮抗剂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行综述。
    帕金森氏病关联miRNAs的功能和调控
    陆宸宇, 杨君, 刘怡希, 郑云
    2020, 25(7):  775-783.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0.07.009
    摘要 ( 341 )   PDF (563KB) ( 2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老年期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致病过程复杂,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普遍认为帕金森病的发生与环境、遗传和年龄等多个因素有关。microRNAs(miRNAs)是一种内源性的小分子非编码RNAs,在转录后水平调控人类基因组中约1/3的基因。大量研究表明,帕金森病与miRNAs存在密切关联,在PD的发生发展、诊断甚至治疗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综述讨论了最近研究报道的和帕金森病相关的miRNAs,并分析了miRNAs的特异性表达在帕金森病的致病机制和诊断中发挥的作用。
    转移照护中的药品风险管理
    张雪婷, 周昕, 胡旭, 解雪峰
    2020, 25(7):  784-790.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0.07.010
    摘要 ( 262 )   PDF (518KB) ( 2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转移照护是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其中的药品风险已经成为一个愈受关注的公共安全问题。不良药品事件的发生不仅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损害,还增加了不必要的医药资源浪费。本文通过系统分析转移照护过程中各环节的药品风险,探讨改善患者在转移过程中药品风险管理的策略,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优化转移照护中的医药资源配置提供参考。
    前列腺癌细胞内TMPRSS2-ERG融合基因产物转录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曹颖, 屠凌岚, 王孝举, 郑晓亮
    2020, 25(7):  791-795.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0.07.011
    摘要 ( 387 )   PDF (394KB) ( 2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列腺癌在欧美国家男性中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但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还未完全明确。在前列腺癌中,TMPRSS2-ERG融合基因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其促进ERG过表达,引起相应的靶基因和信号通路改变,如雄激素受体、斑点型锌指结构蛋白、Notch通路等。深入了解前列腺癌细胞中TMPRSS2-ERG融合基因产物转录调控机制,可以为前列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药物作用靶点。
    长链非编码RNA在结直肠癌耐药中的研究进展
    王子元, 孙明瑜
    2020, 25(7):  796-802.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0.07.012
    摘要 ( 266 )   PDF (598KB) ( 1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直肠癌是世界上第三大癌症。手术切除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首选方法,辅助以化疗、靶向治疗等方法减少复发转移。但肿瘤耐药是患者术后复发及致死的重要因素。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已发现参与结直肠癌耐药,因此,研究lncRNA调控结直肠癌耐药的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lncRNA在结直肠癌耐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microRNA与药物性肝损伤
    许丽娜, 李月, 彭金咏
    2020, 25(7):  803-809.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0.07.013
    摘要 ( 288 )   PDF (1102KB) ( 3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脏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参与人体代谢,并具有解毒功能,较易被各种药物和代谢产物所影响。药物性肝损伤是指药物或代谢物引起的肝损害或肝脏对药物及其代谢物的过敏反应所致的疾病,也称作药物性肝病。microRNA(miRNA)是一类小分子的非编码RNA,在多种疾病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本文就microRNA在药物性肝损伤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作简要综述。
    基于谷氨酰胺代谢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李丹云, 牛培广, 史道华
    2020, 25(7):  810-816.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0.07.014
    摘要 ( 482 )   PDF (708KB) ( 3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谷氨酰胺作为多种肿瘤的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影响巨大。近年来有关谷氨酰胺代谢的研究进展迅速,涉及的相关药物已有多个处于临床前及临床研究。谷氨酰胺参与肿瘤细胞内能量生成、维持氧化还原平衡、促进大分子合成、传递信号等,其转运体和代谢酶是潜在的肿瘤治疗靶点。本文基于谷氨酰胺代谢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
    CYP2D6基因多态性对托烷司琼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效果的影响
    唐慕菲, 沈芸竹, 张保国
    2020, 25(7):  817-822.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0.07.015
    摘要 ( 333 )   PDF (563KB) ( 1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肿瘤对人类健康造成很大威胁。化疗作为一种全身性的治疗方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不可动摇。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hemotherapy 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CINV)是化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情绪、生活质量和肿瘤的控制。CINV的防治对肿瘤患者来说非常重要。托烷司琼是较常用的5-羟色胺Ⅲ亚型(5-hydroxytryptamine type 3, 5-HT3)受体拮抗剂,在防治CINV方面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但仍有部分患者使用托烷司琼后效果不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些个体差异可能与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本文就细胞色素P450 2D6(cytochrome P450 2D6, CYP2D6)基因多态性对托烷司琼预防CINV效果的影响作一综述,以期为基因多态性指导下的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思路。
    新型口服抗凝药在肿瘤相关性血栓栓塞的研究进展
    覃文杰, 杨志玲, 曹爱霖, 高航, 江冼芮, 沈越, 钱皎
    2020, 25(7):  823-828.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0.07.016
    摘要 ( 378 )   PDF (429KB) ( 2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肿瘤患者的第二大死因。虽然低分子肝素(LMWH)是治疗肿瘤相关VTE的首选方案,但是长期注射的不适与过高的费用,导致病人很难长期维持。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因其口服方便,相比华法林受食物药物影响小,且无需常规监测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最近比较NOACs与LMWH治疗肿瘤相关性VTE的研究表明,NOACs在肿瘤相关性血栓(CAT)的疗效方面,不劣于LMWH,但有增加出血的风险。在某些肿瘤中,它们可能是LMWH合理的替代方案。本文总结了NOACs用于治疗和预防CAT的已完成或尚在进行的临床研究,后续研究将提供更多的证据指导NOACs应用。
    肠道菌群在心血管疾病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阎雨, 刘康, 连雯雯, 张臻, 赫军
    2020, 25(7):  829-834.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0.07.017
    摘要 ( 357 )   PDF (463KB) ( 2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血管疾病(CV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位居全球患病率和死亡率首位。在人类肠道聚集了细菌、病毒等组成的群落,连同它们的基因组一起被称为肠道菌群。近年来,研究表明肠道菌群通过产生和释放氧化三甲胺、胆汁酸和短链脂肪酸等重要代谢物,影响宿主的各种代谢途径,在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血脂异常等多种CVD中发挥重要作用。膳食干预、粪便移植、小分子微生物酶抑制疗法等基于肠道菌群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可能为CVD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论接受药品医疗器械境外临床试验数据的四个维度 
    蒋海洪, 李晓, 刘洋
    2020, 25(7):  835-840.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20.07.018
    摘要 ( 354 )   PDF (438KB) ( 2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已经启动了药品医疗器械境外临床试验数据的接受工作,符合要求的境外数据可用于国内注册。要做好该工作,应该从数据接受原则性、数据质量可靠性、数据评价可用性和数据国际差异性等四个关键维度来加以考察。其中,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可溯源性是决定数据质量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接受药品医疗器械境外临床试验数据,将有利于临床试验数据国际互认制度的建立,并提升国内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的重视程度,推动临床试验数据质量管理体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