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定量药理学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五种群体药动学分析工具计算结果的比较
    黄志伟, 李 熠, 徐晓勇, 张 蕾, 沈一峰, 李华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3, 28 (5): 525-535.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3.05.006
    摘要219)      PDF (22940KB)(118)    收藏
    目的:比较群体药动学分析工具Phoenix NLME、Monolix、R语言nlmixr包和CPhaMAS云平台所计算的结果与金标准NONMEM的符合程度。方法:基于一房室模型模拟50个稀疏采样数据集和二房室模型模拟50个密集采样数据集,分别使用上述五种分析工具计算,比较群体典型值、个体变异和个体药动学参数。结果:CPhaMAS和Phoenix NLME计算的群体典型值、个体变异与NONMEM的匹配程度最高,其次为nlmixr,Monolix最低,但Monolix和nlmixr的算法可能更稳健。清除率和分布容积的对应性优于吸收速率常数。除了Monolix计算的吸收速率常数和nlmixr计算的房室间清除率,所有分析工具计算的个体药动学参数相关系数均大于0.99。结论:上述四种群体药动学分析工具计算结果与NONMEM的结果高度相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临床试验三组等比例随机分配的BSD方法
    许敏怡, 刘雅琦, 刘玉秀, 熊殷, 巩浩雯, 张曼婷, 虞茜惠, 赵杨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3, 28 (3): 283-289.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3.03.006
    摘要140)      PDF (1010KB)(123)    收藏
    目的:既往研究认为大棒法(BSD)仅能用于两组等比例分配临床试验,具有很好的统计性能,成为随机化方法的推荐选择。本研究对 BSD法进行拓展,应用于三组的情况,为三组等比例临床试验随机化提供更多选择。方法:在两组等比例分配 BSD法基础上,进行条件分配概率推导,拓展建立三组等比例分配的 BSD法。并从均衡性、随机性两个维度,借助 Monte-Carlo模拟技术对 BSD法和传统应用的简单随机化法(SR)、区组随机化法(PBD)以及区组瓮法(BUD)进行性能比较。结果:四种随机化方法中,PBD法均衡性最好,其次为 BUD法、BSD法,最差为 SR法;SR法随机性最强,其次为 BSD法、BUD法和 PBD法;综合性能表明,BSD法性能最优,其次为 BUD法、 PBD法及 SR法。结论:拓展的三组等比例随机分配 BSD法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推荐作为三组等比例临床试验随机分配方法的优先选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NONMEM7.5.1.中常用参数估计方法比较:以布洛芬注射液在中国健康成年人群的分析为例
    罗铭杰, 刘润菡, 周杰, 王振磊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3, 28 (3): 290-298.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3.03.007
    摘要190)      PDF (3390KB)(244)    收藏
    NONMEM.是一款被广泛用于群体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领域的软件,主要用于做相关的数据分析。它理论上主要通过建立参数化模型,结合已得到的数据,利用不同的参数估计方法,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后,再根据模型对数据进行预测等分析。本文简要介绍了 NON-MEM.中参数化模型的表示形式,并且从统计理论出发,总结了在随机化效应参数与没有交互的条件下,分析了常用的三种参数估计方法。对于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在加和型个体内模型与比例型个体内模型特例下,给出了三种参数估计方法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通过对四家制药公司关于布洛芬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进行数值实验,从计算时间以及模型预测残差两方面,进一步验证了理论的合理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肾功能不全患者人群中替考拉宁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徐涛, 朱素燕, 邱相君, 徐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2, 27 (9): 977-983.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2.09.003
    摘要174)      PDF (3329KB)(141)    收藏
    目的:为了定量考察特殊人群病理、生理因素对替考拉宁体内过程的影响,本研究拟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人群中建立替考拉宁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分析其用于预测替考拉宁血药浓度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肾功能不全患者的66个常规血药浓度监测数据,采用Monolix 2021R1软件以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进行群体分析,建立替考拉宁单房室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此外,收集20例肾功能不全患者的20个常规血药浓度监测数据,通过拟合优度参数法进行模型的外部验证。结果:静脉给药的一房室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肾功能不全患者人群中替考拉宁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替考拉宁表观分布容积的群体典型值为148.9 L,清除率群体典型值为0.13 L/h,肾小球滤过率及体质量为影响替考拉宁体内消除的主要协变量,合并使用利尿剂等其他变量均未对替考拉宁的体内清除产生影响。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替考拉宁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稳健有效、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可为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替考拉宁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基于模型的Meta分析建立中国老年人群美罗培南群体药动学模型
    叶红波, 宋洋洋, 薛领, 芮建中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2, 27 (9): 984-990.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2.09.004
    摘要208)      PDF (1679KB)(120)    收藏
    目的:采用基于模型的Meta分析,建立美罗培南在中国老年人群的群体药动学模型。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提取药物剂量、采样时间点、浓度、样本量、年龄、性别、体质量和肌酐清除率等数据。用NONMEM建立群体模型,采用逐步递归法筛选协变量。自举法和可视化检验(VPC)分别验证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结果:美罗培南的药动学采用二房室描述。经过协变量筛选,最终模型纳入肌酐清除率对CL,体质量对V1的影响。自举法验证和VPC检验都显示模型的良好稳定性和预测能力。结论:通过基于模型的Meta分析的方法,建立一个更加具有代表性的美罗培南的中国老年人群体药动学模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华法林PPK/PD模型与多元回归法剂量模型的预测准确度比较
    连金芳, 刘亦伟, 林翠鸿, 黄品芳, 林荣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2, 27 (3): 267-273.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2.03.004
    摘要200)      PDF (724KB)(123)    收藏
    目的:比较华法林PPK/PD模型与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的6个剂量模型的预测准确度,以期为华法林PPK/PD模型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使用华法林钠片口服抗凝治疗的住院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别用PPK/PD模型与其他6个模型模拟预测值。利用SPSS 23.0软件进行实测值与预测值的配对t检验,采用平均预测绝对偏差和预测偏差百分比两个评价指标并绘制预测偏差箱式图并从数据总体、不同剂量组、不同基因型组分别比较。结果:研究共纳入50例患者,7个模型中,只有PPK/PD模型、Wen等人模型和都丽萍等人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PPK/PD模型的预测准确度在总体数据、低中剂量、不同基因型患者间的预测准确度更高。Wen等人模型和李传保等人模型在高剂量组中的预测准确度较高。结论:华法林PPK/PD模型临床预测性能良好,可望为华法林精准给药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贝叶斯法与多元线性回归法预测华法林剂量模型的比较研究
    温都苏, 王毅, 孙建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2, 27 (1): 33-38.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2.01.005
    摘要237)      PDF (539KB)(124)    收藏
    目的:比较缺失华法林相关基因型检测结果的情况下,基于贝叶斯法的Warfarin Dose Calculator(WDC)和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法(MLR)的Warfarin Dosing、IWPC华法林剂量计算器等三种华法林剂量预测辅助工具的预测性能,为无条件进行华法林相关基因型检测地区的患者使用华法林提供准确、适于临床推广的预测工具。方法:计算三种预测工具的平均预测误差(MPE)、均方根误差(RMSE)和预测误差在实际维持剂量±20%范围内的患者百分比,比较它们的华法林剂量预测性能。所有统计学分析均采用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进行。结果:WDC的Posteriori模块的MPE和RMSE最低且预测误差在实际维持剂量±20%范围内的患者百分比最高,此外WDC的Priori和Posteriori模块的预测精确度显著高于Warfarin Dosing和IWPC华法林剂量计算器(P<0.05)。结论:临床常用的三种华法林剂量预测辅助工具中,基于贝叶斯法的Warfarin Dose Calculator可能更适合于无条件进行华法林相关基因型检测地区患者的华法林剂量预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基于UHPLC-Q-TOF/MS和网络药理学分析肺炎二号方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成分和机制
    于天怡, 焦广洋, 黄豆豆, 陈勇, 徐德铎, 邱实, 陈万生, 张凤, 王博龙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1, 26 (10): 1127-1145.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1.10.005
    摘要208)      PDF (8579KB)(46)    收藏
    目的:系统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种预防方(湖北方,肺炎二号方)的主要化学成分,并结合网络药理学研究,为其药效物质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UHPLC-Q-TOF/MS)对该方剂的入血成分进行全面分析,采用TCMSP数据库、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平台对鉴定得到的入血成分进行靶点预测,并运用网络可视化软件Cytoscape 3.7.2绘制关联网络图,最后对关键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借助CB-Dock在线分子对接平台对关键靶点与入血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并利用Ligplot软件展示Affinity值较好的对接组合,以验证肺炎二号方对新冠肺炎的预防作用。结果:该方剂的体外化合物识别共有52个化学成分,其中入血成分13个,主要来自黄芪、麸炒白术、防风、金银花和陈皮。上述化合物作用于17个核心靶点,包括MAPK3、TNF等靶点与炎症有关,MPO等靶点与氧化应激有关,VEGFR、KDR等靶点与血管内皮有关。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入血化合物与关键靶点间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肺炎二号方中所含化合物通过参与调节炎症、氧化应激、血管和细胞生理等活动,调节IL-17、PI3K-Akt、MAPK等通路来发挥预防新冠肺炎功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万古霉素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林良沫, 符祥俊, 钟莉莉, 王和芳, 吴琼诗, 肖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1, 26 (9): 1014-1022.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1.09.006
    摘要250)      PDF (3687KB)(331)    收藏
    目的:建立血液病伴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的万古霉素群体药代动力学(PPK)模型。方法:收集我院血液内科静脉使用万古霉素的中性粒细胞缺乏成人患者(n=77)的临床资料和用药信息,监测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和峰浓度,使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的建模方法建立该人群的万古霉素PPK模型并进行评估和验证。结果:所建模型为二室模型,最终模型公式为:清除率CL=6.84×(BW/70)0.75×(CLCR/116)0.895×exp(η1),中央室分布容积V1=20.5×(BW/70)×exp(η2),室间转运速率Q=15.2×(BW/70)0.75×exp(η3),外周室分布容积V2=50×(BW/70)×exp(η4),(BW为体质量,CLCR为肌酐清除率)。采用拟合优度图和模型预测诊断图以及非参数Bootstrap法进行模型的内部验证,采用26个相同入组条件的患者数据进行外部验证,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结论:建立血液病伴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的万古霉素PPK模型,有助于实现该人群万古霉素的个体化应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奥贝胆酸在肝损害患者的剂量选择及FDA定量审评的考虑
    高丽丽, 陈蕊, 李禄金, 郑青山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1, 26 (7): 760-767.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1.07.006
    摘要369)      PDF (23896KB)(125)    收藏
    奥贝胆酸(商品名为OCALIV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试验显示其疗效确切。由于在中重度肝损害人群中难以开展充分的临床研究,申请人与FDA定量药理学审评团队基于群体药动学模型、暴露-效应模型和生理药动学模型(PBPK)等研究报告不同解读,在剂量选择上意见不一。申请人认为,该药在肝脏组织中的暴露量增加有限,无需进行剂量调整,即5 mg,每日1次。FDA则认为,PBPK模型中该药的影响因素没有被充分考虑,外部验证数据有限且偏差较大,患者血药暴露过高同样存在风险,建议大幅下调剂量,即5 mg,每周1次,每周最大不超过10 mg,至少间隔3 d等滴定给药方案,并据此写入了用药说明书。上市后发生多例肝损害患者,均未按说明书提示,超量用药,导致死亡。结果充分证明,FDA当初的考虑和决策获得验证,而该药的经验和教训再次提示,建模与模拟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卡培他滨在中国乳腺癌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徐国防, 张思森, 刘平, 梅家转, 刘玮玮, 刘亚欧, 齐琦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1, 26 (5): 552-559.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1.05.012
    摘要194)      PDF (1225KB)(233)    收藏
    目的:评价卡培他滨在中国乳腺癌患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78例中国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餐后单次口服卡培他滨片0.6 g(0.15 g/片,4片)后进行多点采集血样。以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MS)检测血浆中卡培他滨的血药浓度,以非线性混合效应软件及模型(NONMEM)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卡培他滨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并获得其群体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最终建立的吸收及消除模型为一室模型,模型的清除率(CL/F)药代动力学公式为:CL/F=291×eηCL ×(CCR÷93.1)0.47。群体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CL/F为291 L/h,表观分布容积(V/F)为556 L,吸收速率常数(Ka)为1.05 h-1。同时发现,肌酐清除率(CCR)对卡培他滨的清除有显著影响。 结论:所得模型稳定,能较好地拟合卡培他滨在中国乳腺癌患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特征,可用于临床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制订。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贝利木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模型化疗效评价
    张凌霄, 李婷, 许羚, 李禄金, 郑青山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1, 26 (2): 174-181.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1.02.008
    摘要366)      PDF (1930KB)(366)    收藏
    目的:贝利木单抗是一种完全人源化IgGl-X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结合可溶性B细胞刺激因子(BLyS),阻止BLyS与B细胞结合,促进B细胞凋亡,是FDA批准的第一个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新药。本研究基于该药物的全球临床文献数据,通过建模分析,评价贝利木单抗治疗SLE效应,定量表达其药效特征,并探索其潜在影响因素,从而建立贝利木单抗治疗SLE的疗效尺度,为治疗SLE的药物开发提供参照。方法:在Pubmed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纳入贝利木单抗治疗SLE的临床试验研究,提取受试者基线期人口学特征、用药剂量、给药方式、疗效和安全性等信息,建立分析数据库,再构建药效学模型,评价本药的药效特征。采用多种模型评价方法评价模型的稳健性。结果:最终有5篇含疗效文献纳入,涉及11个剂量组(N=3 493)纳入模型构建;协变量筛选显示,种族(亚洲人群或非亚洲人群)、年龄、病程、Anti-dsDNA阳性对贝利木单抗治疗SLE的疗效无显著影响,最终未发现对模型参数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模型评价显示本研究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贝利木单抗治疗SLE的量效关系。最终模型提示,疗效指标SRI应答率在第52周已接近峰值(约达峰值水平99%)。安慰剂组、贝利木单抗1 mg/kg静注、10 mg/kg静注和200 mg皮下注射在第52周的SRI 应答率分别为46.1%、52.9%、57.9%和60.9%。扣除安慰剂效应后,贝利木单抗1 mg/kg静注、10 mg/kg静注和200 mg皮下注射在第52周的SRI 应答率(药物纯效应)分别为6.8%、11.8%和14.8%。结论:贝利木单抗治疗SLE患者的疗效(SRI 反应率)在第52周已接近峰值。贝利木单抗1 mg/kg静注、10 mg/kg静注和200 mg皮下注射在第52周的SRI 应答率分别为52.9%、57.9%和60.9%。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基于群体药动学模型的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软件研制及应用
    郭仙忠, 林荣芳, 林玮玮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1, 26 (1): 30-39.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1.01.005
    摘要305)      PDF (2478KB)(198)    收藏
    目的:研发基于建立的成人和老年群体药动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PPK)模型的万古霉素(vancomycin, VCM)个体化给药软件。方法:根据已建立的成人和老年VCM的PPK模型信息,运用MyEclipse、SQL Server、JRE等工具软件研发VCM给药软件。软件开发方案包括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软件编码,软件测试以及软件维护和二次开发。结果:研制的VCM给药软件可实现感染患者信息输入和管理,软件通过接口调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软件,不仅能预测多种具体VCM给药方案下的血药浓度,供临床医师制定初始用药方案参考,而且能结合已有的血药浓度监测信息和贝叶斯反馈法更精准地预测血药浓度,辅助临床医师进一步优化给药方案。软件应用于VCM血药浓度解读,药师向临床做出剂量调整建议。采纳建议组患者复查的血药浓度均达到目标血药浓度范围。结论:本研究基于VCM的PPK模型研制的给药软件能快速方便地辅助成人和老年感染患者VCM的个体化给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药代动力学非房室模型AUC计算方法比较
    陈潮, 郑青山, 李禄金, 李雪, 许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0, 25 (12): 1381-1387.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0.12.010
    摘要940)      PDF (624KB)(528)    收藏
    目的:基于真值及模拟数据,评价不同非房室模型AUC计算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为AUC算法优选提供依据。方法:使用3种方法计算G药等效试验中0~t曲线下面积(AUC0-t):(1)线性梯形法(Linear法);(2)线性对数梯形法(Linear/Log法):血药浓度最大值(Cmax)之前数据用线性梯形法则计算,Cmax之后用对数梯形法则计算;(3)上升段线性下降段对数法(Linear Up/Log Down法):药-时曲线上升段用线性梯形法则计算,下降段用对数梯形法则计算。并对对数转化后的AUC0-t进行等效性分析,等效标准为80.0%-125.0%。通过模拟数据,比较三种方法差异。结果:24位受试者服用两种制剂的G药后,使用不同AUC0-t计算方法结果不同,等效性分析结论也不全相同,其中使用Linear法和Linear Up/Log Down法得到等效结论,Linear/Log法为不等效。三种方法计算小样本模拟数据,所得AUC0-t差异较大,计算大样本数据,差异较小。结论:Linear/log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较少,口服给药及多峰曲线使用Linear Up/Log Down法更合理,小样本量试验或预实验中Linear计算简单,结果稳定。此外应根据分析计划中已制定的AUC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和生物等效性分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基于模型的荟萃分析一般考虑
    李禄金, 丁俊杰, 刘东阳, 王曦培, 邓晨辉, 季双敏, 陈文君, 马广立, 王 鲲, 盛玉成, 许 羚, 裴 奇, 陈渊成, 陈 锐, 史 军, 李改玲, 王亚宁, 王玉珠, 谢海棠, 周田彦, 方 翼, 张 菁, 焦 正, 胡 蓓, 郑青山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0, 25 (11): 1250-1267.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0.11.006
    摘要526)      PDF (4656KB)(322)    收藏
    随着药品研发及临床试验成本的不断增加,如何充分利用各类数据指引临床试验高效地开展,以提高新药的研发效率,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模型的荟萃分析(model based meta-analysis, MBMA)是将数学建模与荟萃分析(meta-analysis)相结合,对多种来源(如临床前和临床各阶段研究数据等)和多个维度(靶标/机制、药代/药效动力学、疾病/适应症、人群特征、给药方案、生物标志物/药效指标/安全性指标等)的信息进行整合,不仅为药物研发各个关键环节的决策制定提供重要依据,也可为临床合理用药以及药物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益分析提供有效信息。传统的Meta分析对数据的同质性要求较高,而MBMA通过建模可将不同剂量、不同疗程和不同人群的异质性数据合并分析,从而对药物的剂量效应、时间效应和影响因素进行量化,预测以往研究中不曾涉及的剂量、时间和协变量水平下的药效或安全特征。尽管MBMA的建模和模拟技术与群体药动学/药效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ics, Pop PK/PD)相似,但相比Pop PK/PD,MBMA最大的优势是可对文献数据进行充分利用,不仅提高了结论的证据强度,更可回答单个研究不能回答的问题。目前MBMA已成为模型引导的药物研发(model-informed drug development, MIDD)策略中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将就MBMA的应用价值、分析计划、数据采集与处理、分析方法以及报告要点进行说明,旨在为MBMA在新药研发和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一种新型I期临床试验的模型辅助设计方法——贝叶斯最优区间(BOIN)设计
    仲子航, 陈峰, 袁鹰, 程建成, 于宣宣, 杨旻, 谭明敏, 赵杨, 柏建岭, 于浩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0, 25 (6): 640-648.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0.06.006
    摘要753)      PDF (998KB)(381)    收藏
    目的: 介绍一种新颖的I期临床试验模型辅助设计方法——贝叶斯最优区间设计(BOIN Design, Bayesian optimal interval design),包括其实施流程、实际应用等,并评价其表现。方法: 在贝叶斯理论框架下,BOIN设计以最小化错误决策概率为目的,推导需增减剂量时的容忍毒性边界值,并通过比较实际毒性率与该边界值决定剂量转变。以真实案例详解其实施流程。通过与现有设计方法的对比评价BOIN的表现。结果: BOIN设计具有最优化、安全、稳健、简单实用等性质。模拟实验表明,BOIN设计能够更精准地识别最大耐受剂量(maximum tolerated dose, MTD)。结论: BOIN设计具有与基于模型设计相仿的统计学表现,同时更加简练、易于实施且更易于满足特定的安全需求。BOIN设计在国外已经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癌症研究,是值得推广的I期临床试验剂量探索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西红花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探讨
    李梦颖, 司明东, 温子帅, 石欢, 李新蕊, 张园园, 王红芳, 马东来, 楚立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0, 25 (6): 649-657.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0.06.007
    摘要379)      PDF (4462KB)(221)    收藏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西红花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作用靶点。方法: 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筛选西红花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运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靶点构建疾病靶点网络,进而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的网络图并进行蛋白质网络互作、GO功能分析、KEGG通路等分析。运用AutoDock对有效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选择生物利用度(OB)>30%,且类药性(DL)>0.18作为西红花中的有效成分筛选条件,共得到5个主要成分和272个靶点;通过对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的网络图进行分析,得到多化合物共同作用靶点26个,单化合物作用靶点50个;通过蛋白质网络互作分析对蛋白质靶点基因进行筛选(degree>50),共筛选出19个相关靶点基因;GO分析共包含99条富集结果,KEGG数据库中共包含116条通路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治疗作用。西红花的5个主要成分均可与Fluid shear stress and atherosclerosis重要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VCAM-1和eNOS进行对接,其中异鼠李素与VCAM-1、山萘酚与eNOS的结合能更低。结论: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西红花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成分及潜在作用靶点,预测西红花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作用机制,为其活性成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从纳武利尤单抗用法用量变更看模型引导的药物开发方法在剂量优化中的应用
    李健,闫方,杨进波,王玉珠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0, 25 (4): 408-412.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0.04.009
    摘要331)      PDF (302KB)(378)    收藏
    纳武利尤单抗是一种针对细胞程序化死亡-1(PD-1)受体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2014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初始批准的用法用量为3 mg/kg每2周一次(Q2W),2016年变更为固定剂量240 mg Q2W,后于2018年获得批准使用480 mg Q4W。基于已有临床研究数据,采用模型引导的药物开发(MIDD)方法对药物暴露量、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的结果,是支持监管部门批准纳武利尤单抗新用法用量的关键证据。本文分析了纳武利尤单抗最初上市以及后续2次剂量变更过程中的相关研究内容和评价考虑,讨论了MIDD方法在剂量优化中的应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应用响应曲面模型法研究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的最佳配伍剂量
    杨璐,魏滨,张利萍,毕姗姗,卢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0, 25 (4): 413-420.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0.04.010
    摘要258)      PDF (1585KB)(223)    收藏
    目的:应用响应曲面模型法研究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合用抑制喉镜置入刺激的体动反应、循环反应及出现循环抑制副作用,评估两药相互作用方式和程度,并探索丙泊酚与瑞芬太尼最佳配伍剂量范围。方法:ASA Ⅰ-Ⅱ级患者70例,随机平行分组,选择一个预设的丙泊酚靶控输注浓度并维持丙泊酚靶浓度不变,阶梯式增加瑞芬太尼的靶浓度,评估喉镜置入刺激的体动反应、循环反应和循环抑制副作用。应用响应曲面模型分析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的药效学相互作用,构建最佳反应阈值范围。结果:响应曲面模型显示丙泊酚(≤9 μg/mL)和瑞芬太尼(≤10 ng/mL)联合使用在抑制喉镜置入体动反应、循环反应和产生循环抑制副作用有明显协同作用,Imax分别为2.89、5.02和2.55。将不同药效学观察指标的响应曲面相结合,构建出最佳配伍剂量范围。结论:响应曲面模型可以定性并定量的研究丙泊酚与瑞芬太尼之间的药物相互作用,并创建最佳反应阈值范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的发展应用动态及其与其他建模方法的融合
    陈文君,阮邹荣,相小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0, 25 (3): 299-305.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0.03.009
    摘要647)      PDF (589KB)(576)    收藏
    生理药代动力学(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s,PBPK)是定量药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其在新药研发和临床医疗实践的各个阶段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药物早期开发阶段的人体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PK)预测、临床研究阶段考察各种生理和病理等因素对PK的影响、特殊人群剂量调整、药物相互作用等。近年来,PBPK模型在工业界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监管机构也认可PBPK模型在药物研发中的积极指导作用。随着模型指导的药物研发的发展和普及,将PBPK模型与其他常用建模方法,包括群体药代动力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opPK)、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harmacokinetic/ pharmacodynamic,PK/PD)模型和基于模型的Meta分析(model-based meta-analysis,MBMA)相融合可实现优势互补。本文简介了PBPK的起源、发展和应用现状,并对其与PopPK、PK/PD和MBMA的融合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郁金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研究
    张 磊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0, 25 (1): 61-67.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0.01.009
    摘要350)      PDF (2413KB)(357)    收藏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并筛选郁金治疗哮喘的活性成分及其潜在作用靶点,探讨郁金对哮喘的多成分群-多靶点群-疾病的防治作用机制。方法:通过BATMAN-TCM预测并筛选郁金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3.7.0软件构建郁金治疗哮喘的成分和作用靶点网络,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利用KOBAS数据库分析靶点的GO富集和KEGG信号通路。结果:筛选得到郁金的29个活性成分,预测涉及哮喘的靶点15个,主要与ADRB2、ADORA1、ADORA2B等靶点有关,其中13个靶点有相互作用关系,以P<0.05进行筛选,得到GO生物过程1 769条,其功能涉及含磷酸盐的化合物代谢过程、磷代谢过程及cAMP代谢过程等过程。筛选得到54条信号通路,其中前10条KEGG通路为cAMP信号通路、Fc epsilon RI信号通路等。结论:揭示了郁金从cAMP信号通路、Fc epsilon RI等途径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为靶向药物研发和阐明机制提供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枸杞子促进虹膜色素上皮细胞定向分化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分子网络调控机制研究
    宋厚盼,曾梅艳,陈小娟,陈新怡,彭 俊,周亚莎,杨毅敬,杨 焘,蔡 雄,彭清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9, 24 (12): 1402-1414.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19.12.013
    摘要234)      PDF (5874KB)(329)    收藏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枸杞子(LF)促进虹膜色素上皮细胞定向分化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RP)的分子网络调控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检索LF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可能的作用靶点;从GEO数据库下载GSE81058基因表达谱数据,采用R软件构建虹膜色素上皮细胞(IPE)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差异表达基因火山图和聚类热图;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LF成分-靶点和IPE-RPE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质-蛋白质交互网络(PPI),运用Cytoscape提取交集网络基因;通过DAVID数据库对交集基因进行基因本体和信号通路分析;采用cytoHubba分析LF作用于IPE的关键靶点。结果:共获得LF的化学成分188个,其中主要的入血活性成分36个,这些活性成分可能作用的靶点201个;IPE与RPE主要的差异表达基因有142个,其中上、下调基因各71个;发掘得到105个与LF促进IPE分化以治疗RP的相关基因靶点;LF作用于这些靶点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包括调节细胞分化、调节视网膜层形成等,相关的分子功能主要涉及转录共激活剂活性、离子通道活性等,主要富集于细胞质、高尔基体、细胞核等区域;LF作用于IPE涉及的分子机制包括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等;LF促进IPE分化主要作用于SPP1、MMP9等十个关键靶点。结论:IPE与RPE具有明显差异的基因表达谱,LF的有效活性成分可作用于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促进IPE细胞分化为RPE,从而治疗RP。本研究可为细胞移植与中医药联合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RP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高变异药物生物等效性分析方法的比较
    刘 月,蔡晶晶,于宣宣,王 傲,杨 旻,谭明敏,陈 峰,赵 杨,柏建岭,于 浩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9, 24 (7): 792-798.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19.07.011
    摘要293)      PDF (2616KB)(210)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乳腺癌患者体内他莫昔芬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吴 敏,过怿赟,谢海棠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9, 24 (4): 418-423.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19.04.009
    摘要328)      PDF (2524KB)(217)    收藏

    目的:考察他莫昔芬(TAM)在乳腺癌患者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集规律服用TAM的乳腺癌患者的血液样本,使用HPLC-MS/MS测定TAM及其代谢产物Endoxifen的血药浓度,以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NONMEM)进行分析,得到群体药代动力学参数,与文献中TAM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并用Bootstrap对最终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共29例患者参加该研究,平均年龄(46.9±6.4)岁,体质量指数(BMI)为(23.70±2.87) kg/cm2。最终模型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估计值分别为,Ka为0.830 h-1;CLTAM为6.61 L/h;CLMET为0.707 L/h;VTAM为753 L;VEND为400 L;CLEND为5.10 L/h;Q为61.8 L。协变量筛选,在向前包容过程中显示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1B1*521的基因多态性和绝经时间对代谢常数CLTAM有影响(P<0.05),但向后剔除过程未发现有显著性影响的协变量(P<0.001)。Bootstrap结果显示最终模型稳健率达96.8%。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TAM在乳腺癌患者体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并从定量的角度为TAM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信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急性炎性疾病患者乳酸林格氏液液体动力学
    叶晓敏, 易声华, 朱烨柯, 单 跃, 腾尹彤, 滕文彬, 李玉红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9, 24 (4): 424-432.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19.04.010
    摘要265)      PDF (3791KB)(185)    收藏

    目的:探索炎性疾病患者的乳酸林格氏液(Ringer's lactate,RL)液体动力学特征以及炎性生物标记物是否可以作为协变量影响RL分布和排泄。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择40例美国麻醉医师分级(ASA)I-II级,腹腔镜下择期胆囊切除术(胆囊炎组,n=20)或者腹腔镜下急诊阑尾切除术(阑尾炎组,n=20)。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前开始输注RL,按15 mL/kg,35 min内输毕。采用酶联免疫(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测定血浆炎症(TNF-α,IL-10和CRP)或者内皮损伤生物标记物(syndecan-1,SDC-1);利用血红蛋白(Hb)稀释-时间曲线和尿量,使用Phoenix软件,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计算RL液体动力学参数和协变量的影响。结果:与胆囊炎组相比,阑尾炎组RL从组织间隙到血浆的转运速率常数(k21)显著降低(14×10-3min-1 versus 35×10-3min-1;P=0.012)。阑尾炎组C反应蛋白(CRP)升高[中位数38.1(1.8-143.6) μg/mL versus 1.3(0.1-159.0) μg/mL;P<0.001];与清醒状态相比,麻醉期间(输液开始后30~45 min),液体从中央室中到外周室的转运速率常数(k12)显著增加(57×10-3min-1 versus 32×10-3min-1;P<0.01)。清除速率常数(k10)降低90%(0.6×10-3min-1 versus 5.3×10-3min-1;P<0.001)。无论在清醒状态还是麻醉状态下低血压均能降低液体清除;炎症或者内膜损伤的生物标记物不能作为显著影响RL液体动力学参数的协变量。结论:阑尾炎或者胆囊炎患者术前输入液体后“炎症反应的生物标记物”不是RL的液体动力学的协变量,但是两组患者中,全身麻醉期间输入液体的清除率下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万古霉素在老年感染患者体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朱 敏,张翠锋,过怿赟,祝子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9, 24 (2): 158-163.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19.02.007
    摘要313)      PDF (2462KB)(297)    收藏

    目的: 建立万古霉素在老年感染疾病患者体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探讨其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71例老年感染患者的130个稳态血药浓度监测数据纳入本次研究,应用Phoenix NLME(Version 8.0)软件中的群体模块分析万古霉素静脉滴注后的血药浓度数据,估算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及其变异情况,构建万古霉素在老年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并对最终模型进行验证。 结果:采用一房室模型拟合所收集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数据,表观分布容积V和药物清除率CL的群体典型值分别为33.44 L和2.16 L/h。协变量筛选结果显示,肌酐清除率Ccr对药物清除率CL有显著影响(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万古霉素在老年感染疾病患者体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最终模型可对个体药代参数做出精确的估计,Ccr对药物清除率CL有显著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高变异药物平均生物等效性试验中两种重复交叉设计的样本量估计
    王 傲,蔡晶晶,柏建岭,刘 月,于宣宣,陈 峰,赵 杨,于 浩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9, 24 (2): 164-170.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19.02.008
    摘要436)      PDF (2606KB)(414)    收藏

    目的: 探讨高变异药物生物等效性试验中监管部门推荐的两种重复交叉设计的样本量估计。方法: 在统计模型框架下推导两种重复交叉设计的方差,结合监管部门推荐的参比制剂校正方法,通过检验效能与样本量的关系得到样本量估计。同时编写了SAS程序以方便实际研究中的应用。结果: 两种重复交叉设计推导出的方差相等,结合EMA和FDA参比制剂校正方法估计样本量,EMA对高变异药物生物等效性研究需要的样本量在相同参数配置下比FDA指南需要的样本量大。CV等于30%时,EMA的样本量是连续变化的,而FDA的样本量是不连续的。当CV大于50%时,因为EMA采用了固定的等效性界值,所以样本量开始增加,而FDA则因为等效性界值继续放宽,因而样本量则变化不大。结论: 本文基于两种重复交叉设计,采用最佳线性无偏估计的方法推导的方差,结合监管部门要求的参比制剂校正方法算出的样本量估计具有严谨的数理统计基础,希望能给研究者进行高变异药物生物等效性研究时的样本量估计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万古霉素在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患者颅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
    丁志荣,蔡晓祯,曾海文,林天来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8, 23 (11): 1252-1257.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18.11.009
    摘要253)      PDF (2558KB)(381)    收藏

    目的: 建立万古霉素在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患者颅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为精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招募56例开颅术后患者,其术野区置留引流管引流脑脊液。所有患者给予万古霉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并于预设时间同时采集患者的血液与脑脊注液样本,测定样本中万古霉素的药物浓度。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建立万古霉素在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患者颅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考察多个因素对模型拟合优度的影响,图形诊断,bootstrap与可视化预测检测方法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结果: 万古霉素在开颅术后患者颅内模型可采用三室模型进行拟合,脑脊液总细胞计数与药物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存在显著相关性,脑脊液流出量对药物在脑脊液中的消除具有显著影响。模型拟合值与bootstrap中位数相近,且均包含于95%置信区间内。可视化预测检测法验证发现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性。结论: 该模型有助于临床医师通过测定脑脊液总细胞计数与脑脊液引流量,预测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提高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伍嘉琪,杨俏雯,陈秀敏,黄闰月,黄清春,赵 越,吴晓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8, 23 (10): 1132-1140.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18.10.008
    摘要296)      PDF (3389KB)(204)    收藏

    目的: 系统分析艾拉莫德(iguratimod, IGU)联合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IGU在RA治疗中的合理规范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和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等电子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7年6月。纳入IGU联合MTX对比MTX治疗RA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选择符合标准的RCT并提取相关数据。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进行文献质量分析,运用Review Manager 5.3统计软件对各疗效指标进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6篇RCT,病例数合计553例。6篇文献的整体Meta分析结果显示,IGU联合MTX治疗RA其主要疗效指标ACR20/50/70应答率均优于MTX组(ACR20:RR=1.53,95%CI:1.13~2.06,P=0.006;ACR50:RR=2.15,95%CI:1.64~2.81,P<0.001;ACR70:RR=2.93,95%CI:1.54~3.72,P<0.001);次要疗效评价指标方面,IGU联合MTX在降低血沉(ESR)、医生评估的疾病总体状况VAS评分(Physician VAS)和DAS28方面效果均显著优于MTX组,但两组出现的不良事件比较无明显差异(RR=1.06,95%CI:0.91~1.24,P=0.46)。系统评价结果显示,IGU联合MTX治疗方案在降低CRP、TJC28、SJC28、Pain VAS、Patient VAS及HAQ效果方面不亚于MTX单用。结论: 对比单纯使用MTX,IGU联合MTX治疗RA在ACR20/50/70达标率、改善ESR、DAS28方面疗效更优,且并不增加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在RA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茚达特罗上市剂量选择的论战:美国FDA定量药理学审评的故事
    尹 芳,王玉珠,郑青山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8, 23 (9): 1031-1039.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18.09.011
    摘要394)      PDF (3618KB)(478)    收藏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一直存在安全性争议,此类药物上市的剂量选择至关重要,定量药理学方法成为关键评价工具。茚达特罗在上市审评过程中,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与企业的定量药理学家们针对相同的试验数据,分别建模获得不同的上市剂量决策,相互反驳,在学术刊物上论战,甚至刊物也发表述评,显然FDA的模型更有说服力。本例堪称定量药理学在新药审评决策中的精彩案例,充分展示了定量药理学优势,即在缺少头对头研究时,整合多个试验数据,通过建模和模拟,确定了最终上市剂量。同时也展示了定量药理学特性,如多学科交叉、专业性极强、分析过程复杂、对经验的要求,可以大胆假设,但务必小心求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尼莫地平联合氟桂利嗪对偏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邵姚君,郑 童,王艳秋,刘 凌,姚应水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8, 23 (6): 646-652.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18.06.008
    摘要312)      PDF (2528KB)(380)    收藏

    目的:系统评价尼莫地平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知网、维普以及万方数据库,根据纳入标准筛选公开发表的尼莫地平联合氟桂利嗪防治偏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利用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价,并使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过文献的质量评价后,一共纳入10篇文献,试验组423例,治疗有效例数为398例,对照组423例,治疗有效例数为324例。Meta分析表明尼莫地平联合氟桂利嗪组与单用氟桂利嗪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87,95%CI(3.07, 7.74),P<0.01],联合用药的效果比单用氟桂利嗪更好。根据剂量和疗程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亚组间无异质性(I2=0),不同亚组均有治疗效果。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与单用氟桂利嗪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41,95%CI(0.20,0.85),P=0.02]。试验组在治疗后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视觉模糊评分(VAS)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研究表明尼莫地平联合氟桂利嗪防治偏头痛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氟桂利嗪,且安全性良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乳铁蛋白预防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韦柳萍,吴 青,尹楠戈,杨 彬,毛金校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8, 23 (6): 653-660.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18.06.009
    摘要304)      PDF (3025KB)(372)    收藏

    目的:系统评价口服乳铁蛋白预防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试验注册平台、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和欧盟临床试验注册平台,收集乳铁蛋白对比安慰剂预防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采用 Rev Man 5.2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RCT(发表在10篇文章中),合计1 75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无论单独口服乳铁蛋白还是口服乳铁蛋白联合益生菌均减少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真菌性败血症以及Ⅱ期及以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发生,降低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归因死亡率,且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或不耐受。结论:乳铁蛋白能有效预防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的发生。受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及样本量限制,仍需要大样本、高质量RCT加以论证。此外,有关乳铁蛋白预防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的给药剂量、疗程以及乳铁蛋白的类型选择(人或牛)等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门冬胰岛素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Meta分析
    王艳秋,金岳龙,姚应水,刘 凌,朱丽君,常微微,陈 燕,郑 童,邵姚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8, 23 (5): 541-546.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18.05.010
    摘要284)      PDF (2139KB)(413)    收藏

    目的: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比较门冬胰岛素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网等数据库,收集门冬胰岛素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试验组给予门冬胰岛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对所纳入的文献采用Jadad评分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iew Manager5软件进行Meta分析。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等结局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本次Meta分析共纳入文献15篇,其中试验组774例病例,对照组758例病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MD=0.58,95%CI(0.26,0.89),P<0.01];试验组餐后2 h血糖低于对照组[MD=0.86,95%CI(0.46,1.26),P<0.01];试验组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MD=0.72,95%CI(0.38,1.06),P<0.01]。结论:门冬胰岛素较生物合成人胰岛素降血糖效果好,是一种理想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药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儿童药动学试验设计的样本量与采样点数的模拟探索
    牛 姝,梁立宇,徐凤艳,顾晓玲,王 鲲,邵建华,孙继佳,黄继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8, 23 (4): 413-421.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18.04.009
    摘要432)      PDF (3503KB)(630)    收藏

    目的:研究在保证模型参数一定准确度的条件下,儿童药动学试验中的样本量和采样点数设计的基本要求。方法:用群体药动学分析方法,以奥司他韦为工具药,进行药代动力学模拟,构建符合真实人群数据特点的儿童样本120例,按采样时间点数分别为2、3、4、5、6、8、10,同时每个采样时间点数下按样本量分别为20、40、60、80、100、120设计42种不同方案的采样,估算各方案下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AUC0→∞)、血药峰浓度(Cmax)参数,将各参数的估算值与初始值的比值范围作为预测准确度,评价适宜的儿童稀疏采样设计方案。 结果:随着样本量和采样点数的增加,预测准确度不断改善,活性药物羧化奥司他韦的参数预测准确度相较于前体药物奥司他韦较低。以药动学参数估算值与初始值的比值在95%~105%内,同时其90%置信区间相比初始值在80%~120%为评价标准时,发现研究奥司他韦的代谢过程的最低采样设计要求为3个采样时间点,40个样本量,此时AUC0→t、AUC0→∞、Cmax参数中位数预测偏差为0.96%、2.51%、3.8%,90%置信区间上下限与初始值预测偏差依次为-4.96%~6.66%、-7.970%~20.031%、-5.99%~16.13%;研究奥司他韦羧化代谢物的最低采样要求为5个采样时间点,60个样本量;此时3个参数中位数预测偏差为1.070%、1.203%、2.005%,90%置信区间上下限与初始值预测偏差依次为-7.69%~5.27%、-8.41%~6.69%、-16.98%~16.23%。结论:采样点个数对研究奥司他韦药物代谢过程有显著的影响。在确定合适的儿童临床稀疏采样设计方案中发现低于3个采样点的方案预测结果不可信,在预测奥司他韦羧化代谢物的参数时不低于5个采样点的预测结果稳定。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格雷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
    王卫煜,于 浩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8, 23 (3): 301-307.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18.03.010
    摘要385)      PDF (2547KB)(396)    收藏

    目的:应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通过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比较,评价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格瑞洛等格雷类药物联合阿司匹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检索国内外中英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CBM)、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收集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格瑞洛、坎格瑞洛、沙格雷酯相互比较的用于治疗冠心病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Stata软件,应用间接比较的逐步策略,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文共纳入33项随机对照试验(RCTs),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70,95% CI:0.64~0.77,P<0.001)。普拉格雷和氯吡格雷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OR=0.92,95% CI:0.84~1.01,P=0.487)。替格瑞洛和普拉格雷间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76,95% CI:0.67~0.86,P<0.001)。结论:在冠心病术后预防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方面,替格瑞洛疗效最佳,其次是普拉格雷,最后是氯吡格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正态资料下采用α'调整作为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目标区有效性研究的桥接方法
    尚 峰,虞成凯,杨 鹏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8, 23 (1): 59-64.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18.01.012
    摘要396)      PDF (2543KB)(519)    收藏

    目的: 探讨新药在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MRCT)中,以正态资料为主要疗效终点、目标区采用调整后的检验水准α'作为决策依据方法的可行性和α'的合理取值,确定目标区样本量的比例,为MRCT在目标区通过审批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Monte Carlo法模拟优效性设计和目标区不同规模MRCT的数据模型,在检验水准α=0.05水平上显示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的前提下,目标区采用调整后检验水准α'作为决策依据的条件Ⅰ型错误率(CFPR)、条件检验效能(CP)随目标区样本量占MRCT样本量占比K的变化情况。结果: 目标区CFPR和CP随着α'的增加而增加,K值越大,相应的目标区CFPR也越高。当K<30%和α'<0.5时,基本可以控制目标区CFPR不超过0.5;当K≤15%和α'=0.5时,即使f=1.0,CP依然很低不足0.76;当K=20%,如果f>0.8,则目标区CP可超过0.70;当K=25%,如果f>0.8,目标区CP可超过0.75;当K=30%,只要f=0.7,目标区CP就能维持在0.80以上;当K=50%时,f即使只有0.5,目标区CP依然可以达到0.80以上。结论: 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容易理解,便于操作,尤其对于f≥0.7的情形有较好表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特力利汀治疗2型糖尿病长期效果的Markov模型
    张春燕,范小冬,秦 元,孔文强,周春阳,杜 彪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8, 23 (1): 65-72.   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18.01.013
    摘要513)      PDF (3123KB)(461)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剂特力利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并采用Markov模型评估其长期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等数据库,并追溯纳入的参考文献和手工检索相关杂志,时限为建库至2017年6月。由2位研究员根据事先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随机对照试验,提取文献基本信息及数据、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5.3软件对疗效指标、安全性指标进行Meta分析,并建立Markov模型评估长期疗效。结果: 共纳入5篇随机对照试验(RCT),包括糖尿病患者90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特力利汀明显降低主要指标糖化血红蛋白[SMD=-0.87, 95%CI(-0.99,-0.76), P<0.000 01]、降低次要指标空腹血糖[SMD=-0.71,95%CI(-0.85,-0.58), P<0.000 01],增加β细胞功能指数[SMD=0.46, 95%CI(0.33,0.60), P<0.000 01],优于安慰剂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少次要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rkov模型结果表明,特力利汀可以降低糖尿病死亡人数。结论: 新型降血糖药物DPP-4抑制剂特力利汀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疗效显著,不增加低血糖的发生,还可以对胰岛β细胞功能起保护作用,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靶向药物全球同步研发设计中的统计学性能比较
    王亚飞,陈 峰, 柏建岭,黄丽红,于 浩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7, 22 (10): 1127-1132.  
    摘要214)      PDF (2516KB)(388)    收藏

    目的: 探讨靶向药物全球同步研发项目中全随机设计和富集设计的统计学性能,以期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意见。方法: 采用蒙特卡罗模拟靶向药物全球同步研发设计临床数据,在不同的参数设置下比较全随机设计和富集设计的检验效能。结果: 当目标种族人群与非目标种族人群效应相等,靶向阳性与靶向阴性人群效应也相等时,相同分配样本量情况下全随机设计与富集设计的检验效能最高,经过筛选的富集设计检验效能最低;当靶向阴性人群效应较低时,相同分配样本量情况下富集设计的检验效能最高,全随机设计次之,经过筛选的富集设计检验效能最低;靶向阳性人群比例增大,检验效能随之增大。当目标种族人群效应较低时,其检验效能的结果与上述结果基本类似,略低于两种人群效应相等的结果。结论: 当有足够的证据表明靶向药物的疗效对靶点阳性人群疗效优于靶点阴性人群时,建议采用富集设计。当不能确定靶向药物对阴性人群是否有效或无可靠的靶点检测方法时,建议采用全随机设计。采用加权Z检验能够在本地临床试验(local clinical trials, LCT)样本量较小的情况下提供足够的检验效能来验证假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39. 匹多莫德口服液及其不同剂型的固体制剂在Beagle犬体内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
    沈博宇,李昊丰,殷小茜,朱璋佩,李昔诺,王广基,梁 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7, 22 (9): 1012-1016.  
    摘要252)      PDF (2024KB)(545)    收藏

    目的: 通过研究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匹多莫德口服液(芙露饮)和意大利多帕药业原研的匹多莫德口服液(普利莫)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计算芙露饮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考察其与普利莫在Beagle犬体内的生物等效性。然后通过研究匹多莫德片剂、颗粒剂、胶囊和分散片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考察剂型对匹多莫德在Beagle体内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方法: 14只Beagle犬进行随机双交叉试验,清洗期为一周,分别给予400 mg匹多莫德芙露饮口服液、普利莫口服液匹多莫德片剂、颗粒剂、胶囊和分散片,采用LC-MS/MS测定Beagle犬血浆中匹多莫德浓度,并以DAS 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考察不同剂型的匹多莫德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结果: Beagle犬灌胃给予400 mg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匹多莫德口服液“芙露饮”后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t1/2:(3.88±0.77)h,Cmax:(23 367±5 298)ng/mL,Tmax:(1.1±0.5)h,AUC0-τ:(93 948±28 016)ng·h·mL-1;Beagle犬灌胃给予400 mg意大利多帕药业生产的匹多莫德口服液“普利莫”后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t1/2:(3.50±0.36) h,Cmax:(21 233±5 542)ng/mL,AUC0-τ:(83 032±20 539)ng·h·mL-1;匹多莫德片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t1/2:(4.04±1.16) h,Cmax:(18 150±4 510)ng/mL, AUC0-τ :(71 966±20 652)ng·h·mL-1;匹多莫德颗粒剂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t1/2 :(3.52±0.49)h,Cmax :(17 750±3 558) ng/mL,AUC0-τ :(70 203±18 330) ng·h·mL-1;匹多莫德胶囊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t1/2 :(4.38±2.24) h,Cmax :(19 225±3 205) ng/mL,AUC0-τ :(70 199±11 618) ng·h·mL-1;匹多莫德分散片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3.88±0.53) h,Cmax :(18 400±2 439) ng/mL, AUC0-τ :(71 088±11 224) ng·h·mL-1。结论: 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匹多莫德口服液“芙露饮”和意大利多帕药业生产的“普利莫”在Beagle犬体内生物等效,各固体制剂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基本一致,匹多莫德口服液在Beagle犬体内的生物利用度高于片剂、颗粒剂、胶囊和分散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中两种一致性评价方法的比较
    柏建岭,陈梦锴,于 浩,赵 杨,蔡晶晶,黄丽红,蒋志伟,陈 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7, 22 (9): 1017-1021.  
    摘要411)      PDF (2082KB)(470)    收藏

    目的: 探讨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中的两种一致性评价方法,为设计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理论推导的方法,采用R软件编程计算样本比例和一致性概率。 结果: 在其他参数设置相同的时候,方法一中J区域疗效越好时,J区域所需要的样本比例越小。一致性概率对样本量的影响比检验效能更大。J区域所占样本比例在10%~50%时,区域数小于等于3时根据方法二得到的一致性概率均高于方法一。4个区域且J区域样本比例在10.0%~22.4%时,方法二一致性概率高于方法一;而比例在22.4%~50.0%时,方法二一致性概率低于方法一。结论: 方法一的样本量主要受把握度、一致性概率和J区域疗效。方法二还受区域数的影响,在使用方法二时,区域数不能太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