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05年 第1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5-01-26
    综述
    药学监护研究进展
    师少军, 陈华庭, 曾繁典
    2005, 10(1):  1-4. 
    摘要 ( 91 )   PDF (156KB) ( 2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1 世纪药师的基本任务就是实施药学监护,它是满足社会需要、医生需要和患者需要的必然产物。药学监护要求药师对其所进行的药物治疗负直接责任, 因此全面理解和提高药师提供药学监护的意识非常关键。本文重点论述了药学监护的内涵和临床应用, 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细胞黏附分子与药物研制
    程玉芳, 徐江平
    2005, 10(1):  5-8. 
    摘要 ( 125 )   PDF (167KB) ( 3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黏附分子参与多种疾病的过程, 目前已经发现许多抗炎药物直接或间接抑制黏附分子表达。近年来以细胞黏附分子为靶点的药物筛选迅速发展起来, 诸如小分子抑制剂、黏附分子单抗、非甾体抗炎药、中草药等, 本文对与细胞黏附分子相关的抗炎药物研究进行综述。
    研究原著
    盐酸埃他卡林对内皮素-1 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王虹, 解卫平, 汪海, 胡刚
    2005, 10(1):  9-14. 
    摘要 ( 91 )   PDF (240KB) ( 1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埃他卡林(iptakalim, IPT) 对内皮素-1(ET-1) 诱导的大鼠肺动脉环收缩、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正常SD 大鼠肺动脉环建立ET-1 的浓度反应曲线, 研究IPT 累积给药的舒张血管效应;通过微型导管直接向麻醉大鼠肺动脉注射药物, 四道生理记录仪记录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平均动脉压(mAP) 和心率(HR);直接向肺动脉注射ET-1, 测定注射后5、10、20、30、60 min 的平均肺动脉压;观察注射ET-1 前或注射后2 min 给予IPT 对肺动脉压的影响。结果: 在0.05~50 nmol·L-1浓度范围内, ET-1 呈浓度依赖性地引起肺动脉环收缩, 其EC50±L95 为10.48±1.52 nmol·L-1, b±Sb 为0.82±0.085, r=0.97 。在10-13~10-3 nmol·L-1浓度时, IPT 呈浓度依赖地拮抗ET-1 诱导的肺动脉环收缩, 其IC50 为5.84 nmol·L-1。预先注入IPT(1.0 和0.5 mg·kg-1)可以拮抗ET-1 诱导的肺动脉高压;预先注入选择性KATP拮抗剂格列本脲20 mg·kg-1则可阻断IPT 的作用。给予ET-1 后2 min 经肺动脉注入IPT(1.0 mg·kg-1) 可阻断ET-1 诱导的肺动脉压升高。结论: IPT 可显著拮抗或逆转ET-1 诱导的肺动脉高压, 其机制在于开放KATP 通道, 预先给予IPT 的效果优于肺动脉高压形成后给药, IPT 是一个富有潜力的治疗肺动脉高压的候选药物。
    氯胺酮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对p38 蛋白磷酸化激活的影响
    吴兴军, 陈红专, 陆阳
    2005, 10(1):  15-19. 
    摘要 ( 86 )   PDF (223KB) ( 1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NMDA 受体拮抗剂氯胺酮对大鼠海马脑片缺糖缺氧(OGD) 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对p38 蛋白磷酸化激活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海马脑片体外OGD 损伤模型, TTC 染色抽提法观察氯胺酮对海马脑片OGD 损伤时的神经保护作用, 免疫印迹法研究“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大鼠海马脑片中p38 磷酸化激活变化情况, 以及氯胺酮对p38 磷酸化激活的影响。结果: 氯胺酮显著抑制海马脑片OGD 损伤所致的A 值降低, p38 蛋白在缺血再灌注后磷酸化激活增加, 再灌注15 min 后开始上升, 2 h仍可见持续表达。氯胺酮剂量为5、10 μmol·L-1时,能显著抑制p38 蛋白磷酸化激活(P <0.05) 。结论: 氯胺酮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海马神经元p38 蛋白的磷酸化激活有关。
    KATP通道开放剂吡那地尔对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解卫平, 丁建花, 王虹, 汪海, 胡刚
    2005, 10(1):  20-23. 
    摘要 ( 91 )   PDF (193KB) ( 1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吡那地尔(pinacidil, Pin) 对内皮素-1(ET-1) 诱导培养的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增殖的影响。方法: 内皮素-1 刺激培养兔PASMC 增殖模型;以氚-胸腺嘧啶核苷([3H]-TdR) 掺入法观察细胞增殖及脱氧核糖核苷酸(DNA) 合成;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兔PASMC 细胞周期。结果: 吡那地尔可剂量依赖性的抑制内皮素-1 所致的[3H]-TdR 掺入量增多, 阻止兔PASMC 由静止期(G0/G1 期) 进入DNA 合成期(S 期) 和有丝分裂期(G2/M 期) 。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 阻断剂格列本脲可拮抗吡那地尔对[3H]-TdR 掺入的抑制作用。结论: 吡那地尔可能通过激活KATP通道抑制内皮素-1 诱导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可望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时所致的肺动脉重构。
    一种新的高盐致高血压动物模型及其血管重构改变
    曾昭华, Robert M.K.W.Lee, 罗碧辉, Gao Yu-jin, 何兆初, 苏诚坚
    2005, 10(1):  24-28. 
    摘要 ( 107 )   PDF (205KB) ( 2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单纯高盐饲养对正常Wistar 大鼠血压及血管结构的影响, 并建立一种新的高盐致高血压大鼠模型。方法: 雄性Wistar 大鼠, 于哺乳期(3周龄) 后, 随机分成2 组:正常盐(含0.5 %NaCl 饲料) 饲养组和高盐(含4 %NaCl 饲料) 饲养组, 持续饲养18 周, 定期测量鼠尾收缩压和体重。实验结束时, 经右颈动脉插管测平均动脉压。在血管灌注固定后, 胸主动脉、肾动脉及肠系膜小动脉作形态学测量。结果: 高盐与正常盐饲养组间, 大鼠体重在分组前后均无区别。高盐饲料饲养后第8 周起, 高盐组鼠尾血压明显高于正常盐饲养组, 并持续至实验结束, 且随时间增加, 血压增高更明显。颈动脉平均压测量结果进一步证实高盐饲养组血压明显高于正常盐饲养组。检测大、中、小血管的血管中层厚度、中层厚度与管腔比率、血管壁横截面积, 高盐饲养组均明显较正常盐饲养组增大, 但两组间血管腔径无区别。高盐饲养组左心室重量指数明显高于正常盐饲养组。结论: 长期高盐饲养可致正常Wistar 大鼠血压升高。故单纯高盐饮食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的Wistar 大鼠可形成一种新的高血压模型, 且高血压形成同时伴随有循环系统心脏和血管的重构现象。该高血压模型可能较盐敏感性高血压模型更接近人类的高盐摄入与高血压病的实际情况。
    口服及静注乙醇后血中乙醇与β-羟丁酸, 乙酰乙酸,乳酸及丙酮酸浓度关系的探讨:一项群体药效动力学的研究
    万捷, 李建国, HUI C ko, Tom LIONETTI, David T GEORGE, Susan E SHOAF
    2005, 10(1):  29-39. 
    摘要 ( 119 )   PDF (394KB) ( 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应用群体药理学方法探讨血浆中乙醇浓度对β-羟丁酸, 乙酰乙酸, 乳酸, 丙酮酸, β-羟丁酸乙酰乙酸(H A) 比值及乳酸 丙酮酸(L P) 比值变化的效应。方法: 给14 名健康成人口服剂量相当于1.02 g·L-1总身体水的乙醇。在另一项实验中, 给8名健康成人静脉注射剂量相当于0.83 g·L-1总身体水的乙醇。在服用乙醇后380 min 采取静脉血测定乙醇, β-羟丁酸, 乙酰乙酸, 乳酸及丙酮酸的血浆浓度。在静注乙醇后340 min 采血测定上述5 种物质的血浆浓度。结果: 在口服乙醇实验中, C0 为66.6±8.1 mg·dL-1, 显著低于102mg·dL-1, (t检验, P <0.001) 。清除相斜率β 为0.229±0.05 mg·dL-1·min-1 。在静注实验中, C0 为75.6±10.9 mg·dL-1, 与83 mg·dL-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β为0.245±0.05mg·dL-1·min-1 。在两项实验中, 我们应用群体间接生理反应模型来拟合乙醇浓度对β-羟丁酸, 乙酰乙酸, 乳酸, 丙酮酸,β-羟丁酸 乙酰乙酸比值及乳酸 丙酮酸比值变化的效应, 并得出各项参数。同时, 我们发现, 当乙醇的清除相结束时, H A 比值尚未达最大值, 说明在乙醇的零级代谢相时肝脏仍在产生NADH。乳酸和乙醇的关系曲线显示乳酸的变化呈现一种逆时钟方向的滞后。结论: 血L P 比值不适合用作实时肝脏氧化状态的指标。本研究提供的参数将有益于将来研究乙醇对肝脏氧化状态的影响。
    复方白花前胡液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大鼠Caspase-3 蛋白表达的影响
    董梦久, 涂晋文, 周晓莉
    2005, 10(1):  40-43. 
    摘要 ( 70 )   PDF (205KB) ( 1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复方白花前胡液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大鼠Caspase-3 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 术后24、48、72 h 分别检测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 蛋白表达。结果: MCAO/R 24、48、72 h 后, 所有动物都出现程度不同的运动障碍, 且大鼠脑组织中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 复方白花前胡液可明显改善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抑制大鼠Caspase-3 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复方白花前胡液能有效抑制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 蛋白的表达, 减轻或消除缺血级联反应中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复方白花前胡液是其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机理之一。
    复方二甲基硅油咀嚼片治疗急性消化系统症状的临床研究
    徐凌云, 王思元, 徐可树, 邓涛, 曾繁典
    2005, 10(1):  44-47. 
    摘要 ( 113 )   PDF (167KB) ( 1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复方二甲基硅油咀嚼片治疗急性消化系统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和对照的试验方法。选择具有2 种或2 种以上消化系统症状的患者138 例, 二甲硅油组69 例, 服用复方二甲硅油咀嚼片, 每次2片, 1 日4 次;铝碳酸镁对照组69 例, 服用威地美铝碳酸镁片, 每次2 片, 1 日4 次。总疗程均为7 d, 评价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各项指标。结果: 二甲硅油组的痊愈率为33.3 %, 总有效率为85.5 %;铝碳酸镁组的痊愈率为36.2 %, 总有效率为89.8 %。二甲硅油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 %, 铝碳酸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 %。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 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复方二甲基硅油咀嚼片和国产的铝碳酸镁片治疗急性消化系统症状的疗效相似,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复方二甲基硅油咀嚼片是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急性消化系统症状的药物。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阿霉素所致兔扩张型心肌病模型的实验研究
    费洪文, 王新房, 谢明星, 何亚乐
    2005, 10(1):  48-51. 
    摘要 ( 85 )   PDF (278KB) ( 1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阿霉素诱导兔心肌病模型的可行性, 并利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进行评估。方法: 20 只兔每周静脉注射阿霉素2 mg·kg-1, 共计8 周(总剂量16 mg·kg-1), 另8 只每周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基础状态(未注药前)、12 周时分别进行兔超声心动图检查, 分别测量左室舒张期末、收缩期末内径, 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 以及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12 周时阿霉素组和对照组分别取2只进行心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阿霉素组与基础状态相比, 12 周时左室舒张期末内径显著扩大(10.5±1.3 和15.8±2.1 mm, P <0.05), 收缩期末内径显著扩大(8.7±1.0 和10.3±1.1 mm, P <0.05), 射血分数显著降低(63.4±8.4 和38.8±7.6, P <0.05), 短轴缩短率显著降低(P <0.01),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无显著性变化(37.6±7.6和21.2±6.7, P>0.05);对照组左室舒张期末、收缩期末内径、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射血分数和短周缩短率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 。阿霉素组病理结果显示了与人类阿霉素心肌毒性相似的改变,心肌细胞变性、线粒体和肌浆网水肿、细胞内空泡增多。结论: 静脉注射阿霉素可以诱导形成非缺血性心肌病模型, 结果可靠, 成功率高。经胸超声心动图可以用来监测评估模型的建立与效果。
    苦参素对实验性肝癌PCNA、cyclinD1、CDK4 表达的影响
    朱玉娟, 周爱玲, 茅家慧, 胡亚娥, 朱燕
    2005, 10(1):  52-56. 
    摘要 ( 89 )   PDF (403KB) ( 1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苦参素对2-乙酰氨基芴(2-AAF)诱发大鼠实验性肝癌的防治作用, 并探讨其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 以2-AAF 喂饲SD 大鼠制备肝癌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苦参素腹腔注射,观察肿瘤生成状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蛋白的表达;RT-PCR 检测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CDK4) mRNA的表达。结果: 苦参素各防治组大鼠肝表面癌结节数明显低于模型组, 预防组肝表面结节数最少。苦参素各预防治疗组PCNA 和cyclinD1、CDK4 的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 <0.01) 。结论: 苦参素有预防或延缓2-AAF 诱发大鼠肝癌发生的作用, 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cyclin D1、CDK4 mRNA 和PCNA 蛋白的表达, 从而诱导细胞周期阻滞, 抑制肝癌细胞过度增殖。
    生存素反义寡核苷酸诱导HL-60 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齐世美, 毕富勇
    2005, 10(1):  57-60. 
    摘要 ( 79 )   PDF (307KB) ( 1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特异性靶向生存素的反义寡核苷酸(ASODN) 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系HL-60 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应用四唑盐(MTT) 比色法分析细胞增殖;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原位末端标记(TUNEL) 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AI);流式细胞术(FCM) 定量检测细胞凋亡;RT-PCR 半定量检测生存素mRNA 的表达。结果: 5~20 μmol·L-1生存素ASODN 对HL-60 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 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ASODN 组凋亡率和生存素基因表达抑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生存素ASODN 能有效抑制HL-60 细胞生存素mRNA 的表达并诱导细胞凋亡, 表明生存素对维持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NS-398 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张岭漪, 张有成, 傅生军, 王祥, 马力
    2005, 10(1):  61-64. 
    摘要 ( 70 )   PDF (400KB) ( 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 抑制剂NS-398 对人肝癌细胞HepG2 凋亡的影响, 及其相关蛋白Bcl-2 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体外细胞培养, 应用荧光显微镜、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观察NS-398 对HepG2 的凋亡诱导作用,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Bcl-2 在人肝癌细胞HepG2 凋亡中的表达。结果: NS-398 处理HepG2 细胞后, 电镜下可见到细胞核固缩、染色质凝集成新月型紧靠核膜周边,核碎裂、染色质片断化等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变化。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检测则未见凋亡征象。免疫细胞化学分析显示, NS-398 处理后的HepG2 细胞,其Bcl-2 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 COX-2 选择性抑制剂NS-398 对人肝癌HepG2 细胞有显著的凋亡诱导作用;抗凋亡基因Bcl-2 在NS-398 诱导的HepG2 细胞凋亡中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Ca2+/CaM-CaN 途径参与神经肽Y 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
    董颀, 陈敏生, 李晓云, 黄少华, 李荧辉, 张舒, 刘振秀
    2005, 10(1):  65-68. 
    摘要 ( 69 )   PDF (208KB) ( 1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Ca2+ CaM 依赖的钙调神经磷酸酶(CaN) 途径在神经肽Y(NPY) 诱导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方法: 用NPY (10、100 nmol·L-1) 刺激WISTAR 乳鼠心肌细胞, 并用CaN 特异性抑制剂环胞霉素A 加以干预。应用3H-Leu 掺入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速率, 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 和组织化学法分别测定心肌细胞内CaN-α蛋白表达和CaN 酶的活性。结果: 较高浓度NPY(100 nmol·L-1) 可明显增加心肌细胞3H-Leu 掺入量(P < 0.05), 加入CsA 可阻断上述效应;NPY(100 nmol·L-1) 还可明显增加心肌细胞内CaN 酶比活性(P <0.05), 并刺激心肌细胞CaN-α蛋白表达(P <0.05) 。结论: NPY 可活化大鼠心肌细胞Ca2+CaM-CaN 途径, 而CaN 特异性抑制剂环胞霉素A 可抑制NPY 诱导的心肌肥大, 说明Ca2+ CaM 依赖的钙调神经磷酸酶(CaN) 途径参与神经肽Y 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效应。
    三种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肿瘤组织中阿霉素含量的研究
    臧凯宏, 张宝来, 王维波, 马建秀, 鞠洋, 高明堂, 李文广, 吴勇杰
    2005, 10(1):  69-74. 
    摘要 ( 106 )   PDF (292KB) ( 2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比较测定肿瘤组织中阿霉素(ADR)含量的3 种荧光分光光度法, 建立简便、快捷的测定肿瘤组织中阿霉素含量的荧光分光光法。方法: 分别采用正丁醇法、硝酸银法、酸性异丙醇法测定水溶液及肿瘤组织匀浆中ADR 的含量, 比较荧光光谱曲线、回收率和灵敏度。结果: 硝酸银法测定瘤组织匀浆中的ADR 含量, 背景荧光值低, 线性范围0.2~0.8 mg·L-1, 最低检出量0.15 mg·L-1, 回收率超过97 %以上。酸性异丙醇法与正丁醇法测定瘤组织中的ADR 含量, 背景荧光值高, 回收率分别<40 %和50 %。结论: 硝酸银法适合肿瘤组织中的ADR 的含量测定, 该方法准确、灵敏、可靠。
    穿琥宁对致热大鼠下丘脑组织中PGE2 和cAMP 含量的影响
    白霞, 马玉东, 穆洪, 范书铎
    2005, 10(1):  75-78. 
    摘要 ( 90 )   PDF (184KB) ( 1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穿琥宁注射液的解热机制。方法: 用酵母混悬液复制大鼠发热模型, 观察穿琥宁注射液对大鼠体温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 并采用放免法测定下丘脑中PGE2 和cAMP 含量。结果: 发热模型组在皮下注射酵母混悬液6 h 时, ΔT 及TRI6 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 穿琥宁125、250 mg·kg-1组的ΔT 及穿琥宁250 mg·kg-1组的TRI6 明显低于发热模型组(P <0.01), 且穿琥宁250 mg·kg-1组的ΔT及TRI6 低于125 mg·kg-1组(P <0.01) 。发热模型组下丘脑中PGE2 和cAMP 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 而穿琥宁125、250 mg·kg-1组明显低于发热模型组(P <0.01), 且穿琥宁250 mg·kg-1组低于125 mg·kg-1组(P <0.05) 。ΔT 与下丘脑中PGE2和cAMP 的含量之间呈明显正相关(P <0.01) 。结论: 穿琥宁注射液可通过抑制下丘脑中PGE2 和cAMP含量的升高而发挥解热作用, 并存在量效关系。
    脑益康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朱燕, 周爱玲, 茅家慧
    2005, 10(1):  79-82. 
    摘要 ( 88 )   PDF (215KB) ( 1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脑益康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 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并探讨其改善学习记忆的机制。方法: 采用D-半乳糖(DGal)和亚硝酸钠(NaNO2) 腹腔注射建立小鼠AD 模型, 通过迷宫刺激器和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生化方法检测小鼠脑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性和丙二醛(MDA) 含量;透射电镜观察小鼠海马神经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模型对照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 SOD 活性降低, MDA 含量升高;而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脑益康小、中、大剂量组(2.4、7.2、24 g·kg-1·d-1) 均可显著改善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提高脑内SOD 活性, 降低脑内MDA含量(P <0.01或P <0.05), 阻抑海马神经细胞的退行性变化。结论: 脑益康可改善D-半乳糖和亚硝酸钠所致AD 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太子参醇提物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袁逸铭, 高湘, 许爱霞, 葛斌
    2005, 10(1):  83-86. 
    摘要 ( 110 )   PDF (167KB) ( 1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太子参醇提物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方法: 用自然衰老模型大鼠, 同时灌胃给予生药量2.16、4.32、8.64 g·kg-1·d-1的醇提物, 观察其对自然衰老模型大鼠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 生药量2.16、4.32、8.64 g·kg-1·d-1的太子参醇提物能使自然衰老模型大鼠血清、肝、肾组织中MDA 不同程度下降, 而SOD 及GSH-PX 活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太子参醇提物有显著清除氧自由基、活性氧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三羟基异黄酮和17-β 雌二醇对自由基缩血管效应的影响
    张鹏, 李红芳, 田治峰, 邱小青, 张英福
    2005, 10(1):  87-90. 
    摘要 ( 93 )   PDF (168KB) ( 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自由基引发血管收缩的机制, 并通过血管静息张力的变化探讨三羟基异黄酮和17-β雌二醇对自由基缩血管效应的影响。方法: 制备猪冠状动脉血管环, 固定于恒温肌槽内, 待平衡后, 加入各种药物观察血管张力的变化。结果: 内皮完整的血管环在O2·-作用下产生明显的收缩, 去除内皮后无明显反应。1 μmol·L-1三羟基异黄酮对O2·-引发血管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 <0.01, n=16),1 μmol·L-117-β 雌二醇无明显作用。H2O2 使去内皮血管环产生明显的收缩作用, 对内皮完整的血管环缩血管效应不明显, 30 μmol·L-1三羟基异黄酮可明显抑制H2O2 的缩血管作用。结论: 三羟基异黄酮可明显抑制O2·-和H2O2 的缩血管效应, 其作用明显强于17-β 雌二醇。
    小剂量茶碱与溴化异丙托品联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
    翁海霞, 戴元荣, 吴成云, 林洁
    2005, 10(1):  91-95. 
    摘要 ( 93 )   PDF (200KB) ( 1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抗胆碱能吸入剂溴化异丙托品分别与小剂量茶碱控释片及沙丁胺醇联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的效果。方法: 将40 例稳定期COPD 患者随机分为茶碱组、沙丁胺醇组, 每组20例。茶碱组吸入溴化异丙托品2 喷, tid, 并口服茶碱控释胶囊0.1, 12 h 1 次, 治疗1 周时测定血浆茶碱峰谷浓度, 沙丁胺醇组吸入溴化异丙托品和硫酸沙丁胺醇2 种气雾剂合剂2 喷, tid, 进行8 周观察;入选时测定基础肺功能, 在第1、4、8 周测试日停用所有药物后, 测定FEV1.0, 与基础值比较得出测试日的FEV1.0改善率(△′FEV1.0), 用沙丁胺醇行支气管舒张试验, 测得FEV1.0 改善率(△FEV1.0), 每日测定早晚最大呼气流速(PEFR), 测定PEFR 日间变异率。结果: △FEV1.0 茶碱组在第8 周显著增加(P <0.01), 沙丁胺醇组逐渐下降(P <0.001), 在第4 周起茶碱组△FEV1.0高于沙丁胺醇组(P <0.01);两组△′FEV1.0 均有增加, 但茶碱组增加显著(P <0.001);PEFR 日间变异率茶碱组下降(P <0.01),沙丁胺醇组无改变;血浆茶碱峰浓度为8.7±2.1 mg·L-1, 谷浓度6.1±2.3 mg·L-1;两组不良反应少。结论: 小剂量茶碱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与溴化异丙托品联用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而溴化异丙托品与沙丁胺醇长期联用治疗稳定期COPD, 可造成对沙丁胺醇的反应性低下, 建议不要长期联用。
    罗格列酮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胰岛素抵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郑琳颖, 潘竞锵, 林洁茹, 肖柳英, 李博萍, 韩超
    2005, 10(1):  96-99. 
    摘要 ( 88 )   PDF (169KB) ( 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罗格列酮及格列齐特对高脂血症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高脂血症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 并将其分为模型组、罗格列酮组和格列齐特组, 观察罗格列酮和格列齐特对其糖耐量减退、血清血糖血脂、TNF-α、Fins 含量、肝细胞TG 含量、脂质过氧化和肝肾功能等的影响。结果: 罗格列酮和格列齐特均有可能改善高脂血症致胰岛素抵抗模型病鼠的IGT 状态, 给药2 h后不同程度地降低病鼠FSG 及TNF-α浓度(P <0.05), 显著降低病鼠肝组织中TG 含量(P <0.01),明显抑制MDA 产生(P <0.01) 及增强GSH 贮量作用(P <0.01) 。罗格列酮还可降低病鼠高胰岛素水平及Fins 浓度(P <0.01), 明显降低病鼠BUN 和Cr含量(P <0.05), 提高ISI(P <0.01) 及增强SOD 活性(P <0.05) 。结论: 罗格列酮能改善高脂饲养引发的胰岛素抵抗。
    福辛普利对平滑肌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基因的影响
    梁绪国, 吕志军
    2005, 10(1):  100-103. 
    摘要 ( 88 )   PDF (161KB) ( 1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II 在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 并研究福辛普利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在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血管紧张素II 作用下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率及凋亡调控基因Fas、Bcl-2 表达的变化和福辛普利对其的影响。结果: 血管紧张素II 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和凋亡调控基因表达有较明显的诱导作用。福辛普利可抑制AngII 作用, 对细胞凋亡有一定的影响, 同时可影响凋亡调控基因的表达。结论: 血管紧张素II 具有一定的的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作用和调节凋亡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 尤其大剂量作用较明显。而福辛普利可明显抑制AngII 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作用。
    人工神经网络在半夏泻心汤配伍建模中的应用
    宋小莉, 牛欣, 司银楚, 高艳青, 刘晓霓
    2005, 10(1):  104-107. 
    摘要 ( 121 )   PDF (163KB) ( 1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应用BP 人工神经网络, 建立半夏泻心汤不同配伍与胃蛋白酶间的非线性映射模型。方法: 应用均匀设计表给出半夏泻心汤中药物及生姜共8 味药物不同配伍组合, 共形成24 组, 采用安宋氏法测定不同组别对正常大鼠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应用MATLAB 6.5 进行编程, 选用BP 人工神经网络拟合实验数据, 其中21 组作为学习样本, 建立模型, 另外3 组作为未学习样本, 验证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 通过对21 组实验数据的学习, 建立了拓扑结构为8-10-1 的BP 网络模型, 所建模型可以很好的拟合学习过的样本, 并且可以很好地预测未学习过的样本, 预测值和实际值之间的相关性系数r=0.9433 。结论: BP 神经网络可以很好的拟合复方配伍中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可以应用于复方配伍研究的建模。
    应激与去卵巢对小鼠行为活动的影响及中药复方Ⅰ的防治作用
    黄贱英, 连晓媛, 陈奇, 毕明
    2005, 10(1):  108-111. 
    摘要 ( 91 )   PDF (177KB) ( 1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应激和去卵巢造模对小鼠行为活动的影响, 并观察中药复方Ⅰ 对其的防治作用。方法: 本研究首次采用应激和去卵巢造模观察对小鼠睡眠时间、常压耐缺氧时间、爬绳时间及活动次数的影响, 观察中药复方Ⅰ对其的防治作用。结果: 单纯应激、单纯去卵巢以及应激与去卵巢对小鼠睡眠、耐常压缺氧、爬绳及活动次数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但应激与去卵巢比单纯应激、单纯去卵巢对小鼠的影响更为强烈。应激和去卵巢可致小鼠睡眠障碍加剧,其睡眠潜伏期延长, 睡眠时间缩短;常压缺氧存活时间缩短, 爬绳时间缩短, 小鼠活动次数增加。结论: 应激能使去卵巢小鼠对外界环境改变的敏感性增强, 与目前临床更年期综合征发病机制相符。由酸枣仁、知母等药组成的中药复方Ⅰ 可改善应激与去卵巢小鼠的睡眠, 缩短小鼠入睡潜伏期, 延长小鼠睡眠时间;能增加小鼠体力, 使其耐常压缺氧存活时间延长, 爬绳时间延长;还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 可使小鼠活动次数减少。
    设计·统计·方法
    期中分析在药物临床试验中的价值
    李先涛, 梁伟雄, 王奇, 温泽淮
    2005, 10(1):  112-115. 
    摘要 ( 550 )   PDF (166KB) ( 3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期中分析是指在一个临床试验正式完成之前的任何时间内, 为了比较组间的有效性和 或安全性而进行的分析。在新药开发中, 期中分析被认为是一种有力的工具。期中分析的目的是及早终止试验。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即可做出停止试验的决定:所研究药物的有效性已清楚;预期的组间效应差异不可能达到;出现了无法耐受的药物不良反应。期中分析现已被广泛用于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中, 如果Ⅰ型错误或检验效能没有降低, 且能比固定样本设计节省30 %~40 %的样本量, 能够有效控制偏倚, 对保证临床试验结果的真实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交叉设计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混合效应模型
    赵杨, 于浩, 娄冬华, 郎素平, 易洪刚, 陈峰
    2005, 10(1):  116-120. 
    摘要 ( 204 )   PDF (188KB) ( 5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交叉设计多中心临床试验资料的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混合效应的一般线性模型和混合效应的广义线性模型。结果: 将个体作为随机效应来估计时, 可以增加误差自由度, 提高估计精度, 同时可以考虑中心效应、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线等协变量的影响, 并且对于缺失数据在不丢失信息的情况下照样能进行分析。结论: 在交叉设计多中心临床试验资料的分析中, 混合效应的一般线性模型适用于连续性结果变量的分析, 混合效应的广义线性模型适用于分类结果变量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