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05年 第1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5-04-26
    综述
    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的研究进展
    赵刚, 田长青, 李静
    2005, 10(4):  361-366. 
    摘要 ( 108 )   PDF (326KB) ( 3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主要对近年来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在模型建立、药理学、毒理学、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进展
    姚尧, 杜俊蓉
    2005, 10(4):  367-370. 
    摘要 ( 133 )   PDF (158KB) ( 2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节退行性疾病, 主要以静止震颤, 肌肉僵直和运动减少为临床症状, 其确切病因目前还不清楚, 但可以肯定的是与很多因素均有关。目前国内外对帕金森病的治疗均以药物为主。本文介绍了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大多数药物的特点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糖尿病肾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 信号转导与肾纤维化
    汪建云, 印晓星
    2005, 10(4):  371-376. 
    摘要 ( 85 )   PDF (239KB) ( 1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衰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主要病理特征为肾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是其肾纤维化过程中的核心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游的两条信号通路Smads、MAPK 与肾纤维化过程中ECM 的堆积密切相关。两种信号通路相互作用, 共同促进肾纤维化的发展。真正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研究原著
    盐酸埃他卡林对H2O2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
    柴怡, 丁建花, 李皓, 胡刚
    2005, 10(4):  377-381. 
    摘要 ( 81 )   PDF (403KB) ( 1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 KATP 通道开放剂盐酸埃他卡林(iptakalim hydrochloride, Ipt) 对 H2O2 所致 PC12 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培养的PC12细胞, MTT 法测定细胞存活率, HPLC 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谷氨酸(Glu) 的含量, 荧光法测定胞内钙离子([Ca2+]i) 浓度。结果: Ipt 可浓度依赖性的拮抗H2O2 介导的细胞毒性, 提高细胞生存率, 降低胞外Glu的释放以及胞内 Ca2+ 浓度。该保护作用可被200 μmol°L-1 5-HD(线粒体K ATP 通道阻断剂) 部分拮抗。结论: Ipt 可拮抗 H2O2 介导的细胞损伤作用, 该保护作用可能与线粒体ATP 敏感性钾通道相关。
    罗红霉素对小鼠接触性皮炎及 T 细胞功能的影响
    刘康, 徐强
    2005, 10(4):  382-386. 
    摘要 ( 90 )   PDF (211KB) ( 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罗红霉素对接触性皮炎及 T 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使用 2, 4, 6-三硝基氯苯诱导小鼠接触性皮炎, 以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刀豆蛋白诱导脾 T 细胞增殖, MTT 法检测活细胞数量。采用 RT-PCR 方法检测细胞因子 mRNA 表达。结果: 20mg°kg-1 罗红霉素效应相灌胃给药明显抑制 2, 4,6-三硝基氯苯诱导的小鼠接触性皮炎(P<0.01)。25μg°ml-1 罗红霉素显著降低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P<0.05), 5、25μg°ml-1 罗红霉素明显抑制刀豆蛋白诱导的脾细胞存活、增殖(P<0.05, P <0.01)及T-bet 、IL-2 及 IFN-γ的mRNA 表达。结论: 罗红霉素能抑制 2, 4, 6-三硝基氯苯诱导的接触性皮炎, 可能与其抑制T 淋巴细胞存活 、活化及增殖有关。
    阿糖胞苷诱发小鼠血小板减少模型的研究
    徐国良, 肖兵华, 陈奇, 徐友妹
    2005, 10(4):  387-390. 
    摘要 ( 115 )   PDF (216KB) ( 2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阿糖胞苷诱发时间更快和更稳定的小鼠血小板减少模型。方法: 小鼠腹腔分别注射200 和100mg°kg-1 阿糖胞苷, 造成血小板减少, 观察两组动物外周血象 、骨髓涂片和脾脏、肾上腺、胸腺重量的变化。结果: 两种剂量的阿糖胞苷都能成功造成小鼠血小板减少模型, 在诱发时间和稳定性方面200 mg°kg-1 阿糖胞苷组优于 100 mg°kg-1 阿糖胞苷组, 除血小板数之外,两剂量组的其它观察指标无明显区别。结论: 200 mg°kg-1 阿糖胞苷组造成的小鼠血小板减少模型诱发时间更快、稳定性更好。
    大鼠核因子-κB 反义 RNA 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
    胡榕, 吴可贵, 许昌声
    2005, 10(4):  391-396. 
    摘要 ( 83 )   PDF (312KB) ( 1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表达大鼠核因子 κB(NF-κB, p65)反义 RNA 的重组腺病毒, 并测定受染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 中 NF-κB 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 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 SHR)的VSMCs 中提取总 RNA, 经 RT-PCR 方法获得含全部编码序列的NF-κB (p65) cDNA 片段(1 653 bp), 用TA 克隆技术插入 pMD18-T 载体, 构建 pMD18-T/1653 重组质粒, 并经酶切和 DNA 测序鉴定。以该质粒为模板, 经 PCR 获得 NF-κB(p65) 3' 端 269 bp 片段, 逆向插入 pcDNA3.1(+) 真核表达载体并置于CMV 启动子下。由此构建的 pcDNA3.1(+)/269 质粒含有NF-κB(p65) 的269 bp反义RNA 完整表达框。随后将该表达框克隆到入门载体 pENTR4, 构建重组质粒 pENTR4/CMV/269。使用同源重组方式在体外将该表达框重组到腺病毒载体 pAd/PL-DEST, 最终得到重组腺病毒质粒 pAd/CMV/269。线性化的重组腺病毒质粒转染 293细胞后产生的重组腺病毒颗粒用于VSMCs 的感染。Western Blot 测定感染前后VSMCs 中NF-κB(p65) 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 构建的pMD18-T/1653 重组质粒经过序列测定, 证实其包含大鼠NF-κB(p65) 基因的 1653 bp 片断;pcDNA3.1(+) /269、pENTR4/CMV/269、pAd/CMV/269 等重组质粒经内切酶消化或 PCR等方法鉴定无误;线性化的 pAd/CMV/269 转染 293 细胞后, 可产生完整 、具有感染性的重组腺病毒颗粒, 病毒在感染上清中的滴度 为 9.23 ×109 pfu°ml-1 (plaque form units permilliliter);Western Blot 检测证实, 感染重组腺病毒的VSMCs中的NF-κB(p65) 蛋白水平明显减少。结论: 构建了可表达大鼠 NF-κB (p65) 反义 RNA 的重组腺病毒 Ad/CMV/269, 该病毒在受染的 VSMCs 内具有下调 NF-κB (p65) 基因表达的生物学功能, 为后续的基因治疗研究奠定基础。
    地塞米松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叶进燕, 谢于鹏, 毛孙忠, 方周溪, 陈少贤
    2005, 10(4):  397-400. 
    摘要 ( 89 )   PDF (269KB) ( 1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氧自由基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SD 大鼠经气管内灌注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 随后每日注射地塞米松 3.33 mg°kg-1 干预。于注药后 d 29 处死。通过HE 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显微结构的变化, 并通过测定肺 组织超氧化 物歧化酶 (SOD) 、丙二 醛(MDA) 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地塞米松组与博莱霉素组相比, 肺组织 SOD 下降,MDA 升高, 肺纤维化程度减轻。结论: 地塞米松能减轻大鼠肺纤维化, 部分机制与抗氧化有关。
    葛根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对 c-fos 蛋白和凝血酶受体 mRNA 表达的影响
    许轶洲, 李佩璋, 王宁夫, 徐海鹰, 彭文辉
    2005, 10(4):  401-406. 
    摘要 ( 77 )   PDF (335KB) ( 1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建立凝血酶(T) 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 增殖模型, 观察葛根素对 T 诱导的VSMC 增殖的影响, 并进一步观察其对c-fos 蛋白以及凝血酶受体(TR) mRNA 表达的作用, 旨在认识葛根素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以细胞计数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 DNA 含量, 细胞周期分析观察T 及葛根素对VSMC增殖和DNA 合成的影响。T 及葛根素等各处理因素作用 24 h 后, 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 c-fos 蛋白表达, 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检测 TRmRNA 的表达。结果: T 对 VSMC有明显促增殖作用, 促增殖效应在 24 h 末达到峰值, 且 T 浓度在 0.1 ~ 1.0 U°L-1 有剂量依赖关系;葛根素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 T 诱导的细胞增殖 、DNA 合成以及 VSMC c-fos 蛋白的表达;高浓度(1.5×10-3 mol°L-1) 的葛根素可显著抑制 T 诱导的TRmRNA 上调。结论: 葛根素能抑制 T 诱导的VSMC增殖, 这可能与其抑制 c-fos 蛋白有关, 并部分与其抑制 TRmRNA 表达有关。
    模拟失重大鼠骨丢失及血循环状态紊乱的中药防护
    董颀, 沈羡云, 谢励勤, 孟京瑞, 姜世忠, 杨光华
    2005, 10(4):  407-412. 
    摘要 ( 84 )   PDF (323KB) ( 1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 4 组中药合剂对尾吊大鼠血液流变学参数、骨质和生物力学特性变化的防护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头低位 30°尾部悬吊模型模拟失重对机体的影响。120 只SD 雄性大鼠随机分为 6 组:对照组 、悬吊对照组、丹黄刺组(尾吊同时给予丹参、黄芪和刺五加生药的水煎剂) 、参川熟组(尾吊同时给予川芎生药 、熟地和人参地上苷的水煎剂) 、参山杜组(尾吊同时给予西洋参、山楂 、杜仲生药的水煎剂) 、参银生组(尾吊同时给予人参根、银杏叶、生地的水煎剂)。实验 30 d, 经心脏取血, 取股骨和椎骨,检测大鼠血液流变学参数 、骨矿盐含量 、皮质面积和生物力学参数等指标。结果: 单纯尾吊导致大鼠体重、骨皮质面积、矿盐含量、生物力学参数等显著降低, 并使大鼠血液中切与低切血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 、异形红细胞比例显著增加, 红细胞变形性DImax 、IDI 明显下降等。中药合剂组与悬吊对照组相比, 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较大改善, 对部分骨生物力学参数也有作用。结论: 中药合剂对模拟失重导致的骨丢失及血循环状态紊乱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阿魏酸钠防护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信号转导机制
    严京, 祁明信, 黄秀榕, 吴正正, 胡艳红
    2005, 10(4):  413-416. 
    摘要 ( 67 )   PDF (192KB) ( 1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对氧化损伤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内 Ca2+ 、环磷酸腺苷(cAMP) 、环磷酸鸟苷(cGMP) 的影响, 从细胞信号转导角度揭示天然药物防治白内障的细胞和分子学机制。方法: 采用牛晶状体上皮细胞进行晶状体上皮细胞(LEC) 原代和传代培养, 以含有过氧化氢(H2O2) 的培养液孵育 LEC复制氧化损伤模型, 并加入阿魏酸钠单体共同孵育。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兰(MTT) 比色测定法观察在不同时间和浓度条件下 LEC 活性变化, 采用荧光分光光 度 计 测 定 不 同 时 间 细 胞 内 钙 离 子 浓 度([Ca2+]i) 以及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不同时间 LEC内cAMP 、cGMP 的含量变化。结果: H2O2 组可引起LEC 吸光度值(A)明显下降(P<0.01), 阿魏酸钠能明显增强氧化损伤的LEC活性, 并呈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氧化损伤的 LEC[Ca2+]i 升高(P<0.01);阿魏酸钠可以降低由 H2O2 引起的细胞[Ca2+]i 的升 高, 并呈时间-效应关系。H2O2 组cAMP 浓度升高;cGMP 浓度下降(P<0.01);阿魏酸钠使 cAMP 水平下调, cGMP 水平上升(P<0.01), 并呈时间-效应关系。结论: 阿魏酸钠可明显抑制 LEC氧化损伤及凋亡,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钙信号系统、cAMP 信号系统、cGMP 信号系统及其相互作用来调节生物学效应。
    替米沙坦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余俊先, 张银娣, 卓海通, 沈建平, 印晓星
    2005, 10(4):  417-420. 
    摘要 ( 156 )   PDF (175KB) ( 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替米沙坦在中国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20 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单剂量随机交叉口服 80 mg 国产替米沙坦胶囊(试验片)和进口替米沙坦片(参比片), 采用 HPLC-荧光检测法测定受试者 96 h 的血药浓度, 生物等效性采用双侧 t 检验。结果: 国产和进口的替米沙坦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模型, 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 分别为 456.28 ±252.56 和 759.54±313.54 μg°L-1, Tmax 分别为 1.61±0.71 和 1. 08 ±0.36 h, T1/2β 分别为 22.39 ±6.29 和 21.08 ±5.24,MRT 分别为 27.02±6.23 和 24.27±5.79 h, AUC0-t分别为 3454±1050 和 3636±1300 μg°h°L-1,统计分析, 试验片与参比片的 Cmax 、Tmax 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 AUC0-t 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试验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28%±12.74%。结论: 国产替米沙坦胶囊和进口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川芎嗪对小鼠 Lewis 肺癌的治疗作用
    王文武, 戴西湖, 欧阳学农
    2005, 10(4):  421-423. 
    摘要 ( 63 )   PDF (174KB) ( 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中药川芎嗪(TMP) 对实体肿瘤的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本研究运用 Lewis肺癌小鼠模型, 观察 TMP 对小鼠 Lewis 肺癌的疗效 、免疫功能、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 TMP治疗小鼠 Lewis 肺癌能抑制肿瘤的生长, 稳定病灶,提高荷瘤小鼠的生存质量, 改善免疫功能。结论: TMP 对小鼠 Lewis 肺癌有明显疗效, 其作用机理与其本身对 Lewis 肺癌实体瘤有抑制作用和提高荷瘤小鼠免疫功能有关。
    雌激素对老年雌性去势大鼠肝脏代谢能力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张韶英, 平洁, 汪晖
    2005, 10(4):  424-427. 
    摘要 ( 87 )   PDF (171KB) ( 1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老年雌性去势大鼠补充乙烯雌酚后肝脏药物代谢酶活性及抗氧化功能的变化, 并探讨更年期应用雌激素的生理学和药理学意义。方法: 切除大鼠双侧卵巢造成雌激素锐减。术后 d3经口灌胃乙烯雌酚(100 μg°kg-1, qd×40 d),每天 1次,连续 40 d。观察大鼠肝脏药物代谢酶活性和抗氧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去势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及细胞色素 b5 含量显著降低, NADPH-细胞色素 C 还原酶、苄非他明 N-脱甲基酶、氨基比林 N-脱甲基酶活性也明显降低。肝微粒体及肝匀浆中谷胱甘肽 S-转移酶活性显著降低, 肝匀浆谷胱甘肽含量减少, 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增加。给予乙烯雌酚后, 除对细胞色素 b5 无明显影响外, 上述指标均可逆转。结论: 老年雌性大鼠去势后肝脏代谢能力及抗氧化功能的降低与雌激素水平低下有关。乙烯雌酚能有效地改善上述变化, 维持肝脏正常的代谢能力及抗氧化功能。
    N-乙酰半胱氨酸和氯胺酮联用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虞希冲, 陈醒言, 周红宇, 林丹, 朱桐君
    2005, 10(4):  428-431. 
    摘要 ( 89 )   PDF (175KB) ( 1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巯基供体物质 N-乙酰半胱氨酸(NAC) 和非竞争性NMDA 受体拮抗剂氯胺酮(KT) 联用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雄性ICR小鼠,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生理盐水组(0.01L°g-1) 、氯胺酮组(15 mg°kg-1) 、N-乙酰半胱氨酸组(75 mg°kg-1) 和 联 合 组 (KT 15 mg°kg-1+NAC75 mg°kg-1)。参照蒋晓帆等建立的方法, 制备局灶性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tMCAO), 再灌注后 6、24 h 测定神经行为缺陷评分, 处死 TTC 染色测定脑梗死面积百分比;制备不完全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2-VO), 在再灌注 0.5 、2 和 6 h 时取全脑制成 10%匀浆, 比色法测定 MDA 含量、SOD 和 GSH-Px 活力。结果: (1) 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 6、24 h, 各组小鼠脑组织均有不同程度梗死灶 、神经行为缺陷明显,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药物联合组可显著改善缺血再灌注小鼠的神经行为缺陷(均为 P <0.01), 减少脑梗死面积百分比(均为 P <0.01), 药物单用对以上指标有轻度的改善作用(P>0.05)。(2) 联合用药可明显改善脑细胞损伤。(3) 与假手术组比较,不完全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0.5、2 和 6 h 后, 生理盐水组小鼠MDA 含量显著升高(均为 P <0. 01), SOD活性(均为 P <0.01) 和 GSH-Px 活性均显著降低(均为 P <0.0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联合组可显著地降低缺血再灌注小鼠脑组织MDA 含量 、提高SOD活性和GSH-Px 活性(均为 P <0.05、P <0.01), 单用药组改善不明显。结论: 联合用药能显著减少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 MDA 含量, 提高 GSH-Px 和SOD 的活力;改善神经行为缺陷和减少梗死面积百分比, 减轻神经细胞坏死。
    葡萄糖酸镁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张莹, 齐志敏, 郭磊, 高东明, 王化洲
    2005, 10(4):  432-435. 
    摘要 ( 100 )   PDF (168KB) ( 1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葡萄糖酸镁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探讨葡萄糖酸镁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采用改进了的整体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检测组织内 Na+-K+ -ATPase 活力及丙二醛(MDA) 和 Ca2+ 含量, 并测定由ADP 诱导的血小板5 min 最大聚集率 AGG(M)。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 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组织内 Na+ -K+ -ATPase 活力显著下降(P<0.01), MDA 和Ca2+ 含量明显升高(P<0.01), AGG(M) 升高(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 葡萄糖酸镁 3 个不同剂量保护组心肌组织内Na+ -K+-ATPase 活力明显升高(P<0.01), MDA和Ca2+ 含量明显降低(P<0.05 或 P <0.01), AGG(M) 也明显降低(P<0.01), 且各作用均随用药剂量的增加而更加显著。结论: 葡萄糖酸镁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其保护作用机制与增加Na+ -K+-ATPase 活性 、减轻钙超载和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以及血小板聚集有关。
    C反应蛋白对“敲除”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鼠、糖尿病鼠和 eNOS鼠动脉扩张作用的研究
    陈晓亮
    2005, 10(4):  436-442. 
    摘要 ( 80 )   PDF (356KB) ( 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C 反应蛋白(CRP) 能够舒张正常鼠动脉平滑肌现已被发现。为了确定 CRP 与病理状态下动脉关系, 研究 CRP 扩张动脉的作用机制, 故对“敲除”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鼠[LDLr(-/-) ], “敲除”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 eNOS 鼠[eNOS(-/-)] 和糖尿病鼠[db/db(+/ ?) ] 的主动脉和颈动脉进行实验研究。方法: 将 CRP 加入“敲除”LDL 受体基因鼠,“敲除”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 eNOS 鼠和糖尿病鼠的主动脉和颈动脉中, 测定动脉张力, 并以同类、同性别正常鼠动脉为对照。结果: CRP 能不同程度的舒张由苯肾上腺素、前列腺素 F 造成的正常鼠 、LDLr(-/-) 、eNOS(-/-) 、db/db(+/ ?) 和内皮损伤鼠的主动脉和颈动脉收缩。CRP 舒张正常鼠主动脉达(66 ±8) %、颈动脉达(32±4) %;CRP 舒张 LDLr(-/-) 主动脉达(90 ±2) %、颈动脉达(54 ±3) %;CRP 舒张eNOS(-/-) 主动脉达(74 ±2) %、颈动脉达 (38 ±4) %。CRP 舒张 db/db(+/ ?) 主动脉达(47 ±6) %,颈动脉达(52±8) %;CRP 舒张内皮损伤鼠主动脉达(58±4) %, 然而颈动脉仅(9 ±4) %。结论: 对比CRP 舒张正常 、LDLr(-/-) 、eNOS(-/-) 、db/db(+/ ?)和内皮损伤鼠动脉结果显示 CRP 是一非常强的血管平滑肌扩张剂, 其作用强度与 NO 相似。CRP 舒张动脉作用时间也与NO 相似。CRP 舒张 LDLr(-/-)鼠主动脉、颈动脉比别的鼠动脉更好, 显示 CRP 对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作用最强。损伤内皮的颈动脉不能被 CRP 介导扩张, 但损伤内皮的主动脉仍能被CRP 介导扩张, 提示 CRP 扩张动脉平滑肌是部份依赖及不依赖内皮而直接作用的结果, 即 CRP 扩张动脉平滑肌是经双作用机制达到的。
    大豆异黄酮活性组分对 H2O2 诱导的 PC12 细胞损伤的影响
    陈伟强, 赵宇红, 罗少洪, 杨红, 金桂芳, 潘伟
    2005, 10(4):  443-446. 
    摘要 ( 86 )   PDF (203KB) ( 1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大豆异黄酮活性组分对 H2O2 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 H2O2 损伤PC12细胞为氧化应激损伤的模型, 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 MTT 法判断细胞的存活率, LDH 法检测细胞的损伤程度。结果: 不同浓度大豆异黄酮能明显改善 H2O2 导致的细胞甲瓒减少, 大豆异黄酮处理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 H2O2 处理组(P<0.01);而 LDH 漏出率则明显低于H2O2 处理组(P<0.05)。结论: 大豆异黄酮活性组分对 H2O2 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正交实验建立蛇毒抗瘤蛋白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乐嘉静, 李湛君, 徐康森
    2005, 10(4):  447-450. 
    摘要 ( 85 )   PDF (160KB) ( 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蛇毒抗瘤蛋白生物活性测定方法。方法: 用正交实验确定实验条件, 求细胞 50%死亡时的样品浓度, 即 IC 50 值。结果: 此法使细胞死亡率与样品 的 Log 浓 度具 有良好 的线 性关 系 (r =0.9515, P <0.01), 重复性实验结果:板内 RSD 值为12.3%, 板间 RSD 值为 16.6%;不同实验次数 RSD值为 17.8%, 灵敏度为 36 μg°L-1, 并能反应出蛇毒抗瘤蛋白的抗肿瘤特异性。结论: 此方法特异, 简便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可以作为蛇毒抗瘤蛋白生物活性的测定方法。
    妇炎泰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临床评价
    张琼, 薛赛琴, 姜坤
    2005, 10(4):  451-455. 
    摘要 ( 78 )   PDF (185KB) ( 2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妇炎泰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毒蕴结证) 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做出评价。方法: 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 以盆炎净颗粒为对照药。共观察 222例(1:1), 其中妇炎泰组 113 例, 盆炎净组 109 例,脱落 7 例, 剔除 11 例。结果: 妇炎泰组中医症状疗效、局部体征疗效明显优于盆炎净盆炎净组(P<0.05), 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下腹胀痛、刺痛, 腰骶胀痛, 带下色黄等症状(P<0.01), 明显优于盆炎净组(P<0.05), 其局部体征积分高于盆炎净组(P<0.01)。结论: 妇炎泰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毒蕴结证) 疗效确切, 未发现有明显的副反应。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BPI-2009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邬楠, 王爱平, 王印祥
    2005, 10(4):  456-461. 
    摘要 ( 100 )   PDF (420KB) ( 1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一种口服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PI-2009) 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 BPI-2009 对 酪氨酸激酶和EGFR自动磷酸化的抑制作用, MTT 法检测 BPI-2009对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使用A431 肿瘤模型的荷瘤裸鼠进行体内的肿瘤抑制试验。结果: 通过对 EGFR激酶抑制剂化学文库的筛选, 发现 BPI-2009是一个有效的 EGFR 激酶抑制剂。BPI-2009 对EGFR 激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 为 5 nmol°L-1, 当其浓度达到 62.5 nmol°L-1 的时候可以完全抑制EGFR激酶的活性, 但在 100 nmol°L-1 时对 Abl 、Abl相关基因(Abl-related genes, Arg) 以及 c-Src 酪氨酸激酶都没有明显的抑 制作用。 BPI-2009 可以 阻断EGFR介导的细胞内蛋白酪氨酸的磷酸化, IC 50 为45 nmol°L-1。在肿瘤细胞生长抑制试验中, BPI-2009 对于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与 EGFR在细胞中的表达密切相关。人类肿瘤细胞 A431 移植瘤抑制试验的研究表明 BPI-2009 经口给药每天 1 次在100 mg°kg-1, 肿瘤抑制率达 64%, 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并没有发现明显的病态和体重下降。结论: BPI-2009 是一种有效的高选择性的以 EGFR 酪氨酸激酶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
    三种利巴韦林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郜娜, 郭玉忠, 乔海灵, 贾琳静, 张莉蓉, 张启堂, 田鑫
    2005, 10(4):  462-465. 
    摘要 ( 84 )   PDF (172KB) ( 1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测定利巴韦林血药浓度及其在健康人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和药动学。方法: 18 名男性健康受试者, 单剂三交叉口服两种利巴韦林被试制剂和标准参比制剂各 600 mg 后, 采用 HPLC 法测定不同时间血浆中的药物浓度, 数据经3P97 软件处理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三者药-时曲线均符合一房室模型, 标准参比制剂和两种被试制剂峰浓度(C max) 分别为 0.76 ±0.37、0.72 ±0.22 和 0.75 ±0.40 mg°L-1, 达峰时间(Tmax) 分别 2.07±0.89、1.67±0.49 和 1.86±0.41 h, 消除半衰期(T1/2ke) 分别为22±3、24±4 和 22 ±4 h, $AUC^{t}_{0}$ 分别为 12 ±4、14±4和12±4 mg°h°L-1, $AUC^{∞}_{0}$ 别为 16±5、18±5 和 15±5 mg°h°L-1。两种被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12 ±21) %和(100 ±18) %。结论: 两种被试制剂与标准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周四喜
    2005, 10(4):  466-470. 
    摘要 ( 112 )   PDF (202KB) ( 2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某医院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 并分析其合理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随机查阅该院 2003年 6 月 ~ 2004 年 6 月间高血压病患者住院病历 301份(入选286 份), 对药物利用 、联合用药情况及应用的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用药品种上,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和钙拮抗药(CCB) 出现频率最大;用药频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依那普利 、美托洛尔、非洛地平 、贝那普利 、氯沙坦。基本上采用了联合用药。结论: 该院抗高血压药物用药基本合理, 与国际用药趋势一致。
    阿齐霉素加左氧氟沙星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人成本-效果分析
    袁建章, 邓哲彤, 杨秀文, 汪得喜, 王雄文
    2005, 10(4):  471-474. 
    摘要 ( 84 )   PDF (173KB) ( 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阿齐霉素加左氧氟沙星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 疑似病人的成本-效果。方法: 静脉使用阿齐霉素加口服左氧氟沙星, 根据病人对治疗的反应, 将疑似 SARS 的 75 例病人分成 SARS临床诊断病例组 18 例、非SARS 组 57例(SARS 临床排除病例 51例 、疑似细菌性肺炎组6 例), 最后统计各组病人的发热天数 、入院体温、退热时间、住院天数和总费用。结果: SARS 组与非 SARS 组病人的年龄、入院体温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 非SARS 组有 51例病人基本排除 SARS 病例;最后非 SARS 组的住院时间为 8.0 ±4.0 d, 明显低于SARS 临床诊断病例组的 13.4±4.8 d(P<0.01);非SARS 组的平均住院费用是 4973 ±3410 元, 明显低于SARS 临床诊断病例组的 7363 ±2835 元(P<0.01)。各组病人全部康复出院。追踪观察排除SARS 患者中临床上没有漏诊 1 例SARS 病人。治疗费用远远低于广州市参保非典病人和疑似病人平均医疗费用。结论: 阿齐霉素针静脉滴注加口服左氧氟沙星, 可以较快地从临床上排除 SARS 病例, 而且费用低廉, 符合基本保健制度的精神, 是一种值得在临床继续使用、观察和完善的治疗方法。
    秦皮总香豆素对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止痛效应的探索性临床试验
    罗玫, 刘芳, 邹建东, 余江毅, 黄莉吉, 叶丽芳, 熊宁宁
    2005, 10(4):  475-478. 
    摘要 ( 84 )   PDF (167KB) ( 1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秦皮总香豆素制剂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阻络证的止痛效应。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组对照、剂量-反应研究设计和优效性检验。观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阻络证共 109例, 其中低剂量组 36 例, 高剂量组 36 例, 对照组 37例。结果: 秦皮总香豆素治疗 5 d 后, 患者对关节疼痛记分改善程度的评价, 以及医生对关节压痛程度改善的评价均优于安慰剂, 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但关节疼痛消失率及关节压痛消失率与安慰剂组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秦皮总香豆素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一定的止痛效应。
    设计·统计·方法
    新药临床研究的可变剂量设计
    郑青山, 孙瑞元
    2005, 10(4):  479-480. 
    摘要 ( 102 )   PDF (101KB) ( 2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药研究中剂量与效应关系研究贯穿于各期临床试验中, 可变剂量设计具有一定优势。本文列出了设计类型、特点和注意事项, 另外用一个降血脂实例进行说明。