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及静注乙醇后血中乙醇与β-羟丁酸, 乙酰乙酸,乳酸及丙酮酸浓度关系的探讨:一项群体药效动力学的研究
万捷, 李建国, HUI C ko, Tom LIONETTI, David T GEORGE, Susan E SHOAF
2005, 10(1):
29-39.
摘要
(
114 )
PDF (394KB)
(
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应用群体药理学方法探讨血浆中乙醇浓度对β-羟丁酸, 乙酰乙酸, 乳酸, 丙酮酸, β-羟丁酸乙酰乙酸(H A) 比值及乳酸 丙酮酸(L P) 比值变化的效应。方法: 给14 名健康成人口服剂量相当于1.02 g·L-1总身体水的乙醇。在另一项实验中, 给8名健康成人静脉注射剂量相当于0.83 g·L-1总身体水的乙醇。在服用乙醇后380 min 采取静脉血测定乙醇, β-羟丁酸, 乙酰乙酸, 乳酸及丙酮酸的血浆浓度。在静注乙醇后340 min 采血测定上述5 种物质的血浆浓度。结果: 在口服乙醇实验中, C0 为66.6±8.1 mg·dL-1, 显著低于102mg·dL-1, (t检验, P <0.001) 。清除相斜率β 为0.229±0.05 mg·dL-1·min-1 。在静注实验中, C0 为75.6±10.9 mg·dL-1, 与83 mg·dL-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β为0.245±0.05mg·dL-1·min-1 。在两项实验中, 我们应用群体间接生理反应模型来拟合乙醇浓度对β-羟丁酸, 乙酰乙酸, 乳酸, 丙酮酸,β-羟丁酸 乙酰乙酸比值及乳酸 丙酮酸比值变化的效应, 并得出各项参数。同时, 我们发现, 当乙醇的清除相结束时, H A 比值尚未达最大值, 说明在乙醇的零级代谢相时肝脏仍在产生NADH。乳酸和乙醇的关系曲线显示乳酸的变化呈现一种逆时钟方向的滞后。结论: 血L P 比值不适合用作实时肝脏氧化状态的指标。本研究提供的参数将有益于将来研究乙醇对肝脏氧化状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