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15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0-12-26
    基础研究
    藏药翁布总苷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曾阳, 马继雄, 鲍敏, 陈海娟, 张国燕, 张洪泉
    2010, 15(12):  1321-1325. 
    摘要 ( 95 )   PDF (203KB) ( 1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翁布总苷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治疗作用及部分机制。方法: 用弗氏完全佐剂(FCA)诱导大鼠AA模型。足容积法测量继发侧足肿胀度,进行关节炎评分,测定AA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一氧化氮(NO)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脂多糖(LPS)诱导的滑膜腔单核巨噬细胞(AM)产生IL-1、TNF-α和PGE2的水平。结果: 致炎后第12天,大鼠继发性关节炎出现,同时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翁布总苷及吲哚美辛,连续两周。从第24天起,翁布总苷(1.0、1.5 g/kg) 对AA大鼠继发性炎症反应(继发性足肿胀、多发性关节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翁布总苷(1.0、1.5 g/kg)可不同程度纠正AA大鼠血清中低下的SOD水平,降低AA大鼠血清中NO水平,同时降低AA大鼠滑膜腔单核巨噬细胞产生过高的白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前列腺素E2(PEG2)。结论: 翁布总苷对AA大鼠继发性炎症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维持细胞因子网络平衡,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和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一种新的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
    龙惠东, 林云恩, 曾昭华, 梁丽英, 蓝忠, 张海军
    2010, 15(12):  1326-1329. 
    摘要 ( 117 )   PDF (172KB) ( 1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评价高盐高脂饲养诱导的代谢综合征大鼠(MS)动物模型。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于哺乳期(3周龄)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正常盐组(0.5% NaCl, NS)、高盐组(4% NaCl,HS)和高盐高脂组(49%fat+4% NaCl,FS),持续饲养18周,测体重,颈总动脉插管直接测血压,血浆测血脂指标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测血清胰岛素和血糖值。结果: HS、FS组较NS组大鼠血压明显增高(P<0.01),而HS组与F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S组较NS组大鼠血脂明显增高,以TC、TG、LDL-C为主,三者均 P<0.01,HDL-C无明显改变(P>0.05),HS组与N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S组大鼠胰岛素抵抗指数较NS组明显升高(P<0.01),HS组与N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S组较NS组大鼠体重明显增加(P<0.01),HS组与N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长期高盐高脂饲养可诱导出符合或接近临床的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
    甘草水煎液对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的影响
    刘琳娜, 王汝涛, 王庆伟, 张琰
    2010, 15(12):  1330-1333. 
    摘要 ( 99 )   PDF (228KB) ( 1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甘草水煎液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酶诱导剂组(给予苯巴比妥)、酶抑制剂组(给予西咪替丁)及甘草水煎液组(给予甘草水煎液),各组动物连续灌胃给药 14 d,第15天 腹腔注射探针药物非那西丁,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后,HPLC法测定血浆中非那西丁浓度,并估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生理盐水组、苯巴比妥组、西咪替丁组及甘草水煎液组非那西丁的t1/2分别为(104±10)、(178±15)、(86±9)、(90±9) min。结论: 甘草水煎液对大鼠肝药酶P450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
    吡格列酮改善高脂饮食导致的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
    李兰芳, 陈临溪, 郭玉, 唐国涛, 喻翠云
    2010, 15(12):  1334-1338. 
    摘要 ( 75 )   PDF (348KB) ( 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大鼠肝脏中氧化应激以及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并探讨吡咯列酮对高脂饮食导致的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方法: 取4周龄雄性SD大鼠,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高脂组,吡咯列酮组、吡咯列酮+高脂组。喂养12周后,称体重后断尾法留取空腹血标本,取血测定空腹血糖浓度、血清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糖原检测试剂盒检测肝脏组织中糖原含量;D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中的活性氧自由基水平。结果: 正常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指数为-3.47±0.39,高脂饲料喂养12周后,大鼠空腹血糖水平上升,而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为-6.29±0.54,吡咯列酮能降低血糖,增加胰岛素敏感指数为-4.54±0.33。蒽酮法的检测结果显示高脂饲料喂养大鼠肝组织糖原含量显著降低到(13.6±2.7) mg/g,吡咯列酮能促进肝脏糖原合成[(19.62±2.88) mg/g]。DHE染色显示肝组织活性氧自由基水平显著增加,吡咯列酮能降低氧化应激水平。结论: 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肝组织中活性氧自由基水平显著增加,糖原含量显著降低,吡咯列酮改善高脂饮食导致的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
    帕罗西汀对心理应激大鼠血浆皮质醇和行为的影响
    黄欢捷, 邵蓓, 郑荣远, 李剑敏
    2010, 15(12):  1339-1342. 
    摘要 ( 81 )   PDF (211KB) ( 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对心理应激大鼠血浆皮质醇和行为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心理应激模型,观察抗焦虑药物帕罗西汀用药组大鼠下丘脑室旁核c-fos表达、血浆皮质醇和旷场行为。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心理应激大鼠下丘脑室旁核c-fos表达显著增加(P<0.05),血浆皮质醇含量明显升高(P<0.05),在旷场中的穿行格数和直立次数明显增加(P<0.05),而帕罗西汀用药能减少大鼠下丘脑室旁核c-fos表达、血浆皮质醇含量和在旷场中的活动(P<0.05)。结论: 帕罗西汀通过抑制c-fos基因表达,下调了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水平,从而减轻了心理应激所致的焦虑症状。
    组胺对白色脂肪细胞脂肪合成以及调控的机制研究
    曾慧, 刘昭前
    2010, 15(12):  1343-1347. 
    摘要 ( 116 )   PDF (323KB) ( 1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在体外探索组胺对脂肪合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培养3T3L1细胞,诱导为白色脂肪细胞,运用RT-PCR技术检测组胺和苯海拉明对白色脂肪细胞中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2(aP2 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 组胺可以增加分化成熟的3T3L1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前脂肪细胞)aP2的表达,剂量效应图显示组胺为 20 μmol/L 时aP2表达量为最高,时间效应图显示在共同孵育 6 h 后aP2表达量达到最高;苯海拉明与同剂量组胺相比,可以显著降低aP2的表达(P<0.05)。结论: 组胺可以刺激分化成熟的3T3L1细胞的aP2的表达,苯海拉明可以抑制组胺的效应。组胺能增加脂肪细胞的脂肪合成,维持白色脂肪细胞能量代谢的平衡。
    黄芪多糖促进人树突状细胞体外分化成熟的实验研究
    王琼, 朱学军
    2010, 15(12):  1348-1352. 
    摘要 ( 112 )   PDF (349KB) ( 1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黄芪多糖(APS)对人树突状细胞(DCs)体外分化成熟及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 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 2 h 获得贴壁的单核细胞,加入含rhGM-CSF (1000 U/mL)、rhIL-4 (500 U/mL)的无血清培养基,实验组再加入3种浓度的APS(1 μg/mL,10 μg/mL,100 μg/mL),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生理盐水,一组细胞体外培养 7 d,收集悬浮细胞获得普通DCs(Mo-DCs)及APS诱导的DCs(APS-DCs),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免疫表型,同种异体混和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s的免疫激活功能,另外一组细胞体外连续培养 14 d,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存活时间。结果: APS能够显著促进DCs表面免疫分子 HLA-DR、CD83、CD80、CD86、CD40、CD54的表达,APS-DCs 较Mo-DCs具有更强的T细胞体外激活能力,并显著延长DCs的体外存活时间达2~3 d。结论: APS可以促进DCs的成熟和延长DCs的存活时间,从而发挥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能。
    基于特异性结合多肽ZS-1的肺癌新肿瘤标志物的筛选
    王素军, 潘雪刁, 臧林泉, 王桂香, 石磊, 谢海棠
    2010, 15(12):  1353-1357. 
    摘要 ( 101 )   PDF (347KB) ( 1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本实验室已获得的与肺癌特异性结合的十二肽ZS-1(EHMALTYPFRPP)从人类肺癌cDNA文库中筛选出肺癌相关标志物,并进行初步确认,为肺癌的临床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本实验以ZS-1为探针,通过将偶联生物素的多肽ZS-1固化在亲和素处理的酶标板,筛选人类肺癌cDNA噬菌体展示文库,经过三轮减性筛选后,挑取与ZS-1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单克隆、扩增、纯化,再通过PCR技术扩增、产物纯化后,进行DNA测序,测序结果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 随后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对相关生物大分子进行了检测。结果: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首次发现与ZS-1结合的肺癌细胞膜受体蛋白为KIAA1199,随后以KIAA199抗体检测人肺癌组织芯片证实,KIAA1199的阳性检出率为 32.8%。结论: 从人类肺癌cDNA噬菌体展示文库中筛选出潜在的肺癌肿瘤标志物KIAA1199,为肺癌的早期诊治奠定基础。
    肉苁蓉总苷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罗慧英, 杨焕, 朱丽娟, 高忠清, 杨海林
    2010, 15(12):  1358-1361. 
    摘要 ( 80 )   PDF (286KB) ( 1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肉苁蓉总苷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肉苁蓉总苷大、小剂量组(62.5、125 mg·kg-1·d-1),CCl4花生油溶液灌胃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每天灌胃给药2次,连续 14 d 后,检测肝功能生化酶指标及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小鼠经CCl4损伤后,血清AST、ALT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增高,肝脏细胞也出现了明显坏死;肉苁蓉总苷能有效地降低肝功指标,缓解组织细胞坏死症状(P<0.05)。结论: 肉苁蓉总苷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的建立
    顾兵, 金建波, 孟玮, 李华南
    2010, 15(12):  1362-1367. 
    摘要 ( 100 )   PDF (604KB) ( 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一种控制性皮层撞击脑损伤大鼠模型。方法: 采用BenchmarkTM颅脑损伤撞击器制备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并在伤后1、3、5、7、28 d 借助Morris水迷宫评价其认知功能,同时观察损伤部位及其邻近区域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脑损伤大鼠寻找隐藏平台所用时间显著高于假手术组。损伤部位及海马回可见神经细胞肿胀、坏死,胶质细胞明显增生。经铜银染色可见神经元及其轴突溃变。结论: 建立的大鼠控制性皮层撞击脑损伤模型重复性好,适合脑保护药物的药效学筛选。
    二甲双胍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丽娟, 刘乃丰
    2010, 15(12):  1368-1372. 
    摘要 ( 90 )   PDF (192KB) ( 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 AGEs)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s)增殖的影响及二甲双胍的干预作用。方法: 生长状态良好的VSMCs,用不同浓度的AGEs (50、100、200、400 mg/L)干预细胞不同时间(12、24、48、72 h);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10-3,10-4,5×10-5,10-5,10-6 mol/L)与 200 mg/L AGEs共干预不同时间(12、24、48、72 h),MTT法测定VSMCs增殖。结果: 50 mg/L AGEs干预 72 h 时表现出促进增殖的作用,200 mg/L AGEs干预 12 h 即有增殖促进作用,24 h 时作用最强,400 mg/L AGEs各时间点作用同 200 mg/L AGEs组;10-3与10-4 mol/L二甲双胍干预 24 h 抑制作用最强,持续到 72 h, 10-6 mol/L抑制增殖作用降低,24 h 起效,72 h 时仍有作用。结论: AGEs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促进VSMCs增殖;二甲双胍可抑制AGEs诱导的VSMCs增殖作用。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家兔、大鼠血小板聚集及出血时间的影响
    白颖, 王世全, 张兰, 张如意, 尹琳琳, 张丽, 李雅莉, 李林
    2010, 15(12):  1373-1376. 
    摘要 ( 115 )   PDF (232KB) ( 1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IG)对血小板聚集和出血时间的影响。方法: 应用比浊法测定家兔(体外实验)及血瘀模型大鼠(体内实验)的血小板聚集率;断尾法观察大鼠出血时间。采用肾上腺素加冰水刺激法制备血瘀大鼠模型。结果: 在体外实验中,CIG (0.75~3 mg/mL)能明显抑制二磷酸腺苷(ADP)或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P<0.05,P<0.01),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显著影响,但更大剂量(6~12 mg/mL)能抑制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P<0.01)。在体内实验中,CIG大剂量(180 mg/kg)灌胃给药能显著抑制ADP诱导的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聚集(P<0.01),延长正常大鼠的出血时间(P<0.05)。结论: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大剂量能够延长出血时间。
    注射用阿魏酸钠对胶原酶致大鼠脑出血模型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孙余明, 楼建涛, 黄光祥, 孙军
    2010, 15(12):  1377-1382. 
    摘要 ( 99 )   PDF (224KB) ( 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注射用阿魏酸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大鼠的效果及其治疗机制。方法: 10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急性脑出血(ICH)模型组及阿魏酸钠干预组3组,每组按ICH造模后或假手术后不同时间又均分为2、6、24、48、72 h、1 周,6个亚组。阿魏酸钠干预组每天生理盐水3 mL稀释注射用阿魏酸钠,按 100 mg/kg 剂量腹腔注射,模型组只注射生理盐水。连续注射7 d。观察大鼠神经行为学变化、检测脑含水量,RT-PCR半定量检测水通道蛋白-4(AQP4) mRNA 表达,测定血浆内皮素(ET)含量变化。结果: 治疗前, ICH模型组及阿魏酸钠干预组Longa评分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在6~48 h间,阿魏酸钠干预组动物的评分比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自造模后6 h起至1周,阿魏酸钠干预组动物的肢体对称试验评分比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在24 h~1 周间,阿魏酸钠干预组动物的平衡木评分比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阿魏酸干预组能够明显抑制48和72 h时动物脑水肿程度(P<0.05);注射用阿魏酸钠干预组在造模后72 h的mRNA表达较模型组降低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用阿魏酸钠干预组能显著降低造模后6 ~72 h的血浆ET水平(P<0.05)。结论: 阿魏酸钠治疗脑出血具有较好的改善神经行为学及对抗脑水肿的作用,其机制与降低ET的生成有关。
    A型肉毒毒素抑制乙酰胆碱诱发的大鼠离体幽门平滑肌的收缩
    徐桂中, 刘向文, 侯一平
    2010, 15(12):  1383-1387. 
    摘要 ( 78 )   PDF (412KB) ( 1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素对内、外源性乙酰胆碱诱发的大鼠离体幽门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电场刺激诱发大鼠离体幽门平滑肌释放乙酰胆碱或加入外源性乙酰胆碱诱发肌条收缩,比较A型肉毒毒素与阿托品对该诱发收缩的作用。结果: A型肉毒毒素抑制电场刺激诱发的大鼠离体胃幽门平滑肌的收缩(P<0.001)。阿托品和A型肉毒毒素均抑制乙酰胆碱诱发的大鼠离体胃幽门平滑肌的收缩(P<0.001),但A型肉毒毒素对乙酰胆碱诱发的收缩表现为不完全抑制。结论: A型肉毒毒素抑制电场刺激诱发内源性乙酰胆碱释放所产生的收缩作用,可能其裂解突触前膜上的SNAP-25蛋白而致;A型肉毒毒素抑制外源性乙酰胆碱诱发的肌条收缩作用类似阿托品,但机制尚不明,可能A型肉毒毒素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或者平滑肌上的SNAP-25蛋白,而抑制肌条的收缩。
    左氧沙星与磷霉素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杀菌活性研究
    宋秀杰, 鞠红梅, 于旭红, 林德峰, 王睿, 刘又宁
    2010, 15(12):  1388-1394. 
    摘要 ( 112 )   PDF (475KB) ( 1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左氧沙星与磷霉素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联合抗菌效应。了解左氧沙星单用及与磷霉素联用的杀菌曲线特点。方法: 选取3株MSSAATCC29213、临床分离菌SA99、SARN450(实验室菌株)和1株临床分离的MRSAB6177,采用菌落计数法对不同浓度的左氧沙星或磷霉素单用及两药联合对3株MSSA和1株MRSA进行体外杀菌实验。结果: 左氧沙星的杀菌曲线表现出浓度依赖性,磷霉素的杀菌曲线表现出非浓度依赖性。两药1/4MIC浓度单用时虽然均无法抑制MSSA的生长,而两药亚抑菌浓度联合使用后即表现出协同效应和杀菌效应。两药4MIC、8MIC联合时对MRSA表现出杀菌效应。结论: 亚抑菌浓度的左氧沙星与磷霉素联合对MSSA即可出现协同杀菌效应。左氧沙星联合磷霉素对MRSA也表现出显著的杀菌活性。
    临床药理学
    基于连接酶反应快速检测华法林相关基因VKORC1、CYP2C9多态性
    张亚同, 梁欣, 胡欣, 李可欣, 杨莉萍
    2010, 15(12):  1395-1401. 
    摘要 ( 91 )   PDF (339KB) ( 1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基于连接酶反应检测华法林相关基因分型分布的新方法。方法: 设计多重PCR体系,构建多重PCR/连接酶检测方法检测华法林相关基因(VKORC1、CYP2C9)多态性,并用本方法检测207份北方汉族人血样DNA。结果: 本研究检测结果未发现rs1799853(CYP2C9*2)突变。CYP2C9*3,VKORC1:1173C>T,VKORC1:3730G>A,VKORC1:-1639G>A等4个SNP位点的发生率分别为 4.35%、5.80%、5.31%、6.76%。位于CYP2C9第三个内含子的rs4086116发生率为 10.14%。结论: 本方法可靠、迅速,自动化程度高,检测结果与既往报道相符。
    药物治疗学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IL-2治疗老年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周颖, 许先荣, 周苹
    2010, 15(12):  1402-1405. 
    摘要 ( 105 )   PDF (172KB) ( 1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IL-2治疗老年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0例老年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每周1次胸腔内注入复方苦参注射液 30 mL+IL-2 200万U +生理盐水 20 mL+ 2 %利多卡因针 5 mL,连用4周。对照组:每周1次胸腔内注入IL-2 200万U +生理盐水 20 mL+ 2 %利多卡因针 5 mL,连用4周。4周后观察两组的疗效、生活质量(KP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IL-2治疗老年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率为 86.7%,明显优于单用IL-2组的 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Karnofsky评分中>70分组,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中,治疗组除发热以外,胸痛、恶心、呕吐等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减少,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IL-2治疗老年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肯定,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是治疗老年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理想选择。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乔华, 何胜虎, 纪军, 陈述, 刘晓东, 徐日新, 谢勇
    2010, 15(12):  1406-1409. 
    摘要 ( 91 )   PDF (169KB) ( 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治疗组26 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hBNP治疗;对照组27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前后生命体征、呼吸困难程度、脑钠肽(BNP)及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比较,在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尿量(每小时平均尿量)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rhBNP治疗NSTEMI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且安全可行。
    Hyper-CVAD/MA+G-CSF对淋巴瘤患者造血干细胞动员作用的研究
    陈均法, 郑智茵, 沈建平, 沈一平, 周郁鸿
    2010, 15(12):  1410-1413. 
    摘要 ( 114 )   PDF (167KB) ( 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Hyper-CVAD/MA中的MA(甲氨喋呤+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方案动员恶性淋巴瘤患者造血干细胞的有效性。方法: 25例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环磷酰胺+G-CSF方案(对照组)和Hyper-CVAD/MA+G-CSF方案(研究组)动员造血干细胞,观察动员效果、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都1次采集成功,比对照组明显缩短采集次数(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采集的CD34+细胞总数分别为(5.45±4.63)×106/kg、(3.04±0.74)×106/kg,差异变化相近(P>0.05);两组感染发生率相仿(P>0.05);两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Hyper-CVAD/MA+G-CSF方案动员恶性淋巴瘤患者造血干细胞安全、有效、易于操作、又可起到移植前体内净化的作用。
    强化胰岛素治疗对脓毒症患者血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浓度及预后的影响
    茅尧生, 曹淼英, 周鑫
    2010, 15(12):  1414-1417. 
    摘要 ( 91 )   PDF (166KB) ( 1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IIT)对脓毒症患者血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浓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9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强化胰岛素治疗组 (IIT组)和常规胰岛素治疗组(CIT组)。在治疗前、治疗后 3 d、7 d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患者血清vWF、ET-1和NO的浓度。同时记录2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最后 1 d 的APACHEⅡ评分、28 d 病死率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IIT组患者血清vWF、ET-1浓度较CIT组均明显降低(P<0.05),NO浓度较CIT组均明显升高(P<0.05),且IIT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最后 1 d 的APACHEⅡ评分、28 d 病死率较CIT组均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 IIT可以使脓毒症患者血清vWF、ET-1浓度降低及NO浓度升高,同时可以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预后。
    综述与讲座
    药物代谢酶在肿瘤耐药性中的研究进展
    周颖, 周芳, 吴晓兰, 王广基
    2010, 15(12):  1418-1427. 
    摘要 ( 137 )   PDF (322KB) ( 2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肿瘤化学治疗法是目前肿瘤治疗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在肿瘤化疗过程中出现的耐药现象是导致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肿瘤耐药的产生机制复杂多样,其中药物代谢酶在肿瘤耐药的发生发展中也极为重要。目前研究显示,有多种药物代谢酶如I相代谢中的细胞色素P450酶、环氧合酶等,Ⅱ相代谢中的谷胱甘肽转移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依赖型醌还原酶等以及一类被称作Ⅲ相反应酶类的药物外排泵,如P-糖蛋白等与肿瘤多药耐药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就近年来有关的药物代谢酶与肿瘤耐药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
    莫达非尼觉醒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陈长瑞, 曲卫敏, 黄志力
    2010, 15(12):  1428-1433. 
    摘要 ( 125 )   PDF (333KB) ( 2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莫达非尼是强效促觉醒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发作性睡病等原因引起的白天嗜睡。莫达非尼和多巴胺(dopamine, DA)转运体有一定亲和性,可增加脑内DA释放,也影响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 NA)、5-羟色胺(serotonin, 5-HT)、谷氨酸、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orexin和组胺能等神经系统,但觉醒作用机制存有众多争议。行为学研究发现,DA转运体基因敲除(knock-out, KO)动物给予莫达非尼后,不能产生显著的觉醒作用;D2受体KO)动物对莫达非尼的觉醒作用显著降低,前处理D1受体拮抗剂,莫达非尼对D2受体KO小鼠的促觉醒作用消失,提示多巴胺能D1/D2 受体在莫达非尼促觉醒作用中至关重要,其他神经递质的变化可能是觉醒的继发性作用。本文综述莫达非尼觉醒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类抗血小板药物研究进展
    吴雅凝, 赵娣, 李宁, 陈西敬
    2010, 15(12):  1434-1440. 
    摘要 ( 98 )   PDF (246KB) ( 1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症和预防经皮冠脉介入手术患者形成血栓的效果很好,可以显著降低上述两种疾病的致死率和发病率。目前最常用的药物是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但是一些临床数据表明,这两种药物的合用并不是对所有的病人都有很好的疗效,这可能会造成一些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所以,对一些有前途的、新的抗血小板药物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就显得十分有必要。本文对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类抗血小板药物(如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卡格雷、坎格雷洛等)的代谢和作用特点进行综述,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