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1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9-01-26
    专论
    “药品安全登记”—它确实有用吗?
    谢海棠, Barton Cobert, 孙瑞元
    2009, 14(1):  1-4. 
    摘要 ( 80 )   PDF (173KB) ( 1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物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s, ADE) 为合格药品的固有属性之一。认识药物的安全性问题, 评价影响ADE 的因素, 并据此制定相应防范措施, 可使用药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笔者参考一些最新资料, 介绍药品安全登记(drug safety registries)这一概念及其相关法规。
    关于生物仿制药临床评价的探讨
    杨焕
    2009, 14(1):  5-9. 
    摘要 ( 85 )   PDF (209KB) ( 1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已上市和正在申报的生物制品绝大多数都是生物仿制药(biosimilar products), 关于此类药物的临床研究如何评价, 目前国内尚未制定相关的指导原则和技术要求, 本文期望通过借鉴国外最新相关指导原则的内容和观点, 结合国情为我所用。
    基础研究
    大鼠相关脑区p-CREB 和c-Fos在吗啡点燃条件性位置偏爱条件下的变化
    赵永娜, 方正梅, 邵晓霞, 李晓红, 李顺英
    2009, 14(1):  10-13. 
    摘要 ( 83 )   PDF (167KB) ( 1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磷酸化cAMP 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hospho-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p-CREB) 和c-Fos 在吗啡点燃条件性位置偏爱激活大鼠海马、杏仁核表达的变化。方法: 以剂量递增连续皮下(s.c.) 注射吗啡6 d 建立吗啡诱导大鼠条件位置性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 模型, 第7 天用生理盐水替代吗啡训练大鼠10 d, 使CPP 消退, 单次s.c.吗啡(4 mg/kg) 激发已消退的CPP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吗啡激发CPP 重现时大鼠海马、杏仁核p-CREB 和c-Fos 的变化。结果: 吗啡可使大鼠产生CPP 效应, 吗啡4 mg/kg 可使已消失的CPP 效应激活;吗啡诱发CPP 激活时大鼠海马、杏仁核p-CREB 和c-Fos 的表达增加。结论: 海马、杏仁核p-CREB 和c-Fos蛋白的表达参与了吗啡点燃CPP 重现。
    葛根素干预肺动脉高压大鼠时钙网蛋白前体变化的研究
    吴军, 王良兴, 应斌宇, 施孟如
    2009, 14(1):  14-19. 
    摘要 ( 100 )   PDF (496KB) ( 1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正常组与野百合碱致肺动脉高压组及葛根素干预组大鼠肺组织差异蛋白质组学的变化, 在蛋白质组学水平探讨葛根素抑制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建的机制。方法: 制备各组模型大鼠后分别测定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 、平均颈动脉压力(mCAP) 、右心室重量比[RV/(LV+S) ] %, 制作光镜标本、测量肺血管重建指标(PAMT) 及统计学分析, 明确模型制备成功。对各组肺组织提出的总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串联质谱鉴定有差异的蛋白质并用NCBInr 数据库进行检索。对鉴定的蛋白质进行分析。结果: 野百合碱组与正常组比较, mPAP 、[RV/(LV+S) ] %、PAMT 显著增高(P<0.05), 提示肺动脉高压模型制备成功。葛根素干预组与野百合碱组比较,mPAP、[RV/(LV+S ) ] %、PAMT 显著下降(P<0.05), 表明葛根素可抑制野百合碱引起的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建与右心室肥大。通过双向凝胶电泳、串联质谱鉴定及数据库检索发现钙网蛋白前体在正常组表达几乎为0, 在野百合碱组大量表达, 而在葛根素干预组迅速下调至0 水平。结论: 钙网蛋白前体可能与葛根素抑制肺动脉高压形成相关, 值得深入研究。
    哮喘大鼠硫化氢含量与胱硫醚-γ-裂解酶mRNA 表达的实验性研究
    方丽, 李昌崇, 童夏生, 王华芳, 王招定
    2009, 14(1):  20-24. 
    摘要 ( 63 )   PDF (315KB) ( 1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哮喘大鼠硫化氢(H2S)含量与胱硫醚-γ- 裂解酶(CSE)mRNA 的表达, 探讨H2S和CSE 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哮喘大鼠模型, 将30 只SD 大鼠随机分成哮喘组、正常对照组、地塞米松治疗组, 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H2S 的含量,RT-PCR 法测定肺组织CSE mRNA 的表达水平。结果: 哮喘组血浆H2S 的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61±16 vs 84±15)μmol/L, P<0.01], 地塞米松治疗组[(73±16)μmol/L] 与哮喘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哮喘组肺组织CSE mRNA 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0.14±0.02 vs 0.46±0.05, P<0.01), 地塞米松治疗组(0.33±0.04)显著性低于正常对照组但高于哮喘组(P均<0.01)。血浆H2S 的含量和肺组织CSE mRNA 的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n=30, r=0.504, P<0.01)。结论: 哮喘大鼠血浆H2S 含量与肺组织CSE mRNA 的表达水平均下降, 它们可能参与了哮喘的炎症过程。地塞米松改善哮喘炎症的机制可能部分通过H2S/CSE 体系。
    维生素E 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学习记忆能力损伤的改善作用
    赵琳, 何苗, 金万宝, 赵海山, 姚维凡, 魏敏杰
    2009, 14(1):  25-31. 
    摘要 ( 104 )   PDF (365KB) ( 1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维生素E 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D-gal 与NaNO2 联合腹腔注射方法建立AD 模型小鼠, 在造模同时及模型建立后两个时间点灌胃给予维生素E(28, 280 IU/kg) 观察疗效, 实验结束后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的变化, 化学比色法检测脑组织AChE 、SOD 活性、MDA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脑皮层Aβ 、NF-B表达的变化。结果: 造模同时给予维生素E 可使D-gal 与NaNO2 联合诱导的AD 模型鼠的逃避潜伏期缩短[第1 天F(3, 56)=6.959;第2 天F(3,56)=6.689;第3 天F(3, 56)=17.379;第4 天F(3, 56)=13.391;P<0.05], AChE 活性降低[F(3, 28)=29.431, P<0.05], SOD 活性提高[F(3,28)=7.372, P<0.05], MDA 含量降低[F(3, 28)=11.235, P<0.05];同时可明显降低AD 模型鼠脑组织中Aβ 、NF-κB 的表达(P<0.05) 。模型建立后给予维生素E 未发现上述变化。结论: 维生素E 可预防化学诱导的AD 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损伤, 可能机制与提高SOD 活性、降低MDA含量、降低AChE 活性、降低脑组织中Aβ 、NF-κB 的表达等相关。
    尼莫地平抑制缺血再灌注后成年大鼠脑内神经发生
    田和平, 顾斌, 程峰, 郝怀勇, 胡卫星, 李立新
    2009, 14(1):  32-36. 
    摘要 ( 82 )   PDF (424KB) ( 1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Nimodipine) 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四动脉阻断法诱导大鼠全脑缺血, 缺血20 min 前腹腔内注射尼莫地平或脑室内注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ERK) 的抑制剂U0126;免疫组化Brdu 标记法检测脑内海马神经发生;WesternBlot 法检测海马组织ERK 、磷酸化ERK(p-ERK) 蛋白的表达。结果: 尼莫地平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部位的神经发生的同时也抑制了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齿状回p-ERK 的表达;海马部位神经发生在U0126 组与U0126+尼莫地平联合给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尼莫地平显著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齿状回的神经发生, 其机制与下调p-ERK 表达密切相关。
    皖南尖吻蝮蛇毒提取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实验研究
    陈冬云, 潘学兵, 吉兆宁
    2009, 14(1):  37-41. 
    摘要 ( 88 )   PDF (290KB) ( 1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从中国皖南尖吻蝮蛇(Agkistrodon acutus) 蛇毒中提取蛇毒金属蛋白酶x(snake venom metalloproteinases, SVMP-x) 并观察其体外抗癌活性。方法: 尖吻蝮蛇粗毒冻干粉溶解并经过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后纯化后得到SVMP-x 组分,CCK-8 比色法测定该组分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 从中国皖南尖吻蝮蛇毒中分离出一种单一组分(SVMP-x), SVMP-x 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 、结肠癌细胞株(SW480)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肝癌细胞株(HepG2) 及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株(B16) 的增殖, 并且对SGC7901 及B16 的抑制作用强于5-氟脲嘧啶(5-FU), 对SGC7901 的抑制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关系。结论: 从尖吻蝮蛇粗毒冻干粉中成功提取出抗肿瘤组分SVMP-x, 该组分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氯沙坦和哌唑嗪调节早期高血压大鼠体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反应的差异
    秦旭平, 谌赟, 秦又发, 田海宏, 孙飞
    2009, 14(1):  42-47. 
    摘要 ( 86 )   PDF (278KB) ( 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高血压早期大鼠体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 的变化, 并观测两类降压药物,氯沙坦或哌唑嗪在降压过程中对CGRP 的反应差异。方法: 采用经典的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Goldblatt, 2K1C) 为研究模型, 夹尾法测定大鼠清醒状态下血压, 通过公式计算出平均动脉压;放射免疫法血浆内CGRP 和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的含量。反转录聚合连反应(RT-PCR) 测定脊髓背根神经节中CGRP mRNA 的表达。结果: 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在结扎肾动脉10 d 后较对照组快速升高(P<0.01), 给予氯沙坦或哌唑嗪治疗5 d后, 血压明显降低(P<0.01);实验末, 高血压未治疗组血浆中Ang Ⅱ 、CGRP 浓度(P<0.01, P<0.01) 和脊髓背根神经节中的CGRP mRNA 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 高血压氯沙坦治疗组可进一步升高大鼠血浆中Ang Ⅱ 、CGRP 浓度(P<0.01, P<0.01) 和脊髓背根神经节中的CGRP mRNA 的表达(P<0.05);但在高血压哌唑嗪治疗组大鼠血浆中Ang Ⅱ 变化不显著(P>0.05), 但CGRP 浓度和脊髓背根神经节中的CGRP mRNA的表达与未治疗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 P<0.01) 。结论: 在肾血管性高血压早期含CGRP 感觉神经功能存在代偿性增高, 氯沙坦或哌唑嗪的不同降压机制也可能与其影响体内CGRP 合成和释放差异有关。
    阿托伐他汀对ApoE 基因缺陷小鼠心肌肥厚一级预防的实验研究
    秦彦文, 叶平, 王绿娅, 杨娅
    2009, 14(1):  48-51. 
    摘要 ( 80 )   PDF (372KB) ( 1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对胆固醇膳食喂养的ApoE 基因缺陷[ApoE(-/-) 小鼠心脏形态学和心肌间质成分的影响,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ApoE(-/-) 小鼠心肌损害的一级预防作用。方法: 16 只8 周龄雄性ApoE(-/-) 小鼠随机被分为两组:模型组和阿托伐他汀组(10 mg·kg-1·d-1 ), 每组8 只, 饲以胆固醇膳食饲料喂养至24 周龄, 相同周龄的C57BL 6J 小鼠设为对照。在24 周结束时处死小鼠。常规检测血浆胆固醇水平, 留取新鲜心脏组织测定TC 及NO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丙二醛(MDA);另取心脏组织固定, 石蜡切片, HE 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心脏形态学的变化,Masson 染色观察心肌胶原改变。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 阿托伐他汀干预组ApoE (-/-) 小鼠血浆、心脏组织胆固醇和MDA 水平明显降低(P<0.05),NO 和SOD 水平明显增加(P<0.05), 心肌细胞直径和心肌胶原含量明显减少(P<0.05) 。结论: 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西方膳食喂养的ApoE(-/-)小鼠, 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 增强抗氧化能力, 减少胶原含量, 可能减轻心脏重构。
    姜黄素对溶血磷脂酰胆碱诱导内皮细胞炎症因子产生的影响
    李伟军, 刘侨侨
    2009, 14(1):  52-56. 
    摘要 ( 106 )   PDF (362KB) ( 1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溶血磷脂酰胆碱(LPC) 诱导内皮细胞炎症因子产生的影响, 探讨姜黄素抗动脉粥样硬化(AS) 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 待细胞生长到融合状态时加入不同浓度(25 、50 、100 mg/L) 的姜黄素预处理30 min, 然后加入LPC(5 mg/L) 作用24 h,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检测上清液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 、IL-6 和TNF-α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PCR) 检测ICAM-1 、MCP-1 、IL-6 和TNF-αmRNA 的表达;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 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核因子-κBp65(NF-κBp65) 蛋白的表达。结果: LPC 能明显增加HUVECs ICAM-1 、MCP-1 、IL-6 、TNF-αmRNA和NF-κBp65 蛋白的表达以及上清液中ICAM-1 、MCP-1 、IL-6 、TNF-α的含量, 而预先应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干预后, 上述效应明显减弱, 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姜黄素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可能与其抑制NF-κB 的活性有关。
    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李兴旺, 尚游, 张冰, 胡明品, 连庆泉
    2009, 14(1):  57-61. 
    摘要 ( 69 )   PDF (349KB) ( 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36 只雄性Wistar 大鼠, 随机分为3 组, 每组12 只:假手术组(Sham 组) 、模型组(ALI 组) 和雷公藤内酯醇处理组(Tri 组) 。Sham 组只行开腹术,ALI 组和Tri 组经胆胰管给予牛磺胆酸钠后, 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雷公藤内酯醇0.2 mg/kg 。注射牛磺胆酸钠后6 h 处死动物。每组中6 只大鼠在处死前15 min 静脉注射伊文思蓝(EB) 20 mg/kg 。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 中髓过氧化物酶(MPO) 活性和中性粒细胞(PMN) 数。检测肺组织湿干重比(W/D) 、EB 含量、MPO 活性、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 及PMN CD11b/CD18 表达。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 与Sham 组比较, ALI 组肺组织病理学损伤严重, BALF 中MPO 、PMN 水平和肺组织W/D 、EB 及MPO 水平、ICAM-1及PMN CD11b/CD18 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ALI 组比较, Tri 组上述指标均降低(P<0.05 或0.01) 。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与下调ICAM-1 及PMNCD11b/CD18的表达进而抑制PMN 在肺组织的聚集、激活有关。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间质重构的类效应研究
    廖梅梅, 熊世熙, 肖然, 闵新文, 杨汉东
    2009, 14(1):  62-66. 
    摘要 ( 74 )   PDF (211KB) ( 1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4 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类药物对糖尿病大鼠心脏指数、心肌胶原含量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 )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MMP-1, TIMP-1) 表达的影响, 籍以了解不同ACEI 药物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间质重构有无类效应。方法: 50 只SD 大鼠用链脲佐菌素(STZ) 注射制备糖尿病模型, 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n=9) 、咪达普利组(10 mg/kg, n=9) 、卡托普利组(50 mg/kg, n=9) 、贝那普利组(10 mg/kg, n=9) 、福辛普利组(5 mg/kg, n=10), 另取10 只正常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测Ⅰ 型胶原、Ⅲ型胶原、TGF-β1 、TIMP-1 和MMP-1 蛋白的表达,RT-PCR 法测TIMP-1 和MMP-1 mRNA 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心脏指数和左心室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Ⅰ 型胶原、Ⅲ型胶原的表达也增加, 存在着心肌间质重构, TGF-β1 、TIMP-1 蛋白及TIMP-1 mRNA 表达增高, MMP-1 蛋白及MMP-1mRNA 表达减少。使用ACEI 药物后, 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 卡托普利某些指标与其余3 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四种ACEI 类药物都可通过减少TGF-β1 、TIMP-1 的表达而增加MMP-1 的表达而改善糖尿病心肌间质的重构, 具有类效应, 作用效果与对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 的不同影响有关。
    定量药理学
    海桐皮汤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化学空间及多靶点效应分析
    郑春松, 叶蕻芝, 刘献祥, 徐筱杰
    2009, 14(1):  67-71. 
    摘要 ( 85 )   PDF (231KB) ( 2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从化学空间角度探讨海桐皮汤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多靶点作用。方法: 运用计算机方法对海桐皮汤中分子组成的数据库及药物分子类药分子数据库进行化学空间分析, 对一些特征描述符的分布进行了描述, 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多维化学空间映射到二维空间以得到更直观的图像。结果: 海桐皮汤中分子有良好的多样性, 既有类药性质, 也是天然产物化合物的一个特殊的子集。结论: 本方法直观地揭示了复方海桐皮汤的多靶点效应, 对于解释复方的协同效应有重要意义。
    临床药理学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与依那普利降压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唐强, 黄友良, 俞群军, 黄琼, 尹继业, 周宏灏, 刘昭前
    2009, 14(1):  72-75. 
    摘要 ( 83 )   PDF (190KB) ( 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ACE)基因多态性与依那普利降压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对68 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ACE 基因型分析, 根据ACE 三种基因型DD 型、ID 型和Ⅱ型将受试者分为三组, 所有受试者每天服用依那普利20 mg进行2 周的降压治疗, 观察依那普利在三种不同ACE 基因型中的降压疗效及差异。结果: 在所有68 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 依那普利治疗前与治疗后每组SBP 和DBP 的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DD 型与Ⅱ型两组之间的SBP 和DBP 降压幅度(即治疗前与治疗后血压的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DD 型组依那普利的总有效率为91.30 %, ID 型组为85.71 %,Ⅱ型组是79.16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ACE 基因多态性与依那普利降压疗效相关。
    编辑检查在临床研究数据管理中的应用
    李伟, 卜擎燕, 邹建东, 熊宁宁
    2009, 14(1):  76-79. 
    摘要 ( 104 )   PDF (211KB) ( 1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临床研究数据管理部门, 运用编辑检查清理研究数据的方式越来越受到青睐。编辑检查是一个有迹可查的过程, 可根据运行时点、数据错误类型、运行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编辑检查步骤包括:制定编辑检查清单、对编辑检查进行编程和验证、运行编辑检查。
    HPLC-MS/MS 法与MEIA 法在监测器官移植患者他克莫司全血浓度中的比较
    李鹏飞, 刘丽宏, 马萍, 丁春雷, 童卫杭
    2009, 14(1):  80-83. 
    摘要 ( 83 )   PDF (169KB) ( 1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HPLC-MS/MS 法与MEIA 法在监测器官移植患者他克莫司全血浓度中的应用。方法: 建立和确证可行的HPLC-MS/MS 法, 并与MEIA法分别测定他克莫司相同样本的浓度, 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评价两种方法。结果: HPLCMSMS 法测定他克莫司平均浓度为(4.86±0.46)ng/mL,MEIA 法测定浓度平均为(5.52±0.43)ng/mL, 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相关系数r 平均为0.8771, 两种方法相关性较强。LC-MS/MS 法测定浓度值 MEIA 法测定浓度值平均值为(90.3±5.3)%。结论: HPLC-MS/MS 法测定浓度为他克莫司原型药物浓度, 能更准确地反映原型药物在体内的准确浓度, 更适用于日常治疗药物监测(TDM)工作。
    定量检测人超敏C-反应蛋白双抗体夹心ELISA 方法的建立及初步临床应用
    沈丹丹, 卞智萍, 何国平, 顾春荣, 徐晋, 杨笛, 张寄南
    2009, 14(1):  84-89. 
    摘要 ( 80 )   PDF (288KB) ( 2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定量检测人超敏C-反应蛋白(CRP) 双抗体夹心ELISA 方法。方法: 采用Protein A 亲和层析法纯化本室制备的抗CRP 单克隆抗 体(mAbs), 并行SDS-PAGE 和Western blotting 对纯化抗体特性进行鉴定;利用简易过碘酸钠法对抗CRP mAbs 进行标记HRP 后行抗体配对实验;通过方阵滴定法确定包被抗体和酶标抗体的最适工作浓度;以纯化的CRP 抗原为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以重复性、灵敏性和回收率实验评价ELISA 方法。初步对人血浆中的超敏CRP 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最佳配对组合为抗CRP mAb 1C10 和HRP标记的抗CRP mAb 2C11, 最适工作浓度分别为10 μg/mL 和1 ∶2000, 该方法的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3.1 %~9.7 %和3.6 %~13.6 %, 灵敏度达8.3 ng/mL, 回收率为90 % ~ 109 %。用ELISA 法测定左右冠无明显狭窄者68 例, 狭窄小于50 %者59 例和狭窄大于50 %患者67 例的血浆hs-CRP 水平, 冠脉狭窄小于50 % 组(3.7±1.2)mg/L 与冠脉无狭窄组(1.8±0.7) mg/L 比较明显升高(P<0.05);狭窄大于50 %组(8.9±3.3) mg/L 与狭窄小于50 %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 。结论: 建立了一种可用于检测人超敏CRP的双抗体夹心ELISA 方法。
    药物治疗学
    罗哌卡因蛛网膜下隙阻滞分娩镇痛的剂量-效应关系
    蔡晓雷, 钟惠珍, 甘果, 袁力勇, 黄建平, 方春峰
    2009, 14(1):  90-93. 
    摘要 ( 77 )   PDF (168KB) ( 1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确定罗哌卡因(ropivacaine, Rop) 蛛网膜下隙分娩镇痛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 100名拟实施分娩镇痛初产妇, 按蛛网膜下隙Rop 剂量不同, 随机分为Rop 1.0 mg (R1 ) 组、1.5 mg(R2 )组、2.2 mg (R3 ) 组及3.3 mg(R4 ) 组, 每组25 名。有效镇痛的标准为蛛网膜下隙注射Rop 10 min 内产妇宫缩时VAS 评分0 ~ 2 cm。运用概率单位回归分析(Probit 法), 建立有效镇痛产妇比例的概率单位(Z 值) 与蛛网膜下隙Rop 对数剂量的回归关系方程, 并计算Rop 的ED50及ED95 。结果: 有效镇痛产妇比例的概率单位(Z 值) 与Rop 对数剂量的回归关系方程为:Probit(Z)=-1.00478+5.67816(log 剂量);Rop 蛛网膜下隙分娩镇痛的ED50 为1.50 mg(95 %可信区间:1.31 ~ 1.70 mg), ED95 为2.93 mg (95 %可信区间:2.42 ~ 4.16 mg) 。结论: Rop 蛛网膜下隙分娩镇痛的ED50为1.50 mg, ED95为2.93 mg 。
    老年肺炎的危险因素与病原学特点及其治疗分析
    闫晗, 刘淑华, 杜密稳, 黄红春, 赵志明, 王顺
    2009, 14(1):  94-97. 
    摘要 ( 83 )   PDF (213KB) ( 2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老年肺炎的危险因素、病原学特点及临床治疗方案, 探讨防治老年肺炎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66 例老年肺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照分析研究其年龄、基础疾病、临床表现、病原学特点、治疗及转归的特征。结果: 本组资料显示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者较多, 84.3 %的患者有基础疾病, 病原菌主要为G- 杆菌(71.1 %), 且混合感染达80.8 %。治疗上建议对老年肺炎患者采用降阶梯疗法, 同时应注意抗真菌治疗。结论: 对老年肺炎患者要掌握其规律, 应针对病原学特征进行治疗, 初始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时应考虑使用抗G-杆菌的抗生素, 并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及对症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合成组织因子和TNF-α的影响
    吴旭斌, 汤圣兴, 伍广伟, 林英忠, 胡昌兴
    2009, 14(1):  98-102. 
    摘要 ( 77 )   PDF (238KB) ( 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TNF-α、组织因子水平及组织因子活性的影响。方法: 分离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 分别以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0, 0.1, 1, 10 μmol/L) 干预, 共同孵育24 h 后, 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TNF-α及细胞膜组织因子水平, 用逆转录聚合酶联链反应测定它们mRNA 的表达, 同时用底物发光法检测组织因子的活性。结果: 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0, 0.1, 1, 10 μmol/L) 干预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合成TNF-α分别为(306±40) 、(264±54) 、(229±24) 、(189±44) ng/L, 合成组织因子分别为(5.8±1.3) 、(4.6±0.8) 、(3.7±0.9) 、(2.7±0.5) ng/L 及组织因子的活性分别为(16.2±3.2) 、(7.7±2.8) 、(4.3±0.8) 、(3.8±0.8) pmol/L(均P<0.05) 。结论: 阿托伐他汀呈药物浓度依赖性地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合成TNF-α、组织因子及组织因子活性。阿托伐他汀通过抗炎、抗血栓形成而在急性冠脉综合征防治中起重要作用。
    综述与讲座
    Na+偶联单羧酸转运蛋白及其在药物转运中的作用
    许秋霞, 王寅, 马丽焱
    2009, 14(1):  103-109. 
    摘要 ( 116 )   PDF (253KB) ( 2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Na+偶联单羧酸转运蛋白(sodium-coupled 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 SMCTs)包括两种亚型: SMCT1 和SMCT2 。两者的底物特异性相似, 但 SMCT1 对底物的亲和力比SMCT2 高。在机体中,SMCT1 和SMCT2 表达于肠道、肾脏和视网膜并通过协同作用促进相应组织对单羧酸的转运, 以维持机体的生理功能。本文从生物学特征、底物与抑制剂、组织分布与生理功能及其在药物转运中的作用等方面对SMCT1 和SMCT2 进行综述。
    植物药对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影响
    逄晓云, 沈金芳
    2009, 14(1):  110-112. 
    摘要 ( 93 )   PDF (125KB) ( 2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他克莫司是一种器官移植患者广泛使用的免疫抑制剂, 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目前, 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西药和他克莫司的相互作用, 然而, 关于植物药与其相互作用的系统研究很少。本文就植物药与他克莫司的相互作用进行探讨。
    地塞米松诱导产生耐受性树突状细胞的机制
    何小魁, 胡永秀
    2009, 14(1):  113-116. 
    摘要 ( 160 )   PDF (161KB) ( 1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类免疫抑制剂。近年来研究发现, 在免疫应答反应的早期, 地塞米松是通过影响体内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而发挥作用的。地塞米松可通过抑制DC 的分化和成熟、改变DC 的表型和DC 的某些重要生物学功能, 抑制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的启动并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利用地塞米松对DC 的影响来治疗自身免疫病、肿瘤、移植排斥反应等疾病可能会成为基础和临床医学研究的新热点。
    一氧化氮在阿霉素心脏毒性中的双重作用
    辛艳飞, 张丽丽, 宣尧仙
    2009, 14(1):  117-120. 
    摘要 ( 91 )   PDF (167KB) ( 1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蒽环类抗生素阿霉素(Doxorubicin,DOX)是一种高效的抗肿瘤药物, 主要用于治疗血液学疾病以及各种实体瘤。但因其引发多重生物化学通道的细胞损伤, 进而导致严重的剂量依赖性心脏毒性作用, 使其临床应用及治疗指数受到限制与影响。NO 是与心脏病理生理学相关的重要生物信使分子, 其在阿霉素心脏毒性中的重要作用受到了普遍的关注。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的国内外有关文献, 对于此焦点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