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14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09-12-26
    专论
    肝损状态下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研究进展
    姜杉, 郝海平, 王广基
    2009, 14(12):  1321-1328. 
    摘要 ( 167 )   PDF (318KB) ( 2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代谢器官, 包含绝大部分的Ⅰ 相和Ⅱ相代谢酶, 在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的代谢解毒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参与葡萄糖醛酸代谢的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是Ⅱ 相代谢中最重要的酶, 与常见的CYP450 酶相比, 研究相对滞后, 尤其在肝损伤状态下UGT 的相关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参考最新UGT 的研究成果, 综述了UGT 分子生物学目前研究的概况、肝脏分布及其与肝脏疾病的关系;总结了几种不同诱因的肝损伤病理状态UGT表达和葡萄糖醛酸代谢的变化情况并且深入探讨了相关机制, 旨在为药物的肝脏代谢尤其是在肝损状态下葡萄糖醛酸结合消除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为肝脏疾病患者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
    基础研究
    胰岛素抵抗大鼠血脑屏障上P-糖蛋白表达和转运功能的研究
    刘丽萍, 吴晶, 王建青, 王颖玉, 张茜, 洪浩, 季晖
    2009, 14(12):  1329-1334. 
    摘要 ( 111 )   PDF (460KB) ( 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建立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 观察胰岛素抵抗大鼠血脑屏障( BBB) 上P-糖蛋白( P-gp) 的表达和转运功能。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制备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 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胰岛素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评价大鼠胰岛素抵抗。用伊文思蓝检测BBB 通透性, 用透射电镜观察BBB 的完整性, 用Western blot 测定BBB 上P-gp的蛋白水平, 用RT-PCR 技术检测BBB 上mdr1amdr1b 的mRNA 水平, 用Rh123 累积实验测定BBB 上P-gp 的转运功能。结果: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6 周后, 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明显异常,空腹胰岛素含量显著升高, 胰岛素敏感性显著下降。胰岛素抵抗大鼠BBB 上P-gp 表达水平和转运功能显著下降, 但BBB 通透性和完整性未发生明显改变。结论:胰岛素抵抗下调BBB 上P-gp 表达和转运功能。
    阿托伐他汀对鼠脑缺血再灌注后P-选择素、人髓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倪红, 储照虎, 刘新亚
    2009, 14(12):  1335-1339. 
    摘要 ( 90 )   PDF (288KB) ( 1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P-selectin 表达及人髓过氧化物酶( MPO) 的影响。方法:将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ham) 、脑缺血再灌注组(CIR) 、阿托伐他汀组( ATO) 。阿托伐他汀采用灌胃的方式给药。CIR 组按制作模型后断头时程不同又分为6 、12 、24 、48 、72 h 共5 个亚组。阿托伐他汀组按给药时间不同分为给药4 周、2 周、3 d和造模后即时组4 个亚组, 每亚组分别于造模后12 、24 h 检测。断头取脑, 制作标本, 连续切片作P-selectin 免疫组化染色, 脑组织匀浆测定MPO 。结果:CIR 组可见P-selectin 阳性表达血管数6 h开始上升, 12 h 达到高峰, 至第3 天仍有少量表达, 阿托伐他汀进行干预后, P-selectin 表达明显下调( P <0.01), 阿托伐他汀组内两两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各CIR 组MPO 含量明显高于Sham 组( P <0.01), P-selectin 表达与MPO含量呈线性正相关, 给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干预后脑组织匀浆MPO 含量下降, 阿托伐他汀组内两两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P-selectin 表达和MPO 含量明显升高, 使用阿托伐他汀干预后P-selectin 、MPO 含量明显下降。
    纳洛酮治疗小鼠柯萨奇病毒诱发病毒性心肌炎的实验研究
    丁媛媛, 王淑梅, 赵钢涛, 杨凡, 王四旺
    2009, 14(12):  1340-1346. 
    摘要 ( 98 )   PDF (583KB) ( 1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纳洛酮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viral myocarditis, VMC) 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120 只BALB/c 小鼠以柯萨奇病毒( coxsackievirus B3,CVB3) 诱导制作VMC 模型, 在隔离实验室饲养。分别在接种病毒后72 h 各组给药至21 d, CVB3组i.p.2500 mg/kg 生理盐水( n =60);纳络酮组i.p.2 mg/kg( n =60);另取40 只BALB/c 小鼠作为对照组, 同法接种100 μL 不含病毒的Eagle 液,72 h 后i.p.给予2500 mg/kg 生理盐水。在病毒感染第5 、7 、14 、21 、28 天, 各组随机取8 只小鼠,处死, 留取心肌组织。观察小鼠死亡率与心肌组织病理改变, 并采用RT-PCR 和Western blot 技术检测CVB3 感染后各时间点小鼠心肌组织中κ-阿片受体( κ-opioid receptor, κOR) mRNA 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CVB3 感染后第5 、7 、14 、21 天,CVB3 组κOR mRNA 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1);κOR 蛋白质的表达量在CVB3感染后第7 、14 、21 天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 。CVB3感染后第7 、14 、21 天纳洛酮组小鼠死亡率和病理组织改变低于CVB3 组, κOR mRNA 和蛋白质的表达量低于CVB3 组( P <0.05) 。结论:CVB3诱导性VMC小鼠心肌细胞的κOR 基因和蛋白质水平明显上调, 纳洛酮对VMC 小鼠保护作用与抑制κOR 基因和蛋白质水平有关。
    OPG-HSP70 融合蛋白对CIA 大鼠的保护性作用
    刘姗, 余丹, 曾津津, 李慎涛, 王炜, 刘振龙, 赵文明
    2009, 14(12):  1347-1350. 
    摘要 ( 97 )   PDF (383KB) ( 1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人骨保护素( OPG) -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70(HSP70) 融合蛋白对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 CIA) 大鼠的保护性作用。方法:将OPG-HSP70 重组基因菌株诱导表达, 收集蛋白并鉴定, 大量提取, 纯化, 复性;实验大鼠分为OPG-HSP70 组、OPG 组、HSP70 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 CIA 大鼠模型制备后分别给予相应处理, 观察对大鼠关节病变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 OPG-HSP70 组关节炎指数明显降低( P <0.05);关节病理切片显示关节滑膜无明显增生;骨密度值增高( P <0.05) 。结论:OPGHSP70融合蛋白具有减轻CIA 大鼠关节病变的作用。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对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后的修复效应
    刘珺, 王均炉, 胡祥鹏, 厉彩霞, 彭玲莉
    2009, 14(12):  1351-1355. 
    摘要 ( 136 )   PDF (226KB) ( 1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评价人组织激肽释放酶( HTK) 促进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后的修复作用。方法:取30 只体重180 ~ 200 g 的雄性SD 大鼠, 随机分成3 组:假手术组、HTK 组( 17.5 ×10-3 PNAU kg) 、对照组, 每组各10 只。术前第0 天和术后第1 、第3 、第5 、第7 、第9 、第11 、第13 天测定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SFI) 以及静止坐骨神经指数( SSI), 术后第14 天测定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 NCV) 。结果:SFI 、SSI 值在假手术组手术前后未见明显改变。HTK 组和对照组中, 术后第1 天SFI 、SSI 均为-100 左右。以后发现HTK 组的SFI 、SSI 恢复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 从第5 天开始两组SFI 、SSI 值有统计学差异( P <0.05) 。术后第14 天HTK 组的NCV 值要高于对照组, 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P <0.05) 。结论:HTK 具有促进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后的修复作用。
    碳青霉烯类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体外抗菌行为比较
    王进, 王喆, 刘健, 刘远程, 肖永红
    2009, 14(12):  1356-1360. 
    摘要 ( 96 )   PDF (640KB) ( 2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比较不同碳青霉烯类药物对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体外抗菌行为差异, 包括体外抗菌活性以及细菌形态学改变。方法:采用纸片法和标准琼脂稀释法测定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帕尼培南和头孢他啶的敏感性;电镜观察铜绿假单胞菌在不同浓度的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帕尼培南和头孢他啶中不同时间细菌形态变化。结果:14 %的铜绿假单胞菌在美洛培南纸片周围呈“双环”抑菌形态;在MH 培基中, 帕尼培南的MIC 值明显高于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 但在MM 培养基中, 帕尼培南的MIC 值是原来的1 8 ~ 1 2;亚胺培南和帕尼培南使铜绿假单胞菌细胞呈圆球形改变, 头孢他啶使细菌伸长如丝状, 低浓度美洛培南的细菌呈纺锤形改变。结论:帕尼培南体外抗菌作用受培养基种类影响大,MH 培养基测定结果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其抗菌活性;美洛培南杀菌作用不完全且诱导细菌呈纺垂体样改变, 可能导致内毒素释放增加, 影响临床严重感染的预后。
    卡巴胆碱对内毒素刺激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周国勇, 胡森, 吕艺, 宋琪
    2009, 14(12):  1361-1365. 
    摘要 ( 102 )   PDF (427KB) ( 1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拟胆碱药卡巴胆碱在体外对内毒素( LPS) 刺激大鼠腹腔巨噬细胞表达炎症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采集雄性Wistar 大鼠腹腔巨噬细胞, 经卡巴胆碱、烟碱或毒蕈碱预处理后, 再给予LPS 刺激, 4 h 后取细胞培养上清液, ELISA法检测TNF-α、IL-6 和IL-10 水平。结果:LPS 刺激后TNF-α、IL-6 和IL-10 表达均显著增加。卡巴胆碱与烟碱能明显抑制TNF-α、IL-6 表达的增加( P<0.01), 卡巴胆碱的抑制作用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毒蕈碱的抑制作用则明显低于卡巴胆碱和烟碱( P <0.01) 。卡巴胆碱和烟碱对LPS 刺激后的IL-10 水平升高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卡巴胆碱在体外LPS 刺激腹腔巨噬细胞炎症模型中能抑制促炎细胞因子表达的增加而对抗炎细胞因子表达无明显作用, 其作用与烟碱类似。
    A 型肉毒毒素抑制Methoxamine和电场刺激引发主动脉肌条的收缩
    宗晓健, 宋焱峰, 张雪平, 侯一平
    2009, 14(12):  1366-1370. 
    摘要 ( 100 )   PDF (408KB) ( 1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A 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 BTX-A)对肾上腺素α受体激动剂Methoxamine (MOA)和电场刺激(electrical field stimulation, EFS)引发主动脉肌条收缩的作用。方法:在95 %O2 和5 %CO2 条件下, 将不同条件处理的兔腹主动脉0.5 cm ×3.0 cm 螺旋形肌条悬挂于37 ℃Krebs 液的浴槽内, 记录收缩张力变化。MOA 组:MOA 5 μmol/L 引发收缩30 min 后分别加入Krebs 液(对照, n =10)、BTX-A 50 (n =10)或100 U mL (n = 10 ), 30 min 后再加入MOA5 μmol/L 。EFS 组:EFS 50 Hz, 80 V, 1 ms, 60 s 持续性引发肌条收缩30 min 后分别加入Krebs 液(对照, n =10)或BTX-A 50 U mL (n =10), 30 min后再加入MOA 5 μmol/L 。结果:BTX-A 50 、100 U mL 分别导致MOA 诱发的肌条收缩张力下降80 %(P <0.01)和95 %(P <0.01), 再加入MOA 引发BTX-A 干预过肌条的收缩力仅为对照组的35 %(P <0.01)和3 %(P <0.01), 该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BTX-A 50 U mL 导致EFS 诱发的肌条收缩张力下降94 %(P <0.01), 后续加入MOA 引发BTX-A 处理过的肌条, 收缩力下降为对照组的10 %(P <0.01)。结论:肾上腺素α受体激动剂MOA 和EFS 引发兔主动脉肌条收缩,BTX-A 抑制MOA 和EFS 引发动脉平滑肌收缩作用机理与抑制NA 的释放和其受体有关。
    异补骨脂素防护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凋亡
    祁明信, 黄秀榕, 郭娜, 张可丽
    2009, 14(12):  1371-1374. 
    摘要 ( 71 )   PDF (290KB) ( 1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异补骨脂素( ISR) 对氧化损伤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HLEC-B3 ) 凋亡有无抑制作用。方法:本研究在终浓度300 μmol L H2O2 培养液中复制HLEC-B3 凋亡模型, 并以雌二醇( E2 ) 作为阳性对照, 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HLEC-B3超微结构的改变, 采用FCM 法检测HLEC-B3 凋亡率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超微结构研究显示, H2O2 组绝大多数HLEC-B3 发生凋亡, 并呈凋亡各期改变的全过程;E2 、ISR 组仅少数HLECB3发生凋亡, 并多为早期或中期的轻微改变。FCM 结果显示:H2O2 组HLEC 凋亡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E2 和ISR 组凋亡率均低于H2O2 组( P<0.01) 。H2O2 组线粒体跨膜电位比对照组显著下降;E2 组和ISR 组的线粒体跨膜电位均比H2O2组升高( P <0.01) 。结论:ISR 可减轻实验性氧化损伤的HLEC-B3 凋亡程度, 为寻求防治老年性白内障的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利多卡因对中性粒细胞NF-κB 的表达和TNF-α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凋亡的离体研究
    董楠, 张焰
    2009, 14(12):  1375-1378. 
    摘要 ( 103 )   PDF (354KB) ( 1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 lidocaine) 对人体中性粒细胞( PMN) NF-κB 的激活和PMN 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分离的人体PMN 分为以下几个给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TNF-α组( 200 ng/L);TNF-α+lidocaine 组( 1.0 mmol/L );TNF-α+lidocaine 组(2.0 mmol/L);TNF-α+lidocaine 组( 4.0 mmol/L) 共同孵育3 h, 用免疫蛋白印迹法观察利多卡因对NF-κB mRNA 及其抑制因子( I-κB) mRNA 表达,PCR 法观察对蛋白含量的影响, 以及流式细胞仪方法观察孵育12 、24 h 后对PMN 凋亡的影响。结果:利多卡因组NF-κB mRNA 表达显著降低, 而I-κB mRNA 表达显著增加;并且利多卡因2.0 mmol/L 组和4.0 mmol/L 组显著优于1.0 mmol/L 组( P <0.05), 而2.0 mmol/L 组和4.0 mmol/L 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利多卡因在12 、24 h( P <0.05) 都可以显著抑制TNF-α诱导的PMN 凋亡, 而4.0 mmol/L 组显著优于1.0 mmol/L 组抗凋亡效果( P <0.05) 。结论:利多卡因1.0 、2.0 、4.0 mmol/L 都可以显著下调TNF-α诱导的PMN p65 mRNA 的表达, 并且在12 、24 h 可以部分逆转TNF-α诱导的PMN 凋亡。
    辛伐他汀抑制大鼠心肌细胞TNF-α的表达及其与活性氧的关系
    尚福军, 王捷频, 郑强荪, 刘雄涛, 薛玉生, 何勇, 张录兴, 刘慧, 王彬, 赵连友
    2009, 14(12):  1379-1385. 
    摘要 ( 75 )   PDF (630KB) ( 1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脂多糖( LPS) 诱导大鼠心肌细胞TNF-α表达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以培养的新生SD 大鼠心肌细胞为实验模型, 应用RT-PCR 和ELISA 检测TNF-α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 采用荧光探针二氯荧光素二乙酸(DCF-DA) 测定细胞内活性氧( ROS) 水平, 通过细胞色素C 还原试验测定还原型辅酶Ⅱ( NADPH)氧化酶活性。结果:LPS 组心肌细胞TNF-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 0.29 ±0.07) 、( 83.6 ±14.5) pg/mL, 与对照组( 0.07 ±0.02) 、( 22.1 ±7.1) pg/mL 比较显著升高( P <0.01) 。1 μmol/L和10 μmol/L 辛伐他汀干预下TNF-αmRNA 水平为0.18 ±0.05 、0.15 ±0.02, 蛋白含量为( 43.1 ±8.3) 、( 40.1 ±7.3) pg/mL, 与LPS 组比较显著降低( P <0.01) 。在抗氧化剂氮乙酰半胱氨酸和二亚苯基碘金翁预处理后, TNF-α蛋白含量分别为( 39.1 ±10.2) 、( 37.9 ±8.9) pg/mL, 与LPS 组比较均显著降低( P <0.01) 。LPS 组DCF 荧光强度为83 ±15, NADPH 氧化酶活性为( 246 ±43) %,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 。辛伐他汀干预下DCF荧光强度为41 ±8, 氧化酶活性为( 120 ±17) %, 与LPS 组比较均显著下降( P <0.01) 。在外源性H2O2 刺激下, TNF-α 蛋白含量为( 65.0 ±17.2) pg/mL, 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 P <0.01) 。辛伐他汀干预下TNF-α蛋白含量为( 58.8 ±15.8) pg/mL, 与H2O2 组比较变化相近( P >0.05) 。在甲羟戊酸和辛伐他汀共同干预作用下,心肌细胞TNF-α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ROS 水平及NADPH 氧化酶活性与辛伐他汀干预组比较均显著升高( P <0.01), 与LPS 组比较变化相近( P >0.05) 。结论:辛伐他汀能够抑制LPS 诱导心肌细胞TNF-α表达的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降低NADPH 氧化酶活性从而减少ROS 的生成有关。
    临床药理学
    反相HPLC法同时测定人尿中茶碱及其两种代谢产物
    聂松柳, 刘海燕, 谢林
    2009, 14(12):  1386-1391. 
    摘要 ( 74 )   PDF (378KB) ( 1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人尿中茶碱及其1, 3-二甲基尿酸(1, 3-DMU)和3-甲基噻嗪(3-MX)代谢产物的HPLC 方法。方法:尿样用异丙醇/二氯甲烷(2/8)混合液提取, 有机相在空气吹干, 用流动相复溶后进行HPLC 分析。色谱柱为Diamonsil ODS C185 μm, 150 mm×4.6 mm I.D), 流动相由0.1 %甲酸液和乙腈(95:5)组成, 流速1.0 mL/min, 测定波长280 nm。测定12 名受试者单剂量和多剂量口服茶碱后24 h 内尿中茶碱及其代谢物累计排泄量。结果:尿中茶碱及其代谢物1, 3 DMU 和3-MX 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312 ~40.0 、0.156 ~ 20.0 、0.078 ~ 10.0 μg/mL, 最低可定量浓度分别为0.312 、0.156 、0.078 μg/mL。批间和批内的变异小于15 %, 回收率大于70 %。结论: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能够满足临床上对人尿中茶碱及其代谢产物同时测定的要求。
    药物治疗学
    水飞蓟宾磷脂酰胆碱复合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朱跃科, 段钟平, 王宝恩, 单晶, 陈煜, 韩大康, 赵军
    2009, 14(12):  1392-1394. 
    摘要 ( 110 )   PDF (183KB) ( 4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水飞蓟宾磷脂酰胆碱复合物治疗肝功能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0 例肝功能异常的慢性乙肝患者, 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 例。试验组口服水飞蓟宾磷脂酰胆碱复合物, 每次120 mg, tid, 共12周, 对照组口服护肝宁片每次4 片, tid, 疗程12周;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 评价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肝功能与肝纤维化指标的恢复情况, 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 试验组和对照组病人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其中试验组有乏力和腹胀病人的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及血清纤维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得到显著改善, 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试验组总有效率达75 %, 对照组为70 %,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且都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水飞蓟宾磷脂酰胆碱复合物治疗肝功能异常的慢性乙肝患者安全、有效。
    铂类联合多西他赛一线治疗晚期食管癌
    江艺, 邱希辉, 林丹霞, 林慧
    2009, 14(12):  1395-1399. 
    摘要 ( 87 )   PDF (273KB) ( 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本临床研究采用铂类( 顺铂或卡铂)联合多西他赛( docetaxel) 一线治疗晚期食管癌, 探讨晚期食管癌的一线治疗及预后因素。方法:2006 年8 月至2008 年10 月, 共有36 例患者入选, 其中27 例采用顺铂( DDP) 联合docetaxel ( DT)方案进行治疗, 9 例采用卡铂( CBP) 联合docetaxel(CT) 方案进行治疗;DT 方案:DDP 25 mg/m2, 第1~ 3 天或第1 ~ 4 天使用;docetaxel 75 mg/m2, 第1天使用, 以上用法3 周重复。CT 方案:DT 方案中把DDP 替换为CBP AUC =5 。结果:入选36 例患者均能进行疗效和毒副反应评价, 完全缓解( CR)1 例;部分缓解( PR) 17 例, 稳定( NC) 10 例, 进展(PD) 7 例, 总有效率为50.00 %;DT 、CT 方案有效率分别为59.26 % 及22.22 % ( P =0.121) 。较常见的毒副作用为恶心呕吐, 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均见好转。中位随访时间为8.70 个月, 全组36 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0.50 个月, 95 %的可信区间为7.36 ~ 13.64 。COX 单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性别、年龄、体重下降及治疗前血红蛋白对生存的影响均没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而治疗前行为状态对生存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36) 。结论:铂类联合多西他赛一线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好, 毒副反应可耐受;治疗前行为状态是影响生存的独立因素, 行为状态良好治疗后预后也较好。
    亚硒酸钠联合泼尼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观察
    夏礼斌, 陆美琴, 张斌华, 张安素, 陈月平, 赵咏莉, 华强, 何春玲
    2009, 14(12):  1400-1402. 
    摘要 ( 72 )   PDF (136KB) ( 1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联合泼尼松对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04 年9 月-2008 年8 月在本院诊治的78 例亚甲炎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对照组有2 例失访, 37 例完成观察, 治疗组39 例。两组均予以泼尼松治疗(30 mg/d), 治疗组加服亚硒酸钠, 总疗程8 周左右。结果:经过8 周治疗, 第2 、4 周亚硒酸钠组的血沉低于对照组( P <0.05), 亚硒酸钠组2 h 、6 h和24 h 吸碘率的高于对照组( P <0.01), 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亚硒酸钠可以缩短亚急性甲状腺炎病程, 减少复发率。
    小儿静脉滴注红霉素时胃肠道副反应的防治
    刘爱琳, 李利
    2009, 14(12):  1403-1405. 
    摘要 ( 71 )   PDF (132KB) ( 1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比较磷酸铝凝胶、蒙脱石散剂对小儿红霉素静滴时胃肠道副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249 例支原体肺炎患儿, 随机分为磷酸铝凝胶治疗组、蒙脱石散剂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3 例, 观察三组在红霉素静滴时胃肠道副反应(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磷酸铝凝胶和蒙脱石散剂治疗组红霉素静滴后胃肠道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 磷酸铝凝胶治疗组的发生率较蒙脱石散剂治疗组更低(P <0.05)。三组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别(P >0.05)。结论:磷酸铝凝胶、蒙脱石散剂可明显减少红霉素静脉滴注时的胃肠道副反应而不影响其疗效, 尤以磷酸铝凝胶的效果显著, 可广泛用于临床实践。
    地塞米松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及恢复的影响
    陈玲阳, 彭从斌, 王惠琴
    2009, 14(12):  1406-1409. 
    摘要 ( 83 )   PDF (167KB) ( 1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复合肋间神经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恶心呕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72 例, 随机分为3 组:地塞米松+肋间神经阻滞组, 肋间神经阻滞组和对照组, 每组24例。记录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使用量;采用VAS 量表对术后患者1 、4 、12 、24 h 进行疲乏、静息和咳嗽时疼痛评分;记录发生恶心呕吐例数, 首次肠蠕动、肠排气和出院时间。结果:地塞米松+肋间神经阻滞组和肋间神经阻滞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术后疼痛和术后4 、12 、24 h 疲乏评分、恶心呕吐发生率、首次肠蠕动、肠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1, P <0.05);与地塞米松+肋间神经阻滞组比较, 肋间神经阻滞组瑞芬太尼用量、术后1 、4 、12 h 咳嗽时疼痛评分、首次肠蠕动、肠排气时间明显多于地塞米松+肋间神经阻滞组(P <0.05, P <0.01)。结论:肋间神经阻滞能有效地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 地塞米松能有效地减少恶心呕吐发生;地塞米松联合应用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效果更确切,有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
    盐酸齐拉西酮和氟哌啶醇对精神分裂症认知灵活性的疗效比较
    季卫东, 杨道良, 郭田友, 杨闯, 周家秀, 姚静, 黄晓琦
    2009, 14(12):  1410-1413. 
    摘要 ( 92 )   PDF (166KB) ( 1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比较盐酸齐拉西酮和氟哌啶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灵活性的疗效。方法:对50 例服用齐拉西酮维持治疗与50 例服用氟哌啶醇维持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12 个月随访,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WCST)和连线测验(Trailing Making)评估患者的认知灵活性。结果:维持治疗12 个月末齐拉西酮组和氟哌啶醇组的WCST 测验中的总分类次数、错误数、持续错误数、非持续错误数以及连线测验各指标(连线A 、B时间,A 、B 错误数和A 、B 犯规数)均显著下降(P<0.05), 并且齐拉西酮组的持续错误数减分率显著高于氟哌啶醇组(P <0.05)。治疗后, 两组连线测验成绩减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齐拉西酮较氟哌啶醇更有益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灵活性。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最小容量的临床研究
    李快春, 张旭彤, 余微萍, 徐旭仲
    2009, 14(12):  1414-1418. 
    摘要 ( 78 )   PDF (201KB) ( 1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测定高频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有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局麻药( 1 %利多卡因加0.375 %罗哌卡因的混合液) 的最小容量。方法:择期行前臂及手部手术患者若干例, 分为若干组( 组数根据临床进展决定), 每组10 例。采用高频超声行腋路臂丛神经扫描, 穿刺针在超声引导下进针到目标神经, 经神经刺激器引出相应的肌肉运动, 确认目标神经后, 分别在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及肌皮神经周围注入预定药量。第一组容量为每点10.0 mL( 10.0 mL 组) 上述局麻药的混合液。分别观察10 例患者四条神经阻滞的效果, 如果10 例患者各神经阻滞均完善, 则第二组患者局麻药的容量在此基础上减半, 为每点5.0 mL( 5.0 mL 组) 。如果5.0 mL 组患者各神经阻滞均完善, 则第三组患者局麻药的容量在此基础上再减半, 为每点2.5 mL( 2.5 mL 组) 。如果5.0 mL 组患者各神经阻滞的完善率不能达到100 %, 则第三组患者的容量为第一组和第二组容量的中位数, 即每点7.5 mL( 7.5 mL 组) 。如此反复进行, 直到相邻容量组之差小于等于0.5 mL,得出最小容量为止。观察并记录麻醉操作时间,不同容量组四条神经的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持续时间以及可能引起的并发症。结果:10.0 mL 组、7.5 mL 组、6.2 mL 组及5.6 mL 组各组10 例患者阻滞均完善。5.3 mL 组和5.0 mL 组10 例患者各有2 例患者麻醉后30 min 阻滞效果未达到手术要求, 在超声引导下经锁骨下行第二个臂丛神经阻滞后完善。不同容量的各组麻醉操作时间相似, 平均麻醉操作时间为8.4 min 。每条神经起效时间和麻醉持续时间无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均无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高频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各神经点有效神经阻滞局麻药的最小容量为5.6 mL 。
    伊布利特转复老年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胡立群, 章琦, 陈莉, 许凤娟, 汤洁
    2009, 14(12):  1419-1422. 
    摘要 ( 109 )   PDF (158KB) ( 1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伊布利特转复老年心房颤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心房颤动患者98 例, 随机分成伊布利特组和胺碘酮组, 伊布利特组于30 min 内静滴1 mg 伊布利特, 胺碘酮组于10 min 内静注胺碘酮150 mg 。观察心房颤动的转复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伊布利特组转复房颤的成功率高于胺碘酮组(70.2 % vs 52.9 %, P <0.05), 房颤的转复率与本次房颤发作的持续时间有关, 持续时间低于24 h的房颤转复率(77.7 %)明显高于持续时间高于24 h 者(60 %)。伊布利特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为非持续性单形室性心动过速, 发生率为12.8 %。结论:伊布利特对老年房颤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转复药物。
    综述与讲座
    Nampt/Visfatin/PBEF 研究进展
    盛飞凤, 刘昭前
    2009, 14(12):  1423-1427. 
    摘要 ( 103 )   PDF (185KB) ( 1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尼克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icotinamid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 Nampt)是生物合成NAD的关键限速酶, 又被称为前B 细胞克隆增强因子(pre-B cell colony enhancing factor, PBEF)和内脏脂肪素(visfatin)。最近研究发现, Nampt/Visfatin/PBEF 在NAD 生物合成、代谢、炎症反应和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诸多领域发挥作用, 可能影响2型糖尿病、急性肺损伤、恶性肿瘤等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本文主要对Nampt/Visfatin/PBEF 的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ABC家族转运体与糖尿病
    刘相, 刘晓东
    2009, 14(12):  1428-1435. 
    摘要 ( 130 )   PDF (493KB) ( 3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慢性代谢疾病, 其发病过程伴随着血糖、血脂和激素水平的失调, 并由此引发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病等并发症。ABCA, ABCB, ABCC, ABCG 等ABC 家族转运体有可能参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病机制。如ABCA1 和ABCG1 促使细胞内的胆固醇泵出, 进入高密度脂蛋白通路, 减少巨噬细胞中的胆固醇沉积, 防止巨噬细胞转化为泡沫细胞;ABCG5和ABCG8 抑制肠道膳食中脂类吸收, 并促进胆固醇通过胆汁排泄;表达在胰岛β 细胞上的ABCC8作为钾通道的调节亚基控制胰岛素的释放, 维持血糖平衡;ABCB1, ABCC1-ABCC5 以及ABCG2 是药物转运相关的外排蛋白, 影响着其底物药物的体内过程, 也参与体内内源性物质的转运。上述ABC 家族转运体缺失或变异有可能诱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而糖尿病状态下体内环境的变化也会改变这些ABC 家族转运体表达与功能, 进一步加剧了病情的发展。本文讨论了糖尿病及与之相关的四类ABC 家族转运体, 以期深入理解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为糖尿病研究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高血压与肾脏疾病中肾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及病理生理作用
    曹锦秀, 张丽萍, 高春林, 贾俊亚
    2009, 14(12):  1436-1440. 
    摘要 ( 98 )   PDF (187KB) ( 1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肾脏存在独立调节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多数高血压与肾脏疾病患者均存在肾脏RAS 活性的上调, 这对维持机体水钠平衡有重要作用, 但同时也促进了高血压的发生, 并加速了肾损害的进展。本文结合最近一些基础及临床研究结果, 着重讨论疾病状态下肾脏RAS 激活的机制、后果及RAS 阻断剂的干预意义, 这对认识肾脏局部RAS 功能, 探讨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