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1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3-02-26
    基础研究
    天然冰片对大鼠细胞色素P450四种亚型活性的影响
    吴淳, 高静雯, 姚美村, 侯雪英, 周玉婷, 邓雪姣, 廖琼峰, 谢智勇
    2013, 18(2):  121-127. 
    摘要 ( 265 )   PDF (614KB) ( 2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用Cocktail探针药物法研究天然冰片对大鼠细胞色素P450 四种亚型CYP1A2、CYP2C6/11、CYP2E1 和CYP3A 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2组,给药组灌胃给予天然冰片-0.8% CMC-Na混悬液,剂量 90 mg/kg,对照组灌胃给予不含药物的 0.8% CMC-Na溶液,每天1次,连续 7 d。于第8天,两组大鼠均尾静脉注射混合探针药物溶液(茶碱 10 mg/kg、甲苯磺丁脲 2.5 mg/kg、氯唑沙宗 10 mg/kg、氨苯砜 5 mg/kg),眼内眦静脉采血,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探针药物的血药浓度,采用WinNonlin 5.0.1 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天然冰片组中甲苯磺丁脲的t1/2、AUC0-t、AUC0-∞和MRT0-∞明显减小,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之间茶碱、氯唑沙宗和氨苯砜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则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天然冰片对大鼠CYP2C6/11的活性具有诱导作用,对CYP1A2、CYP2E1和CYP3A活性无显著影响。
    酚红外排水平评价肺上皮细胞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的功能
    陶秀华, 汪电雷, 曹银, 汪辰吟, 陈金佩, 杨丽丽
    2013, 18(2):  127-131. 
    摘要 ( 261 )   PDF (438KB) ( 1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以酚红为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的底物,丙磺舒为其抑制剂,通过酚红的外排水平建立评价肺上皮细胞MRP1的功能的方法。方法: 小鼠静脉注射酚红(250 mg/kg),30 min 后进行肺泡灌洗,测定灌洗液中酚红的浓度,并以雾化吸入MRP1特异性抑制剂丙磺舒(150 mg/kg)作为对照,观察给予抑制剂前后灌洗液中酚红浓度及灌洗液中酚红浓度/血浆中酚红浓度比值的变化,来评价小鼠肺上皮细胞MRP1功能的改变。结果: 与未给予抑制剂相比,给予MRP1抑制剂丙磺舒后,血浆中酚红浓度无显著性差异,但与未给予抑制剂相比,给予MRP1抑制剂丙磺舒 60 min 后,其肺泡灌洗液中酚红浓度、灌洗液中酚红浓度/血浆中酚红浓度比值显著性降低。结论: 肺泡灌洗液中酚红的外排水平反映小鼠肺上皮细胞MRP1功能的改变。
    云南红药和同类产品对大鼠功血模型子宫内膜修复机制的实验研究
    吕小波, 周敏, 黄春球, 刘云梅
    2013, 18(2):  132-136. 
    摘要 ( 390 )   PDF (548KB) ( 2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云南红药和5个治疗功血的同类产品对子宫出血模型大鼠子宫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含量的影响,探讨该类药物修复子宫内膜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妊娠大鼠灌胃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造成早孕大鼠不完全流产复制功能性子宫出血模型,观察云南红药对子宫出血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检测子宫组织中VEGF和MMP-1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后,凝血时间明显延长,而云南红药和5个同类产品能明显缩短子宫出血模型大鼠的凝血时间,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后,子宫组织的VEGF含量明显降低,而MMP-1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云南红药+戊酸雌二醇片组能明显降低子宫出血模型大鼠子宫组织MMP-1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云南红药胶囊组、戊酸雌二醇片组、宫血宁胶囊组、云南白药胶囊组、茜芷胶囊组及五加生化胶囊组对子宫组织MMP-1的含量没有明显影响(P>0.05)。云南红药胶囊组、云南红药+戊酸雌二醇片组、宫血宁胶囊组及五加生化胶囊组能明显增加子宫出血模型大鼠子宫组织VEGF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 或 P<0.05),而戊酸雌二醇片组、云南白药胶囊组及茜芷胶囊组对子宫组织VEGF的含量没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 云南红药和5个同类产品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中云南红药胶囊、宫血宁胶囊及五加生化胶囊对子宫内膜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VEGF有关;云南红药胶囊和戊酸雌二醇片合用可以增强其修复子宫内膜的作用。
    乙酰半胱氨酸纳米微球药动学及药效学评价
    王福根, 庄让笑, 沈益琴, 方红英, 席建军
    2013, 18(2):  136-141. 
    摘要 ( 256 )   PDF (718KB) ( 2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制备乙酰半胱氨酸纳米微球进行药动学和药效学评价。方法: 尾静脉注射乙酰半胱氨酸纳米微球和乙酰半胱氨酸,不同时间检测血浆和各脏器的乙酰半胱氨酸。通过皮下注射CCl4建立大鼠肝损伤模型,不同剂量乙酰半胱氨酸纳米微球进行治疗,检测血清学指标和肝组织各项指标评价纳米微球治疗慢性肝损伤的疗效。结果: 乙酰半胱氨酸纳米微球改变了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肝组织中药物浓度明显提高,半衰期显著增加。药效实验显示,纳米微球能降低血清学指标,提高肝组织抗氧化功能,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细胞浸润和坏死。结论: 乙酰半胱氨酸纳米微球具有明显肝靶向性,有利于肝损伤的药物治疗,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乙酰半胱氨酸新剂型。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内皮细胞抗体和抗β2糖蛋白I抗体水平及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张梦莹, 李志, 吕坤, 钟民, 所起凤, 钟正灵
    2013, 18(2):  142-146. 
    摘要 ( 224 )   PDF (630KB) ( 2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检测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和抗β2GP-Ⅰ抗体在SLE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探讨AECA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影响。方法: 收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90例和正常对照40例,留取血清,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ECA和抗β2GP-Ⅰ抗体水平。收集SLE患者部分临床指标,分析AECA和抗β2GP-Ⅰ抗体水平与临床指标间的关系。将不同浓度AECA的SLE患者血清加入HUVEC培养基,应用四唑盐比色试验(MTT)法检测各组OD值判断内皮细胞增殖状态。结果: SLE患者血清中AECA和抗β2GP-Ⅰ抗体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90例SLE患者中33例抗β2GP-Ⅰ抗体阳性,该33例SLE患者对应的AECA、APTT水平和SLE活动评分(SLEDAI)积分均显著高于其余57例SLE患者(P<0.01,P<0.05,P<0.05)。同时该33例患者AECA和抗β2GP-Ⅰ抗体水平呈高度正相关(r=0.984, P<0.01),AECA和抗β2GP-Ⅰ抗体水平均与SLEDAI呈正相关(P<0.05),抗β2GP-Ⅰ抗体水平与凝血酶原时间(PT)间存在正相关(r=0.349, P<0.05)。空白对照组、健康对照血清组和低浓度AECA血清组间OD值无差异,而高浓度AECA血清组OD值显著低于以上3组(P<0.05)。结论: AECA和抗β2GP-Ⅰ抗体与SLE疾病活动相关,AECA在体外对HUVEC增殖有抑制作用。
    促红细胞生成素早期治疗大鼠脊髓挫伤的形态学研究
    顾兵, 王烁宇, 李华南, 王俊, 张水印
    2013, 18(2):  147-155. 
    摘要 ( 261 )   PDF (1005KB) ( 1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早期治疗大鼠脊髓挫伤的形态学与行为学改变。方法: 采用BenchmarkTM 颅脑损伤撞击器制备大鼠脊髓挫伤,并在伤后 30 min 腹腔注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5000 UI·kg-1·BW)或者生理盐水。斜板试验和BBB评分法评价动物后肢运动功能。采用Harris氏HE染色法结合尼氏染色、Luxol固蓝染色观察损伤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应用血常规和血液流变学监测红细胞增生作用。结果: EPO组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大鼠在斜板上维持的角度和BBB评分逐渐增大,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伤后7、14、28 d,脊髓损伤中心及邻近部位囊腔区域面积明显减小;距损伤中心前后3、5 mm 处灰质部前角神经元存活数量较多,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伤后14、28 d,脊髓损伤中心及前后3、5 mm 处髓鞘面积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伤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压积均呈逐渐上升趋势。伤后 14 d 开始,全血低切黏度、中切黏度有显著提高,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早期EPO治疗可能通过促进神经元存活、减少髓鞘脱失而减轻继发性损伤,最终改善后肢运动功能,但是增加了血源性不良反应的风险。
    马齿苋总黄酮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致家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卢新华, 黄煌, 谭斌, 邓华菲, 王桂霞, 左克强, 李坚, 何军山
    2013, 18(2):  156-160. 
    摘要 ( 227 )   PDF (606KB) ( 2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马齿苋总黄酮(Portulaca total flavone,PTF)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型(PDGF-BB)致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muscle cell,VSMC)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组织贴壁法培养家兔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计数法观察PTF(8、24、72 mg/L)对PDGF-BB所致的VSMC增殖作用的影响;氚-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方法测定VSMC DNA的合成;流式细胞仪分析增殖细胞周期,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VSMC内 [Ca2+]i结果: PTF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PDGF-BB诱导的VSMC增殖、DNA合成,血管平滑肌细胞处于G1/G0 期的细胞数增多,而G2/S期的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能抑制高K+诱导的VSMC内[Ca2+]i升高(P<0.01)。结论: PTF可明显抑制PDGF-BB诱导的VSMC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VSMC内高钙浓度[Ca2+]i有关。
    冬凌草甲素通过PI3K/Akt通路诱导MDA-MB-231细胞的凋亡
    汪茗, 章尧, 谢向荣, 戚之琳, 毕富勇
    2013, 18(2):  161-165. 
    摘要 ( 301 )   PDF (756KB) ( 2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冬凌草甲素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产生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体外培养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采用6、12、24 μmol/L 冬凌草甲素对其进行处理,采用倒置显微镜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procaspase-3、PARP及Akt、p-Akt、p-GSK3β表达的变化。结果: 冬凌草甲素作用MDA-MB-231细胞24 h后,可观察到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以24 μmol/L组最为明显。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凋亡相关蛋白procaspase-3下调,caspase-3底物PARP被逐步剪切,并伴随p-Akt、p-GSK3β蛋白水平下调(P<0.05)。结论: 冬凌草甲素可有效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机制与PI3K/Akt通路的抑制有关。
    木瓜蛋白酶对凝血功能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的体外研究
    徐伟红, 吕远栋, 陶萍华, 吴国友, 俞蔚, 胡细连
    2013, 18(2):  166-170. 
    摘要 ( 346 )   PDF (670KB) ( 3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木瓜蛋白酶体外对凝血功能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不同剂量木瓜蛋白酶分别与贫血小板血浆(PPP)和富血小板血浆(PRP)作用,分为生理盐水组、10 U/L 组和 20 U/L 组,分别以血凝仪测定PPP和PRP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血气分析仪和血凝仪分别测定PPP 的Ca2+浓度和凝血因子V、VII、VIII、IX、X和XI活性(FV:C、FVII:C、FVIII:C、FIX:C、FX:C和FXI:C);将新鲜全血与前述3种浓度木瓜蛋白酶作用,采用硅化管法测定全血凝血时间(CT)。同时测定0、20、40、60和 80 U/L 木瓜蛋白酶PPP的PT和APTT值。结果: 10 U/L和 20 U/L 木瓜蛋白酶组PPP和PRP的PT和APTT值、全血CT值分别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和 10 U/L 木瓜酶组(P<0.01),FV:C和FVIII:C水平分别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和 10 U/L 木瓜酶组(P<0.05);三组PPP与PRP之间PT和APTT值、各组间Ca2+浓度以及其余凝血因子活性差异均无显统计学意义(P>0.05)。PPP的PT和APTT值均与木瓜蛋白酶剂量呈显著正相关(r=0.995 和 0.991,P<0.01)。结论: 木瓜蛋白酶可通过抑制凝血因子V和VIII活性,从而对凝血功能有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具有抗凝的功效。
    杏地咳喘宁胶囊药效学实验研究
    潘梅, 李孟林, 梁斌, 张永萍, 唐靖雯, 谢宇, 钟正灵, 张丽丽
    2013, 18(2):  170-174. 
    摘要 ( 249 )   PDF (653KB) ( 2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杏地咳喘宁胶囊止咳、祛痰、平喘和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浓氨水引咳法、气管酚红法和毛细玻管排痰法研究杏地咳喘宁胶囊的止咳、祛痰、平喘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法、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法和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法研究其抗炎作用。结果: 杏地咳喘宁胶囊具有明显的止咳和抑制哮喘作用,高、中剂量使排痰量明显增加,并能解除气管痉挛;对二甲苯和角叉菜胶所致急性炎症具有抑制作用,可以抑制冰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结论: 杏地咳喘宁胶囊具有一定的止咳、祛痰、平喘和抗炎作用。
    定量药理学
    肿瘤药物临床试验中成组序贯设计的统计学考虑
    郭洋, 蒋志伟, 夏结来, 王玉琨
    2013, 18(2):  175-180. 
    摘要 ( 761 )   PDF (729KB) ( 11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成组序贯设计因其拥有较少的病例样本数和较早终止试验的可能性成为肿瘤药物临床试验设计方法的较好选择。如何科学有效地设计和应用成组序贯设计,本文通过Monte Carlo试验模拟,探讨肿瘤药物临床试验中成组序贯设计的期中分析次数、实施时间以及α消耗函数选取等问题,为读者系统指明如何去规划一次成组序贯试验以及如何确定其最优的试验参数。模拟结果表明,成组序贯设计以时间点2∶1∶1折半划分的三次期中分析为好,其期望样本含量仅为 420.53。Lan-Demets的五种α消耗函数中,1.5 次幂和2次幂的α消耗函数拥有最小期望样本含量约393例,相对于O'Brien-Fleming设计和Pocock设计在整体上更显优势。
    临床药理学
    内源性药物碘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王新刚, 黄玉荣, 李全胜, 司端运
    2013, 18(2):  181-185. 
    摘要 ( 292 )   PDF (771KB) ( 2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以卵磷脂络合碘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为例,探讨内源性药物的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方法: 对内源性及其他来源(饮食性)的碘进行控制。24名健康受试者进行双周期、双交叉、单剂量口服9片卵磷脂络合碘试验品和参比品,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尿中碘的浓度,用DAS2.1.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生物等效性检验。结果: 试验品与参比品的血碘平均净浓度增加值分别为 16.8%和 19.0%,尿碘回收率分别为 84.5%和 83.3%。计算同一周期的尿碘净排泄量,用尿碘累积净排泄量(Ae0-t)、最大净排泄速率(Rmax)进行生物等效性分析。本实验研究表明卵磷脂络合碘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结论: 具有生物自稳定机制的内源性药物的生物等效性研究,实验设计更加复杂,各种内外因素对结果影响较大,需要尿药浓度结合背景扣除。
    药物治疗学
    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对喉罩置入条件的影响
    仲俊峰, 胡双燕, 李玉红, 陈念平
    2013, 18(2):  186-189. 
    摘要 ( 220 )   PDF (679KB) ( 2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啶(Dex)复合丙泊酚不同血浆靶浓度靶控输注(TCI)诱导时喉罩置入条件,探讨喉罩置入时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的合适靶浓度。方法: 择期行短小手术患者 75例,年龄 20~60岁,ASAI-II级,随机分为三组(n=25),I、II、III组丙泊酚靶浓度分别为 2.0、2.5、3.0 μg/mL。右美托咪啶 0.6 μg/kg 负荷量 10 min 泵完,当丙泊酚效应室浓度(Ce)达预设靶浓度 3 min后置入 喉罩,观察喉罩置入条件:下颌活动度、呛咳、体动及喉痉挛。记录患者术前 (T0)、喉罩置入前(T1)、置入后 1 min(T2)、3 min(T3)时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计算 T0和T1时 SBP、MAP、HR的变化幅度。记录各组呼吸抑制例数、时间。记录各组麻黄素和阿托品使用情况。结果: 各组 T1~T3 SBP、MAP、HR均低于 T0 (P<0.05),与I、II 组相比,III组下降幅度更明显 (P<0.05)。与 T1比较,三组 T2时的SBP、MAP和 HR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 (P>0.05)。三组 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置入条件 I组有 3例张口度差,5例发生呛咳或体动,与II、II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III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 I、II 组相比,III组呼吸抑制例数增加和抑制时间延长(P<0.05),而且 III组有更多患者需要使用麻黄素、阿托品(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 0.6 μg/kg 复合丙泊酚靶浓度 2.5 μg/mL 能够提供足够的麻醉深度和良好的喉罩置入条件,不会产生明显的呼吸和循环抑制作用。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1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潘庆春, 余永胜, 汤正好, 奚敏, 臧国庆
    2013, 18(2):  190-194. 
    摘要 ( 218 )   PDF (810KB) ( 1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检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水平及肝功能、HCV-RNA,探讨血清IL-21水平变化与肝功能各项参数及HCV-RNA的关系,研究IL-21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2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IL-21的水平。同时检测患者HCV-RNA、肝功能等指标,并与患者的其他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LT升高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1显著高于ALT正常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且其血清IL-21水平与ALT、AST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647, P<0.01;r=0.591, P<0.01);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1水平与HCV-RNA水平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IL-21与慢性丙型肝炎肝脏炎症密切相关,是反应慢性丙型肝炎炎症程度的灵敏指标。
    阿奇霉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及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影响
    郑美梅, 王方剑, 岳铁刚, 董丽妍, 段成城
    2013, 18(2):  194-197. 
    摘要 ( 248 )   PDF (732KB) ( 2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的影响。方法: 48例哮喘患者随机分入常规治疗组(A组),阿奇霉素治疗组(B组);两组均吸入布地奈德,B组加服阿奇霉素,18名健康体检者做对照组(C组);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中CTGF水平。评估治疗前后,各组患者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肺功能、血清CTGF的变化。结果: 治疗8周后,A、B两组患者的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血清中CTGF浓度亦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8周后,B组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肺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A组,但血清CTGF浓度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阿奇霉素可能通过抑制CTGF的表达,抑制气道重塑,改善肺功能,控制哮喘。
    吡格列酮联用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何春玲, 邢文, 鲁柯兵, 夏礼斌, 王安才
    2013, 18(2):  198-201. 
    摘要 ( 227 )   PDF (733KB) ( 2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联用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A组),接受常规降糖药治疗和阿托伐他汀 10 mg/d;实验组35例(B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 15 mg/d,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用药12周后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浓度、肱动脉内径变化率(FMD)。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ET-1水平有所降低(P<0.05),血浆NO水平和FMD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NO的升高水平和FMD较A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体重指数均有所改善(P<0.05,P<0.01)。结论: 吡格列酮联用阿托伐他汀能够更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肌肉注射甲氧明对下肢手术松止血带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单立新
    2013, 18(2):  202-204. 
    摘要 ( 215 )   PDF (699KB) ( 2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肌肉注射甲氧明对松止血带后患者血压、脉搏、心排血量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下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甲氧明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甲氧明组在手术缝合皮肤前肌肉注射甲氧明 3 mg,对照组肌肉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监测并记录基础值(T0)、缝合皮肤前(T1)、放气后 1 min(T2)放气后 3 min(T3)放气后 5 min(T4)各时点的SBP、DBP、HR、CO。结果: 甲氧明组BP、CO波动不大,HR平稳;对照组BP降幅较大,CO下降明显,HR增快,有5例患者需要应用升压药。结论: 肌肉注射甲氧明可预防下肢手术后松止血带所致的循环变化,保持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
    综述与讲座
    抗肿瘤纳米制剂药代动力学评价的研究进展
    罗丹, 张经纬, 周芳, 吴晓兰, 王广基
    2013, 18(2):  205-211. 
    摘要 ( 247 )   PDF (819KB) ( 2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肿瘤药物水溶性差、药代动力学行为不理想等特征在临床应用中严重影响疗效。抗肿瘤纳米制剂的开发可以实现药物増溶的目的 ,能够改善抗肿瘤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抗肿瘤纳米制剂的研究现状,分别从整体和细胞水平介绍其药代动力学行为特征,探讨抗肿瘤纳米制剂发挥优势可能的作用机制。
    分子伴侣Tapasin在介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中的作用
    唐余燕, 陈小华, 余永胜
    2013, 18(2):  212-216. 
    摘要 ( 243 )   PDF (759KB) ( 2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毒及肿瘤细胞的清除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特异性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 CTL通过T细胞受体(TCR)特异性识别病毒肽段并通过MHC-I类分子提呈引起感染细胞融解,经典MHC-I类分子在内质网内的装配要求有抗原肽配体和β2微球蛋白(β2m)的存在,而这一过程需要伴侣分子(chaperones)如Tapasin的参与。Tapasin是抗原递呈相关转运体(TAP)相关蛋白的基因产物,与MHC-I类分子同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在介导特异性CTL反应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简述了Tapasin分子结构特征、在介导特异性CTL反应中的作用及与疾病的联系。
    电子数据捕获系统在新药临床试验中的影响
    冷文玉, 蒋志伟, 于莉莉, 李婵娟
    2013, 18(2):  217-221. 
    摘要 ( 265 )   PDF (853KB) ( 2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数据捕获(EDC)系统在新药临床试验中的优势不断显现,并受到新药临床试验研究机构的青睐。EDC凭借其技术上的优势,简化了传统以纸张病例报告表为载体的临床试验流程,克服了其数据录入和数据清理滞后的缺点;研究者、临床监查员、数据管理人员等在应用EDC系统情况下的角色和职责分工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同时,其为新的试验设计和统计方法,如适应性设计方法的应用实施提供的有利的平台。
    一氧化氮合酶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房超, 曾慧, 周宏灏, 刘昭前
    2013, 18(2):  222-228. 
    摘要 ( 289 )   PDF (989KB) ( 2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影响人类健康和寿命的关键疾病之一。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是体内对心血管系统具有重要作用的两种酶。基因组学研究发现eNOS和ACE基因多态性与CHD的发生具有相关性,本文就eNOS和AC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易感性进行综述。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及类似物的降压作用研究进展
    陈永飞, 邵华, 于锋
    2013, 18(2):  228-233. 
    摘要 ( 225 )   PDF (946KB) ( 1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胰高血糖素样肽-1是体内一种重要的肠促胰岛素,具有葡萄糖浓度依赖性降糖作用,其类似物已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近年来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均发现胰高血糖素样肽-1及类似物有一定程度的降压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水钠排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有关。本文综述胰高血糖素样肽-1及类似物的降压作用。
    瑞苏伐他汀遗传药理学研究进展
    鲍美华, 张轶雯, 程琳, 周宏灏
    2013, 18(2):  234-240. 
    摘要 ( 232 )   PDF (859KB) ( 3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胆固醇水平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主要原因。瑞苏伐他汀为临床常用的抑制胆固醇合成的药物,其药动学和药效学存在显著个体差异。药物转运体、药物代谢酶、药物靶点的遗传多态性对瑞苏伐他汀的体内代谢和临床疗效个体差异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药物转运体、细胞色素P450酶和其他相关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对瑞苏伐他汀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影响,为临床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